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曉慧,羅妮娜,許厚銀
隨著年齡的增長,皮膚逐漸松弛和萎縮,彈性減少,頦下及頸闊肌下的脂肪堆積,重力的作用,以及頸闊肌的向下運動牽拉,頸部逐漸出現(xiàn)橫向皺紋(頸橫紋)和頸闊肌束狀帶,其中頸橫紋是頸部老化的主要表現(xiàn)[1,2]。研究表明,隨著“低頭族”現(xiàn)象的發(fā)生,頸橫紋在年輕人中蔓延[3]。目前頸橫紋的主流治療方式包括肉毒毒素注射、透明質(zhì)酸填充、激光治療、手術治療等。其中激光治療包括剝脫性點陣激光、非剝脫性點陣激光、強脈沖光、射頻以及超聲。激光技術的原理是通過光熱作用使膠原蛋白吸收熱量而變性收縮,同時刺激成纖維細胞產(chǎn)生新的膠原蛋白,從而改善皮膚彈性,治療皮膚皺紋[4]。皮秒激光是一種近年來發(fā)展的新興技術,主要用于去除文飾,治療色素性疾病等,但在臨床應用中發(fā)現(xiàn),Nd:YAG1064 nm皮秒激光能通過其光機械作用使真皮組織產(chǎn)生空泡化效應,也能刺激成纖維細胞增殖分化,新生膠原蛋白及彈力蛋白,誘導皮膚組織再生[5],已有多項皮秒激光用于面部年輕化治療,改善痤瘡瘢痕、皺紋、毛孔粗大等的研究報道[6-8],但關于采用皮秒Nd:YAG激光治療頸橫紋的報道還較少。本研究基于皮秒激光的治療原理,采用Nd:YAG1064nm皮秒激光治療頸橫紋,為臨床診治提供借鑒。
1.1 對象 選取2020-12至2021-09因頸橫紋治療需求就診于天津市眼科醫(yī)院醫(yī)療美容科的10例患者為研究對象,均為女性,年齡29~52歲,平均36.1歲。按照Allergan頸部橫紋評分評價頸部橫紋改善情況[1]。10例中,中度4例,重度4例,極重度2例。排除標準:(1)1年內(nèi)接受過頸部激光、注射填充、肉毒毒素注射等治療;(2)孕婦及哺乳期婦女;(3)注射區(qū)域有活動性皮膚感染或患有嚴重皮膚病;(4)患有其他疾病,無法配合完成治療及長期隨訪。所有患者均簽署知情同意書。本研究獲得天津市眼科醫(yī)院倫理委員會批準。
1.2 方法 治療前告知患者治療療程,可能出現(xiàn)的不良反應及術后護理注意事項。清潔頸部皮膚,消毒皮膚,無須表面麻醉,患者和醫(yī)師均戴好護目鏡后開始治療。選擇Nd:YAG 1064nm皮秒激光儀(美國Candela公司),采用1064 nm點陣手具,建議頻率5 Hz,能量密度1.1~1.5 mJ/microbeam,光斑面積6 mm×6 mm,每個光斑由100個呈矩陣分布的微激光束組成。對全頸部掃描2遍,第2遍能量可酌情提高,終點反應為皮膚紅斑或皮下紫癜。治療3次為1個療程,每次治療間隔4周,分別于治療前,最后1次治療后4周(簡稱治療后)進行拍照及隨訪。
1.3 療效標準及評估 (1)醫(yī)師評估:采用自身平行對照,由醫(yī)師根據(jù)Allergan頸部橫紋評分,對患者治療前、治療后的頸橫紋進行評分。0分為無頸紋,1分為輕度,存在表淺的橫向頸紋;2分為中度,存在易于改善的橫向頸紋;3分為重度,即深的難以改善的頸橫紋;4分為極重度,即難以改善的頸部橫向溝壑并伴有皮膚多余下垂[7]。(2)患者自我評估:治療后由患者對治療的滿意度進行評價,采用0~4級分級法,0級為很不滿意,1級為不太滿意,2級為感覺一般,3級為滿意,4級為非常滿意。(3)不良反應:由患者對治療過程中常見的不良反應如疼痛、瘙癢、紅斑等進行評分,采用10分制。0~3分為輕度,4~6分為中度,7~10分為重度。
2.1 醫(yī)師評估 10例治療后均較治療前有所改善,Allergan頸橫紋評分由治療前(2.80±0.79)分,治療后下降為(1.70±0.82)分,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Allergan頸橫紋評分輕、中度的患者改善明顯,6例重度及極重度患者有3例(30%)改善明顯(圖1),其他效果欠佳。
圖1 Nd:YAG1064nm皮秒激光治療頸橫紋前后效果
2.2 患者自我評估 治療后患者平均滿意度為(3.1±0.57)分,9例滿意或非常滿意,1例因治療周期太長,未能完全消除頸紋,患者自我評估效果一般。
2.3 不良反應 8例治療中出現(xiàn)輕度疼痛,但疼痛程度可以接受,平均疼痛評分為(2.5±1.08)分。8例治療后24 h內(nèi)出現(xiàn)瘙癢,2~5 d逐漸緩解,1例治療后48 h內(nèi)瘙癢影響睡眠,適當冰敷后緩解。6例治療后即刻出現(xiàn)中度紅斑、皮下紫癜,5~7 d消退,無其他不良反應發(fā)生。
頸橫紋是指每個人在頸部特有的兩條皮膚橫紋[8],隨著年齡的增長,光老化、長期低頭姿勢等不良生活習慣的影響,頸橫紋會逐漸增多、加深。既往研究表明,成纖維細胞功能異常及膠原形成較少導致皮膚老化是頸橫紋發(fā)生的重要原因[9]。臨床治療頸橫紋的治療方法包括手術、注射填充及激光治療。手術治療頸部皺紋創(chuàng)傷大,恢復期長,并且發(fā)生瘢痕攣縮、水腫等術后不良反應率較高。目前,肉毒毒素注射治療、透明質(zhì)酸注射填充治療或二者聯(lián)合治療臨床應用較多。肉毒毒素注射治療可用于緩解縱向的頸闊肌紋,透明質(zhì)酸填充可改善頸橫紋的凹陷性皮膚紋理,但存在術后淤青、紅斑、水腫、遲發(fā)后炎癥反應等不良反應[10]。剝脫性點陣激光術中及術后疼痛明顯,術后紅斑、水腫、色素沉著的風險高,恢復期長,患者依從性差。本研究基于皮秒激光的治療原理,采用Nd:YAG1064 nm皮秒激光治療頸橫紋療效進行研究,以評價該技術的臨床價值。
Nd:YAG1064 nm皮秒激光脈寬可達300~450 ps,其通過超短脈寬下的高能量輸出誘導真皮組織的機械損傷,即激光誘導空穴效應,形成空穴,啟動創(chuàng)傷修復機制,促進新生膠原纖維和彈力纖維的產(chǎn)生,從而誘導皮膚組織再生及重塑,可用于治療皺紋、痤瘡瘢痕等皮膚重建[11]。有研究發(fā)現(xiàn),采用雙波長皮秒激光治療面部光老化,術后即刻出現(xiàn)皮下空泡,24 h內(nèi)可見真皮出血,經(jīng)過5次治療,在真皮淺層可見新生膠原形成,彈力纖維延長,排列有序[12]。
頸部皮膚老化表現(xiàn)為全頸部的皮膚膠原減少,彈性降低。本研究選擇治療區(qū)域為全頸部,經(jīng)過3次治療后,采用Allergan頸部橫紋評分評價頸部橫紋改善情況。10例患者頸部橫紋得到不同程度的改善,治療3次后Allergan頸橫紋評分由治療前的(2.80±0.79)分降至(1.70±0.82)分。治療后均較治療前有所改善,其中3例明顯改善,9例認為滿意或非常滿意。由于保持了表皮的完整性,相比于CO2激光等剝脫性點陣激光,皮秒激光治療頸橫紋引起色素沉著的風險極低。在治療妊娠紋方面,皮秒激光與1565 nm鉺玻璃激光相比具有同等的療效,同時治療中的疼痛明顯低于非剝脫性鉺玻璃激光,且恢復期較短[13]。本研究發(fā)現(xiàn),所有患者均未用表面麻醉劑,8例表示能夠耐受治療中的疼痛,縮短了治療時間。本研究發(fā)現(xiàn),皮秒激光治療術后的瘙癢和皮下出血點比較明顯,可能與較高能量下真皮淺層毛細血管破裂,血漿滲出,滲出的血漿及激光誘導的空穴微腔里可能含有血小板、紅細胞及生長因子等有關[14]。皮秒激光治療頸橫紋產(chǎn)生的瘙癢一般于治療后24~48 h出現(xiàn),2~5 d逐漸緩解, 可在術后即刻進行冰敷20 min,降低毛細血管滲透脆性,瘙癢嚴重者應醫(yī)囑外用頸膜,加強皮膚修復,必要時可口服抗組胺藥。少數(shù)患者治療后會出現(xiàn)胡椒粉樣皮下紫癜,可作為治療終點的判斷,多在5~7 d消退,不會出現(xiàn)明顯色素沉著。
本研究發(fā)現(xiàn),頸橫紋Allergan評分為1~2分者,改善較明顯,評分為3~4分者多伴有明顯的凹陷性紋理和溝壑,3次治療后凹陷較重區(qū)域改善緩慢。由此,可證明皮秒激光對于改善輕中度頸橫紋效果較好,對于重度、極重度頸橫紋應結合透明質(zhì)酸填充等進行治療,并建議在治療正面頸橫紋時增加掃描次數(shù)。
綜上所述,本研究證明Nd:YAG1064 nm皮秒激光治療頸橫紋療效確切,不良反應少,恢復期短,患者滿意度高,依從性好,可作為長期維持治療。但本研究觀察樣本數(shù)少,未能從組織學及皮膚生理指標方面進行療效的評估,下一步將納入更多病例,對比或結合其他治療方式進行療效評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