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網(wǎng)山東寧陽縣供電公司 張勁松
感情是我這段時間里牽掛最多的東西,也是最讓我魂牽夢繞的根源。
“感謝一路走來的牽絆、掛念和感動,如果哪一天有什么變遷,也許無法從心底里放下,也許會揮揮手,放過了你。”05:00,我被夢里的情節(jié)心痛得醒了,對,是心痛,是那種來自心靈、刻骨的心痛,是一種近乎完美的痛楚讓我在平日里睡得最香的時段里醒來。我坐起來,揉了揉眼角,然后從抽屜里找出了那本我一直保存了很久的記事本,那是一本我在上海時用來記錄生活瑣事的筆記本,看起來極普通。那一年我在上海最心儀的女孩來單位找我,我恰好執(zhí)勤,于是她留下來在宿舍里等我,也就是在那段時間里,她在我的筆記本上很隨意地寫了上面的這句話。那一年,一直生活在北方的我第一次離家到上海。那一年,老家在蘇北的她在上海的松江讀師范,都是風(fēng)華正茂的年齡。
人到中年,再沒有年少時對感情的沖動和激情,甚至沒了談?wù)摳星榈馁Y格,一切變得安詳而少有波瀾。雖然每每獨處在夜深人靜時,還會心懷幻想地憶起生活里那些隱隱的感動,但感情分明已成了一種奢侈,適合粉飾,而不再是必需。而那時,卻是充盈的、激情的,幻想著滿世界的溫柔和纏綿,天天幻想在煙雨蒙蒙的浪漫里——即便是閑暇時間里,我也讓自己匆忙起來,跑到圖書館去看言情書,沉浸在別人的故事里,也就是在圖書館的靜逸里,我認(rèn)識了一個同樣身在異鄉(xiāng)的同伴,在那些離家的日子里,我們一起暢想、一起閱讀,一起走過了許多身在異鄉(xiāng)的寂寞,我也因此愛上了江南的蒙蒙煙雨以及那些在朦朧里尋找慰藉的感動,一直生活在北方蝸居在自己狹小空間里的我在不經(jīng)意間擁有了這許多從不曾嘗試的變遷,感受到了江南梅雨季節(jié)里淋濕了的風(fēng)景以及人性中最柔美的心動,在很長一段時間里,我一直沉浸在這一份美好里,體會著那一份溫柔和感動。
在一個微涼的午后,她送了一串風(fēng)鈴給我,是那種用玻璃做的風(fēng)鈴,晶瑩剔透,非常漂亮,我把它掛在窗前,微風(fēng)吹過,那聲音美妙得有些忘我,我常常會專注地看著它在細(xì)風(fēng)中搖擺而讓日子充滿了憧憬、期盼和牽掛;如今幾十年過去了,我依舊小心翼翼地珍藏著那一串風(fēng)鈴,偶爾我也會把它掛在窗前,像多年前那樣看它在微風(fēng)里飄動,卻再也聽不出當(dāng)年的清脆,心里不免有了些失落。
經(jīng)歷得多了,或者是人到中年,感情成了一種奢侈。
在大部分時間里,回憶充斥了我們懷舊的思維,讓我們感受到過去歲月所給予我們的美好。也正因為如此,我們有了更豐富的人生,有了更風(fēng)情萬種的經(jīng)歷,有了更刻骨銘心的情感沉積,所有的經(jīng)歷都會讓我們體會到人生的多彩以及人性的光輝。即便是在當(dāng)時最傷心欲絕的情感,在多年后回憶起來仍舊讓我們銘心和難忘,仍舊有一點點的光亮照亮我們的記憶,甚至總有一些甜甜的回味,讓我們忘了傷痛,忘了當(dāng)初的信誓旦旦,留下來的是歲月的沉積,也是生活里最至善至美的過往。感謝生活中所有點點滴滴的腳步,讓我們體會到了人性的美好和對生活的珍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