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偉衫 周潔球 陳瑞娜
腦卒中也叫中風或腦血管意外,該病是因腦血管突然破裂或因血管阻塞使血液無法流入腦組織而引起的機械腦血管疾病,根據其病因有缺血性腦卒中與出血性腦卒中之分,其中臨床上以缺血性腦卒中較為常見[1]。腦卒中的病死率及致殘率均較高,該病不僅可對患者的機體功能造成嚴重的影響,使患者出現自理能力管理缺陷,治療過程還需大筆醫(yī)療支出,需要家庭的特殊照護而給患者帶來帶來沉重的心理負擔,導致患者自我價值意義下降,影響其自我接納水平[2]。自我接納是反映患者心理健康的重要指標,目前關于腦卒中患者心理相關研究多由焦慮、抑郁角度進行,對于其自我接納水平方面的研究鮮有報道[3]。因此本研究旨在通過調查腦卒中患者自我接納水平,并對其影響因素進行分析,以期為腦卒中患者的心理干預提供參考依據。
以便利抽樣法選擇2019年1月—2021年9月廣東省工人醫(yī)院“門診+住院”接診的210例腦卒中患者進行問卷調查。本次納入的患者中男120例,女90例;年齡29~79歲,平均(59.18±14.27)歲;腦出血6例,腦梗死204例。本研究已獲廣東省工人醫(yī)院倫理委員會審核通過,已獲患者知情同意。
納入標準:(1)經CT或MRI檢查證實為腦梗死或腦出血。(2)年齡在18歲及以上。(3)首次確診為腦卒中。(4)經治療后生命體征平穩(wěn)。(5)意識清醒,讀寫功能正常,可配合進行問卷調查。排除標準:(1)有精神疾病史的患者。(2)合并有心、肝、腎等重要臟器疾病者。(3)不愿意配合調查者。文章體現了《中國急性缺血性腦卒中診治指南2018》的臨床參考。
對符合納入、排除標準的調查對象在征得知情同意后由研究者發(fā)放問卷并以統(tǒng)一指導語進行指導后由調查對象獨立完成問卷。調查過程在獨立的房間內進行,僅有調查對象及調查人員在內,問卷要求在30 min內完成,過時回收問卷。
(1)一般資料調查:采取自制一般資料調查表進行調查,內容包括:性別、年齡、身體質量指數(body mass index,BMI)、受教育程度、婚姻狀況、家庭月均收入、職業(yè)、居住狀況、醫(yī)療費用支付方式、腦卒中類型。(2)焦慮、抑郁:焦慮選擇焦慮自評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進行評估,該量表共20個條目,各1~4分,50分及以上者認為存在焦慮[4]。抑郁狀況:采用貝克抑郁自評量表(Beck depression inventory,BDI)進行評估,該表共21個條目,各0~3分,>15分者認為存在抑郁[5]。(3)社會支持采用社會支持評定量表(social support rating scale,SSS)進行評估,該量表共10個條目,各1~4分,總表10~40分,≥27分者為高分組,<27分者為低分組[6]。(4)日常生活能力采用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ctivity of daily living scale,ADL)評估,該量表共10個項目,總分100分,96~100分者可獨立生活,75~95分者為輕度依賴,50~74分者為中度依賴,25~49分者為重度依賴,24分及以下者為完全依賴[7]。(5)自我接納采用自我接納問卷(self acceptance questionnaire ,SAQ)進行調查,該問卷共16個條目,各1~4分,得分越高自我接納程度越高[8]。
本研究的210例患者 中SAQ得分(38.15±8.24)分,較336例大學生國內常模的(42.06±6.63)分[8]更低,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t=-6.097,P<0.001)。腦卒中患者受教育程度、婚姻狀況、家庭月均收入、職業(yè)狀況、焦慮、抑郁、社會支持、日常生活能力的不同SAQ得分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1。
以SAQ得分為因變量,表1中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的8個因素為自變量,行多元線性回歸分析,進入方程的因素有:婚姻狀況、家庭月均收入、焦慮、抑郁、社會支持、日常生活能力(P<0.05),見表2。
表1 210例不同特征腦卒中患者自我接納水平比較
表2 腦卒中患者自我接納水平影響因素的多元線性回歸
自我接納為自我意識的一部分,自我接納水平較低者容易出現焦慮、抑郁、自責等負面情緒,不僅會增加患者的心理負擔,還可能降低其治療依從性而影響治療效果。本研究的210例患者中SAQ得分(38.15±8.24)分,較國內常模的(42.06±6.63)分更低,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提示腦卒中患者自我接納水平有待提高。這可能與腦卒中患者因受疾病癥狀及其所引起的不確定感而使患者的家庭及社會功能出現明顯改變,導致患者的心理負擔增加有關。眾所周知腦卒中病情遷延難愈,復發(fā)率較高,常可導致患者出現消極的情緒,加上腦腦卒中患者多為老年人群,其精力及理解能力均有限,導致其一定程度上難以體會到戰(zhàn)勝疾病與挑戰(zhàn)疾病的價值感,使其自我接納水平降低[9]。自我接納水平受多方面因素的共同影響,因此本研究采取多元線性回歸的方式以探討腦卒中患者自我接納水平的影響因素,以期為臨床上此類患者的心理指導提供參考依據。
3.2.1 婚姻狀況及社會支持
本研究結果顯示婚姻狀況、社會支持為腦卒中患者自我接納水平的影響因素,在婚者、社會支持得分高者自我接納水平較高,這與相關研究結果相一致[10]。究其原因可能與在婚、社會支持較高的患者者不僅在腦卒中病后可得到配偶及親屬的悉心照料,同時在心理上也可得到安慰,使腦卒中患者產生更多的安全感與歸屬感,使其自我接納水平升高[11]。同時社會支持較高的患者獲取的社會資源也更多,更容易接觸到心理咨詢、康復治療等優(yōu)質的資源,使患者的病情更易恢復,從而提高患者的自我接納水平。因此,臨床上護理人員應加強對非在婚、社會支持水平較低腦卒中患者的心理支持與健康教育,同時鼓勵此類患者的其他親屬加強與患者的溝通交流,使其獲得家庭的溫暖,獲得更多的社會支持,以提高患者的安全感與歸屬感。
3.2.2 家庭月收入
月收入方面本研究結果顯示:月收入水平較高者自我接納水平也較高,這可能與以下兩方面的因素有關[12]:首先家庭月收入水平較高者,生活條件較優(yōu)渥,容易獲得更多的醫(yī)療、社會資源,在面對疾病時有更強的信心,使其自我接納水平升高。而對于家庭月收入較低者,則多會因疾病而致家庭支出費用增加甚至因病負債而產生愧疚感,此類患者的自我接納水平較低;其次,家庭月收入水平較高者對于醫(yī)療費用支出方面的擔心較少,不會因醫(yī)療費用的大筆支出而使其產生心理負擔,使患者出現內疚等心理而影響其自我接納水平。因此臨床上在制訂治療、康復方案時應注意考慮患者的家庭經濟狀況,對于家庭條件較差,無法支付醫(yī)療費用者,在確保療效的前提下盡可能地降低醫(yī)療費用,減輕低收入家庭的經濟支出以幫助提高此類患者自我接納水平。
3.2.3 焦慮、抑郁
焦慮、抑郁對于腦卒中患者的自我接納水平也有重要的影響,自我接納水平為心理健康的重要指標,焦慮、抑郁患者因過度擔心病情而容易產生精神緊張[13]。因本研究對象均為首次出現腦卒中的患者,疾病的突然發(fā)生,部分患者還可能出現偏癱、生活能力下降而致其措手不及,加上對腦卒中知識的缺乏導致患者的心理受到劇烈的沖擊,容易使其自我接納水平下降[14]。加上腦組織后腦內的多巴胺、5-羥色胺等神經遞質紊亂可導致患者的丘腦、下丘腦、腦干等部位中樞神經系統(tǒng)受損而出現焦慮、抑郁導致患者的自我接納水平進一步下降。因此臨床上應注意對腦卒中患者焦慮、抑郁等不良情緒的評估,對于出現負性情緒者應盡早進行干預。
3.2.4 日常生活能力
本研究結果顯示:日常生活能力對于腦卒中患者自我接納水平也有重要的影響。大部分腦卒中患者在患病后日常生活能力均出現不同程度的下降,因中樞神經系統(tǒng)的受損,可導致腦卒中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受損并出現肢體活動受限將對其身心健康造成嚴重影響,甚至使其健康信念及意義出現動搖,導致其自我接納水平下降[15]。因此臨床上對于此類患者應進行針對性干預,加強對患者自理能力的重建,幫助其重新建立抗病信心,提高其對疾病的認知,提高其自我接納水平。
綜上所述,腦卒中患者自我接納水平較低,婚姻狀況、家庭月均收入、焦慮、抑郁、社會支持、日常生活能力均對患者自我接納水平有顯著影響,建議臨床上可根據上述因素給予個性化的心理輔導及健康教育以提高腦卒中患者的自我接納水平。但因本研究為單中心研究,樣本量較少,選擇的指標也有限,取得的結果可能出現一定的偏倚,在后續(xù)的研究中將采取多中心研究的方法以增加樣本量,并增加影響因素以進一步完善本研究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