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克
雖然“賀歲檔”在內地已逐漸被“春節(jié)檔”取代,但這一概念在其發(fā)源地香港依然備受歡迎。在因新冠疫情“斷檔”許久后,今年香港“賀歲檔”的反彈令人矚目,《毒舌大狀》《超神經械劫案下》等多部影片票房大賣,大量觀眾涌入電影院的同時,更期待重現上世紀八九十年代經典賀歲片的黃金時代。
整體大盤向好
對于許多香港觀眾來說,覆蓋春節(jié)假期的賀歲檔與春節(jié)檔類似,在假期觀看明星云集、熱熱鬧鬧的賀歲片是一種傳統(tǒng)。但2021和2022年春節(jié)期間,疫情導致影院等聚集性場所被臨時關閉,直到今年才恢復常態(tài)。雅虎網站稱,“香港觀眾連續(xù)兩年沒看成賀歲片,但沒想到《毒舌大狀》一上映就以叫好叫座之勢,一洗疫情前港產賀歲片水準不濟的頹風,不斷打破紀錄。”
大年三十上映的《毒舌大狀》,一舉打破多項票房紀錄,首日票房高達350萬元(港元,下同),成為港產賀歲片開畫票房歷史第一,5天票房超3000萬,是史上最快突破4000萬票房的港產片,雅虎網站感嘆:“連好萊塢超級大片都難以做到”?!抖旧啻鬆睢穾酉?,今年香港賀歲檔整體大盤向好,本土觀眾觀影意愿強烈,21日至24日累計票房收入突破5000萬。
截至29日,另一部賀歲喜劇片《超神經械劫案下》也獲得1100萬元票房,甄子丹主演的古裝武俠片《天龍八部之喬峰傳》、日本劫漫《灌籃高手》劇場版以及好萊塢科幻大片《阿凡達2》也有不錯表現。
據香港中通社統(tǒng)計,香港電影院2020年關閉163天、2021年關閉48天、去年也有104天,“如今隨著社會洛步進入后疫情時代,各項防疫輯施解禁,電影產業(yè)至暗時刻已經過去,港產電影從去年屢破票房紀錄,賀歲檔重振旗鼓并不意外”。
“喜感”和“爽感”
由香港笑星黃子華主演的《毒舌大狀》上映前就備受關注,去年他主演的《還是覺得你最好》(又名《飯戲攻心》)不僅以超6000萬元的票房成為香港影史最賣座喜劇,在內地上映后也大獲好評。
《飯戲攻心》原是主打2022年賀歲檔的家庭溫情喜劇,但因為疫情不得不推遲到9月,最終憑借黃子華的喜劇天賦和平民視角打動觀眾。今年的《毒舌大狀》卻是一部“非典型賀歲片”廣用中雖然也有代表性的幽默表演和不羈人設,但劇情上還是基于嚴肅的律政戲,帶有強烈社會責任感。
《毒舌大狀》講述黃子華飾演的律師林涼水,為了彌補曾經犯下的過錯,決心為受冤的被告翻案,甚至硬慰權勢家族。在《大公報》等港媒看來,《毒舌大狀》沒有傳統(tǒng)賀歲片嬉嬉鬧鬧的套路,黃子華的表演較為收斂,但也足夠痛快,觀眾得到了期待的“爽感”。此外,《毒舌大狀》已確定2月24日在內地上映(更名為《毒舌律師》),屆時內地觀眾也將感受至*這部香港賀歲檔冠軍的“喜感”和“爽感”。
相比之下,香港賀歲檔第二賣座的《超神經械劫案下》更趨近于傳統(tǒng)的香港賀歲喜劇,解款員與劫匪間陰差陽錯的笑料,就是為了讓觀眾在過年期間“爆笑一場”。不過,對于內地觀眾來說,這種“無厘頭+恭喜發(fā)財”的港式趣味,已經是錄像帶時代的記憶,新一代年輕人并不一定能夠接受。
香港中通社稱,“賀歲片”這一概念上世紀在香港誕生,1937年大年裙三上映的《花開富貴》 首映票房大破紀錄,電影公司由此開始在春節(jié)放映“好意頭”喜劇,到了上世紀八九十年代的香港電影巔峰期,明星云集的賀歲片更是創(chuàng)造黃金檔期,《八星報喜》《家有囍事》這些經典賀歲片迄今仍是香港各大電視臺逢年過節(jié)反復播放的合家歡作品。
“香港不能只看美國電影”
然而進入21世紀,隨著香港電影產業(yè)步入沉寂,港產賀歲片也因為缺乏新意不再受歡迎,谷德昭、黃百鳴等香港電影人北上合拍的《家有喜事2009》等片也遭遇水土不服,倒是馮小剛的《甲方乙方》《不見不散》等作品打響國產賀歲片的名頭,成為如今春節(jié)檔的雛形。
隨著疫情防控政策調整,《飯戲攻心》《明日戰(zhàn)記》等港產電影迎來本土大賣,港產賀歲片也煥發(fā)新生。“《毒舌大狀》的票房節(jié)節(jié)上升,正說明香港賀歲檔漸入佳境”,香港《大公報》在為香港電影市場歡欣鼓舞的同時,也呼吁加大引進內地電影。報道稱,在內地大賣的電影竟然沒有一部在香港上映,本地觀眾想看也看不到,難掩失望。香港不能只看美國電影,無視內地電影,百花齊放才是香港發(fā)展中外文化藝術交流中心的應有之義。
《大公報》稱,科幻片《流浪地球2》、懸疑片《滿江紅》、諜戰(zhàn)片《無名》和國產動畫《深?!方凶纸泻?,許多港人表示十分期待。如果這些電影在香港同步上映,肯定能給香港觀眾增添節(jié)日快樂。在港媒看來,如今內地電影質量上乘,類型豐富,同樣適合香港觀眾的胃口,“希望未來在同步引進內地乃至其他地區(qū)優(yōu)秀電影方面,有關方面能夠再加把勁,讓香港東方荷里活的招牌更閃亮?!薄?/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