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曉輝
“我是在大自然中長大的?!贝蘧f。大自然的奇妙之處就在于它極具吸引力,校外山林是她和小伙伴小時候的最愛。他們在草地上打滾,一起撿落葉撒向天空,尋找蘑菇和野菜……玩得不亦樂乎。因為從骨子里熱愛大自然,上大學(xué)時,崔君選擇了園林專業(yè),畢業(yè)后成為一名園林老師。
女兒淺淺出生后,崔君開始關(guān)注育兒類話題。一天,她看到自然教育這個提法眼前一亮。自然教育是以自然環(huán)境為背景,利用科學(xué)方法讓兒童融入大自然,實現(xiàn)兒童對自然信息的有效采集、整理、編織,形成對兒童有效邏輯思維的教育過程,讓兒童智慧成長。
因為與自己的專業(yè)契合,淺淺兩歲后,崔君開始對她開展自然教育?!白匀唤逃且粋€循序漸進的過程。剛開始,我會帶著淺淺到小區(qū)里揀各種樹葉,讓她觀察樹葉的形狀、顏色有哪些不同?!?這些形形色色的樹葉,讓淺淺的視覺獲得新奇體驗。一次,淺淺拿出一片樹葉對她說:“媽媽,我要把樹葉畫出來?!?/p>
崔君從來沒有刻意教過淺淺畫畫,結(jié)果,她不但畫出了樹葉,還畫得特別有靈氣,這讓崔君很驚喜。原來,大自然就是最好的老師,看似簡單的撿樹葉也能在無形中培養(yǎng)孩子的觀察能力。
崔君還會陪女兒做簡單的自然游戲。一天,她對淺淺說:“寶貝,我們?nèi)プ鰝€游戲,去尋找‘森林里的眼睛好嗎?”崔君用白紙、筆和雙面膠做了20對“眼睛”。在一片樹葉上貼上一對“眼睛”后,她告訴淺淺:“你可以在任何物體上貼上‘眼睛?!?/p>
淺淺學(xué)著媽媽的樣子,把“眼睛”貼在石頭上、草地上、花圃里的小橘子上、喇叭花上……眼睛是心靈的窗戶,被貼上“眼睛”后,它們仿佛瞬間被注入了靈魂。
淺淺開心地說:“媽媽,小橘子對我笑了,石頭也對我笑了?!比缓?,她輕撫著自己的新朋友,跟它們擺手打招呼:“嗨,小花兒你好,小石頭你好……”
這個自然游戲,讓孩子懂得了萬物皆有靈,不僅培養(yǎng)了她的想象力、獨立能力,也給她帶來安全感。原本淺淺一直黏著父母,自從經(jīng)常玩“森林里的眼睛”后,她漸漸愿意獨處了。淺淺和大自然有了深度的理解和連接,在她眼里,這些植物和昆蟲就像熟悉的朋友。
崔君還會對孩子開展自然美育。她認(rèn)為自然美育不只是美術(shù),帶孩子走進大自然,調(diào)動所有感官去感受、傾聽、嗅聞……感受造物之美。去公園賞櫻時,崔君走到一棵櫻花樹下,從地上撿起幾朵櫻花放到淺淺鼻尖上。淺淺輕嗅,眼睛泛著光:“媽媽,花花好香,好美!”
利用大自然的饋贈做手工,可以激發(fā)孩子對美的感知力。于是,崔君對淺淺說:“寶貝,我們把掉落的櫻花撿回家做一棵櫻花樹,你就可以天天看到美麗的櫻花了?!睖\淺歡快地拍著小手點頭。不一會兒,她們就撿了一袋櫻花。
回到家,崔君用快遞包裝盒剪成樹干連接著樹枝的形狀,用雙面膠粘貼進相框里,再指導(dǎo)淺淺把櫻花一朵朵貼在樹枝上。半小時后,迷你版櫻花樹做好了。淺淺開心極了:“哇,媽媽,我做的櫻花樹好美!我要做各種各樣的漂亮東西,分享給我的好朋友!”
成功做出手工櫻花樹后,淺淺更善于發(fā)現(xiàn)美、欣賞美和感受美。每次和媽媽到小區(qū)、公園玩兒,她總會撿些花兒、草籽、茅草、樹枝等回來做手工。
現(xiàn)在,淺淺已近5歲,做的自然手工漸漸由簡至繁。她做過種子風(fēng)鈴、麥稈天使、秋天的色卡、植物拓染等。她與媽媽配合默契,盡情地發(fā)揮自己的想象力,把大自然遺落的東西,變成一幅幅創(chuàng)意新穎、制作精致的手工作品,賦予其新的生命力。
這些手工作品是一個個美麗的精靈,在悄悄地展現(xiàn)著淺淺內(nèi)心的五彩世界?!叭绻粋€孩子沒摸過樹干,沒踩過落葉,沒觸摸過不同色彩的花兒,沒見過五光十色的大自然,那就沒辦法教她美。”崔君說。
有時受到環(huán)境所限,孩子在一段時間里暫時無法接觸大自然。父母可以先借助繪本讓孩子認(rèn)識和了解自然。等孩子能夠親身體驗時,認(rèn)知會更加深刻,體驗也會更加豐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