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珍 胡淑佳
在深入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的熱潮中,有這樣的全媒體黨課讓大家頻頻點贊,那就是由中共上海市委黨校(以下簡稱上海黨校)和上海人民廣播電臺聯(lián)合策劃的“二十大精神二十人講”。
2022年10月27日,“二十大精神二十人講”全媒體黨課上線,采用同步直播的方式呈現(xiàn),由上海黨校20位不同領域的專家擔任主講人,與“金話筒”主持人秦暢一起直播對話,對黨的二十大報告中的20個關鍵詞進行深入解讀。全媒體黨課覆蓋人群廣,廣播端時段收聽率最高達到1.22%,收聽觸達超過104萬人次。同時,該黨課以系列專題、視頻等形式在“學習強國”上海平臺、B站和“話匣子”等矩陣傳播,總點擊量已超過千萬,推動黨的創(chuàng)新理論“飛入尋常百姓家”。
如何把握30000多字報告的精髓要義?“二十大精神二十人講”全媒體黨課幫大家劃重點、找關鍵,用“接地氣”的話語把家國大事講透徹、講明白,用老百姓聽得懂、年輕人聽得“歡”的方式把“高大上”的理論思想講通俗、講生動。
此次全媒體黨課在抓住關鍵詞的基礎上,特別強調(diào)問題意識。通過圍繞主題關鍵詞來回答“是什么”“為什么”“怎么樣”,讓受眾能夠透過現(xiàn)象看本質(zhì),真正做到“知其然”并“知其所以然”。比如,黨的二十大是在關鍵時刻召開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會,如何深入理解“關鍵時刻”的意涵?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高質(zhì)量發(fā)展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國家的首要任務”,推動高質(zhì)量發(fā)展的著力點在哪里?“我不是黨員,黨的二十大新修訂的黨章和我有怎樣的關系?”這類問題,既蘊含著黨的二十大精神的核心要點,也是人們關心關注和渴望求解的“真問題”。值得一提的是,此次全媒體黨課還邀請了20位網(wǎng)友參與每期黨課的連線討論,其中大多是“80后”“90后”。有主講老師說:“我更傾向于把此次全媒體黨課理解為一次與普通受眾的平等溝通,而非單向輸出的授課?!?/p>
為了使此次全媒體黨課的效果達到最佳,早在黨的二十大召開前兩三個月,上海黨校就開始醞釀部署。黨的二十大開幕后,上海黨校又及時組織集體備課會,最終鎖定“偉大變革”“中國式現(xiàn)代化”“全過程人民民主”等20個關鍵詞作為主講選題,并緊扣黨的二十大報告,逐篇打磨講稿,在“找不同”中生動呈現(xiàn)新思想、新論斷、新提法、新概括。
一次成功的黨課,不是信手拈來的。為了能講好此次全媒體黨課,項目組團隊可謂是絞盡腦汁、費盡心力。在實踐中,項目組團隊找到了以下秘訣。
確保權威性與準確性是基礎。堅持用學術講政治,把握正確的政治方向,任何引用的資料、案例、數(shù)據(jù)都要有權威出處且準確無誤。為此,項目組團隊對各類材料的出處刨根究底,本著一絲不茍的態(tài)度反復確認后才予以使用。
兼顧學理性與通俗性是要點。主講人既要將黨的二十大報告中的理論邏輯與思想精髓融會貫通,又要將成體系的學理一點點掰開揉碎,一層層由表及里地傳達給受眾。為了找到解讀“大問題”的最佳“小切口”和闡釋“大道理”的合宜“小故事”,主講老師們可謂各顯神通:有的主動找同事們進行“頭腦風暴”;有的為了檢驗自己的講稿是否真正做到了通俗易懂,就在家講給上初中的孩子聽。
既有重點又有亮點是關鍵。即使只圍繞一個主題關鍵詞,重要的內(nèi)容依然很多,如何凝練出重中之重,考驗的是真本事。而要打造亮點、講出金句,就更得花心思、動腦筋了。不少主講老師撰寫的講稿內(nèi)容遠遠超出了授課時長的需要,但他們表示“即使最后用不上也要做好充分準備”。功夫不負有心人,一場場精彩紛呈的黨課接踵亮相,讓網(wǎng)友直呼“干貨滿滿”“受益匪淺”。
在全媒體時代,信息高度碎片化、去中心化、冗雜化,輿論環(huán)境紛繁復雜。在這樣的大背景下,如何擴大主流輿論和思想的影響力版圖,打造“主流敘事”的品牌產(chǎn)品?全媒體黨課就是一個重要且有益的嘗試。通過大眾喜聞樂見的形式、普遍認可的道理、生動鮮活的事例,全媒體黨課將“高大上”的理論與“接地氣”的話語結合起來,進一步增強正面宣傳的吸引力、感染力。
事實上,早在幾年前,上海黨校就在全國率先嘗試全媒體黨課,推出“十九大精神十九人講”“回響40年,我們再出發(fā)”“百年大黨正青春”等系列黨課,取得了很好的社會反響和社會效應。此次“二十大精神二十人講”也在探索新媒體傳播規(guī)律上下功夫,力求從形式到內(nèi)容不斷守正創(chuàng)新。除了20位主講老師做客電臺全媒體演播室,與主持人一起現(xiàn)場直播對話外,制作團隊還推出了一系列適合不同新媒體傳播平臺的中短視頻產(chǎn)品以及圖文產(chǎn)品,真正凝聚起多媒體呈現(xiàn)、多平臺傳播、多渠道推廣的矩陣傳播合力。在傳播推廣方面,不僅有廣播電臺、“阿基米德”等長期合作的“老朋友”,還首次聯(lián)合年輕人高度聚集的B站,進一步擴大了黨課在青年人中的引導力、傳播力和影響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