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免费av电影一区二区三区,日韩爱爱视频,51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91视频爱爱,日韩欧美在线播放视频,中文字幕少妇AV,亚洲电影中文字幕,久久久久亚洲av成人网址,久久综合视频网站,国产在线不卡免费播放

        ?

        鴉片戰(zhàn)爭前后耆英的海防實踐與思想簡析
        ——兼論近代中國海防變革之遲滯

        2023-01-25 07:56:20李光和
        大慶師范學院學報 2022年6期
        關(guān)鍵詞:始末道光帝海防

        李光和

        (廣東財經(jīng)大學 馬克思主義學院, 廣東 廣州 510320)

        耆英(1790—1858),字介春,正藍旗人,清宗室貴族,道光朝重臣。鴉片戰(zhàn)爭前后,耆英的對外交涉活動及其思想對晚清的政局產(chǎn)生了深遠影響,其海防實踐及思想開啟了中國海防戰(zhàn)略由傳統(tǒng)走向近代的序幕。鴉片戰(zhàn)爭前期,耆英在奉天積極部署海防,提出“嚴守口岸”“以守為戰(zhàn)”的戰(zhàn)略防御措施;鴉片戰(zhàn)爭之后,耆英在江南整軍經(jīng)武,提出“水陸并重”“改革水師定制”“師夷長技”“整頓吏治、融官民于一體”等海防變革舉措與思想。但拘囿于時局及其對西方的認識不足,鴉片戰(zhàn)爭時期耆英的海防變革舉措及其思想,方開其端、即告夭折。學術(shù)界關(guān)于耆英的研究,多側(cè)重于鴉片戰(zhàn)爭后的對外交涉活動、思想及其影響等方面,于其海防實踐與海防思想,則鮮有專文論及。本文依據(jù)目前所見的相關(guān)檔案史料,擬就上述問題做一較為全面的梳理與分析,不當之處,敬請方家指正。

        一、盛京將軍任上的備戰(zhàn):“嚴守口岸”“以守為戰(zhàn)”的海防戰(zhàn)守措施

        1840年6月,英國發(fā)動了鴉片戰(zhàn)爭,清廷千里海疆同時告警。道光帝諭令沿海各地督撫、將軍加強戒備,積極設防。時任盛京將軍的耆英在奉天督率官兵進行積極的軍事防御,加緊海防部署,提出了“嚴守口岸”“以守為戰(zhàn)”的海防戰(zhàn)略措施。

        (一)增調(diào)兵力,充實海防。強大的、訓練有素的軍隊是取得戰(zhàn)爭勝利的重要因素。奉天為清朝之根本重地,然駐軍數(shù)量不多,海防兵力相當單薄。奉天西部的錦州、山海關(guān)為京津出入之門戶,戰(zhàn)略位置極其重要,但駐守兵力不足1千人。耆英奏請從黑龍江、吉林分調(diào)官兵5000名進駐錦州、山海關(guān),并多次親赴錦州、山海關(guān)巡察督視,激勵將士,積極備戰(zhàn)。奉天南部的旅順口、金州、覆州、蓋州各島嶼為海上入陸必經(jīng)之道,但防守空虛,如旅順僅有兵力幾百人,耆英在該處增派“水師官兵800名,水手100名,戰(zhàn)船10余只”,(1)文慶等編:《籌辦夷務始末》(道光朝),北京:中華書局,1964年,第454頁。以嚴防守。1840年8月,有數(shù)只英軍船艦游弋于金州、覆州、蓋州各島嶼洋面,耆英“先期于省城官兵內(nèi),挑選精兵1000名兼程前往,揀派各協(xié)領(lǐng)赴各要隘口岸分頭堵防”。(2)文慶等編:《籌辦夷務始末》(道光朝),第455頁。在覆州,“增撥官兵300名,協(xié)領(lǐng)等官6名,分布安設,并擇高埠嶺6處,分置官兵,協(xié)同民社300名,協(xié)力堵防”,又“增調(diào)省城馬隊600名,省城官兵300名駐扎蓋州”。(3)文慶等編:《籌辦夷務始末》(道光朝),第454頁。金州戰(zhàn)略地位最為重要,為奉天門戶旅順所屬第一隘口,耆英在此布重兵設防,“付發(fā)官兵400名,民役154名,鄉(xiāng)勇1533名,統(tǒng)計兵役鄉(xiāng)勇2087名……調(diào)熊岳兵200名,酌分工營,于金州城南距紅土崖海口八里之丁國寨地方駐扎,以處援引”。(4)文慶等編:《籌辦夷務始末》(道光朝),第498頁。如此,耆英于奉天南路的布防,以旅順為重心,以金州為前沿哨所,層層設兵堵防,形成相互援引之勢。

        (二)添鑄槍炮,加固口岸。耆英認為“以守為戰(zhàn)”海防戰(zhàn)略實施的成功,除了增兵設防外,最為重要的是海防設施的堅固與槍炮武器的充裕。由于國家承平日久,奉天與全國其它地方一樣,存在著營務懈弛,炮臺廢棄,槍械匱乏的情形。耆英深以此為憂,戰(zhàn)端已起,以廢舊之武器裝備,荒蕪之炮臺防御工事,又如何言守言戰(zhàn)?加緊備戰(zhàn),當務之急乃加固口岸防御工事與添鑄器械兩大要事。(5)參見文慶等編:《籌辦夷務始末》(道光朝),第499頁。就戰(zhàn)略位置而言,南部旅順口當為要沖,其存失關(guān)系到奉天全省乃至整個東北的安危。耆英調(diào)集大量民夫兵士加緊修葺該口廢棄炮臺,“除舊有大炮三處外,于臨岸新建炮臺一座”,(6)文慶等編:《籌辦夷務始末》(道光朝),第499頁。并整固加厚口岸陣地,“深挖壕塹,增埴高壘,以避矢石”,又指出“土堡為御敵要法,扎飭旗民地方官,除沿??谝淹诤就猓就炼阎弥幠隧毤颖短砗瘛?。(7)文慶等編:《籌辦夷務始末》(道光朝),第356頁。旅順口之外的金州、覆州、蓋州及西部的錦州、山海關(guān)等隘口的防御工事均在較短的時間內(nèi)得到重新修葺與整固,其防御能力得到了加強。針對各口岸的槍械廢缺,耆英下令將奉天省城庫存的槍炮器械分運各處,同時開設制造局,鑄造新的火炮、抬槍與鳥槍等,以資補衛(wèi)。據(jù)統(tǒng)計,南部的旅順、金州、覆州、蓋州等共計新添“火炮44尊,抬槍130竿,鳥槍980竿”。(8)文慶等編:《籌辦夷務始末》(道光朝),第497頁。西部的錦州、山海關(guān)、寧遠也增添“5千斤重炮2尊,4千斤炮11尊,3千斤炮3尊”,(9)參見文慶等編:《籌辦夷務始末》(道光朝),第498頁。并抬槍鳥槍若干。如此,各口岸駐軍的武器裝備得到充實與改善。

        除上述措施之外,耆英還督促各地方官雇募鄉(xiāng)勇、民勇,組織團練,“每100名設頭目1人,副頭目2人,約束教演”,(10)文慶等編:《籌辦夷務始末》(道光朝),第665頁。嚴加訓練,并號召沿海島嶼居民,自動組織起來,“自衛(wèi)身家,自固藩籬”,(11)文慶等編:《籌辦夷務始末》(道光朝),第666頁。利用民間的力量協(xié)助保衛(wèi)海疆。

        客觀地講,在“嚴守口岸”“以守為戰(zhàn)”的戰(zhàn)略思想指導下,耆英一系列有針對性的軍事部署使奉天的海防得到一定程度的改觀,各口岸的防御力量與戰(zhàn)斗力也大為加強。當然這只是相對于鴉片戰(zhàn)爭之前奉天的防守空虛與營務廢弛而言,若因此而夸大其防御的功能與作用,則又是一種虛言妄語,這種單純的海陸口岸防御是不可能有效應對如英國這樣的近代海上強敵的。鴉片戰(zhàn)爭的主戰(zhàn)場在閩、粵與江南地域,奉天地界洋面,曾有零星的英軍船艦過往游弋,是為探測線路和索購食物,并沒有與當?shù)厍遘姲l(fā)生戰(zhàn)事。如不幸而戰(zhàn),毫無懸念,其結(jié)局應與閩、粵、江南戰(zhàn)場一樣悲壯。

        耆英的“嚴守口岸”“以守為戰(zhàn)”的戰(zhàn)守措施,是鴉片戰(zhàn)爭時期沿海督撫們所普遍采用的一種海防戰(zhàn)略。鴉片戰(zhàn)爭初期,兩廣總督林則徐提出“棄大洋,守內(nèi)河,以守為戰(zhàn),以逸待勞,誘敵登岸,聚而殲之”的御敵方略;兩江總督裕謙也曾指出:“出洋擊逐,實非萬全之策,惟有堅持定見,以御為剿,以守為攻,嚴防要隘,……或誘彼登岸,更可大加剿洗。”(12)文慶等編:《籌辦夷務始末》(道光朝),第897頁。山東巡撫托渾布在山東的海防部署亦大體相似。這種共性之存在,從思想根源來追溯,一是耆英等清朝的封疆大吏們本能地繼承了宋、明以來“重陸輕海,以陸守為主”的海防傳統(tǒng),這是長期以來政治、經(jīng)濟與文化觀念等因素綜合作用的結(jié)果;二是來自于他們對當時敵我雙方軍事力量的有限認識,認為清軍海上力量不如英軍,而英軍近陸作戰(zhàn)能力則遠遜于清軍,取長避短,乃是務實明智之策。耆英于是提出,“以嚴防守,惟思便于水者,必不利于陸,該夷匪膽敢登岸蹂躪,我兵并力剿除,……斷不容其肆意滋擾”。(13)文慶等編:《籌辦夷務始末》(道光朝),第454頁。林則徐認為:“該夷兵船笨重,吃水深至數(shù)丈,只能取勝利于外洋,破浪乘風,是其長技,惟不與之在洋接仗,其技即無所施。”(14)文慶等編:《籌辦夷務始末》(道光朝),第217頁。諸多清代沿海督撫堅信英軍只能海戰(zhàn)不能陸戰(zhàn),如果能設法誘敵登岸,則可容易制敵,“以守為戰(zhàn),以逸待勞之百無一失也”。(15)文慶等編:《籌辦夷務始末》(道光朝),第279頁。正是建立在這種對中英軍隊海陸戰(zhàn)能力膚淺認識的基礎(chǔ)上,眾督撫自認為尋到了克敵制勝的法寶。對于以耆英為代表的這一系列自視為當然且充滿信心的戰(zhàn)守舉措,應從歷史的角度去分析,處于封建末代王朝的整體惰性與虛驕自大氛圍熏染中的晚清大臣(縱使開明、果決如林則徐)不可能超越歷史的傳統(tǒng),更何況從閉關(guān)自守中剛剛探出頭來,他們對自身歷史的反省與對西方的認識也必然要經(jīng)歷一個循序深化的過程。若罔顧歷史場景僅以今人的標準對這一防守措施一味地苛求或指責,就不符合歷史唯物主義的方法論。

        二、兩江總督任上的求變:“水陸并重、師夷長技”的海防變革舉措

        鴉片戰(zhàn)爭,英軍的船堅利炮使清廷的東南海防設施與海防力量遭受沉重的摧毀和致命的打擊,海防幾乎全面崩潰。1842年10月,道光帝諭令沿海將軍督撫籌議海防善后事宜:“現(xiàn)在英夷就撫,準令通商,各??谌詰右夥婪?。從前所設水師船只,幾同具文,且今昔情形不同,必須因地制宜,量為變通。所有戰(zhàn)船大小廣狹,及船上所列槍炮器械,應增應減,無庸泥守舊制,不拘何項名色,總以制造精良、臨時適用為貴。即如各口岸所安大炮及屯守兵丁,若令其終年在彼擺列駐扎,斷無此辦法,并應設法妥籌,期于有濟。至臨敵之際,炮位兵丁不可排列前面,后路應如何層層接應,或旁抄夾擊,出奇設伏,方可制勝。無論陸路水師,其兵丁應如何遴選技藝,勤加訓練,方臻純熟。船上與岸上施放槍炮,各有機宜,應如何分別講究?沿海大小島嶼,可否另有布置,攪仍視為一概相同,臨時安能得力?至江海要隘如何布置,方可扼要固守?種種善后事宜,著各就地勢,悉心講求,妥議章程具奏?!?16)文慶等編:《籌辦夷務始末》(道光朝),第357頁。各地將軍督撫紛起響應,就善后防務建言建策,形成戰(zhàn)后清政府的一股短暫的籌議整飭海防熱潮。時任兩江總督的耆英在江南積極部署海防善后,重建被摧毀的防務設施,加強整頓敗落的海防力量;提出水陸并重的御守原則以改變傳統(tǒng)的“以守為戰(zhàn)”模式;倡導師法西方先進的造船鑄炮技術(shù),改革水師定制;同時認為修明政治,整頓吏治,以結(jié)民心,乃是海防鞏固、國防安全的重要措施。

        (一)修復、修筑江海防務設施,提出水陸并重的御守原則

        江蘇省的防務工程設施在鴉片戰(zhàn)爭中遭到嚴重的破壞。吳淞口為由海入江必經(jīng)之處,是上海的門戶,也是長江防御的第一道屏障,一直是江蘇的海防重點。其西岸土塘共設火炮134位,東岸土塘及炮臺設有火炮20位。但經(jīng)吳淞一戰(zhàn),“廬舍炮臺,盡成瓦礫,海塘椿石,亦多裂斷,原設鐵炮,有敲斷兩耳、釘塞火門者,有推墮海中者,種種蹂躪情形,竟至目不忍視”。(17)王之春:《國朝柔遠記》,北京:中華書局,1989年,第465—466頁。耆英督率軍民重建吳淞炮臺,添置火炮,同時“于吳淞口東西兩岸,設立吳淞、川沙水師參將二員,守口巡洋。又于江北通州地方,設立狼山鎮(zhèn)總兵一員,與江南之福山營游擊,對峙于江海之交”。(18)文慶等編:《籌辦夷務始末》(道光朝),第2507頁。除吳淞之外,在長江隘口江陰的鵝鼻嘴、丹徒的圌山及象山、焦山、燕子磯等處建設炮臺,添置戰(zhàn)船。由此,戰(zhàn)后江蘇省的防務設施有所改善,防務力量得以鞏固與加強。

        除了修復、修筑江海防務設施之外,耆英還提出改變傳統(tǒng)的“以守為戰(zhàn)”的御守之策,提出水陸并重的御守思想。1843年2月,漕運總督李湘芬上奏道光,認為對付夷人,“拒水不如拒之于陸……,而我之陸路可加倍勝之”。(19)文慶等編:《籌辦夷務始末》(道光朝),第2564頁。這是一種清軍長于陸而短于水的傳統(tǒng)觀點,但鴉片戰(zhàn)爭的事實已證明,清軍無論是水戰(zhàn)還是陸戰(zhàn),均無法與英軍抗衡。耆英根據(jù)對當時中英兩國軍事實力的綜合分析,提出“舍水守陸,則水師廢,水師廢,則不必夷人之或有反復,即沿海土盜已足為患,至設守必當水陸并重,不可偏廢”。(20)文慶等編:《籌辦夷務始末》(道光朝),第2594頁。因此,在他看來,若株守口岸,或憑城自固,只能處處被動挨打。耆英分析了海防、江防與城防三者的利弊優(yōu)劣,“從來議海防者,以出海會哨,毋使入港為上策,循塘拒守,勿使登岸為中策,出水列陣,勿使近城為下策,不得已而守城,即為無策”。(21)文慶等編:《籌辦夷務始末》(道光朝),第2509頁。他強調(diào)上策、中策與下策即海防、江防與城防三者相結(jié)合,其中當以海防最為重要??紤]到當時清軍水師的落后,“海防未備”尚不能與對手爭鋒海洋的現(xiàn)實,“不得不先議江防”,而“防江之法,當以訓練舟師,巡哨于江海之交”。(22)文慶等編:《籌辦夷務始末》(道光朝),第2543頁。這里耆英所指的防江之法,不是單純在江岸隘口設置炮臺,布置軍隊,被動等待敵人的進攻,而是更注重訓練舟師,日夜巡哨,主動拒敵于江海相交之區(qū)。從長遠來看,海防之道必須突破原來的固守海岸的傳統(tǒng)防守之藩籬,盡快訓練出新的強大水師,出海會哨,與敵搏擊于大洋之中。耆英提出的這種水陸并重的海防思想,是對傳統(tǒng)的“以守為戰(zhàn)”御守之策的一種難能可貴的突破。

        (二)學習西方先進的造船鑄炮技術(shù),改革水師定制

        鴉片戰(zhàn)爭的失敗,一個重要的因素是清軍陳舊落后的武器與英軍的“船堅利炮”相差太過懸殊。親歷江浙戰(zhàn)場的欽差大臣耆英,對此感受尤深,“彼之長技,在于大炮、火箭二項,其接仗時黑夷潛伏艙中,身有所護目有所見,裝藥下子,又甚便捷,白夷置身桅巔,用測遠鏡窺定,高下遠近,號令施放,故能無發(fā)不中?;鸺措S炮飛來,燃燒甚烈,我之炮力,本不如彼炮之致遠,……我炮施放,一出之后,彼炮則接踵而來,官兵無容身之地,不及裝藥再放,是彼炮可以連環(huán)接續(xù),而我一炮止有一出,發(fā)而不中,等諸無炮”。(23)中國史學會編:《鴉片戰(zhàn)爭》第3冊,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57年,第471頁?!耙闹荒苤普摺?,不但在其“炮火猛烈,機法靈巧,連環(huán)轟擊,竟日不休”,而且在于其“舟如城堅,銅墻鐵壁,舵手純熟,駕駛?cè)顼w”。(24)中國史學會編:《鴉片戰(zhàn)爭》第3冊,第435頁。英軍“恃其船堅炮利,橫行海上,荼毒生靈,內(nèi)地師船不能相敵……,兩載以來,迄無成效,其來不可拒,其去不可追”。(25)中國史學會編:《鴉片戰(zhàn)爭》第3冊,第435頁。耆英指出清軍的戰(zhàn)敗,“并非戰(zhàn)之不利,亦非防之不嚴”,(26)中國史學會編:《鴉片戰(zhàn)爭》第3冊,第471頁。而是中英雙方軍隊武器相差太過懸殊?;谶@種對中英之間實力的評判,戰(zhàn)后的耆英特別留心英軍的“船堅利炮”。早在南京談判時,耆英等曾登上英旗艦“皋華麗”號,向樸鼎查、馬儒翰及其艦上的官兵仔細探詢旗艦的構(gòu)造、材料及火炮、槍械等武器情況,并讓隨從詳細紀錄。在上奏朝廷的奏折中,耆英對此向道光皇帝作了較為詳細的介紹?!赌暇l約》簽訂不久,耆英即上奏道光帝:“撫夷本屬權(quán)宜之計,并非經(jīng)久之謀,熟籌善后,原期經(jīng)久”,“收拾民心,訓練兵卒,造船鑄炮,非一朝一夕可以奏效,而切要機宜,則在慎選守令將備,使之養(yǎng)教訓練,庶民志固,兵氣振,三年有勇,七年即戎。……不戰(zhàn)屈夷,久安長治,全在于斯……,惟有臥薪嘗膽,力挽頹靡”。(27)中國史學會編:《鴉片戰(zhàn)爭》第3冊,第324頁。他認為“撫夷”僅僅是權(quán)宜之計,并非經(jīng)久之謀,經(jīng)此鴉片一役,朝廷上下須深刻反省,“臥薪嘗膽”“徐圖自強”,而抵御外侮、鞏固海防的當務之急,首先必須立足于練兵鑄炮,“籌議江海防守,自應首先購求戰(zhàn)船槍炮”。(28)文慶等編:《籌辦夷務始末》(道光朝),第2510頁。他上書建議朝廷專門設立蘇寶局,制造新式槍炮、戰(zhàn)船,仿造西式火輪船,學習西方軍事知識,并將福建貢生丁拱辰的《演炮圖說》“刊刻頒行各營,令明白文義之人,與各弁兵先行口講指畫,日夕講解,俾知放炮之法,然后照式試演,以利軍用”。(29)文慶等編:《籌辦夷務始末》(道光朝),第2431頁。道光二十三年(1843)二月,耆英派員將江、粵二省收買洋槍共二十二桿并相關(guān)配件等物呈進朝廷,(30)參見蔣廷黻編:《籌辦夷務始末補遺》(道光朝)第3冊,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88年,第906頁。以期引起清廷對這種新式先進武器的重視。耆英認識到了西方堅船利炮的威力,主張師法西方先進的造船鑄炮技術(shù),改進和研制船艦炮械,以近代先進的武器來武裝軍隊,這是其海防思想的進步。

        鑒于清廷水師的腐敗、落后,耆英進一步提出“整頓水師,改革定制”。他曾提請增設外海水師,配備新造水師戰(zhàn)船,平素嚴加訓練,定期出海會哨,以抵御海上強敵。同時,奏請朝廷改變傳統(tǒng)的水師營章程,“水師營以講求操駕舟楫,辨識風云沙線,熟悉大炮鳥槍為首務,不重騎射……專取水務槍炮,即騎射稍有生疏,亦準錄用,并將赴部之員,由部先行閱看鳥槍,如果精熟有準,再準引見,以挽頹風而肅戎行”。(31)文慶等編:《籌辦夷務始末》(道光朝),第2533頁。道光帝對此表示贊同,批示:“若不變通,難收實效?!?32)文慶等編:《籌辦夷務始末》(道光朝),第2524頁。諭令兵部“妥議簡明章程,通行沿海各省,一例照辦,以肅軍政”,(33)文慶等編:《籌辦夷務始末》(道光朝),第2524頁。兵部遵旨奏報“變通水師章程折”,強調(diào)“外海水師,迥非陸路可比,……是以定例于出洋弁兵,責成該管官留心試看,各驗水務緩急,技藝高下,分別等第,本不得專較騎射,即將備千把等官,遇有升遷,亦一體考驗各項技藝,以定黜陟”。(34)文慶等編:《籌辦夷務始末》(道光朝),第2547頁。對于兵部所議“變通水師章程”,道光帝即予允準,以上諭的形式欽定,“以后水師考拔提升即以是否精熟槍炮為去取”。(35)文慶等編:《籌辦夷務始末》(道光朝),第2547頁。耆英提出變通傳統(tǒng)水師選拔章程,強調(diào)注重水師官兵的基本戰(zhàn)斗素質(zhì)、新式技能的培養(yǎng)與訓練,適應了近代戰(zhàn)爭變化的需要,可謂傳統(tǒng)海軍向近代海軍轉(zhuǎn)變的先聲。

        (三)內(nèi)結(jié)民心,以御外侮

        海防的鞏固與民心離向關(guān)系密切。耆英指出海防失利、鴉片戰(zhàn)爭慘敗的一個重要原因是民情渙散,內(nèi)不自安。鴉片戰(zhàn)爭期間,當英軍進攻廣東的番禺、浙江的余姚、江蘇的鎮(zhèn)江等地時,當?shù)氐牟糠窒聦用癖娀蚶淠^火,或趁機揭竿起事,更有甚者給英軍提供食物,收集情報,指引道路等等。在民族的反侵略戰(zhàn)爭中為什么會出現(xiàn)這種令親者痛、仇者快的現(xiàn)象呢?耆英認為根源在于清政府自身的內(nèi)政失修和吏治腐敗。在兩江總督任上,他曾上奏道光帝,揭露江蘇地方吏治腐敗之四端:“如催科之術(shù),則以幫費為名,捐款為詞,假手書役,……此民情之所渙者一也”;“如遇有詞訟,悉置高閣,棍徒因而無忌,訟師因而播弄,書役因而舞弊,案中生案,枝外生枝,設遇人命案件,未經(jīng)相驗,先索陋規(guī),住離數(shù)里者,指為臨佑,毫無見聞者,僉為干證,雖路斃必累多家,遇緝兇則人皆正犯,不將附近村莊資產(chǎn)蕩盡不已,此民情之所渙者二也”;“迨至盜賊窮發(fā),無不仰勒諱報,若不遵依,可欺者加以刑赫,難欺者指為捏報,輾轉(zhuǎn)提訊,令其廢時失事,盜賊并無一獲,事主已受累無窮,……更可惡者,捕役豢竊得贓,令其擇殷售賣,指贓為證,或牽入案中,或得錢私和,種種凌虐,無惡不作,此民情之所渙者三也”;“營員兵丁……籍巡查則勒索商旅,買食物則不給價錢,窩留娼賭,引誘良家子弟,牧放營馬于田間,名曰放青,阻奪貨物于道路,指為偷漏,盜劫案件,則慫恿地方官,扶同諱飾,兵民相訟,……此民情之所渙者四也”。(36)王之春:《國朝柔遠記》,第468—469頁。地方官吏極端腐敗,造成了國內(nèi)階級矛盾尖銳,“吏治日壞,民生日困,民皆疾視其長上,一朝有事,不獨官民不能相顧,且將相防,困苦無告者,因而思亂,此實不能御寇之由”。(37)王之春:《國朝柔遠記》,第468—469頁。在鴉片戰(zhàn)爭的善后事宜中,耆英認為修明政治,整頓吏治,以結(jié)民心是海防鞏固的重要措施,這些認識在當時無疑是遠見卓識。整頓吏治,“首重慎選守令”,先“從約束書役,清厘詞訟,嚴拿盜賊,作為下手功夫”,而后“漸推至于省刑罰,薄稅斂”,緩和官民之間的矛盾,“以收人心”。如此,“俾良民為我所用,莠民亦化為良民,雖有強敵當前,而眾志成城,彼亦無能矣”。英人以“區(qū)區(qū)有限之游魂,安敢輕視我無盡之兵民”?(38)中國史學會編:《鴉片戰(zhàn)爭》第3冊,第466頁。

        梳理鴉片戰(zhàn)爭后期兩江總督任上耆英的海防善后舉措與思想,其要旨有三點:一是提出水陸并重的御守原則,甚至強調(diào)海防重于陸防;二是倡導師敵長技,制造槍船炮艦,注重訓練舟師,御敵于大洋之中;三是從整頓吏治與安撫民生的角度來思考海防建設。以“水陸并重”取代“以守為戰(zhàn)”,擺脫單純被動的陸上防御,這是海防戰(zhàn)略布局的改變,可謂中國近代海權(quán)意識的萌芽;把造船制炮,訓練遠洋舟師與師敵長技相聯(lián)結(jié),這是武器裝備與軍隊的近代化的肇始;將清廷吏治腐敗而造成國內(nèi)矛盾的激化與鞏固海防、抵御外侮相聯(lián)系,指出海防鞏固與抵御外侮成功的政治前提是整飭腐敗吏治,廢除苛捐雜稅,安撫民生,以趨至于官民相融一體,這是鴉片戰(zhàn)后耆英海防思想的一個重要特征。

        值得注意的是:鴉片戰(zhàn)爭后期耆英海防戰(zhàn)略舉措及其觀念的改變,是對清軍在戰(zhàn)爭中戰(zhàn)事失利的反思及重新評估中英雙方實力而產(chǎn)生的。這一改變與反思,卻并非孤例。歷經(jīng)鴉片戰(zhàn)爭前段,后被道光帝革職查辦的林則徐亦經(jīng)歷過這一痛苦的思變過程。鴉片戰(zhàn)爭中清軍的慘敗,促使林則徐反省傳統(tǒng)的“棄大洋、守內(nèi)河、以守為戰(zhàn)”的海防戰(zhàn)略之不足,指出一味強調(diào)陸守,以守為戰(zhàn),“譬如兩人對弈,人行兩步,而我行一步,其勝負尚待問乎”?(39)楊國楨編:《林則徐書簡》,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85年,第177頁?!巴绞赜陉?,不與水戰(zhàn),此常不給之勢”。(40)楊國楨編:《林則徐書簡》,第182頁。由此,林則徐萌發(fā)了建立外洋水軍的思想:“即使逆夷逃歸海外,此事亦不可不亟為籌劃,以為海疆久遠之謀,況目前驅(qū)鱷屏鯨,舍此曷濟?”(41)楊國楨編:《林則徐書簡》,第192頁。1841年4月,林則徐上奏朝廷提出變更“重陸輕?!钡膫鹘y(tǒng)海防方略,轉(zhuǎn)而學習西方的造船鑄炮技術(shù),創(chuàng)建船炮水軍以及“以民制夷”。(42)中國近代現(xiàn)代史研究組編:《林則徐集 奏稿》中冊,北京:中華書局,1965年,第885頁。其內(nèi)容與鴉片戰(zhàn)爭后期耆英之海防變革思想驚人的相似。鴉片戰(zhàn)爭期間,林則徐是強硬的主戰(zhàn)派,耆英卻是軟柔的主和派代表,政見行事,涇渭分明,然而在對鴉片戰(zhàn)爭中清軍遭遇失敗后的反思中,均能突破傳統(tǒng)海陸防守之藩籬,倡導師夷長技,提出建立強大的遠洋作戰(zhàn)水師之構(gòu)想,可謂殊途同歸。耆英、林則徐在鴉片戰(zhàn)爭前后關(guān)于海防戰(zhàn)略之舉措與構(gòu)想,盡管并未付諸實施,卻為中國近代海防與近代海軍的建構(gòu)提供了最初的思想原料。

        三、兩廣總督任上的懈?。汉7雷兏镞t滯之溯疑

        鴉片戰(zhàn)爭是中國近代國防形勢面臨“千古未有變局”之開端,然而鴉片戰(zhàn)爭后的1842年底,道光帝倡導的喧囂一時的海防善后籌議熱潮,并未真正推動清政府開啟振衰起弊、整軍經(jīng)武的變革之路。耆英于1843年(道光二十三年)授兩江總督,頒欽差大臣關(guān)防;1844—1848年(道光二十四年至二十八年),任兩廣總督兼五口通商大臣。職高權(quán)重、膺封疆之任的耆英本應有充分機會兌實其前期所提出的具有近代萌芽性質(zhì)的海防變革之舉措與思想,而閱其在鴉片戰(zhàn)爭后十年的宦海歷程,于此幾無蹤跡可循。溯其遷延遲滯之緣,一是耆英的懈怠與“機變”,二是耆英對西洋認識的片面與不足。

        (一)耆英的懈怠與“機變”

        1844年3月(道光二十四年),道光帝調(diào)兩江總督耆英為兩廣總督兼五口通商大臣,負責與法、美等國談判,先后簽訂中美《望廈條約》、中法《黃埔條約》。1845—1848年(道光二十五至二十八年),廣州城民夷沖突頻繁,身任粵督的耆英回旋于民夷之間,東突西蹴,左右迎逢。(43)參見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明清宮藏中西商貿(mào)檔案》(七),北京:中國檔案出版社,1992年,第3925—3927頁。從表象看耆英似乎分身乏術(shù),無暇兌實其前期海防變革舉措與思想,而若結(jié)合鴉片戰(zhàn)爭前后道光帝對海防變革態(tài)度變化來考量,耆英之惰,則另有一重意蘊:鴉片戰(zhàn)爭清軍的慘敗,《南京條約》割地賠款的屈辱,曾激起道光帝“臥薪嘗膽、整軍經(jīng)武”的雄心,在戰(zhàn)后曾掀起“借取西洋武器”、籌議海防的短暫浪潮。而隨著英軍逐步退出海疆、粵東“撫局”議成,道光帝即刻諭令沿海各省撤軍,以節(jié)約龐大的軍費開支;并諭示各地海防的善后重整、練兵制器當因地而宜,量力而行,宜戒因勢興奢靡浪費之風。(44)參見中國史學會主編:《鴉片戰(zhàn)爭》第3冊,第377頁整軍經(jīng)武需要浩繁的軍費開支,因而道光帝在戰(zhàn)事稍平之后,對于添槍鑄炮表現(xiàn)出相當?shù)闹斏鳌?842年11月祁唝因仿造火輪船,“內(nèi)地匠役往往不得其法”,上書提議從澳門雇覓“夷匠”,道光帝即刻下旨阻止——“毋庸雇覓夷匠制造,亦毋庸購買”。(45)文慶等編:《籌辦夷務始末》(道光朝),第2470—2471頁。1843年7月,耆英曾進呈新式擊發(fā)槍,請求仿造,道光帝覆批曰:“卿之仿造一事,朕知必成望洋之嘆也?!?46)蔣廷黻編:《籌辦夷務始末補遺》(道光朝)第3冊,第832—833頁。1844年2月,耆英又進呈朝廷“洋槍二十二桿”,并奏請開局“逐漸仿造”時,道光帝僅朱批對各地進呈洋槍“酌留之”,而于耆英等所請仿造之事,則無一字作覆。(47)參見蔣廷黻編:《籌辦夷務始末補遺》(道光朝)第3冊,第907頁顯然,此時的道光帝對于“整革海防”“師西洋器”的態(tài)度已發(fā)生改變。而“多智術(shù)”、敏于時斷、思慮精密的耆英,(48)參見馬士:《中華帝國對外關(guān)系史》第一卷,上海:上海書店出版社,2005年,第116頁。亦頗能體會上意:“各省置備一切,所請軍需,業(yè)已不少,不特新制者皆化為烏有,即本有之軍裝船只炮臺,亦多毀失,從新做起,經(jīng)費實屬不貲。臣雖不敢因惜費而誤大計,惟制造若不精良,誠如訓諭,臨時安能得力?而欲期精良,又非尅期可以奏功,器械即已精良,而兵多未練,有械仍同無械?!?49)中國史學會編:《鴉片戰(zhàn)爭》第3冊,第471頁。這份奏折講出了耆英對于練兵制器,需時耗費,非短期所能奏功的憂慮,也折射出耆英原來海防變革之意的游移。1844年6月,中美《望廈條約》簽訂前夕,當美使顧盛欲將“六輪手槍、步槍、蒸汽戰(zhàn)艦模型、造船圖紙、電話機、望遠鏡”等禮物送交給耆英并請他代為轉(zhuǎn)呈大清皇帝時,耆英卻拒絕了。(50)參見丹涅特:《美國人在東亞》,北京:商務印書館,1959年,第121—126頁。有意思的是,半年前的耆英還在派人極力搜羅、購買洋槍以進呈朝廷,此次居然拒絕轉(zhuǎn)呈美使顧盛送給道光帝的禮物,前后之反差,精明的耆英若不是準確地揣測“上意”的變化,是絕不敢冒險擅作主張的。1844年10月,當法使拉萼尼向耆英建議清政府“派官赴伊國,學習修船鑄炮水戰(zhàn)兵法”,(51)中國史學會,《鴉片戰(zhàn)爭》第1冊,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57年,第75頁。耆英回應:“船炮水戰(zhàn),用之各有其宜,便于西洋者,不必便于中國,且中國于洋船洋炮亦均能仿造,更無庸遠赴弗蘭西學習。”(52)中國史學會,《鴉片戰(zhàn)爭》第1冊,第79頁。這種對待西方“船堅利炮”的認知與態(tài)度與其先前所主張的“師夷長技”截然相別。思想懈怠隨之的是行動上的遷延與保守:耆英蒞任兩廣總督,治粵七年,于粵東海防建設除恢復舊觀之外,僅于1846年倡建九龍城寨,(53)參見鄧開頌、陸曉敏主編:《粵港澳近代關(guān)系史》,廣州:廣東人民出版社,1996年,第31頁。而新建九龍城寨,從建筑結(jié)構(gòu)、防御設施和防御功能等來看,與鴉片戰(zhàn)爭以前清朝傳統(tǒng)的海防軍事防御工事幾無任何改造與更新。(54)參見茅海建著:《天朝的崩潰》,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lián)書店,1995年,第41頁。其他如“水陸并重”“師夷長技”“改革水師”“整頓吏治”之振衰革新之舉措則幾無涉及。(55)參見文慶等編:《籌辦夷務始末》(道光朝),第3010—3011頁。另一方面,《南京條約》簽訂之后,道光帝對退敵撫夷有功的耆英褒獎有加,賜予其“有膽有識”“有守有為”兩塊牌匾。(56)參見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鴉片戰(zhàn)爭檔案史料》(五),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1992年,第730頁。同時,對在粵東繼續(xù)善后“撫局”的耆英在諭旨中反復叮囑其要與外夷議訂“萬年和好之約”,維持中外相安的局面。(57)參見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明清宮藏中西商貿(mào)檔案》(七),第3925—3927頁。道光帝的意圖,主持對外交涉的耆英十分清楚,“力持和局”“避免重啟釁端”,不僅關(guān)乎朝局之穩(wěn)、國之安危,也關(guān)系到其本人的榮辱得失。1847年12月5日,“黃竹岐案件”發(fā)生,耆英屈服于英方的壓力,斬首4位村民,判斬、絞監(jiān)候各1人,充軍流放3人,杖一百徒三年6人。(58)參見馬士:《中華帝國對外關(guān)系史》第一卷,第441頁。為維持中外相安,不惜殘民媚外,此所作為,與其在兩江總督任上所倡導的整頓吏治、聯(lián)民抗夷自相矛盾。一時朝野輿情喧囂,而耆英的訴由是“兵端不可開,夷情不能不順”。(59)參見蔣廷黻:《近代中國外交史料輯要》上卷,上海:商務印書館,1932年,第371頁。事實上,“黃竹岐案件”的處理,沒有影響耆英的仕途青云,道光帝稱耆英忍辱負重,乃“忠賢智良之臣”。(60)參見袁英光、童浩整理:《李星沅日記》上冊,北京:中華書局,1987年,第432頁。1848年(道光二十八年),耆英離職入覲,留京供職,賜雙眼花翎,管理禮部、兵部兼都統(tǒng),拜文淵閣大學士,權(quán)勢榮耀臻于至極。

        以上觀之,兩廣總督任上的耆英對海防變革的疏離懈怠,表面看來是其浸身于粵東撫局,分身乏術(shù),背后邏輯則是鴉片戰(zhàn)爭前后道光帝態(tài)度由重海事而傾于撫局的轉(zhuǎn)向。耆英的“機變”迎合了道光帝的好惡,也換得了道光朝晚期海疆的短時茍安。耆英也因此踏上了其仕途的巔峰,而那場本該啟動的海防變革卻黯然湮沒。歷史的經(jīng)驗是任何一場政治或軍事變革,離不開具有堅定改革意志又握有政治權(quán)力的能臣名吏主導,更離不開最高統(tǒng)治者的傾力支持。然而,鴉片戰(zhàn)爭后十年間,處于政治權(quán)力中樞的耆英隨上意而“機變”;乾綱獨斷的道光帝惡聞變革,因循茍且。鴉片戰(zhàn)爭時期海防變革之夭折,也就成為理所當然。

        (二)耆英對西洋認識上的片面與不足

        海防變革思想的產(chǎn)生源于耆英對鴉片戰(zhàn)爭情勢的判斷及其對西方有一定的認識;而海防變革舉措實施之夭折則又緣于其對西方認識的不足,這恰如一枚硬幣的正反兩面。由于身兼對外交涉的使命,耆英是鴉片戰(zhàn)爭時期接觸西人次數(shù)較多、時間較長的清廷封疆大員。其比較留意西人西事,在兩廣總督任上,也曾組織專人搜集西人信息。耆英對其時“西人之性”、西方的武器裝備與軍事技術(shù)、西醫(yī)和西方的宗教均有相當?shù)恼J識。耆英認為“西洋各國以通商為性命”,(61)參見中國史學會:《鴉片戰(zhàn)爭》第1冊,第456頁。因此,“妥議稅餉章程”,裁減海關(guān)陋規(guī),以商制之;(62)參見中國史學會:《鴉片戰(zhàn)爭》第1冊,第13頁。他認識到“船堅利炮”與戰(zhàn)爭勝負的關(guān)系,因此提倡學習西方的槍炮船械制造技術(shù),整軍經(jīng)武,以圖自強,把學習西方先進的技藝同國家的自強相聯(lián)系;督粵期間,美國新教傳教士兼醫(yī)生伯駕醫(yī)好了折磨耆英二十多年的皮膚頑疾,耆英贈給伯駕“妙手回春”“壽世濟人”匾額,并對西醫(yī)產(chǎn)生興趣,帶領(lǐng)所屬官員多次到西醫(yī)局看病,甚至于對西方傳教士在廣州所開辦的醫(yī)院和慈善機構(gòu)持默許和肯定態(tài)度;對于西方的宗教,耆英認為天主教從其性質(zhì)來看,應該說是勸人棄惡從善的,與異端邪教迥不相同,(63)參見衛(wèi)青心:《法國對華傳教政策》上卷,黃慶華譯,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1年,第373—375頁。因而在基督教弛禁問題上持積極態(tài)度。顯而易見,耆英對西方的軍事、經(jīng)濟乃至醫(yī)學、宗教都有一定的了解,而其認識的功利性、實用性也是很明顯的。

        然而中西交沖之初,拘囿于時代,耆英對西洋的認識又是相當不足與片面的。如其對西醫(yī)的贊譽與對西方宗教的寬容,負責主持外交的耆英,則是將二者作為融通交涉中外雙方感情的工具,而至于西醫(yī)之科學原理,宗教背后之近代人文底蘊,耆英則茫然不知;又于商貿(mào)而言,耆英則認為:“夷性嗜利尚氣,而其嗜利之心更勝于尚氣,是以不遠數(shù)萬里,歷涉重洋,來粵貿(mào)易。凡屬有利可圖之處,即小有不平,亦隱忍不敢較量?;浿辛曀?,無論在官兵役,小民及肩挑步擔、駕船受雇之人,即因其不敢較而侮弄之,又艷其得利厚而勒索之。大小文武官員,于內(nèi)外之防,過于嚴峻,一切微文細故,無不持之過急,視之過卑,夷情不能上達,城狐社鼠,即假借為威。于是浮費日增,夷利日薄,隨啟走私之弊。弁兵胥役,又從而得規(guī)賣放,我之利權(quán)日漸下移,夷之得值更不如前。利薄則氣生,以至逞其驕傲,釀成變亂。”(64)“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近代中國對西方及列強認識資料編》,中國臺北:文海出版社,1976年,第333頁。耆英既揭露了當時清政府吏治的腐敗,也認識到從事商業(yè)貿(mào)易、追求商業(yè)利益是外人謀生的重要手段和主要目標,同時指出因追求商業(yè)利潤的受阻,英國不惜發(fā)動大規(guī)模的戰(zhàn)爭。這種見識,部分地觸及到了西方商貿(mào)真實的具象,是對傳統(tǒng)商貿(mào)認識的某些突破,但程度有限。他沒有也不可能認識到到近代西方資本主義國家貿(mào)易背后對外擴張侵略的本質(zhì),因此,鴉片戰(zhàn)爭后,清政府亦只是通過開放通商口岸,實施妥協(xié)的優(yōu)惠稅則來滿足西方的要求,以求“一勞永逸”的“和平”。而于振衰起弊,圖強自為,則松緩遲滯。即如耆英比較清醒地認識到中英之間武器裝備的巨大差異,亦試圖探究其背后緣由:“內(nèi)地制造槍炮之法,本系傳自西洋,而恒不及西洋,每欲得其器,而審其所以”,“鐵制精良,熔煉純熟,其靈巧便捷非內(nèi)地所能制造,細訪西洋各國制造之法,不惜工本,勤加選擇,稍不如式,即另行鑄造,務求利用而后已,此內(nèi)地之火器之所以恒不及西洋也”。(65)蔣廷黻編:《籌辦夷務始末補遺》(道光朝)第3冊,第832—833頁。然而耆英根本無法認識到其伏藏在“船堅炮利”背后的科學體系,更無法了解到其背后強大的工業(yè)及其綜合國力的支撐。震羨于西洋之“船堅炮利”,一方面主“撫”,另一方面強調(diào)“海防之變革”與“師夷之長技”?!把院汀薄皳嵋摹痹瓉肀徽J為是權(quán)宜之計,其后竟變成了經(jīng)久之謀;整軍經(jīng)武,謀圖自強原被認為是經(jīng)久之謀,其后竟變成了權(quán)宜之計,甚至轉(zhuǎn)眼成了歷史的過眼云煙。正是因為耆英等人對西洋認識的淺陋不足,因而不能從根本上喚起清廷上層社會強烈的憂患意識與強勁、長久的改弦更張、勵精圖治的內(nèi)在動能,近代海防變革也失去了知恥后勇、迎頭趕上的大好時機。

        四、余論

        綜上所述,鴉片戰(zhàn)爭時期,耆英的海防戰(zhàn)略舉措經(jīng)歷了由“以守為戰(zhàn)”到“水陸并重”的變化。同時,在鴉片戰(zhàn)爭后期,耆英提出了“師夷長技”“改革水師”“整頓吏治”以推動海防建設的舉措;這一變化卻并非孤例,鴉片戰(zhàn)爭后期的林則徐也提出變更傳統(tǒng)的重陸輕海的海防方略,學習西方的造船鑄炮技術(shù),創(chuàng)建船炮水軍以及“以民制夷”;著名學者魏源在他編撰的《海國圖志》中總結(jié)了“夷之長技三:一、戰(zhàn)艦;二、火器;三、養(yǎng)兵、練兵之法?!?66)魏源:《魏源全集》第4冊,長沙:岳麓書社,2004年,第27頁。他明確提出“師夷之長技以制夷”,(67)魏源:《魏源全集》第4冊,第1頁。向西方學習武器裝備技術(shù),尤其是水師裝備技術(shù)和軍隊建設方法,建設一支能打勝仗的遠洋之師。遺憾的是耆英、林則徐及魏源等人的這些可貴海防戰(zhàn)略舉措與思想探索,在鴉片戰(zhàn)爭之后的十年間,卻并沒有付諸實踐。溯其緣由,除了歷史活動其中的主要人物如耆英等所思所行的局限之外,從整體上考察,還與鴉片戰(zhàn)爭前后社會歷史的環(huán)境相關(guān):經(jīng)歷了鴉片戰(zhàn)爭的創(chuàng)痛,清政府本應臥薪嘗膽、振作有為,總結(jié)戰(zhàn)爭失敗的沉重教訓,吸納耆英、林則徐、魏源等人提出的海防變革舉措與思想,以啟動一場深刻的政治、軍事變革。事實卻是,鴉片戰(zhàn)爭時期少數(shù)人彌足珍貴的海防變革思想認識,既沒有匯聚成社會群體思潮,更沒有化成政治軍事實踐的精神動力?!赌暇l約》簽訂之后,“都門仍復恬嬉,大有雨過忘雷之意。海疆之事轉(zhuǎn)喉觸諱,絕口不提,即茶坊酒肆之中亦大書‘免談時事’四字,儼有詩書偶語之禁”。(68)中國歷史學會編:《軟塵私議》,《鴉片戰(zhàn)爭》第5冊,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57年,第529頁。人們茫然無措,一切都恢復到鴉片戰(zhàn)爭前之舊觀。這就是充斥道光朝官場彌久不散的“因循茍且”“尸位素餐”的懈怠之氣;“結(jié)黨營私”“貪瀆成風”的污濁之氣;“閉目塞聽”“盲目自大”的慵懶虛驕之氣。沈垚曾經(jīng)這樣評論道光年間以來的清末社會風氣:“今日風氣,備有元、成時之阿諛,大中時之輕薄,明昌、貞佑時之茍且。海宇清晏,而風俗如此,實有書契以來所未見?!?69)沈垚:《與張淵甫》,《落帆樓文集》卷八,湖州:吳興劉氏嘉業(yè)堂出版社,1927年,第48頁。世風的敗落與政治生態(tài)的嚴重惡化,注定了鴉片戰(zhàn)爭前后海防變革方開其端、轉(zhuǎn)瞬夭折的命運。

        猜你喜歡
        始末道光帝海防
        道光帝皇長子奕緯死因辨析
        廣州文博(2020年0期)2020-06-09 05:15:24
        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誕生始末
        青島大學再建始末
        商周刊(2018年25期)2019-01-08 03:31:10
        海軍官兵守衛(wèi)在海防一線
        道光帝選接班人
        道光帝選接班人
        奕山、奕經(jīng)與道光帝的輩分關(guān)系
        讀書(2009年2期)2009-02-10 09:41:22
        沈葆楨近代海防思想探討
        軍事歷史(2000年4期)2000-11-22 07:13:26
        中法海防三·六事件始末
        軍事歷史(1994年3期)1994-08-21 06:09:24
        贛西南紅二十軍始末
        軍事歷史(1994年1期)1994-08-21 06:07:02
        欧美精品videossex少妇| 亚洲国产成人va在线观看天堂| 少妇bbwbbw高潮| 日本精品熟妇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中文字幕第一页免费| 亚洲国产a∨无码中文777| 人妻少妇精品视频专区| 牲欲强的熟妇农村老妇女| 欧美成年黄网站色视频| 亚洲欧美日韩综合在线观看| 乱人伦人妻中文字幕不卡| 免费看黄在线永久观看| 色偷偷亚洲精品一区二区| 亚洲av成人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99国产精一区二区三区| 在线观看免费午夜大片| 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久久麻豆精品国产99国产精| 第十色丰满无码| 国产成人久久精品二区三区| 西川结衣中文字幕在线| 鲁一鲁一鲁一鲁一曰综合网| 成人做爰高潮尖叫声免费观看| 久久国产成人精品国产成人亚洲 | 日本乱人伦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白浆一区二小说| 夜夜综合网| 99精品又硬又爽又粗少妇毛片 | 少妇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中文无码av在线| 国产日韩欧美视频成人| 亚洲毛片av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激情一区二区三区不卡av| 亚洲综合另类小说色区| 亚洲综合色自拍一区| 99久久精品久久久| 亚洲一区二区自偷自拍另类| 亚洲日韩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人妻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亚洲女同成av人片在线观看| 久久国产精品色av免费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