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節(jié)、操守對于個人來說重如千鈞。但千鈞之重的名節(jié)卻取決于對待一絲一粒、一事一物的態(tài)度和取舍。正如清代廉吏張伯行在《禁止饋送檄》中所說:“一絲一粒,我之名節(jié);一厘一毫,民之脂膏。寬一分,民受賜不止一分;取一文,我為人不值一文?!惫磐駚?,那些重名節(jié)、守清廉者,大都做到了非自己所得一物不取。
今天,物質生活豐富了,少數(shù)人以為“一絲一粒”不值幾個錢,不必太在意了。這種思想是要不得的。須知,名節(jié)如璧不可污,名節(jié)和操守是一個人的立身之本。黨員干部“要像珍惜生命一樣珍惜自己的節(jié)操,做一個一塵不染的人”。要堅持從謹慎對待“一絲一粒”做起,在小事小節(jié)上嚴格要求、嚴格約束,真正把好理想信念的“總開關”,永遠保持忠誠、干凈、擔當?shù)恼伪旧?/p>
“致廣大而盡精微”語出《中庸》,意思是:既要致力于達到廣博深厚的境界,又要盡心于精細微妙之處。這句話既包含大與小的辯證法,又是為政、修身的方法論。
對為政者而言,“致廣大”是大處著眼,謀劃時統(tǒng)攬大局,從長遠的角度去考慮問題、把握方向;“盡精微”是小處著手,操作中細致精當,在小節(jié)上扎實用力、精益求精。二者相輔相成、不可割裂。新時代的黨員干部當志存高遠,有“致廣大”的眼光和胸懷,著眼整體,心中有盤“大棋局”。同時,在具體工作中要抓好分解落實,走好每一顆“棋子”,用扎實的行動支撐起全盤計劃。在修身處世中,當慎獨慎微慎始慎終,經(jīng)常糾正“小錯誤”、時常清理“小欲望”,正心明道、防微杜漸,在“盡精微”中涵養(yǎng)大德、成就大事。
許多時候,自己可能以為看過的書籍都成過眼煙云,不復記憶,其實它們仍是潛在的,在氣質里,在談吐上,在胸襟的無涯。當然,也能顯露在生活和文字中。
——讀書,會這樣潛移默化地改變我們,改變我們的生活。千萬不要說讀書無用,只要堅持下去,終有一天會遇見更好的自己
成長意味著能審視自我,能對自我反思和質疑,能在命運前不低頭,能不斷超越自我。
——成長的實質
失敗會讓你看見自己能力的邊界,失敗會讓你看到輸贏之外的風景,失敗還會讓你看到個人以外的世界。
——與成功相比,失敗能帶給人更多的可能性
人就像一粒種子,要做一粒好的種子,身體、精神、情感都要健康。種子健康了,我們每個人的事業(yè)才能根深葉茂,枝粗果碩。
——袁隆平
身處低谷,怎么走都是向上。
——一段上升的開始,往往都是從位于低處的某個點延伸開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