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香
立德樹人是我國教育的重要目標之一。在高中階段,學生需要通過學習語文課程來提高自己的人文素養(yǎng)和思維能力。思辨性寫作是語文課程中的重要方面,它旨在幫助學生培養(yǎng)批判性思維和表達能力。但在實際教學中,一些教師在思辨性寫作實踐中缺乏針對性的教學設計和指導,導致一些學生無法有系統(tǒng)地進行思考和表達。本文將探討立德樹人視域下高中語文思辨性寫作實踐教學現(xiàn)狀研究,并提出一些有效改善策略。
在高中語文課堂上,立德樹人的思想引導教師應該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批判性思維、創(chuàng)新意識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思辨性寫作實踐是其中的重要組成部分。通過給學生提供真實的、具有爭議性的話題或問題,鼓勵學生從不同角度思考、分析和評價事物,使他們能夠運用所學知識和技能進行獨立的創(chuàng)作和表達。
一、目前高中語文思辨性寫作實踐中存在的問題
(一)教師教學方式太過于傳統(tǒng)
思辨性寫作教學需要教師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能力和創(chuàng)新能力。單向的知識傳授模式無法有效地促進學生的思維發(fā)展和創(chuàng)新能力培養(yǎng)。在思辨性寫作實踐中,一些教師仍然過度注重傳授知識,而忽視了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能力和創(chuàng)新能力。他們將課堂變?yōu)橐环N單向的知識傳授模式,缺乏對學生進行引導和啟發(fā)的環(huán)節(jié)。 (二)缺乏針對性的教學指導
思辨性寫作是培養(yǎng)學生思維能力和表達能力的有效途徑,教師需要根據(jù)學生的實際情況進行有針對性的教學設計和指導,以提高寫作效率和質(zhì)量。但在實際教學中,一些教師在思辨性寫作實踐中缺乏針對性的教學設計和指導,導致學生在思辨性寫作中感到困惑和無助,不能有系統(tǒng)地進行思考和表達,寫出的作文內(nèi)容通常詞不達意,缺乏邏輯性。 (三)學生對寫作缺乏興趣
思辨性寫作需要學生積極主動地思考和表達,但由于教學方式和方法的局限性,學生對于思辨性寫作的興趣不高,缺乏主動性和自主性。他們更多地關注得分和應試技巧,而忽視思辨性寫作不僅要求學生具備積極主動思考和表達的能力,還需要學生具備批判性思維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然而,由于教學方式和方法的局限性,學生往往缺乏這樣的能力。 (四)實踐性鍛煉不足
思辨性寫作實踐需要學生具備一定的實踐和實際操作能力,但很多教師在教學中,只關注思辨性寫作知識的傳授,忽視了學生實踐鍛煉。導致學生寫作出來的思辨性作文夸夸其談,缺乏實質(zhì)性。并且,由于教學資源有限和課程設置的制約,學校能夠為學生實踐寫作鍛煉的機會很少,教師只能在課堂上進行教學,讓學生只在紙上進行想象與表達,缺乏對于真實問題的研究和實踐的機會,由此便很大程度影響了學生的能力發(fā)展。
二、立德樹人視域下高中語文思辨性寫作實踐策略
(一)提供多樣化的教學資源和素材
為豐富思辨性寫作內(nèi)容,教師可以廣泛搜集和利用豐富的教學資源和素材,包括文章、案例和視頻等,以豐富學生的學習內(nèi)容和思考視角。教師引導學生利用這些教學資源和素材,進行深入學習和探究,引導學生閱讀相關文章,探討主題和觀點,能夠讓學生學會分析、思考和比較不同觀點之間的差異。在寫作資源和素材應用中,教師可以引導學生進行小組討論和合作學習,讓學生更好地交流和分享學習成果。例如,讓學生討論某一主題,小組分享討論主題思辨性寫作的方向和結(jié)果,在小組互相討論中,學生能夠掌握思辨性寫作的要點。為滿足思辨性寫作實踐教學的需要,學校應該優(yōu)化課程設置,充分利用有限的教學資源,為學生提供更多的實踐機會。
(二)引導和啟發(fā)學生的思考
在高中語文思辨性寫作教學中,教師應該更多地引導和啟發(fā)的角色,提出問題、引發(fā)思考,并鼓勵學生從多個角度進行思考和分析思辨性寫作重點。教師可以提供閱讀材料、視頻、音頻和其他資源,幫助學生了解更多相關信息,增強他們的批判性思維能力。教師還可以設計開放性問題,引導學生進行深入思考。教師還可以利用案例教學,幫助學生理解思辨性寫作的結(jié)構(gòu)和要素。此外,教師還可以為學生提供范文,指導學生如何分析、評價和借鑒范文。通過這些措施,教師可以提高學生的思辨性寫作能力,幫助他們更好地應對考試和寫作任務。為更好的指導學生,教師還可以設計各種形式的作業(yè)和測試,讓學生在作業(yè)完成中,更好的思考,以幫助學生鞏固和提升他們的批判性思維能力。 (三) 設計有針對性的寫作指導
學生本身有很大的差異,教師在開展思辨性寫作實踐教學中,教師可以根據(jù)學生的實際情況和需要,有針對性地設計寫作指導。在教學中可以分步驟引導學生構(gòu)思和組織文稿,提供寫作技巧和模板等,還可以為學生提供范文和實例,幫助學生了解寫作結(jié)構(gòu)和表達方式,教師還可以提供不同類型的寫作素材,如問題、話題、情境等,讓學生在不同的情境下練習思辨性寫作,提高寫作效率和質(zhì)量。同時,教師要建立寫作反饋機制:教師可以與學生進行定期的寫作交流,對學生的寫作進行及時的反饋和指導,幫助學生發(fā)現(xiàn)自己的不足之處,并及時改進。同時,教師也可以鼓勵學生多閱讀、多思考,提高他們的思維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為培養(yǎng)學生的思辨能力,教師可以通過課堂討論、案例分析等方式,培養(yǎng)學生的思辨能力,讓他們學會從多個角度思考和分析問題,從而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和表達能力。通過這些措施,教師可以幫助學生提高寫作能力,讓他們更好地應對寫作任務。
(四)創(chuàng)造實踐和實際操作的機會
在思辨性寫作實踐教學中,教師要為給學生提供更多實踐思辨性寫作的機會。為滿足學生的學習需求,教師可以采用討論、辯論、模擬演練等方式,讓學生積極地參與學習。在此過程中,教師也應該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批判性思維能力,引導學生分析和評估各種觀點,使學生能夠?qū)Ω鞣N問題的深入思考和獨立見解的表達。在思辨性實踐教學中,教師可以結(jié)合實際情境和社會問題,設計一些需要學生進行實踐和實際操作的寫作任務,例如采訪調(diào)查、實地觀察和實驗等,讓學生能夠親身體驗和感知問題。這些任務可以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寫作的實際應用,提高寫作能力。同時,通過實踐和實際操作,學生還可以更好地掌握寫作技巧和方法,提高寫作的質(zhì)量和效率。教師可以結(jié)合實際情境和社會問題,設計各種不同類型的寫作任務,能夠讓學生有不同的體驗和收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