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行!又歪了,我再倒一把!”唉,老爸又犯強迫癥了。
那是暑假的周末,驕陽似火,我們約了外公外婆和姨媽一家去吃自助餐。到了停車場,媽媽先下車招呼大家,我留下指揮老爸倒車。別以為他倒車技術不行,在我看來,老爸倒車很完美,只是他自己不滿意,因為他的“強迫癥”著實不輕!
這不,他已經把車停進了車位,我擦了擦汗,正準備去和大家會合,卻被他叫?。骸澳憧纯矗颓败囀遣皇浅?5度角?”這個車位正好有點弧度,可是,為什么非要45度角呢?我跑前跑后目測了一番,車身完全在車位里,沒有壓線,沒有距離前后車太近,旁邊的大樹也在安全距離,唯一的遺憾是,和前車大約成30度角,而不是爸爸眼中的完美角度——45度。
顯然,老爸不滿意,我噘著嘴巴問:“哪里不行呢?不是很好嗎?”“可是如果后面的車也和我們的車呈30度角,我們的弧度就和場地不一樣了!”我啞口無言,只好走遠一段距離看他炫車技。這把總算完美了吧,就差用量角器來測一測了!
“不行不行,車應該再往路邊去一點!”老爸仍然不滿意。太陽曬得我眼冒金星,我熱得快要中暑了,受不了他老人家這番折騰,趕緊躲到飯店大廳吹空調。剛走進大門,我不禁撲哧笑了——媽媽、外公外婆和姨媽一家都圍在玻璃窗內無可奈何地看著老爸倒車呢!
“好了,叔叔終于下車了!”表哥指指窗外??墒?,老爸并沒有向我們走來,他歪著腦袋圍繞車身轉了兩圈,拉了拉把手,抓了抓頭,似乎在想還有哪里不夠完美。
我們的肚子都不約而同唱起了“空城計”,似乎一起向老爸發(fā)起“抗議”。媽媽皺著眉頭,掏出手機打電話:“自助餐已經開始計時了,一個半小時內必須吃完走人,你還來不來?”老爸這才一步一回頭地往飯店大門走來。才走兩步,他又折返回去,把后視鏡扳了扳,折疊了起來。
我們都忍不住哈哈大笑。其實,我早就見怪不怪了。平時,老爸會批評我寫作業(yè)時不把本子放在桌子正中間,筆袋沒有與桌邊平行,吃魚不是按照從上到下的順序……
老爸的強迫癥是不是到了不可救藥的地步?
點評:
習作緊扣題目,以老爸“我再倒一把”的語言導入,一個“再”字,初步展現(xiàn)了老爸追求完美的性格;緊接著,通過特寫鏡頭,描寫爸爸倒車時要求與前車成45°角的語言、動作,一個“強迫癥”爸爸的形象躍然紙上。注意正面描寫的同時,小作者著力描寫了自己豐富的心理活動、家人對“強迫癥”老爸行為的無奈,從側面反襯了老爸強迫癥的嚴重。習作的最后,略寫了老爸對我學習、生活中近乎苛刻的要求,讓讀者更深刻地感受了老爸強迫癥的“不可救藥”。全文選材新穎,重點突出,細節(jié)描寫生動有趣,人物個性鮮明,不失為一篇寫人佳作。
劉忻栩:江蘇省南京市赤壁路小學六年級(1)班學生
指導老師:盧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