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宋軍彥
看到“我看這十年”的主題,很自然地回想2012年發(fā)生了什么。我記憶里的第一件事情是2012年的盛夏,在初中的暑假,跟朋友一起倒時差看倫敦奧運會??粗鴩煲淮未紊?,少年們?yōu)橹d奮,也深深地被激勵。在葉詩文倫敦奧運會奪冠的第二天,我就跟朋友報名了游泳課,然后學會了四種泳姿。那個夏天,我們是在玻璃房搭起的泳池里度過的。
當少年們進入泳池,在水中徜徉,看著頭頂?shù)乃{天,常常會聊起未來:未來會去哪里讀書?會從事怎樣的工作?變成什么樣的人?彼時的我們給不出一個具象的答案,未來遙遠又令人向往,充滿可能性而又無法確定。爸爸媽媽們給我們的答案是,好好學習,讀一個好大學,有一份穩(wěn)定的工作。這是上一代中,很多人在青春中向往的10年后的樣子。
而那時泳池中的我們,卻有著更加斑斕的憧憬,我們要好好學習,去讀社會學、去學法學、去學新聞傳播、去搞生物醫(yī)學工程,等等。2012年的少年們有著更多樣的期待,只是遠方依然遙遠,他們也不知道離開高中,讀完大學后能變成什么樣子;只是年僅16歲的葉詩文在倫敦奧運會上注視著五星紅旗升起的樣子,讓我們覺得未來可期。這是2012年一座普通小城中,幾位少年的勇氣。
10年時間,那幾個暑假一同游泳的中學少年也紛紛長大。只不過,我們在走出高考考場后發(fā)現(xiàn),原來離家?guī)浊Ч锏拇髮W高鐵幾個小時就能到達。當我們步入大學之后發(fā)現(xiàn),原來這里不是終點,而是一個充滿發(fā)現(xiàn)的新的起點。我們不僅上了兒時那個夏天暢想的專業(yè),還發(fā)現(xiàn)個體的成長才剛剛開始,不止步于某一個時間的塵埃落定,而是永遠在路上。后來,那些一同游泳的玩伴,有的成為了律師,有的去做了記者,有的人繼續(xù)讀書……大家分散在了不同的城市,卻都比10年前有更加清晰與堅定的新年。
一路走來,現(xiàn)在的我們遠遠比10年前所期待的樣子更加豐富。很大程度在于這一個10年,是中國社會更加包容的10年,它讓成長于其中的個體有著更多選擇的空間,流動的機會。整個社會的成長和發(fā)展教會我們包容差異、保有活力、不斷探索。社會發(fā)展會以各種形式折射在個體成長的路上,個體的發(fā)展又會不斷地融入社會的變遷之中。
10年前泳池里暢想的少年和今天分散在不同城市、從事不同工作的青年,只是這一變遷中微不足道的一個故事。而彼時的少年之所以有超出預期的未來,長大后看到了更多的選擇和成長的可能性,正是因為我們處于一個不斷發(fā)展的10年之中——這是我們成長探索的10年,也是中國不斷發(fā)展的1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