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 琳,王志廣,王世通
(1.中國移動通信集團設計院有限公司山東分公司,山東 濟南 250101;2.吉林吉大通信設計院股份有限公司,吉林 長春 130012)
水系統(tǒng)管路設計及現(xiàn)場照片如圖1所示。管路系統(tǒng)總體工藝要求如下文所述。
圖1 空調水系統(tǒng)管路設計及現(xiàn)場照片
(1)冷凍水管(雙供雙回)末端采用直通管或環(huán)管。供水管路上安裝截止閥、溫度計、壓力表及過濾器,末端位置設置排氣閥等;回水管路上安裝截止閥、溫度計、壓力表及平衡閥,末端位置設置排氣閥等;如需增加一重安全保障,相鄰兩組(雙供雙回)水管可做旁通管路。
(2)冷凍水供回水管敷設于架空地板下,需要做好相關防水、擋水、漏水告警、排水設計及施工管理,避免水管或鏈接軟管漏水損壞設備機架。設置專用泄水槽及擋水圍堰,泄水槽內管道及支架不應阻擋排水。機房地面做防水前預埋膨脹螺栓,供后期管道支架安裝。膨脹螺栓與樓板縫隙間填充防水材料,做好地面防水及坡度,確保及時通暢排水。
(3)冷凍水供、回水管敷設坡度不小于0.003,水系統(tǒng)中的最低點處應配置如DN25的泄水管,并配置相同管徑的全銅截止閥;在最高點處,應配置如DN20的全銅自動排氣閥。排氣閥前同樣安裝截止閥。
(4)冷凝水管敷設坡度不小于0.003,空調冷凝水最終排至本機房內就近地漏。冷凝水管干管始端設置掃除口。另外,空調冷凝水管必須做充水實驗,無滲漏為合格。
管道的支、吊、托架,應置于保溫層的外部,在穿過支、吊、托架處應鑲以墊木。多根管道共用支吊架或管徑大于300 mm的單根管道吊架,宜采用門型抗震支吊架。管道抗震支吊架不應限制管線熱脹冷縮產(chǎn)生的位移,空調管道管徑大于或等于DN65的水平管道。當其采用吊架、支架或托架固定時,應設置抗震支承。管路敷設安裝剖面示意如圖2所示。
圖2 管路敷設安裝剖面示意圖
數(shù)據(jù)中心單個機房內以每個冷通道為單位,每個冷通道內根據(jù)主用空調冷量、供回水溫差如5~6 ℃、比摩阻100~300 Pa/m計算管徑。通常,電源機房冷凍水房間級空調單臺100~140 kW空調供回水管管徑DN80;主設備機房冷凍水列間空調同一冷通道共用雙供雙回管路管徑選擇DN100或DN125;傳輸機房同側多臺冷凍水房間級空調共用雙供雙回水管管徑選擇DN125或DN150及以上。冷凍水管路系統(tǒng)常用到4種管徑可參考查詢表1[2]。
表1 管徑速查表
(1)機房內管路布局應建設防水圍堰,要求如下。
4.融入人才培養(yǎng)。深入開展“黨旗領航·雙培雙推”行動,把黨員培養(yǎng)成骨干,把骨干培養(yǎng)成黨員,通過這種以點帶面,層層深入的方式,不斷提高其自身的政治素質,推進優(yōu)秀員工積極向黨組織靠攏。
范圍要求:防水圍堰應布置在冷凝水排水管、冷凍水供回水管、進水管、恒濕機及空調設備等涉水區(qū)域[3]。
邊界要求:以“幾”字形沿行級空調底座外邊沿、機柜底座內邊沿布設,將行級空調、冷凍水管及其他水管全部布局在防水圍堰濕區(qū)范圍內,要求圍堰圍繞整個行級空調外延,以便確保冷凍水管路無論前、后接管都能被包在圍堰內。要求圍堰在機柜底座內邊沿,以便確保冷通道內冷凍水干管管路敷設空間最大化,便于施工及維護。
(2)在1 200 mm寬的冷通道地板下排布4根冷凍水管(雙供雙回)時,涉及冷凝水排水管是否在冷通道內敷設。當冷凍水管雙供雙回管徑為DN100時,冷通道剩余空間可敷設DN50冷凝水排水管;當冷凍水管雙供雙回管徑為DN125及以上時,則冷通道內沒有空間敷設冷凝水排水管,需要在相鄰熱通道內敷設。主設備機房管路路由圖及現(xiàn)場照片如圖3所示。
圖3 主設備機房管路路由圖及現(xiàn)場照片
(3)冷凍水管出管位置水平空間受到機房走線井和消防井限制,采用雙供雙回水管帶多列空調,減少水管數(shù)量增大管徑,可滿足出管減少占用空間,同時經(jīng)測算也滿足空調水量。
(4)靠近門口的冷通道由于受斜坡和踏步下方空間限制,此冷通道地板下敷設2根冷凍水管(一供一回),另外2根冷凍水管需要在相鄰熱通道地板下方敷設。冷凍水管路系統(tǒng)常用4種管徑的水平占用空間尺寸可參考查詢表2。
表2 水平干管占用水平空間速查表(單位: mm)
(1)電源機房空調間內為美觀整潔,可鋪設架空地板。管路敷設于地板下,要求防靜電架空地板下沿的凈高至少500 mm。電源機房內冷凍水干管及支管常用管徑DN80、DN100。組件包含水管支架、溫度計、壓力表、過濾器、閥門閥柄、空調末端支管等,總體高度約為500 mm。地板上采用冷凍水房間級空調上送風下回風方式,空調設備高約2 000 mm,要求空調間與電力設備間隔墻的高度與空調機組出風口下沿同高,上部加裝送風帽或送風管。另外,空調回風需在空調間隔墻下半?yún)^(qū)域開洞,回風口洞下沿與空調間地板上沿同高,并在洞口設置回風口單層百葉及過濾裝置[4]。電源機房管路系統(tǒng)示意圖及現(xiàn)場照片如圖4所示。
圖4 電源機房管路系統(tǒng)示意圖及現(xiàn)場照片
(2)網(wǎng)絡機房(同IT、IDC等服務器機房)要求防靜電架空地板下沿距地面凈高至少650 mm,采用冷凍水列間空調水平送回風形式時,在冷通道地板下空間敷設冷凍水管常用管徑DN125或管徑DN100。主設備機房管路高度要求及現(xiàn)場照片如圖5所示。
圖5 主設備機房管路高度要求及現(xiàn)場照片
(3)傳輸機房對防靜電架空地板高度要求較高,因通常采用下送風房間級空調,地板下作為送風靜壓箱同時兼顧敷設冷凍水管路,要求地板下沿凈高至少750 mm。地板下空間敷設冷凍水管常用管徑DN150。
上述3種代表性的不同功能的機房,根據(jù)管路承載總冷量選用不同管徑時,敷設管路、水管支架、溫度計、壓力表、過濾器、閥門閥柄、空調末端支管等的垂直空間總體高度可參考查詢表3。
表3 垂直空間干管高度占用空間速查表(單位:mm)
(1)因在機房內地板下空間有限,網(wǎng)絡機房的供水管過濾器不便于操作維護,研究后提出了優(yōu)化方案,可將每根供水管過濾器由機房內地板下移位到走廊側立管上,將過濾器前后的壓力表同步調整到走廊側立管上,原過濾器配套的溫度表依舊保留在機房內地板下,同時在地板下增加1個壓力表。
(2)機房走廊側踢腳線高度100 mm,立管進機房是水平干管距地面高度至少100 mm??蓪⒐艿乐Ъ芨叨仍O置為150 mm,使出管位置避開踢腳線。
(3)管路系統(tǒng)受多個界面的高度影響,且各界面間存在一定的制約性,如地板架高高度、標準機柜高度、3層走線架每層厚度及層間間距,還受機房層高、消防噴頭距地面凈空間影響,也會受經(jīng)常被忽略的機房地面防水層等處理后的增高厚度影響。其他高度要求盡可能克服困難,必要時降低要求,以滿足管路系統(tǒng)及附屬設施的施工及維護的總高度空間要求。
(4)電源機房空調間內要求架空地板下敷設冷凍水管路,架空高度要便于管路閥門等操作維護,且上送風氣流路徑要避免被走線架等阻擋。上送風冷凍水空調含底座、設備本體及風帽后,風帽上沿距地面約2 950 mm,這就要求隔墻前上方電纜走線架標高要高于2 950 mm,可避免阻擋送風。
(5)當遇到走廊側進機房前的下立管位置與消防栓、柱體等沖突時,解決方案有兩種:如果是電源機房,因有單獨的空調間防水,可將立管移至空調間內下管;如果是網(wǎng)絡機房,機房內側不允許有立管,則需要在走廊側水平干管出管的高度先拐至不沖突的位置,再下立管,確保美觀。
數(shù)據(jù)中心水冷系統(tǒng)需根據(jù)不同管徑規(guī)劃合適的敷設空間及高度,并對各專業(yè)提出地板架空高度等各細節(jié)要求。為避免增加多余的管路彎頭,盡可能降低局部阻力,務必考慮大、小機電預留接管的對接位置,機房內至走廊出管位置,以及與消防箱、上線井、消防井避免沖突等。電力機房空調間內要做到管路、閥門美觀并便于維護,空調設備送回風避免短路,回風過濾網(wǎng)便于拆換。大型數(shù)據(jù)中心水冷系統(tǒng)龐大,管路系統(tǒng)錯綜復雜,且使用年限較設備更新?lián)Q代周期長,因此測算空調系統(tǒng)冷凍水管徑務必要考慮設備功率密度的長遠規(guī)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