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記者/張 迪
世事如棋,人生海海,一些人自此相逢,一些事拉開序章。
從接通“打擾一下”采訪電話的那一刻,我便短暫地參與到了他們的這段故事中,很慶幸能擁有這樣的機遇,去聆聽、見證陳圣侖和米時可對于彼此的滋養(yǎng)、成就,并跟隨他們一起,感受心底的那份湛然,尋覓音樂與人生中的一些未知數(shù)。
隨著我們之間的對話漸入佳境,答案,漸漸明朗起來……
2013年,陳圣侖和米時可各自參加了“中國夢之聲”,在這里他們第一次相遇了。當時,所有選手都被節(jié)目組召集在一起,熟悉賽制、等待安排。被人群裹挾著的米時可,有點孤單,她想著“找個選手互相照顧一下,順便打探點小道消息”,便通過“附近的人”這項功能,無意中搜索到了陳圣侖。加了他的微信后,米時可納悶兒“怎么是個男孩兒”,就沒有再多說話,隨手刪掉了他。而此時的陳圣侖并不知道“被拉黑”的事實,神經(jīng)大條的他沒太在意這回事。
時間的進度條推進至“最美和聲”。有一天,陳圣侖的師父對他說:“我給你介紹一個手里的學員,唱歌非常棒?!比缓蟊阋]他們認識,好巧不巧的,這個人是米時可。兩人互加微信時,陳圣侖突然發(fā)現(xiàn)列表里有這個女孩兒的聯(lián)系方式,但是人家已經(jīng)把自己給刪了。心頭的不適感在隱隱作祟,偏又回想起米時可之前在舞臺上“臟臟的”歐美妝容,他對于眼前人的印象分跌落谷底。
實際上,米時可對于陳圣侖的初印象也并未很好。有一次,她在后臺的走廊里,跟其他選手嬉笑打鬧時,瞥見了旁邊的陳圣侖同別人在聊天。她有注意到,這個男孩兒以幾近“葛優(yōu)躺”的坐姿癱在椅子上,不優(yōu)雅,也不禮貌。她又無意聽到了他們的對話片段,大致意思是,人家問他在哪兒工作,他二話不說直接報上師父的名號。米時可當即在心里翻了一個白眼:那肯定是沒什么實力的人,才會說這樣的話吧。
就這樣,兩個人在“禮貌”的尷尬局勢下相處著。沒過多久,因為賽制的緣故,需要兩個學員配合完成歌曲演繹,陳圣侖即便是在內(nèi)心抵力抗拒,終究還是聽從了師父的建議,與米時可變成舞臺搭檔。“來就來吧,面對吧?!彼@樣給自己打氣,并一頭扎進了討論、選曲、排練的繁復流程里。米時可的禮貌、虛心、配合,陳圣侖的才氣、品位、關照,之前被刻板印象而忽略掉的本心,在一來一往、光影交織的日頭里,漸漸裸裎并發(fā)酵成為彼此間一抹至美的吸引力。
比賽結果實至名歸,陳圣侖和米時可的舞臺呈現(xiàn)獲得了全場最佳,就連當期封面也選用了他們的現(xiàn)場照片。師父在送他們回去的路上,突然說了一句話:“要不你們倆組個組合吧。”話音落下,陳圣侖若有所思沉默著,米時可則附和道“好呀,我同意”,然后便只剩下無聲的時間留白,被揉卷進那個夜晚的微風中,不知去向。
不久后,米時可來到了北京,陳圣侖以“師哥”的身份帶著米時可熟悉環(huán)境,偶爾去看幾場電影、吃三兩頓飯。有一天,他們觀看了韓寒導演的《后會無期》,影片尾聲響起了樸樹的那首《平凡之路》。陳圣侖聽到了久違的樸樹的聲音,內(nèi)心一陣陣的悸動翻涌著,他扭頭跟旁邊的米時可說:“要不然我們做個男女版的翻唱吧?”米時可疑惑地問道:“翻唱之后要以什么樣的形式發(fā)布呢?”陳圣侖一時語塞,須臾之間,一個聲音躍入腦海,“要不你們倆組個組合吧”。這一次,他們一拍即合,由此開始了一段全新的合作之旅。
“打擾一下”是陳圣侖想到并敲定的,他覺得這個名字挺有意思,就直接對米時可說:“樂團叫‘打擾一下’,做下準備吧。”而對于“被通知”這件事,米時可多少是有點耿耿于懷的。陳圣侖解釋說,“打擾一下”來源于生活,“在北京經(jīng)常搬家,最頻繁時幾乎一年一次,每次都會遭遇擾民和被投訴的情況,所以我們總是在說,打擾了,抱歉。這樣的詞匯反復出現(xiàn)在我們的生活和創(chuàng)作中,索性就拿最貼近日常的用語當作是樂團的名字?!?/p>
男女雙主唱的搭配形式,是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選擇,作為solo歌手出道的陳圣侖和米時可,成團后如果放棄發(fā)聲的機會,總覺得有些可惜,從內(nèi)心上是很難去接受的?!澳蔷投汲伞!标愂龊芸熳隽藳Q定,“其實雙主唱是很有趣、更獨特的,可以表達的玩法太多了,尤其兩個聲部疊加至一起時,從和聲的角度會平添很多的層次感。”
在音樂理念上,陳圣侖和米時可是“大方向一致,但又各自劃分出很多想法”。陳圣侖坦陳,近兩年的專輯中,米時可開始主導更多作曲部分的工作?!八偸悄菢映錆M孩子氣,思維是沒有上限的跳躍?!痹陉愂龅拿枥L下,米時可的形象好像從“扁平的”電話一端跳脫,變得“立體和豐滿”起來,她年輕活躍、天馬行空,甚至裹挾著奇怪腦洞,時而心潮澎湃,時而又丟失耐性?!拔矣X得她做什么都是對的,這股盲目性對創(chuàng)作是非常寶貴的?!标愂龅膽B(tài)度篤定,他欣賞米時可的這股沖勁,而自己“只需要更理性地規(guī)劃和選擇,做一些配合與互補”。
很多人都會問,“打擾一下”的風格是什么?陳圣侖即便多次面對這樣的提問,還是陷入到短暫的沉吟不語,他覺得“很難用一種單獨的風格去形容”。米時可則大剌剌地搶話:“‘打擾一下’沒有一貫風格,它的風格就是沒有風格!”電話那頭隨即爆發(fā)出一陣嬉笑,之后,陳圣侖又將這個問題拋了回來,他想聽聽作為局外人的我是如何看待的。我這樣向他作描述:激進的搖滾曲風和金屬嗓,柔美的流行元素和抒情化,既另類又同類?!安惶_定性?!彼舆^了話茬兒,“我們聽到的、看到的、感受到的事物都不一樣,創(chuàng)作一首歌的當即情緒也不一樣,我們用情緒而非風格把這些記錄下來,所以更像是一種情緒的表達?!?/p>
“包括演唱也是如此,我們一貫是以情緒為主,技巧甚至設備選擇都被排在后面。”陳圣侖繼續(xù)說下去,“大家聽到專輯里面的很多段落,其實就是我們Demo中的片段,因為創(chuàng)作之初的那種情緒和狀態(tài)往往是更恰適的?!睆摹按驍_一下”的音樂里,我們的確是聽到了很多的情緒,抒情、傷感、快樂、憤怒……無論哪一種都透著赤裸的真誠,陳圣侖和米時可把心底的渴望,化作旋律和詞句的浪漫,用樸質、直接,甚至有那么點“橫沖直撞”的方式呈現(xiàn)出來。
迄今為止,“打擾一下”共發(fā)行了四張原創(chuàng)錄音室專輯,分別是《EXIT》《閑人免進》《Come On》《清除計劃》,四張專輯,即四段旅程,用陳圣侖的話說,他們“喜歡做專輯,可以把很多情緒收納到一起,再用一個名字去代表當時的狀態(tài)”。
2015年的《EXIT》,是陳圣侖和米時可在北京騎著摩托下地庫時,抬頭看見墻面上的牌子從而定下的名字。那時他們一起創(chuàng)作了很多歌曲,又從中挑選出最為中意的10首作品,這張專輯被視作是“打擾一下”音樂上的啟程和出口?!八貏e像小孩子剛學了一個新的才藝,想要展示給大家的那個狀態(tài),很稚嫩,但很熱情?!泵讜r可一下子抓住了重點,她似乎更善于做這樣的形象化描述。
第一張專輯發(fā)布之后,他們接收到了褒貶不一的聲音。那時的陳圣侖和米時可有著大多數(shù)年輕人的任性和狂妄,他們只想唱給他們喜歡的、喜歡他們的人聽,“能進入到我們世界的人是有共鳴的,那些進入不了的干脆就不要來了”,這便是2017年《閑人免進》想傳遞的態(tài)度。陳圣侖表示,專輯的曲風更樂隊化,狀態(tài)更自我,充斥著不知天高地厚的盲目性。
2019年,當時的唱片公司給最新專輯的定位是極度流行化,“這不是我們,要這么做就廢了”,他們在心底暗自發(fā)出怒吼。一邊是市場化、商品化的召喚,另一邊是落俗感和不舒適的折磨,進退維谷下的矛盾心理迸發(fā)出了前所未有的創(chuàng)作激情和靈感,他們不斷有新的動機出現(xiàn),并反復淘汰、替換已經(jīng)入選的作品,一切都是未知狀態(tài)。最終他們沒有聽從公司安排,把最不被看好的《Come On》收錄進專輯做主打歌,并執(zhí)拗地自掏腰包拍攝了MV。“Come On,來吧,一切困難,無所謂!”這張專輯融入了很多的電子和古典元素,音樂和編曲逐漸豐富、飽滿起來。《Come On》無疑是他們挾帶著無畏的勇敢,接受挑戰(zhàn),塑造全新自我的開端。
自此,他們不止著眼于音樂創(chuàng)作和演唱,更開始對一些擴展和細瑣的領域融入理念與規(guī)劃。基于跟不同制作人合作汲取的音樂養(yǎng)分,陳圣侖和米時可從創(chuàng)意研發(fā)到編曲錄制,幾近獨立地完成了《清除計劃》專輯的制作。在米時可眼中,“它就像是一個人到了三十而立的年歲,明確了目標和方向后,所做下的一些事情”。此時此刻,“打擾一下”正摒除著攪擾自身的雜念,逐漸走向了更成熟的蛻變。
《清除計劃》整張專輯給人的初印象是完整和立體,似乎可以洞悉到創(chuàng)作者想要呈現(xiàn)出概念化的音樂內(nèi)容,并用變化各異的招數(shù)去傳遞各種情緒。陳圣侖和米時可以一首Intro引領聽眾墜入“打擾一下”的音樂異世界,合成器鋪設出濃厚強烈的電子氛圍,像穿梭時光隧道那般,裹挾著極致的速度、失重、科技感?!懊繄鲅惭菀潦级紩蠭ntro,這次我們就把它變成錄音室版本,擺放在了專輯里面,體現(xiàn)一種概念感,也作為正式曲目的引子?!标愂鲞@樣做著解釋。
“我們想要把這張專輯變成一部長電影或是電視劇,每一首歌都有不同的人或人格作表達,所以我們會幻想自己是里面的某一個角色,然后再去選擇用怎樣的方式展現(xiàn)出來?!标愂龇浅UJ同米時可的表述,他坦言,在創(chuàng)作初期就已經(jīng)考慮到舞臺甚至MV畫面上如何去作呈現(xiàn),這樣的立體化思維讓他們能夠更好地在現(xiàn)場詮釋這些作品。
在歌曲編寫和制作上,陳圣侖會特別考慮到受眾的偏好,畢竟做音樂是和商業(yè)息息相關的,歌曲人氣、市場熱度與樂團有著千絲萬縷的聯(lián)系?!熬拖瘛端贰度绻視w》《離開》這三首歌,一定是會讓更多人去形成共鳴的,那么詞曲和編曲就應該讓大眾所接受?!彼堰@些定位成大家能一起聽、一起唱的作品,選擇以中規(guī)中矩、好聽為主的方向去做編曲。“但會在一些音色、段落上安排點小任性,還是想在大同中呈現(xiàn)不同的感覺。”
“因為老陳本身就是一個心里有很多獨特,并且很想展示獨特的人,有點Superhuman的感覺?!泵讜r可似乎一眼便看穿陳圣侖的心思,陳圣侖聽后不置可否地笑了笑:“就像《他》這首歌,聽起來無非是吉他、貝斯、鼓,很平常的三件樂器,就在聽眾覺得也不過如此時,米時可的聲音突現(xiàn)在最后一個段落,一下子破掉了這種平衡,讓整首歌在平淡中添了一抹亮色。”這種感覺很《楚門的世界》,總是在最后留下一個旁白、一款注解。
細碎的處理手筆映射出的是陳圣侖和米時可在音樂上的大膽探索,他們有時甚至會“胡言亂語”地哼唱些旋律,以此來尋求靈感、貼合狀態(tài)。米時可訕訕地透露道:“《黑色羅曼史》最開始的動機就是用假英文唱的。”這首歌收錄了中英文兩個版本,卻并非簡單對等的翻譯、復刻,陳圣侖解釋說:“英文版更接近最初想表達的內(nèi)容與方向,米時可在發(fā)音上也是最舒適的狀態(tài);中文版在國內(nèi)市場獲得了更多共鳴?!鼻榫w呈現(xiàn)上的差異讓兩個版本各具特色,一邊是更露骨、血腥,甚至有點偏激的愛意,一邊則是極具詩意和凄涼的柔美。
有人形容做音樂是一種遺憾的藝術,陳圣侖和米時可偏偏遁入其中,幾近偏執(zhí)地“死磕到底”,像打磨工藝品那般對作品一遍遍地細化和精進,把“遺憾”降至最低,這也是他們決定自己來制作這張專輯的初心。“畢竟除了我們自己,沒有人會不計成本地為我們?nèi)タ倪@些東西?!泵讜r可說這話時的態(tài)度,篤定得令人無法反駁。
自2015年發(fā)布首張專輯過后,“打擾一下”便開啟了巡演之路,2022年他們照例舉辦了“黑色羅曼史”全國巡演,帶著《清除計劃》走過了20余座城市,這已經(jīng)成為他們?nèi)粘9ぷ鞯墓潭ú糠?。米時可認為,巡演除了讓他們可以跟樂迷親近地見上一面,也是為登上更大舞臺的一種試煉。在陳圣侖眼里,音樂現(xiàn)場是“超級重要的”一塊領域,他這樣做比喻:“音樂如果是一粒種子,Livehouse現(xiàn)場就是極其豐滿、養(yǎng)分肥沃的土壤?!痹谶@方逼仄、擁擠的空間里,他們與樂迷的距離幾乎為零,那些模糊的、敷衍的東西不復存在,他們只需要將音樂舞臺的呈現(xiàn)做到極致。
于是,陳圣侖畫起夸張的哥特風眼妝,踏上足有12.5厘米的Rick Owens經(jīng)典款高跟鞋,成了炫酷狂放的“壞男人”,米時可的身上則“長”出一對翅膀,扭動身軀,搖曳生姿,在“純白天使”與“墮落惡魔”間徘徊。他們將深埋心底的自我賦予了角色感,然后淋漓盡致地塑造和呈現(xiàn)出來,頃刻之間,在彼此生命的洪流里合而為一?!熬拖袷窃谄椒驳娜松?,總想有一些機會去宣泄自己的內(nèi)心,或者展示真實想要表達的狀態(tài)?!泵恳淮挝枧_上的精心裝扮,都是內(nèi)心的一次外化、釋放,他們感覺很慶幸,也很幸福。
上臺前他們通常會做一些準備,例如,陳圣侖會壓壓腿、做幾組俯臥撐,以此來激活身體,米時可邊化妝邊去看舞蹈視頻,加深肢體上的記憶,也會帶著陳圣侖用20分鐘左右的時間練練聲,這一切都是為了能夠以最快速度進入舞臺狀態(tài)。“在身體和精神狀態(tài)完全對路的情況下,摒除任何雜念完成一次完全沉浸式的演出”,那種感覺令他們暢快、過癮,“好像沒有在表演,很自然地就出現(xiàn)了”。
走下舞臺后,他們樂于觀看樂迷拍攝的現(xiàn)場視頻,并時常驚喜于解鎖了新的動作和狀態(tài),那種被音樂和人潮擁裹著的極為真實的澎湃感,總能一次次點燃他們心頭的洶涌?!啊驍_一下’在Livehouse能感受到演唱會級別的體驗,建議大家去看”,每每收到樂迷的“安利”訊息,陳圣侖和米時可總會萌生無限的幸福感:“大家給了我們這樣的反饋和認可,甚至捧得那么高,我們更要對得起這份信任,把現(xiàn)場做得更好?!?/p>
所以,他們不斷在舞臺細節(jié)上嘗試和探索、突破和升級,并搭配燈光、LED投影、道具等舞美設備作布景,為樂迷打造更沉浸式的體驗。“我們對舞臺搭建是比較苛刻的,對所想展現(xiàn)的內(nèi)容要求很高,但有些Livehouse的設備甚至環(huán)境過于陳舊,造成了許多演出隱患,讓音樂人、樂手、樂迷的現(xiàn)場感受有所欠缺?!标愂稣J為,場地的配合度是尤為重要的因素,他也呼吁Livehouse主理人能正視幕后環(huán)境現(xiàn)況,合力將軟硬實力提升至新的水準,營造出完好的音樂現(xiàn)場氛圍。
采訪在輕松歡愉、有條不紊中漸漸收尾。電話那端,陳圣侖浸透著一貫的理性和睿智,米時可大大咧咧、隨性恣意地穿插其間,稀松平常的幾句拌嘴,或是毫不留情地揭底,最后總會在彼此的嬉笑拉扯中,煙消云散,好像沒有比這更美好的相處狀態(tài)了。
這不禁讓我想起朗達?拜恩在《力量》一書中的文字:“每個人身邊都有一個磁場環(huán)繞,無論你在何處,磁場都會跟著你,而你的磁場也吸引著磁場相同的人和事?!?/p>
或許,陳圣侖和米時可就是緊緊圍裹著的磁場能量,并吸納進了很多有趣的事物形成磁感線,比如音樂,它出現(xiàn)在他們身邊的每個細枝末節(jié)里,如影隨形。
從僅僅是“打擾一下”的兩位成員,到音樂和生活中的最佳拍檔,8年多的時間里,他們之間發(fā)酵出許許多多的變化與故事。所以我很好奇,現(xiàn)在的他們對于彼此的期許會是什么。
依然是陳圣侖先開口,他說的言簡意賅:“米時可是未來可期,有無限的可能性。”
輪到米時可的時候,她略微思索了一下,才緩緩發(fā)聲:“我覺得陳圣侖未來應該會成為他心中的偶像,姜文、廖凡、Rick Owens那樣,有能力、有才華、有思想,并且穩(wěn)重成熟的男人?!?/p>
“未來他會成為這樣的成功人士?!闭Z氣篤定地,她重述了這句話。
陳圣侖聽后,道了聲“謝謝”,便笑了。緊接著,米時可也跟著笑了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