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偉偉,齊長紅,祝 寧,張 旭,韓立紅
(北京市昌平區(qū)農業(yè)技術推廣站,北京 102200)
昌平區(qū)草莓近幾年栽培面積穩(wěn)定在5 200棟日光溫室,年產量達630萬kg,經(jīng)濟產值約3億元,種植面積占北京市種植面積的30%左右。昌平草莓產業(yè)已發(fā)展為集科研示范、品種繁育、技術孵化、組織生產、加工配送、觀光采摘、文化展示、產業(yè)融合等功能于一體的綜合型現(xiàn)代都市農業(yè)。為助力現(xiàn)代都市農業(yè)發(fā)展,吸引市民采摘,豐富昌平草莓的種植結構,實現(xiàn)全年可采摘,增加種植戶種植效益,昌平區(qū)農業(yè)技術推廣站經(jīng)過多年努力,成功推廣了草莓套種洋蔥、水果苤藍、甘蔗、番茄、西瓜、玉米、大蒜模式[1-2]。為進一步豐富套種品種,降低套種作物的勞動成本,增加套種作物采收的參與性與體驗性,昌平區(qū)農業(yè)技術推廣站試驗示范草莓套種甘薯高效栽培技術,在草莓不同栽培模式下實現(xiàn)套種。相比其他套種模式,草莓套種甘薯管理省工、共生病蟲害少,草莓采收結束后基本可不做特殊管理,采收收獲時游客體驗參與感強,種植成本低;與此同時,草莓套種甘薯能夠充分利用設施空間,增加土地利用率,提高種植戶收益;利用甘薯吸收草莓土壤(基質)中過剩的營養(yǎng)元素,緩解草莓連年種植出現(xiàn)的肥料積累問題,提高資源利用率,改善土壤(基質)環(huán)境;套種甘薯的上市時間比大田生產提早70 d以上,填補了北京市場夏季新鮮薯塊銷售的空白;可以不斷采摘甘薯嫩尖和嫩葉食用,補充了葉類蔬菜品類,豐富了市民菜籃子;在5-6月,將棚室內的甘薯側蔓剪成具有4~5個節(jié)間的莖段,作為種苗種植在露地上,節(jié)省露地購苗成本,達到一苗兩用的效果。
草莓套種甘薯模式新增成本:整個草莓套種甘薯過程中增加成本0.7元/株,其中包括購買商品薯苗的成本為0.2元/株,定植0.2元/株,定植后管理及采收0.3元/株。667 m2套種數(shù)量為2 500株,因此667 m2新增成本為1 750元。新增產值:套種甘薯平均單株產量0.5~0.7 kg,每667 m2產量為1 250~1 750 kg,平均銷售價格為10元/kg,667 m2新增效益為12 500~17 500元。667 m2新增純收益為10 750~15 750元。
草莓定植時間為8月中下旬至9月上旬,甘薯的最佳定植期為3月上中旬,6月下旬陸續(xù)收獲進行銷售,直至7月中旬全部采收完畢。
草莓與甘薯進行套種時,草莓的品種選擇、栽培模式、栽培管理等均可參考目前北京地區(qū)日光溫室草莓促成栽培管理模式。高架基質栽培、半基質栽培模式、土壤栽培模式均可進行草莓與甘薯套種。
3.1.1 品種選擇
草莓套種甘薯栽培模式宜選擇植株長勢強、抗紅蜘蛛的草莓品種,如紅顏、圣誕紅。
3.1.2 定植
在土壤栽培草莓生產中,草莓畦面一般做成寬40 cm、高40 cm規(guī)格,每畦定植2行,株距為20 cm,幼苗呈“品”字形定植。定植時一定注意草莓幼苗的弓背向外,定植時遵循“深不埋心,淺不露根”的原則,定植后及時澆透水并注意遮陰,以利于幼苗成活。
3.1.3 溫濕度管理
草莓生產中適宜的溫度為25~28 ℃,濕度為60%~80%。
3.1.4 水肥管理
草莓的水肥管理宜遵循少量多次的原則,定植前期保證充足的水分以促進緩苗,此期對肥料的需求較少,待覆蓋地膜后可適當少量施肥,開花后需肥量逐漸增加,主要是對N、P、K和Ca的吸收加快,一般情況下5~7 d澆1次水,澆水的同時進行肥料補充。進入采收期后注意鉀肥的供給,以利于提高草莓品質。
3.1.5 病蟲害管理
草莓生長過程中容易發(fā)生白粉病、灰霉病、炭疽病及蚜蟲、薊馬、紅蜘蛛等,因此應遵循“預防為主,綜合防治”的植保方針,采取物理防治、生物防治、農業(yè)防治和化學防治等多種措施進行病蟲害防治。
3.1.6 采收
草莓一般在12月中下旬開始采收,一直可以采收到5月,春節(jié)前一般每7 d采收1次,春節(jié)后隨著氣溫升高,成熟期縮短,一般2~3 d采收1次。
3.2.1 品種選擇
甘薯生長周期應不耽誤土壤(基質)消毒,生育期僅為4個月,宜選擇早熟、甘薯個體均勻、無筋、口感好、抗性強、產量高品種,如普薯32號(西瓜紅)。
3.2.2 定植
將甘薯套種在草莓壟面中間,株距20~25 cm,每667 m2定植約2 500株。定植時將甘薯苗保留尖部2節(jié)葉片,其余葉片從節(jié)點處剪掉。采用平栽法或者斜插法,遵循“一插,二躺,三抬頭”原則,即在草莓壟面中間開深度約3~5 cm的溝,將甘薯苗平躺放好,苗頂部2節(jié)抬起,覆土壓實,栽植不宜過深。
3.2.3 溫度管理
套種甘薯定植后至緩苗期提高溫度,尤其夜溫不低于10 ℃;生長中后期,白天溫度不高于35 ℃;塊根膨大時期,夜間通風降溫,加大溫差。
3.2.4 水肥管理
草莓套種甘薯定植后立即澆定植水,一定要澆透,定植水是能否成活的關鍵。在緩苗之前要保持土壤濕潤。至5月中下旬草莓生產結束之前,按照草莓的需求澆水施肥,不需要專門針對甘薯做水肥管理。甘薯膨大期,視天氣和土壤(基質)的情況,每3~5 d澆水1次。
3.2.5 植株調整
草莓套種甘薯在進行植株管理時,不同的栽培模式略有區(qū)別,對于地栽草莓模式和半基質栽培模式,甘薯苗定植后60 d要進行提苗,打斷須根,根據(jù)甘薯長勢10~15 d進行1次提苗;高架基質栽培模式則無需進行提苗操作。后期甘薯秧長勢旺盛應早控,勤打尖,主蔓50 cm左右開始掐尖,去除側蔓,主蔓保留最長70 cm左右即可,可將剪下來的側蔓移栽到棚間進行露地甘薯栽培。
3.2.6 病蟲害防控
套種期間做好病蟲害綠色防控,重點防控共生害蟲紅蜘蛛。以預防為主,綜合防治。生產期間要及時摘除草莓老葉。未發(fā)生紅蜘蛛時可釋放加州新小綏螨進行預防;發(fā)生初期使用43%聯(lián)苯肼酯懸浮劑1 500倍液噴施防治;發(fā)生中后期,要及時先摘除草莓下部葉片,每667 m2輪換使用43%聯(lián)苯肼酯懸浮劑1 500倍液和20%丁氟螨酯懸浮劑40~60 mL,間隔3~5 d,連續(xù)噴施2次防治。
3.2.7 收獲
甘薯在6月下旬陸續(xù)收獲進行銷售,直至7月中旬全部采收完畢。收獲后應及時進行土壤和棚室消毒,清潔田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