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陶最(佛羅里達大學)
返校日游行中的“中國龍”
布置花車
中國元素——熊貓
每年10月的第二個周五,美國南部的一座小鎮(zhèn)從早晨就開始忙碌了起來,學校停課,公交改道,警車出動,所有的居民都陸陸續(xù)續(xù)來到了街道兩旁,為的就是參加一年一度的佛羅里達大學Homecoming parade(返校日游行)。
佛羅里達大學位于美國佛羅里達州的蓋恩斯維爾市,這座人口僅13萬的小鎮(zhèn),寧靜與自然和諧是它給我的第一感受,這里沒有高樓大廈,卻有著豐富的自然資源,隨處可見松鼠,小蜥蜴和烏鴉,甚至連學校吉祥物也是兩只短嘴鱷。小城朝夕圍繞著佛羅里達大學運轉,所有的居民們都為這所學校感到自豪,同時也積極參與著學校的活動。
佛羅里達大學的返校節(jié)是一項從1916年開始的傳統(tǒng),是歡迎校友返回學校參加活動的節(jié)日。返校日一共由7項活動組成,其中最盛大的就要數(shù)返校日游行。這項延續(xù)了百年的傳統(tǒng)大型花車游行活動是全美規(guī)模最大的學生游行,每一年都會有上百個組織參與其中,包括當?shù)氐拇壬茩C構、企業(yè)以及佛羅里達大學的學生組織。在活動當天,整座城市的所有學校都會關閉,當?shù)貙W生和居民可以在路邊觀看游行,整個社區(qū)一起享受這個傳統(tǒng)慶典活動。游行總時長超過兩個小時,不同文化、不同風格的游行隊伍交織在一起,各成一派卻又和諧統(tǒng)一。
遺憾的是,這個豐富多彩多元化的花車游行活動鮮少出現(xiàn)中國文化的身影,在之前的歷屆也沒有中國學生組織參與其中,當我們看到往年視頻中,其他民族國家的花車從面前一輛輛經過,享受著觀眾的掌聲與歡呼,卻沒有中國花車時,一個如何在這個舞臺展現(xiàn)中華文化的念頭慢慢地在心間生根發(fā)芽,我們希望能夠讓大家知道在蓋恩斯維爾有一群華人在傳播與推廣中華文化。
佛羅里達大學有5萬學生,華人的數(shù)量并不算多,這里的人大多數(shù)對中國并不了解,僅是聽說過而已,因此在萬眾矚目的返校日花車游行中出現(xiàn)中國色彩可以極大地幫助他們了解中華文化。而在佛大,華人學生組織僅有3個,我們更是一個年初才剛剛成立的新組織,經費和人手的問題擺在面前,想要湊齊一組花車顯得困難重重。
在2022年7月學校宣布游行位置開始注冊時,我們第一時間報名參加獲得了一個游行位置。緊接著就是召集游行的參與人員,我們首先聯(lián)系了佛大成立時間最悠久的中國學生組織,希望他們的民樂社可以加入巡游,在游行的花車上進行民樂表演,但是民樂社考慮后認為露天空曠的游行場地并不適合當場表演而表示了婉拒。這時,我們想到了另一家擁有舞龍舞獅的華人組織,于是向他們發(fā)出了聯(lián)合邀請,希望他們的舞龍舞獅可以加入。對方回復,舞龍可以加入,但是舞獅能否參加不確定。不過他們也向我們提供了一些燈籠道具用來幫助裝飾花車。第一次發(fā)出的邀請結果并不盡如人意,沒有達到大家預期的效果,正當我們感到一籌莫展時,最初聯(lián)系的中國學生組織找了回來,希望加入我們一起完成這場花車游行,向蓋恩斯維爾展示中華文化。
基本陣容確定,接下來就是細節(jié)規(guī)劃。我們發(fā)出預告召集志愿者,向大家征集漢服、國風裝飾品與皮卡拖車,再一塊和大家開會討論活動方案、音樂和主題等。我們參考網上設計再結合自己的想法設計了一個紙箱龍,當這個由十幾個志愿者利用課余時間輪流花了3天做成的龍放在皮卡車上的那一刻,大家相視一笑,頗具成就感。同時,我們還邀請會書法的同學手寫了春聯(lián)貼在了車門上,加上各種燈籠的裝飾,這輛皮卡車一下子充滿了國風色彩。
返校日游行當天,天氣格外晴朗,似乎預兆著活動的順利進行。游行的時間是中午12點到下午兩點,作為參與人員,我們9點半集合在了出發(fā)點的停車場。起點附近已經聚集了不少參與游行的組織,大家穿著各異的服飾,將各自的皮卡和拖車打扮成不同模樣,每個花車都在忙碌地做著最后的準備。民樂社雖然沒有到場,但是他們提供了平時演出的漢服讓志愿者們換上,參加舞龍的志愿者扛起了舞龍在草坪上進行舞龍集訓,負責音樂的同學打開了音響開始播放我們之前規(guī)劃好的歌單,但他隨即也露出了懊惱的表情,因為我們的音響雖然個頭不算太小,但是沒想到隔壁花車扛來一組體積巨大的專業(yè)音響,和他們一比我們的實在是小巫見大巫,最炫民族風的聲音瞬間被蓋了過去。當然,也有令人驚喜的事情發(fā)生,原本不確定參加的舞獅,最后還是來到了現(xiàn)場,憨態(tài)可掬的金黃色小獅子一出場便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不少路過的人都紛紛發(fā)出了贊揚的驚嘆聲。
中國花車深受關注
中國花車小組合影
經過了1個多小時的等待,下午1點20分終于輪到我們出發(fā)了。我們的中國花車分成了兩組,一組是舞龍與舞獅的隊伍,另一組則是穿著中國傳統(tǒng)服飾的同學們和紙箱龍一起站在皮卡與拖車上,兩組人員并排向前,齊頭并進。作為舞龍組的成員,我和其他人一起扛起了舞龍,揮舞著走向了出發(fā)的點位。站在路口,遠遠望去不少人聚集在馬路兩邊,穿著與學校元素相關的衣服或坐或站??粗h處的人群,激動與緊張的心情在我心中徘徊,他們會喜歡中國花車嗎?能認出中國舞龍與舞獅嗎?他們會對我們的花車表現(xiàn)出什么態(tài)度?來不及細想,工作人員示意我們可以出發(fā)了,舞龍隨著龍頭的擺動扭了起來,在晴朗的蓋恩斯維爾揮舞出一道黑金的閃電,格外耀眼。
“It’s Chinese dragon!” 一聲驚呼落在我的耳朵里,我看到圍觀的人群的注意都被我們的中國龍給吸引了過去,不少人都鼓起了掌,微笑著向我們揮手致意,也有人扭頭招呼同伴讓他們來看我們的舞龍和舞獅,許多人都對此感到了驚訝,喜悅的驚嘆聲不絕于耳。當我們路過一群孩子時,我聽到他們的父母在向他們介紹“It’s a loong!”,小朋友們都對這個素未謀面的事物充滿了好奇,龍頭的同學蹲下身,把龍頭湊到他們面前,孩子們伸出手輕輕地撫摸了一下,或許在此刻,我們想要在這里傳播中華文化的愿望已經實現(xiàn)了。
游行的路線從學校停車場出發(fā)一路走到市中心,全長約2.5公里。烈日炎炎,不少參與舞龍的同學已經筋疲力盡,手里的桿子也感覺越來越沉。其他的同學跑上前替換下體力不支的隊員,而換下的隊員們則自覺地充當起了后勤,抱著水瓶跑前跑后遞給有需要的人?!凹佑?!”路邊突然傳來了熟悉的中文,我們轉頭一看,發(fā)現(xiàn)路邊站了一群中國人!有老人,也有小孩,更多的是佛大的中國學生,他們也同樣興奮,跳著向我們招手,有人吹起了口哨,也有的人鼓起了掌,甚至還有人跑了下來和我們擊掌。歡呼聲一時間此起彼伏,不斷地傳來,“中國加油!”一個男生舉起手臂吶喊道。強烈的自豪感在我們心頭回蕩,原先的疲憊似乎也一掃而光。
大約過了50分鐘,我們終于走到了終點。大家都上了皮卡返回起點,微風拂過,雖然皮卡拖車里很擁擠,可是每個人的臉上都洋溢著笑容,七嘴八舌地討論著剛剛結束的游行,這場展示中國文化的花車游行,因為凝聚了我們的共同努力而變得如此精彩?;叵脒@場游行,盡管我們擁有不同顏色的皮膚,說著不同種類的語言,來自不同背景的文化,但是在此刻我們通過一條中國龍連接在了一起,享受同樣的喜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