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男 楊洪艷 姜姍姍
臨床實習是醫(yī)學院學生從學校走向工作崗位的必經之路,同時也是幫助護理專業(yè)學生從理論性知識轉變?yōu)榫唧w實踐地關鍵[1]。通過護理實習生臨床實習,可以有效培養(yǎng)護生實際解決問題以及處理應急突發(fā)事件能力,讓實習生逐漸成長為一名合格的護士,為護理行業(yè)的穩(wěn)定可持續(xù)發(fā)展打下堅實基礎[2]。而實際中,受到護理實習生專業(yè)水平、專業(yè)性質特殊以及實習科室要求高等諸多因素的影響,往往使得實習護士會產生較大心理壓力以及學習障礙,這樣就要求帶教模式科學有效,同時還需要充分考慮實習護生的學習能力以及認知方面的差異,選擇科學帶教模式[3]。傳統(tǒng)的以教師為中心的教學方法,實習護士常處在被動學習的地位,這種教學模式下實習護士學習的知識有限,同時在分析問題與解決問題的能力上較差,如此使得教學效果常常會不盡如人意,對實習能力的提高效果不佳[4]。模擬教學法是一種科學的教學手段,主要是指依靠導師的指導,安排學員對應角色,通過角色扮演的方式進行模擬教學,這種教學方式更加突出以人為中心的基本理念,學員的參與度更高,如此能更好的掌握護理方面專業(yè)知識[5]。本次研究中,選擇在中國醫(yī)科大學附屬盛京醫(yī)院產科實習的護士作為研究對象,探討了實施模擬教學法用于產科實習護士帶教中的效果,詳細報告如下。
選取2020 年1 月—2022 年1 月在本院產科實習的60 名學員為研究對象。選擇2020 年1 月—2021 年1 月到本院產科實習的30 名學員為對照組,均為女性,年齡20~23 歲,平均年齡(21.78±1.03)歲。選擇2021年1 月—2022 年1 月到本院產科實習的30 名學員為觀察組,均為女性,年齡20~23歲,平均年齡(21.77±1.04)歲。兩組年齡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納入標準:(1)均為產科實習的人員,無中途轉院實習者。(2)能積極配合實習帶教。排除標準:(1)存在不配合情況者。(2)有??埔庠讣皽蕚湔?。(3)中途結束實習者。
對照組學員采取傳統(tǒng)教學法進行帶教,主要是學員進入產科實習后,帶教人員先帶領學員參觀產科,了解產科基本配置,之后帶教老師根據教學大綱基本要求,制定相應的教學計劃以及實習進度表,帶教老師通過臨床實踐重點講解產科護士對護理實習的相關內容,同時介紹操作注意事項以及相應防范對策等基礎知識。
觀察組學員則是采取模擬教學法,具體教學步驟如下:(1)選取帶教老師。選擇學歷高、臨床豐富經驗以及責任心強的產科為本研究的帶教人員,此外還需對帶教老師進行專業(yè)教學方面的考核,主要是考察帶教老師的語言表達能力、知識轉化能力、生動教學能力等,帶教老師需要通過考核后方可擔任該項工作。(2)設定模擬情景。為護士模擬實際的病房環(huán)境,實習護士可進行角色扮演,如扮演孕婦、孕婦家屬、產科護士,通過模擬帶教讓實習護士能夠體驗到產科護理的特殊之處,不但需要護理好孕婦,還需要安撫孕婦家屬的情緒,而產科護士的人員則是從中漸漸地體驗到掌握處理突發(fā)事件能力的重要性,使得實習護士的護理能力有所提高。在進行情景模擬的過程,帶教老師可通過角色扮演方式,指導并糾正實習護士的基本操作,需要實習護士動作規(guī)范并且熟練,在模擬教學的過程也需要帶教老師仔細觀察實習護士基本操作,及時指出并且糾正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在護士實習過程中,需要進行反復的角色扮演模擬教學,主要是通過反復的模擬訓練與指導,實習護士輪流扮演各種角色,進一步扎實實習生基本功。(3)模擬產科查房。在產科護理中,基礎同時也非常重要的一個工作就是護理查房,通過查房可以了解孕婦的基本情況,及時發(fā)現(xiàn)問題及時處理,避免出現(xiàn)不良后果。在實習帶教過程中,帶教老師就可以對護理工作中的查房情況模擬,對扮演查房護士的學生要與扮演孕婦、孕婦家屬的學生進行溝通交流,在這一過程中不能嬉笑玩耍,而是需真正投入到角色中,體驗到實際產科護士在護理工作中可能遇到的問題。在模擬過程帶教老師需及時指出交流過程存在的問題同時指導學生及時改進,借此提高實習護生的理論及專業(yè)實踐水平。(4)具體實踐。在完成模擬教學后,帶教老師應帶領實習護士參與實際護理工作中,進行護理查房與具體的護理實踐,顯著提高實習護士理論知識能力以及實踐操作能力。
兩組實習帶教均是安排具備豐富工作經驗并且主任護師以上職稱的帶教老師負責,均是進行為期3 個月的實習帶教。
(1)實習考核。護士開始實習前、實習完成后,均應用一致的考核評定標準,對兩組學員開展理論知識、實踐操作兩方面的考核,其中理論知識考核應用的是統(tǒng)一的閉卷考試,內容評分應用的是主觀評分標準。實踐技能考核應用客觀評分標準,在考核評分中,帶教老師不參與改卷評分,保持考核的公平公正。理論與實踐考核的滿分均為100 分,得分越高表明護士實習效果越佳。(2)護士能力評價。應用問卷方式進行調查,調查內容涵蓋以下4 點:分析問題能力、解決問題能力、思維能力、溝通交流能力。各點均是應用10 分制評分方式,分制越高表明護士能力越高。(3)實習護士滿意度。應用自制問卷進行調查,主要調查內容包括實習護士學習積極性、主觀能動性及自我能力提升等,問卷應用百分制評分,問卷信度0.895,效度0.922,根據得分對應不同滿意度等級:非常滿意(90~100 分)、滿意(70~89分)與不滿意(70 分以下)。
使用SPPS 21.0 統(tǒng)計學軟件做統(tǒng)計學結果分析,計量資料用(±s)表示,使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n(%)表示,使用χ2檢驗,以P<0.05 表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兩組開始實習前,在理論知識與實踐操作考核成績,組間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實習完成后,兩組各項考核成績較開始實習前提高,且觀察組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實習護士實習考核成績比較(分,±s)
表1 兩組實習護士實習考核成績比較(分,±s)
注:與本組開始實習前比較,*P <0.05。
兩組護士的能力評價結果,觀察組實習護士在各個能力評分項目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實習護士能力評價情況比較(分,±s)
表2 兩組實習護士能力評價情況比較(分,±s)
觀察組實習護士滿意度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詳見表3。
表3 兩組實習護士滿意度情況比較 [名(%)]
基于產科的特殊性,在產科護理上也具有以下特點:第一,護理對象特殊性。因為護理對象均是女性,并且涉及女性不同孕期的不同心理及生理變化,使得孕婦容易出現(xiàn)害羞、焦慮、緊張等心理問題,這需要在護理工作中高度重視并予以特殊保護[6-9]。第二,護理對象兼顧性。因為產科護理中除了母親還包括新生兒,母親與新生兒生理及病理變化上相互獨立同時相互影響,因此產科護理人員需在規(guī)范護理問題及護理措施的同時,保證孕產婦安全健康,同時保障胎兒宮內正常發(fā)育以及新生兒健康[10-11]。第三,護理對象家庭性。妊娠與分娩不僅僅是孕產婦個人行為,更是孕產婦及家庭支持系統(tǒng)一同參與的家庭行為,需要在護理工作中考慮家庭成員給予的護理支持,讓家庭成員能積極參與產婦妊娠分娩全程,促進產后新家族建立以及家庭穩(wěn)定和諧發(fā)展。給予產科護理的特殊性,需要在實際的護理帶教中注意教學方法的合理性,確保實習護士能夠勝任未來的工作崗位。
本次研究對比不同的實習帶教方法用于產科實習護士帶教中的價值,結果顯示觀察組實習護士在實習完成后的理論知識與實踐操作考核成績均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觀察組實習護士各方面能力評分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分析原因主要是作為一門實踐性強的學科,要求產科護士充分做到理論結合實際,而傳統(tǒng)產科護理帶教中,帶教的特點是實習帶教對帶教老師依賴性高,這樣使得實習護士經常處在被動學習的地位,師生之間缺乏充分了解,帶教內容缺乏系統(tǒng)性同時同護理相關的內容常重復多次的講解,造成的結果就是學員很難學習系統(tǒng)知識體系,此外帶教老師與實習生流動性大,這樣也使得帶教效果不滿意[12]。而模擬教學法則是臨床帶教的創(chuàng)新方式,應用這一帶教方式可以給實習護士更多模擬學習、實踐操作的機會,并且采取互動方式進行協(xié)調,使得帶教老師同實習護士的關系更加融洽,操作性也比較強[13]。在模擬教學法中,教師通過模擬情景對實習生進行實踐引導,讓實習生進行角色扮演,從角色扮演過程掌握基本操作方法,并且可以摸索理論與實踐的有效結合點,提升實習護士的專業(yè)素養(yǎng)[14-15]。本次研究結果還顯示,在實習護士滿意度問卷調查情況上,觀察組實習護士滿意度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提示模擬教學法對提高產科實習護士的帶教滿意度有重要意義。分析原因主要是區(qū)別傳統(tǒng)教學模式,采取模擬教學法,實習護士處在主動學習的地位,這樣可以充分激發(fā)實習護士主觀能動性;在教學過程中,應用角色扮演方式也更加新穎,學生學習興趣被調動,這樣也能更積極的參加到實習教學中,促進實習護士專業(yè)素養(yǎng)的提升,使實習護士滿意度提高。
綜上所述,在產科的護理帶教工作中,應用模擬教學法,可以取得較傳統(tǒng)教學模式更加滿意的教學效果,顯著提高實習護士理論知識能力及實踐操作能力,實現(xiàn)理論同實踐地有效結合,且生動新穎的教學方式也激發(fā)實習護士學習積極性,提高帶教滿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