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洋 付得盛 邢慧敏 王美鑫 金巍 張雪梅
(長春中醫(yī)藥大學 1護理學院,吉林 長春 130117;2附屬醫(yī)院)
近年來我國腦卒中的發(fā)病人口數(shù)顯著增多,其中老年人為主要患病群體,約占總患者數(shù)的2/3〔1〕。失能是個人生活或社交能力受限的一種狀態(tài)。有研究表明約有3/4的腦卒中老年患者患病后會伴有不同程度的功能障礙,1年內失能率高達62.8%〔2,3〕。長期處于失能狀態(tài)會使患者心理受到嚴重創(chuàng)傷,從而導致心理脆弱、角色障礙、消極治療等情況出現(xiàn),影響患者的康復進程〔4〕。研究表明,自我同情與多種慢性病之間的功能改善和健康狀況有關〔5〕,可以幫助患者正確認識和面對自身所經歷的痛苦,以開放寬容的態(tài)度接納自身的缺點和不足,并將其轉化成前進的動力〔6〕。自我同情高的個體能夠表現(xiàn)出更加健康的情感反應,更好進行自我調節(jié)、疾病適應和社會適應〔7〕。目前國外對于自我同情的研究越來越多,且有研究認為自我同情高低與患者的社會體驗有關〔8〕。但國內對于腦卒中半失能老年患者自我同情的研究較少。故本研究旨在調查腦卒中半失能老年患者自我同情現(xiàn)狀,分析其影響因素,為促進患者積極心理建設提供參考依據(jù)。
1.1研究對象 2020年8~12月采取便利抽樣的方法,在長春市南關區(qū)選取6個街道,并在每個街道選取1個社區(qū),對社區(qū)60歲以上且患有腦卒中的老年患者進行調查。納入標準:符合腦卒中診斷標準;年齡≥60歲;經Katz指數(shù)量表〔9〕測量被評定為輕中度失能患者;意識清楚;自愿參與本研究。排除標準:患者不具備聽說讀寫的能力;伴有心肝腎等重要臟器損害;有精神疾患或存在認知障礙。根據(jù)多因素分析中研究樣本量至少為自變量數(shù)目的5~10倍原則,本研究一般資料數(shù)量為12個,自我同情量表條目為25個,社會支持量表條目為10個,自變量數(shù)目為47個,因此本調查的樣本量應在235~470例,考慮到20%的無效率,樣本量為282~564例。最終確定樣本量為368例。
1.2研究方法
1.2.1研究工具 在綜合分析國內外相關文獻的基礎上,選取一般資料調查表、自我同情量表(SCS)、社會支持評定量表(SSRS)作為研究工具。具體內容如下:①一般資料調查表:研究者自行編制,包括性別、年齡、文化程度等12項內容。②SCS:由陳健等〔10〕在Neff編制的英文版量表基礎上漢化而來。量表包括6個維度,分別是自我寬容、自我批判、普遍人性、孤獨感、正念和過度沉溺,共計26個條目。采用Likert 5級計分,從“從無”至“總是”分別計1~5分,總分26~130分,得分越高表示個體自我同情水平越高。該量表Cronbach α在0.84~0.89,穩(wěn)定性及內部一致性較高,綜合信度良好,廣泛用于健康人群與慢性病患者中。③SSRS:選用中文版SSRS量表,由肖水源編制而成。量表包括主觀支持、客觀支持、支持利用度3個維度,共10個條目,總分12~65分,得分越高代表社會支持水平越高。量表的Cronbach α為0.896。
1.2.2資料收集方法 小組成員經統(tǒng)一培訓,征得研究對象及其家屬同意后,由研究者使用標準的、統(tǒng)一的語言為患者及家屬解釋本研究的意義、過程和注意事項,并承諾本研究遵循保密性原則。問卷發(fā)放和填寫過程中,如果遇到存在填寫困難的老年患者,由研究組成員對研究內容進行朗讀,在確?;颊呗牰笥裳芯空邍栏窀鶕?jù)患者的意思進行代填寫并當場回收。共發(fā)放368份,有效問卷355份(96.48%),剔除原因主要是作答不完整或答案過度一致。
1.3統(tǒng)計學分析 全部數(shù)據(jù)經雙人核對錄入。采用SPSS22.0軟件進行t檢驗、單因素方差分析、Pearson相關分析及多元逐步回歸分析。
2.1腦卒中半失能老年患者自我同情得分 腦卒中半失能老年患者SCS總得分及各條目均分見表1。
表1 腦卒中半失能老年患者SCS總分及各維度 得分情況分,n=355)
2.2腦卒中半失能老年患者一般資料及SCS的單因素分析 腦卒中半失能老年患者性別、文化程度、病程(年)及性格特征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2.3腦卒中半失能老年患者SSRS與社會支持的相關性 主觀支持為(20.17±3.05)分,與社會支持呈正相關(r=0.551,P<0.001);客觀支持為(11.37±3.31)分,與社會支持呈正相關(r=0.624,P<0.001);對支持的利用度為(6.93±2.07)分,與社會支持呈正相關(r=0.753,P<0.001);SSRS總分為(38.47±7.14)分,與社會支持呈正相關(r=0.743,P<0.001)。
2.4腦卒中半失能老年患者SCS影響因素的多元逐步線性回歸分析 以自我同情總分為因變量,將單因素分析中有統(tǒng)計學意義的一般資料:性別(男=1,女=2)、文化程度(小學及以下=1;初中=2;高中及中專=3;大專及以上=4)、病程(≤1年=1;1~2年=2;3~4年=3;≥5年=4)、性格特征(內向=1,外向=2)及社會支持(實測值)為自變量,進行多元逐步回歸分析(α入=0.05,α出=0.10)。最終性別、文化程度、病程、社會支持4個因素進入回歸方程,自我同情=60.724+0.334×社會支持-2.323×性別-0.913×病程+0.866×文化程度。見表3。
表2 腦卒中半失能老年患者的SCS得分 單因素分析分,n=355)
表3 腦卒中半失能老年患者SCS影響因素的多元 逐步回歸分析(n=355)
自我同情是心理健康和生活質量的保護因素。自我同情水平較高的個體,內在的積極情緒較高,處于痛苦事件中時能夠保持平衡的心理狀態(tài),坦然接受不幸,有效應對并快速復原〔11〕。本研究結果,腦卒中半失能老年患者SCS總分低于Kim等〔12〕的研究結果(76.26±6.77)分,且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01),分析原因可能是研究對象不同。Kim等〔12〕研究對象是國外健康的老年人,而本研究的研究對象是腦卒中半失能老年患者?;颊呋貧w家庭后難以得到醫(yī)護人員的專業(yè)照護和指導,且腦卒中發(fā)病后遺留下來的功能障礙會嚴重影響患者的正常生活,降低患者生活質量。后續(xù)漫長的康復過程、沉重的醫(yī)療費用支出及給家屬帶來的長期照護負擔,均會在不同程度上導致患者的生理和心理發(fā)生改變,降低患者的自我同情水平。另外,從6個維度的得分情況來看,腦卒中半失能老年患者在自我批判和普遍人性上反應比較強烈。
另外,本研究結果顯示,女性患者的自我同情水平低于男性患者,這與Yarnell等〔13〕研究結果一致??赡芘c女性患者內心更為敏感,對負性情緒的感知更加強烈,社會適應能力較弱有關。另一方面可能也和女性承擔的家庭角色有關,腦卒中后半失能使患者照顧者與被照顧者之間的角色發(fā)生改變,角色行為沖突加重了女性患者的自我感受負擔〔14〕,負面情緒增加,自我同情水平降低。本研究發(fā)現(xiàn),文化程度與自我同情水平有關,且文化水平越高,自我同情得分越高。這與方丹等〔15〕的研究結果一致。分析原因可能是接受過高層次教育的患者對事物的接受能力較強,能夠尋求各種方式獲得自我滿足,希望水平和幸福感較強。本研究結果顯示,患者SCS的水平會隨著患病時間的延長逐漸降低。國外研究表明,自我同情水平和負性情緒呈負相關,負性情緒越突出,個體的自我同情水平越低〔16〕。腦卒中半失能患者承受著生理和心理的雙重負擔。腦卒中后半失能加重了患者功能障礙的程度,生活滿意度大大降低;長期的康復治療需要大量費用支出,經濟負擔沉重;生活自理能力受限需要接受長期的生活照護,家庭負擔沉重〔17〕。本研究發(fā)現(xiàn),社會支持是自我同情的影響因素,且SSRS總分和各維度得分與SCS得分呈正相關;這與Ferrari等〔18〕的研究結果一致。Tough等〔19〕在研究中表示社會支持在失能群體的精神健康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高質量的社會支持可提高失能人群的精神健康。
綜上,腦卒中半失能老年患者自我同情水平處于中等水平?;颊叩男詣e、文化程度、病程、社會支持均會影響患者的自我同情水平。因此,醫(yī)護人員在工作中應重點關注老年女性患者、文化程度低、病程較長、社會支持較差的患者,采取有效措施激發(fā)患者積極情緒反應,減輕負性心理體驗,提高患者的自我同情水平。另外本研究為橫斷面研究,無法時刻跟蹤記錄患者的SCS軌跡;樣本量覆蓋面小,代表性受限。建議未來擴大樣本量,擴大研究區(qū)域,采取多種研究方法來分析患者的動態(tài)變化,為此類人群制定針對性干預方案提供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