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興無
建立代表建議梳理分析機制,查擺工作短板,確保代表建議及時轉化為檢察工作發(fā)展決策
“我們幼兒園門口就是一個陡坡,前面就是S219省道,省道路面又是一個大坡,來往車輛速度快,令家長們經常擔心害怕。如今,人大代表為我們發(fā)聲,又得到了檢察機關的支持,在幼兒園門口施劃了人行橫道、減速帶,設立了凸鏡、限速等標志標線后,學生、家長、教職工出入校園更安全了?!苯眨鲜『怅柺心秤變簣@園長高興地說道。
這是衡陽市檢察機關探索人大代表建議與公益訴訟檢察建議銜接轉化結出的碩果。近年來,衡陽市檢察機關緊緊圍繞最高檢、湖南省檢察院的部署要求,堅持人民至上,強化責任擔當,以代表建議辦理的“事事有回音、件件有著落”,努力回應人民群眾新期待。
“要”在日常,時刻傾聽群眾心聲。衡陽市檢察院領導班子成員固定聯系、主動上門走訪代表,2022年以來,上門征求意見建議77件次。在走訪中積極回應代表關注、人民關切案事項,不斷探求檢察機關服務大局、保障民生切入點。建立代表建議梳理分析機制,查擺工作短板,確保代表建議及時轉化為檢察工作發(fā)展決策。衡陽市“兩會”前夕,衡陽市檢察院及時吸納117條代表意見建議寫入報告、將相關工作逐一部署進今年全市重點任務中的做法,獲得了代表們一致認可。
“貴”在創(chuàng)新,推動民聲加快“變現”。衡陽市檢察院在湖南省率先開展代表建議與公益訴訟檢察建議雙向銜接轉化工作,指導基層院相繼出臺《關于加強代表建議與公益訴訟檢察建議銜接轉化的辦法》,以機制創(chuàng)新推動“民聲”加速“變現”。自去年來,衡南縣檢察院充分運用該工作機制,通過聯絡協(xié)商、訴前磋商、公開聽證等方式,積極辦理了一批人民群眾反映強烈的公益受損突出問題。比如,將代表建議轉化公益訴訟訴前檢察建議,督促相關部門及時整治G322國道棉花山路段,“事故路”變成了百姓安全出行、商貿物流暢通的“幸福路”。又如,針對代表提出的“因鐵路建設時施工需要臨時占用農用地7年未復墾”問題線索,督促相關部門依法履行復墾監(jiān)管職責,促使衡南縣近3萬平方米“僵尸地”恢復農用地原貌。再如,“規(guī)范中小學(幼兒園)出入口標志線”的代表建議轉化為公益訴訟檢察建議后,督促相關部門全面調查衡南縣23個鄉(xiāng)鎮(zhèn)206所學校周邊標志標線情況,制發(fā)18份檢察建議,所涉問題全部整改到位。
“重”在實效,確保建議“落地生根”。衡陽市檢察院逐一定崗、定責、定標準、定時限,在代表建議辦理工作中形成一把手擔總責、分管領導抓落實、辦公室強督辦、各部門共參與的格局,與相關單位“共研共商共辦”,推動工作合力不斷形成。比如,針對胡元代表提出的關于“建議兩院嚴格區(qū)分幫助信息網絡犯罪活動罪和掩飾、隱瞞犯罪所得罪,對兩類罪名統(tǒng)一法律適用和量刑標準”建議,與衡陽市中級法院聯合制定《關于“斷卡”行動中有關法律適用問題的工作指引》,通過下發(fā)指引、開展專題調研、定期情況通報、公檢法同堂培訓等方式進一步明確了區(qū)分認定、嚴格了證據標準、統(tǒng)一了量刑尺度。衡陽市兩級檢察機關堅持“一體履職”“雙向保護”“多種關愛”“四項監(jiān)督”,全方位做實代表們重點關注的未成年人司法保護工作,所辦理的“小濤上學”“小陳回家”司法救助案相繼被寫入最高檢工作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