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濟源示范區(qū)教體局 孔愛平
修改作文是新課標積極倡導的。針對學生重寫不重改、修改作文積極性不高、能力不強的問題,我把作文教學的著力點放在培養(yǎng)學生自主修改作文的能力上。
為讓學生從思想上認識到改的意義,克服心理上的依賴性,產(chǎn)生自改作文的動機,我采取了多種形式。
講述賈島騎驢撞韓愈之“推敲”等著名作家修改文章的逸聞趣事,讓學生聽得興趣盎然,認識到修改作文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讓學生先通過同桌互說、典型匯報等形式說,并在說中評價修改,將寫作與口語交際相結(jié)合,降低作文難度。
作文評語多鼓勵,對后進生找“閃光點”表揚。優(yōu)美詞句畫著重號并輔之以旁批,使學生看到成功,提高修改興趣。
我以“作文診所”為背景,或“群醫(yī)會診”,集體評改問題多的作文;或“專家門診”,教師單獨指導學生改作文;或“評選好醫(yī)生”,讓作文能力強的學生充當“小醫(yī)生”,為同學的作文“開處方”。多樣的形式,讓學生保持了修改興趣。
在教學中,我指導學生從字詞句段入手,進行小改;從材料是否切題、合適,觀點是否明確,重點是否突出,段落層次是否清晰,有無過渡,銜接是否自然等著手,進行大改。這樣使學生明確修改內(nèi)容,修改時有章可循。
我利用視頻展示臺展示學生習作片段,首先帶學生重溫習作要求,然后一起讀展示的習作,邊讀邊用紅筆逐詞、逐句、逐段地推敲修改,并說明修改的理由和方法。這樣,學生能具體而直觀地感知修改作文的方法和道理,了解修改作文的過程,從而加以借鑒,學會修改。
學生完成作文初稿,我先通覽全班作文,找出共性問題,選取具有代表性的片段展示,讓學生們自由讀,并進行評議,談作文優(yōu)缺點及修改意見。作者再談想法,提出修改設(shè)想。最后,教師總結(jié)共性問題,指點修改方法,讓學生品嘗修改的樂趣。在這樣的氛圍中,每個人的作文都會有很大改觀。
學生文章中的思想情感、認識能力千差萬別。教師要充分關(guān)注和正確對待學生的差異,注重因材施教,使每個學生在原有基礎(chǔ)上有所發(fā)展。針對某些個性化問題,我有目的地選擇部分學生面對面批改,讓學生提高修改能力。
隨著學生知識的增多、能力的提高,學生回過頭來修改以前的作文,往往能發(fā)現(xiàn)新問題,想出新修改意見。
讓學生自己修改作文,有時收不到理想效果。但讓學生之間互評,學生會改得更用心。教師進行評比并把獲勝名單公布,更能激發(fā)學生寫作的熱情。
反復朗讀往往能發(fā)現(xiàn)需改的地方。初讀,教學生改字詞句和標點;復讀,教學生調(diào)整語序,刪去冗余,增補內(nèi)容;再讀,教學生立足全篇,審視中心,理順條理;最后通讀,教學生打磨標題。
對學生進行自主修改作文的訓練,不僅是一個挑戰(zhàn)自我的過程,也是師生間、學生間相互溝通、相互交流共同提高的過程。只要教師常抓不懈,學生常練不止,學生自主修改作文的能力一定會日漸提高,以學生自主修改為主的作文方式將逐步取代以教師批改為主的教學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