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祉瓔
“時間就像海綿,一頭吸滿水,擠擠總會有……”時光清淺的小滿時節(jié),我坐在舊倉咖啡館里喝下午茶,看著那些在光影里閃爍的老物件,隨手寫下一些詩句。
這家咖啡館坐落在市城區(qū)建設(shè)路老西門旁,主打創(chuàng)意西餐、咖啡,還對外出售老物件。主人是一對年輕夫婦,也是熱愛生活的文藝青年,熱衷收集各種老物件。在他們的打理下,館內(nèi)的老物件煥發(fā)出了新的生命,等待遇上有緣人。
館內(nèi)的空間和布局都是夫妻倆精心設(shè)計的,還會不定期進(jìn)行調(diào)整,每次來這里我都會有新鮮感,感覺像進(jìn)入一個奇妙的藝術(shù)博物館,而不只是純粹的咖啡館。館里分為兩層,每處都布置得獨(dú)一無二,也很有儀式感,在光線的襯托下,隨意坐著拍照就是藝術(shù)大片。無論是普通西餐,還是下午茶,眼睛和味蕾都能過足癮。
一樓的窗口很有意思,用各種顏色斑駁的舊窗葉拼接而成,組成有特色的落地櫥窗。窗邊擺放著復(fù)古沙發(fā)、舊餐桌、中式藥柜、喜字木窗等,黃色的墻壁上掛著舊倉信箱和手工紙花,可以寄一封給未來自己的信件。
往里走,能看到一張有年代感的舊課桌,上面放了舊刊物。緊挨著的柜子里擺放各式粗陶物品,它們由主人從景德鎮(zhèn)淘回來,出售價格適中,也將店里裝點(diǎn)得更加豐富。角落處有張手工竹編涼床,鋪上異域風(fēng)情的紅色蓋布,就變成有特色的餐桌,讓用餐變得有情調(diào)。
順著木樓梯往上走,二樓光線從明亮變到昏暗。這種昏暗卻是主人刻意打造,以給客人更多視覺沖擊力。個人尤其偏愛朱紅色的中式雕花柜子,放在餐桌邊美輪美奐,瞬間穿越回民國年代,穿著一襲旗袍演繹花樣年華。
二樓的中間有個魚缸,金魚在幽藍(lán)的光線里游過去游過來,光影投映在墻壁上,從樓下抬頭看,就像在看一部文藝電影中的場景。魚缸上還擺放了很多小人書,隨便拿一本翻閱都是記憶。墻角餐桌上的舊錄音機(jī),磁帶一放還能播放歌曲。
另外,館內(nèi)隨處可見女主人的插花作品,她經(jīng)常從山野田園帶回來花卉植物,插成特別的擺花。柜子上除了放著舊書,還有主人愛看的書籍,遇到志同道合的人,就有說不完的話。
在思想的碰撞下,咖啡館被注入了有趣的靈魂,收集著舊物件,沉淀著舊時光,描繪著舊畫面,在時空里它們與人不停交錯相遇,也讓我有了說不完的故事。
(梁衍軍摘自《常德晚報》圖/雨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