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京華 江雨桐
肱骨外上髁炎是一種肱骨外上髁處、伸肌總肌腱起點附近的慢性損傷性炎癥,又稱“網球肘”,多因長期、反復用力活動腕部引發(fā)肱骨外上髁處產生慢性損傷所致,其典型癥狀為肘外側疼痛,嚴重者可出現日常功能受限,影響患者正常工作與生活[1]。臨床治療該疾患以控制疼痛為主,常用方式為非手術治療,如通過冰敷、口服止痛藥、局部封閉等方式緩解患者癥狀,但多數保守治療方式無法從根本上解除血管、神經束的卡壓和粘連,加之存在部分患者對治療方式不耐受,治療依從性低,導致治療效果不理想[2]。體外沖擊波療法(Extracorporeal Shock Wave Therapy,ESWT)為治療骨骼肌肉系統疾病常用的一種物理療法,其利用聲學特性,使人體不同組織密度之間產生能量梯度差及扭拉力,從而產生裂解硬化骨,松解粘連,刺激微血管再生和促進骨生成,最終達到組織修復目的,已有研究證實該療法治療肱骨外上髁炎效果良好[3]。玉龍散為一種骨科特色藥,具溫經散寒,活血止痛之效,有研究顯示,其輔助治療一些骨骼肌肉系統疾病,可明顯減輕患者疼痛,促進患者恢復[4]。但國內關于玉龍散應用于肱骨外上髁炎治療的研究相對較少,因而,本研究主要探究體外沖擊波療法(ESWT)聯合玉龍散外敷治療風寒阻絡型肱骨外上髁炎療效?,F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取2021年1月—2021年10月佛山市中醫(yī)院接收的風寒阻絡型肱骨外上髁炎患者80例,入選患者應用隨機數字表法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各40例,觀察組中男女比例為23∶17;年齡28~45歲,平均(38.47±2.73)歲;患肢部位:左側、右側分別為22例、18例。對照組中男女比例21∶19;年齡30~48歲,平均(39.21±2.79)歲;患肢部位:左側、右側分別為20例、20例。2組患者基線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可比性。本研究經醫(yī)院倫理委員會批準通過。
1.2 納入與排除標準納入標準:①中醫(yī)診斷標準:入選患者滿足《針灸治療學》[5]中風寒阻絡型肱骨外上髁炎的診斷標準:肘部酸痛麻木,屈伸不利,遇寒加重,得溫痛緩,或疼痛向前臂及手掌部放射,游走不定,舌苔薄白或白滑,脈浮緊或弦緊;③西醫(yī)診斷標準:入選患者滿足《實用骨科學》[6]中肱骨外上髁炎的診斷標準;④受試者或親屬必須簽署知情同意書,愿意配合本研究。排除標準:①出血性疾病:凝血功能障礙患者可能引起局部組織出血,未治療、未治愈或不能治愈的出血性疾病患者不宜行ESWT;②治療區(qū)域存在血栓:該類患者禁止使用ESWT,以免造成血栓栓子脫落引起嚴重后果;③嚴重認知障礙和精神疾病患者;④患有神經根型頸椎病、肩周炎、橈骨莖突腱鞘炎等疾病患者;⑤合并骨關節(jié)炎、骨病患者;⑥妊娠期及哺乳期女性患者。
1.3 方法對照組行體外沖擊波療法:向患者告知治療方式,患者取平臥位,彎曲患肢顯露肱骨外上髁,適當緩解患者緊張心理,讓其保持肢體放松,觀察并標記出患肢壓痛點或激痛點,并在痛點處涂抹耦合劑,采用發(fā)散式沖擊波(瑞士EMS沖擊波治療儀,型號:Swiss Dolo-rClast Smart),設置探頭壓力、頻率分別為1.0~2.5 bar、4~5 Hz,并將垂直標記好的壓痛點或激痛點沖擊 2000 次,治療4 d/次,共治療20 d。注意:探頭參數設置依據上述給定范圍根據患者主觀感覺設置,以其可承受最大痛閾為標準。
觀察組在對照組基礎上給予患者玉龍散外敷治療:玉龍散為佛山市中醫(yī)院院內制劑(批號:1291203), 藥物組成包括干姜、肉桂等。在130 ml水中加蜜糖10 ml,煮至沸騰,放入玉龍散80 g,調勻成糊狀,平鋪于敷藥油紙上,厚度約0.3 cm,敷在肱骨外髁處,敷藥范圍應超過疼痛范圍邊緣2 cm。每次6 h,每日1次,以10 d為一個療程,共治療20 d。
1.4 觀察指標于治療2個療程后評估2組患者治療效果,評估標準[5]如下:患肢可完全正?;顒樱箨P節(jié)功能位無痛感,患肢肘外側壓痛或叩痛為痊愈;患肢活動基本恢復,拿物時有不適感,患肢肘外側壓痛或叩痛為顯效;患肢功能有一定程度恢復,疼痛得到一定緩解為改善;疼痛未得到緩解,且存在加重趨勢為無效??傆行槿⒂行?、改善之和。于治療前和治療1個療程、2個療程運用疼痛視覺模擬(Visual Analogue Scale,VAS)[7]評分法評估患者肘部疼痛程度,評估方法:做長10cm的橫線,兩端分別為0和10,中間表示不同程度疼痛,讓患者依據自身感覺在橫線上做記號,其中2分及以下表示無痛、3~4分表示輕度疼痛、5~6分表示中度疼痛、6分及以上表示重度和劇烈疼痛。于治療前和治療1個療程、2個療程運用上肢功能障礙評定量表(Disabilities of Arm, Shoulder and Hand, DASH)[8]評估患者上肢功能,量表共30條目,每條目評分采用1~5分5級評分法,評分越高表示患者上肢功能障礙越嚴重。
2.1 2組患者治療效果比較治療后觀察組與對照組治療總有效率分別為95.00%、80.00%,觀察組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1。
表1 2組患者治療效果比較 (例,%)
2.2 2組患者肘部疼痛評分 上肢功能障礙評分比較治療1個療程、2個療程后2組患者肘部疼痛評分均明顯低于治療前(P<0.05),觀察組肘部疼痛評分顯著較對照組低(P<0.05)。治療1個療程、2個療程后2組患者上肢功能障礙評分均明顯低于治療前(P<0.05),觀察組上肢功能障礙評分顯著較對照組低(P<0.05)。見表2。
表2 2組患者肘部疼痛評分 上肢功能障礙評分比較 (分,
肱骨外上髁炎以肘關節(jié)外側疼痛為主要表現的綜合征,患病者由于長期勞損,局部肌腱肌纖維輕微撕裂使局部出血呈無菌性炎癥,發(fā)生粘連,或關節(jié)滑膜嵌入肱橈關節(jié)間隙,從而引起肌肉痙攣,局部疼痛并沿伸腕肌放射性串痛[9]。在中醫(yī)學中該疾患屬“筋痹”范疇,認為肱骨外上髁炎因慢性勞損或風寒濕邪入侵,肘部經脈受損,致局部氣血阻滯、脈絡不通所致,需通過養(yǎng)血活血、通絡止痛法來治療[10]。ESWT已被證實具良好鎮(zhèn)痛效應,玉龍散則多被應用于寒邪著絡引起的關節(jié)酸痛或外科關節(jié)痛等癥[11,12]。本研究將兩者聯合應用治療肱骨外上髁炎,探究其作用機制和應用價值,旨在為臨床關于肱骨外上髁炎有效治療方式的研究提供一定參考。
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治療總有效率為95.00%,明顯高于對照組的80.00%,這與Zheng等[13]研究結果相似,提示ESWT聯合玉龍散外敷治療肱骨外上髁炎效果良好。本研究顯示,治療1個療程、2個療程后觀察組肘部疼痛評分顯著較對照組低,且觀察組上肢功能障礙評分顯著較對照組低,提示ESWT聯合玉龍散外敷治療可明顯減輕患者肘部疼痛,促進其關節(jié)功能恢復。既往報道表明,ESWT治療具以下優(yōu)勢:①掩蓋痛覺神經對疼痛信號的傳遞并激活病患部位產生內源性止痛物質使疼痛閾值提高并止痛;②改變細胞膜的通透性,加速膜內外離子交換過程,并加快代謝分解產物清除;③利用高強度聚集沖擊波,刺激活化成骨細胞和間充細胞,改善血細胞吸氧功能,加速微循環(huán),同時利用機械波的滲透,松解病灶組織粘連,改善局部血液循環(huán)[14,15]。因而,該療法應用于肱骨外上髁炎患者,可有效鎮(zhèn)痛,使組織血供得到改善,促進受損組織恢復。此外,另有研究表明,肱骨外上髁炎在中醫(yī)中屬“傷筋”“肘勞”,風寒阻絡型為其中醫(yī)證候分型之一,表現為肘部酸痛麻木,屈伸不利,遇寒加重,得溫痛緩,舌苔薄白或白滑,脈浮緊或弦緊,治療要點為祛風散寒、通絡宣痹[16]。玉龍散具溫經活血,散寒化痰之效,其成分如干姜、肉桂可熱血生血,白芷可鎮(zhèn)痛、抗炎等,為骨骼肌肉系統疾病練好的輔助治療藥物,應用外敷方式可避免部分患者口服抗拒,同時避免其在消化道中代謝,提高了藥物利用率,較口服可更好促進組織恢復[17]。本研究將玉龍散與ESWT治療兩者結合應用,可優(yōu)化治療效果,加快患者康復。
綜上所述,ESWT聯合玉龍散外敷治療肱骨外上髁炎效果良好,可有效減輕患者肘部疼痛,促進肘部功能恢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