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安元
自新冠疫情爆發(fā)后,為了保證師生的安全,許多學校都選擇了線上教學,禁止師生返校。在這個期間高職院校的圖書館,也進行了閉館,無法為師生提供服務。所謂停課不停學,高職教師把授課方式都轉移到了線上,為了和社會大環(huán)境相契合,不讓圖書館成為擺設,在閉館期間,圖書館也需要推廣新的服務模式,繼續(xù)為師生獲取知識提供渠道,發(fā)揮其在教學中的重要價值[2]。做好高職院校的圖書館推廣,宣傳防疫知識,不僅能讓學生重視圖書館的地位,激發(fā)他們的閱讀興趣,還能讓防疫知識深入師生的心底,讓他們時刻保護好自身的安全,為我國的防疫事業(yè)貢獻一份微薄的力量。
一直以來圖書館都是高職院校師生的重要課外學習場所,以筆者所在的湖南環(huán)境生物職業(yè)技術學院為例,疫情爆發(fā)前,2019年我院師生進入圖書館借閱總人數約40萬人次,新冠疫情爆發(fā)后,師生無法返校,也就無法親自去圖書館借閱書籍,這就導致教學中的很多難以解決的知識點被擱置,阻礙了師生的學習之路[3]。同時網絡上的信息良莠不全,通過網絡渠道獲取到的防疫知識存在許多弊端,這就導致我校師生不能全面了解防疫知識,在自我保護過程中會存在些許弊端,容易危害到自身安全。圖書館是為師生提供精神食糧的地方,如果長時間資源不讓師生利用,師生就會花錢去購買,從而造成圖書館現有資源浪費。所以新冠肺炎疫情之下,圖書館如果不注重服務推廣,就很有可能使現有資源浪費,圖書館成為學校的擺設。
疫情在全球雖然還沒有被完全根治,我們國家已全面控制,輸入性病例一直存在,現在防疫常態(tài)化,為了師生安全,必要的保護措施依舊不能少,但是也不至于如此“談虎色變”。圖書館閉館時間越長,讀者對到圖書館索取資源的意愿越弱,甚至會忘記圖書館的存在,為了發(fā)揮圖書館的作用,圖書館的資源不浪費,這個時候就得大力推廣圖書館閱讀,讓師生重拾讀物顯得尤為重要[4]。推廣圖書館閱讀服務,把師生吸引到圖書館線上閱讀中,不僅能重燃他們的閱讀熱情,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同時,圖書館在推廣過程中的防疫知識宣傳,也能讓師生對新冠疫情有更深的認知,提高師生的安全防護意識,讓師生正確看待新冠疫情[5]。此外,閱讀抗疫知識,也能讓學生從鐘南山等醫(yī)護人員的偉岸行為中,感知知識的重要性,以及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美德,讓學生產生強烈的民族榮譽感,從而激發(fā)他們的學習熱情,主動去學習科學文化知識。因此,疫情當下,高職院校一定要做好圖書館的服務,讓學生明白閱讀的重要意義,主動參與到圖書館閱讀中。
1.“防疫”知識競賽,培養(yǎng)師生安全意識。在疫情多次反撲的當下,為師生普及新冠知識,培養(yǎng)師生的安全意識,是學校的首要任務。高校圖書館肩負著為師生提供知識,讓他們更好地在社會中生存的使命,因此圖書館不能一直被動地為師生提供知識,在疫情依舊不容盲目樂觀的今天,高校圖書館應該主動出擊,為師生普及防疫知識,培養(yǎng)師生的安全意識,讓師生在學習知識的同時更好地應對新冠病毒,保證自身安全[6]。
活動方案:為加強師生抗疫防護意識,普及新冠肺炎防護知識,我校面向全校師生開展防疫知識挑戰(zhàn)賽。此次競賽采取網絡渠道,教職工通過“超星學習通”平臺在線競答。此次競賽是以團隊形式展開的,教職工是以分工會為團隊參賽,參賽人數不限,而學生則是自由組合,十人為一個團隊,參賽的團隊數不設限。報名成功后,每個人都可以通過賬號密碼登錄“超星學習通”答題,團隊每人答題1次。從題庫中隨機抽取50道題,題型為單選和多選兩種類型,答對1題得2分,答錯或少答不得分。
為了提高師生的參與度,把防疫知識充分普及下去,針對這個比賽,我校還設置了豐厚的現金獎勵,就教職工組來說,我校設置了一等獎1個、二等獎2個、三等獎3個,向獲得團體一、二、三等獎的團隊分別頒發(fā)獎狀和獎金;而針對學生團隊,我校設置了一等獎1個、二等獎2個、三等獎3個、優(yōu)勝獎3個,向獲得團體一、二、三等獎的團隊分別頒發(fā)獎狀和獎金。
最終比賽結果,教職工團隊是按照各分工會參賽成員平均分數(50%)和參賽人數比例(50%)綜合評定;而學生團隊則是按照參賽隊員總分數由高到低確定,如遇分數相同,由答題總時長短者勝出。此外,為了讓每個學生都能積極參與到競賽中,我校不只為獲獎學生團隊的每位成員提供了榮譽證書,以及現金獎勵,還設置了優(yōu)秀組織獎,這個獎項是按照團隊成員的參賽比例評定的,獲獎的團隊會得到學院內的獎牌。通過這種有獎競答的宣傳方式,師生對防疫知識有了進一步的認知,圖書館在活動參與的過程中,也有效得到了推廣[7]。
2.“國學經典”知識競賽,提升學生的文學素養(yǎng)。我國是一個有著五千年歷史的文明古國,在源遠流長的歷史中,我國先人留下了無數的文學經典。現如今很多高職學生對于傳統(tǒng)文化知識了解比較少,也不喜歡閱讀中華傳統(tǒng)典籍,這不僅不利于我國優(yōu)秀文化的傳承,也不利于圖書館的建設[8]。在圖書館的推廣中,除了培養(yǎng)學生的防疫意識,還應該增強學生的文學底蘊,加深學生對我國傳統(tǒng)典籍的認知,以此培養(yǎng)學生對文學典籍的興趣,促使他們主動參與到圖書館閱讀中[9]。
活動方案:為弘揚中國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探索中華傳統(tǒng)文化經典之美,提升學生的人文素養(yǎng),我校面對全校師生開展了中華傳統(tǒng)典籍(《詩經》《論語》《孟子》《史記》等)知識競賽。此次競賽,仍舊通過“超星學習通”平臺在線競答。這次比賽和防疫知識競賽相同,也是讓師生以團隊形式參加,不同的是這次的團隊人數要求是6人,而且主要是針對學生,即由學生組團報名參加比賽,教師可以進行輔助,力爭在師生合作下取得最好的成績。這次競賽的知識也是題庫中隨機抽取50道題,有單選、多選、判斷三種類型,學生在答題時,系統(tǒng)會隨機為學生抽選考題,答對1題得2分,答錯或少答不得分。團隊最終排名按參賽隊員總分數由高到低確定,如遇分數相同,由答題總時長短者勝出。此次比賽依舊是設定了一等獎1個、二等獎2個、三等獎3個、優(yōu)勝獎3個,向獲得團體一、二、三等獎的團隊分別頒發(fā)獎狀和獎金。獲獎團隊除了有團隊獎外,每個隊員以及團隊的指導教師還能獲得榮譽證書和獎金。在這個比賽中,我校也設定了優(yōu)秀組織獎,以此來培養(yǎng)學生的團隊意識,鼓勵學生積極參與到團隊合作中[10]。
3.“悅讀”分享競賽,讓學生感知閱讀的魅力。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想讓圖書館服務的推廣發(fā)揮出最大的功效,就需要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興趣。高職學生本身自主學習能力就不太強,現如今手機、電腦等多媒體設備又盛行,被各種新奇的事物所吸引,學生對于傳統(tǒng)閱讀的興趣越來越不足[11]。這不僅導致我國傳統(tǒng)的紙質閱讀日漸式微,還使我國的經典文學面臨著失傳的風險。為了將我國的傳統(tǒng)文化代代相傳并發(fā)揚光大,圖書館在服務推廣的過程中,就需要培養(yǎng)師生對閱讀的興趣,讓師生主動參與到閱讀過程中,完成我國傳統(tǒng)文化的傳承[12]。
活動方案:為豐富校園文化生活,展示我校廣大師生的精神風貌,感悟閱讀之美,分享“悅讀”之樂,我校面向全校師生開展了“悅讀”分享競賽。這次參賽不再局限于團隊,師生也能以個人的形式參加,比賽形式也進行了改變,要求學生通過視頻的形式分享自己的“悅讀”之樂。每個學生對“悅讀”都有著不同的體會和領悟,因此在作品內容上,我校沒有做強行要求,師生參賽作品的內涵可以是誦讀經典名篇、暢談讀書心得,也可以是講述“抗疫”英雄故事等,但是作品的時長需要控制在三分鐘內。三分鐘是我校舉辦方經過綜合評估后商定的,三分鐘雖然不長,但是對于學生展現“悅讀”的內涵也足夠了,時間太長反而會影響評委的觀看體驗[13]?!皭傋x”分享競賽的結果由專家根據作品的主題內容和呈現效果來進行綜合評定。此次比賽學生組設一等獎2個、二等獎4個、三等獎6個,獲獎學生不僅有榮譽證書還有獎金。教職工和學生比人數較少,所以設一等獎1個、二等獎2個、三等獎3個,獲獎者同樣可以得到榮譽證書和獎金。教職工在分享“悅讀”體驗的過程中,也會更正自己對閱讀的認識,從而變閱讀為“悅讀”主動走進讀書館,挑選自己喜歡的讀物進行閱讀。
閱讀服務推廣結束后,根據閱讀服務推廣的參賽人數,以及近四年內我校圖書館資源推廣,學生各平臺數字資源的使用情況,繪制成了如下兩個表格:
從表1中可以看出,“悅讀”分享競賽占總人數的13%,“防疫知識競賽”和“國防經典”知識競賽,分別占參賽總人數24%和25%,但是根據我校師生總人數來看,這三個比賽的師生參與程度都不太高,但是還是起到了很好的推廣作用,有不少師生參與其中。結合表2可以看出,通過資源推廣,師生使用的數字資源平臺呈逐年遞增狀態(tài)。但是疫情來襲后,雖然圖書館閉館,師生無法通過各類電子借閱機借閱下載圖書資源,其它資源都可以通過線上獲取,通過2020年上半年疫情期間的數據可以看出,2020年上半年的線上閱讀人數比往年明顯增加,由此可見我校讀書館疫情期間閱讀服務推廣取得了不錯的成效。
表1 閱讀服務推廣參賽人數
表2 數字資源使用情況
雖然我校圖書館閱讀服務推廣不僅讓師生重拾了閱讀的興趣,還為他們普及了防疫知識,但是就目前來說我校圖書館閱讀服務推廣還存在著一些不足[14]。其一,師生的總體參與比例較低,學校大部分師生還沒有參與到閱讀服務推廣中;其二,閱讀服務推廣的模式較為單一,都是由校方主導,圖書館輔助,缺乏圖書館的獨有特色;其三,圖書館推廣力度不夠;其四,二級部院對讀書推廣不夠重視;其五,服務推廣活動的成效不是特別明顯。從2017年以來,我校師生數字資源使用人次呈直線上升趨勢。但是就目前來看2020年上半年疫情期間我校師生數字資源的使用總人次和2019年相比,雖然有很大的上升,從學??側藬祦砜催€有很大的上升空間。所以,能讓更多讀者參與活動中來或者使用圖書館資源,我校圖書館要從多渠道全方位加大閱讀服務的推廣。
閱讀服務推廣是一個長期的過程,想讓師生認識到閱讀的重要性,重拾閱讀的興趣,圖書館不僅要針對自身特色推出多種形式的活動[15],想讓閱讀活動深入師生內心,激發(fā)他們的閱讀動力,還需要加強線上圖書館的建設,豐富圖書館的資料庫,滿足師生的多樣化需求。這樣不僅能使閱讀更加便捷,讓圖書館具備和其他網絡資源競爭的資本,也能在疫情當下,最大程度地為師生普及防疫知識,確保師生的健康安全,為我國的防疫工作貢獻一份微薄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