保冬妮
我熱愛自然,也一直倡導(dǎo)自然教育。其中,自然閱讀是我們生命中不能缺少的重要一課。它可以幫助孩子了解我們生存的唯一星球,了解如何與自然和諧相處,與地球上的所有生命共同成長。
父母帶著孩子認識二十四節(jié)氣,就是一場生動的自然教育。2016年,二十四節(jié)氣進入聯(lián)合國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的項目中。二十四節(jié)氣貫穿了春夏秋冬一年四季。隨著節(jié)氣的變化,鳥類遷徙,花開花落,孩子愛吃的水果也呈現(xiàn)出不同的生長狀態(tài)。于是,我創(chuàng)作了《二十四節(jié)氣旅行繪本》,里面有好吃的、好玩的、好看的,希望在輕松的閱讀之中,讓孩子接受最美的自然教育,感受大自然的美好。
陪孩子讀繪本的時候,父母可以結(jié)合節(jié)氣的特點做一些延伸。比如讀到“小雪”,可以從“小雪雪滿天,來年必豐年”的民間諺語講起,講講小雪節(jié)氣的自然特征和飲食規(guī)律。讀到“冬至”時,可以講講冬至吃餃子的民俗;和孩子一起發(fā)揮想象力,用蔬菜汁、水果汁等制作五顏六色的餃子皮,在這個過程中,帶著孩子認識蔬菜和水果。另外,冬季時陽氣生發(fā),春天就不遠了。父母可以借機引導(dǎo)孩子樂觀地面對生活中的嚴冬,提高抗挫折能力。
閱讀中的自然教育,可以讓孩子拿著繪本去體驗、觀察,提升孩子的觀察能力和捕捉自然生態(tài)的能力。不僅給寫作注入鮮活的素材,更讓孩子的視野得到拓展,去了解大千世界里另一物種生存的不易和艱難。
我用4年時間創(chuàng)作了一套自然教育繪本—《我的飛鳥朋友:你如此勇敢》《我的飛鳥朋友—你如此可愛》。書中主角有8種鳥類,分別是:丹頂鶴、綠孔雀、朱鹮、北京雨燕、冠斑犀鳥、長耳鸮、火烈鳥、疣鼻天鵝,作為配角出現(xiàn)的鳥超過?50種。它們的棲息地各不相同,但大部分都是中國國家一級二級保護鳥類。這些都是小朋友應(yīng)知應(yīng)曉、一部分也是在生活中能見到的鳥類。
我是一個喜歡觀鳥、熱愛自然攝影的人。我喜歡在小區(qū)里發(fā)現(xiàn)鄰居們毫不在意也根本不知道存在的大斑啄木鳥、星頭啄木鳥、灰頭綠啄木鳥,愛模仿各種聲音的烏鶇、愛吃柿子的斑鶇,在松樹的樹洞里生兒育女的絲光椋鳥,還有來搶巢的灰椋鳥。有些遷徙的鳥路過我們小區(qū),我可以看到紅脅藍尾鴝、紅喉姬鹟、紅喉歌鴝。用飛鳥的眼睛看世界,會是什么樣子?它們把自己的故事講給孩子,我想孩子一定會喜歡。
能給我?guī)硇迈r和好奇的還是去往遠方,到一個我從沒有去過但鳥類資源豐富的地區(qū)。去國外或國內(nèi)的高原、臨海、濕地觀鳥,我會帶長焦的相機、微距鏡頭,留些野生鳥類、動物和昆蟲的影像資料以便日后創(chuàng)作。我喜歡在云南觀鳥,因為彩云之巔連鳥都鮮艷無比。
青海、西藏也是觀鳥者非常難忘的地區(qū),總有一些罕見的鳥帶來意外驚喜。廣西和廣東一些特有的鳥類也非常值得觀看和拍攝,有時我就為一種鳥長途跋涉前去拍攝。內(nèi)蒙古的猛禽、鶴類都是我喜歡的,我特別喜歡烏爾其汗的長尾林鸮、烏林鸮,喜歡呼倫貝爾大草原上遷徙來的雪鸮,也曾在-40℃的冬季去林海雪原找它們。這些觀鳥的經(jīng)歷都讓我難忘。
假如所有鳥類自己開口講話,帶給孩子的一定是又真實又有趣的科普,這是我創(chuàng)作自然繪本的初衷。我想告訴小朋友和家長,你的身邊和遠方有很多值得關(guān)注的生命,而它們所帶給人類的,不僅是治愈心靈的能量,更重要的是讓我們發(fā)現(xiàn)了生命的真實價值和意義所在。
北京的孩子每年都可以見到北京雨燕,這是世界上唯一用北京的名字命名的鳥。我家住在北京陶然亭公園附近,每年4月,我都能看到從非洲飛回來生兒育女的北京雨燕。7月底,它們又猛然在幾天內(nèi)消失得一只不見,全部帶著新生的兒女返回非洲了。這種看得見的遷徙,非常令人欣喜又悵然。
北京雨燕由于4個腳趾朝前,從不落在樹上、平地上,一輩子都在飛行中度過。只有育雛時,它們才鉆進高高的古建樓塔、宮殿房檐,巖石的洞穴中。雨燕不會筑巢,只會利用古建和仿古建筑的縫隙、山體的巖洞做巢,墊些羽毛,這點和家燕、金腰燕完全不同。夏天的早上和傍晚,父母帶著孩子在北京的古建筑邊觀察,就能夠看到自然繪本中講述的那一切。
野生環(huán)境中的丹頂鶴、綠孔雀、朱鹮、冠斑犀鳥、長耳鸮、火烈鳥并不生活在城市孩子的視線內(nèi)。得益于近年環(huán)境的保護,有些城市的孩子能見到城市周邊濕地野生環(huán)境下的丹頂鶴、火烈鳥、疣鼻天鵝,很多城市濕地的鳥類超過10種。
但是,我在這些濕地公園里經(jīng)常遇到家長和孩子不認識水中的游禽的情景,家長把游禽都指認為“野鴨子”告訴孩子,這多少有些遺憾。家長的誤讀,其實扼殺了孩子對靈動生命的興趣,讓好奇心泯滅在無趣中。倘若爸爸媽媽能帶孩子閱讀自然書籍,參加自然小組活動,不僅能認識身邊的每一種鳥,還能激蕩起孩子心中最柔情的溫暖。無意中提升了孩子對美的感知和美的境界,孩子便不再是視而不見的睜眼瞎。
現(xiàn)在,又到了“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的季節(jié)。看到“泥融飛燕子,沙暖睡鴛鴦”的美景時,我們沉浸其中、感恩生命的同時,與孩子一起去認識生命吧!它會帶給我們更多活著的意義。
◎?書摘:兒童和家庭的自然體驗活動
1.給孩子講講你小時候在大自然中的“秘密據(jù)點”,然后幫孩子找到他們喜歡的地方。
2.邀請本地動植物進入你的生活,比如準備一只給鳥喝水的盆子。
3.在戶外閱讀。閱讀能激發(fā)想象力,特別是在戶外,例如在樹屋里閱讀。尋找自然冒險類的圖書,特別是那些由兒童或青少年來擔(dān)當(dāng)主人公的。
4.當(dāng)云彩觀測員。建一座后院氣象站,云是大自然的詩歌。
5.外出徒步。讓孩子參與徒步活動時要儲備好體能,不要超越極限,背包不要太重。
6.自創(chuàng)自然體驗游戲。一位母親建議:“我們可以一起玩‘尋找十種動物游戲。發(fā)現(xiàn)動物的爪印、洞穴等表示動物經(jīng)過或住在那里的跡象,都算是找到了動物?!?/p>
7.做自然筆記。用文字、繪畫和照片記錄自己在戶外的發(fā)現(xiàn)。
8.收獲農(nóng)作物。
9.在城市、城郊、鄉(xiāng)村或野外觀鳥。
10.認養(yǎng)一棵樹。挑選一棵現(xiàn)成的樹,或者特意種植一棵樹來紀念家庭的重要時刻—出生、去世或結(jié)婚。走上前去,抱抱它。
—摘編自《林間最后的小孩》,理查德·洛夫著,版權(quán)所有:北京天略圖書有限公司?,本刊有刪節(jié)
◎?小貼士:自然教育書單推薦
《林間最后的小孩》[美]理查德·洛夫?著
《與孩子共享自然》[美]約瑟夫·克奈爾?著
《深度自然游戲》[美]約瑟夫·克奈爾?著
《我的自然筆記》[美]克萊爾·沃克·萊斯利?著
《自然野趣DIY》黃一峰?著
本刊觀點
現(xiàn)代著名漫畫家、散文家豐子愷先生說,自然是美的源泉、藝術(shù)的源泉,亦可說是人生的源泉。很慶幸,當(dāng)下很多父母已經(jīng)意識到自然教育的重要性,愿意付出時間和精力帶著孩子體驗生命的美好。只是當(dāng)孩子接觸自然時,我們不要忘記教育。要讓孩子面對自然時帶著愛護與尊重,這樣他的自然體驗才能逐漸沉淀為生命的底色、幸福的基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