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天津,要看小洋樓,那就從五大道出發(fā)?!拔宕蟮馈辈⒉皇且粭l街道的名稱,而是由五條大道圍起來的一塊區(qū)域,即天津市和平區(qū)成都道以南,馬場道以北,西康路以東,馬場道與南京路交口以西的一片長方形地區(qū)。這片街區(qū)凝聚了近代中國百年的歷史風云,也留下了大批建筑藝術(shù)的精華。
五大道地區(qū)曾是天津城南部的一片坑洼塘淀,其間只有一些簡陋民居。1860年,天津被迫設(shè)立英租界,五大道地區(qū)由此受到了更多外來文化的影響。
在五大道地區(qū),有2000多所花園式房屋,它們大多建成于二十世紀二三十年代,建筑面積達到100多萬平方米。這里薈萃了英式、意式、法式、德式、西班牙式建筑,還有眾多的文藝復興式建筑、古典主義建筑、折衷主義建筑、巴洛克式建筑、庭院式建筑等,讓這里有了“萬國建筑博覽會”之稱。
仔細觀察便可發(fā)現(xiàn),五大道地區(qū)的西式建筑風格與其他地方略有不同。原來,五大道的原住戶基本上是中國人。1911年辛亥革命后,許多清朝皇親國戚從北京來到天津租界寓居;另外許多富賈巨商、各界名流、北洋政府時期的要人也曾在五大道留下過足跡。他們都將這里視為建立公館和別墅的理想地點。由于他們不懂得西方建筑的風格,于是就隨心所欲地去刪減與添加,這反而給建筑師們更多自由發(fā)揮的空間。
另外,當時無論是軍政要人,還是成功的實業(yè)家們,在清末民初那種吉兇難卜的社會背景下,全都喜圖安逸,不事張揚。這種心理外化在了五大道的環(huán)境形象上。走進五大道可發(fā)現(xiàn),房屋的尺度宜人,傾向低矮,沒有高樓;隔院臨街,院中花木掩住里邊的樓窗。院墻全是實墻,少有欄桿。其中民園大樓的方孔式圍墻,它采用百葉窗的原理,看似透孔透光,實際上從外邊根本不可能對院內(nèi)一覽無余,這就遵從了房主深居簡出的習慣與對私密性的重視,自然也構(gòu)成了五大道獨有的幽雅沉靜又穩(wěn)定溫馨的氛圍。
五大道從建成之日起,一直是政界要人的居住地,很多名人曾在此留下過足跡?!懊駠谝煌饨患摇鳖櫨S鈞在此地為廢除不平等條約日夜奮戰(zhàn);“愛國教育家”張伯苓常常站在居所窗口,遙想著中國教育的未來……這些駐足成為五大道最擲地有聲的歷史痕跡與人文氣息。
時至今日,五大道街區(qū)經(jīng)歷融合改革,曾經(jīng)的名人故居如今已成為展覽館、博物館,很多特色建筑租賃給企業(yè)作為商用,成為天津旅游的打卡勝地。這里不僅是一條歷史文化街區(qū),也是一條著名的商業(yè)街區(qū),既有底蘊又充滿青春活力。
由于名人故居大多不對外開放,外地游客來五大道游玩,多會選擇乘坐紅色篷頂?shù)娜肆嚮蝰R車。坐在車上,走走停停,聽著司機講述沿途一座座小洋樓的故事,時不時地給眼前的建筑拍張照,這種觀光隨性而不倉促。逛累了,就走進路邊的咖啡館,對著窗外的異國風情品一杯咖啡。到了夜晚,五大道地區(qū)又是另外一種熱鬧。不少本地人喜愛來到五大道核心區(qū)的民園體育場里跑步、健身。若是有音樂演出,整個民園體育場就會成為露天演唱會。這里的歷史已經(jīng)悄悄地融入了當今的生活節(jié)奏,舒緩而愜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