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水北調”專題研究
南水北調中線工程河南受水區(qū)城鄉(xiāng)產業(yè)融合水平
測度與提升路徑
程文亮,徐玲珍,高 亮(1.1)
南水北調中線工程河南受水區(qū)高質量發(fā)展評價
劉夢琴 ,陳 雯,趙清韜(1.8)
基于PSR模型的南水北調中線工程水源地生態(tài)
安全評價指標體系構建
吳正祥,陳 雯,高 亮,等(3.1)
丹江口水庫及入庫支流水質評價
仇茂龍,王亞芹,蘇 博(3.8)
□區(qū)域環(huán)境與資源開發(fā)
寶天曼景區(qū)旅游主題轉向與升級發(fā)展研究
李 瑞,劉建中(1.14)
安徽省建設用地空間格局差異及影響因素研究
郭雨云,楊興柱(1.20)
1992—2020年我國濕地生態(tài)系統(tǒng)研究熱點可視化
分析
王佳楠 ,陳慶鋒,程啟先,等(3.15)
論環(huán)境與健康旅游
李永文,閆東坡,孟亞文,等(3.23)
昆明準靜止鋒鋒前地帶康養(yǎng)旅游資源開發(fā)研究
孟旭生,尹一帆,胡多才,等(4.1)
副中心城市建設視域下南陽文旅融合發(fā)展研究
艾春香(4.7)
糧食主產區(qū)閑置宅基地退出機制分析——以鄧州市農村為例
白景鋒,高 坤,韓 琳(4.13)
河南省黃河沿線區(qū)域經濟-環(huán)境-旅游耦合協(xié)調
時空分異及影響因素研究
趙俊遠,李海艷,李佳悅,等(6.1)
山東省A級旅游景區(qū)空間結構研究
宿慕涵,王松茂(6.9)
□基礎理論與應用技術研究
王 霞,馬曉雯(1.28)
基于LSTM深度神經網絡的智能網聯(lián)汽車軌跡
預測
熊逸展(1.32)
補貼退坡視角下農林生物質發(fā)電供應鏈決策研究
王乙娜,張 浩,莊道元(1.37)
適合離體微景觀月季品種的篩選及應用
趙麗達,馬 譽,王 圣,等(1.43)
河南省毛翅目一新記錄屬種記述
尹延震,何建剛,楊 孩,等(1.50)
非洲豬瘟病毒研究進展
何 健,石建州,劉陽坤,等(1.55)
固液界面邊界滑移對液滴振蕩行為影響的VOF
模擬
尹宗軍,張椿英,蘇 蓉,等(3.28)
南陽城區(qū)蒿屬植物分布及其葉表皮特征比較
郭國業(yè),董聯(lián)政,周 索(3.34)
獼猴桃試管苗無菌扦插研究
楊 迪,安紅旗,張乃群(3.39)
南陽地區(qū)發(fā)展軟籽石榴的凍害風險分析
王宇翔,高小峰,雷夢瑤,等(3.45)
中原民間故事融入幼兒園課程的行動與研究
李 輝,張旭娜(3.51)
廣義協(xié)變 Hamilton 系統(tǒng)的退化條件
王 根(4.18)
多功能一體三面激光打標機的研發(fā)設計
黃義定,張伯倫,張林霞,等(4.21)
橋梁施工控制中的溫度應力分析
王新征,石 靜,王長青(4.27)
大豆非同義SNP相鄰堿基組分分析
王 娟,常 瑋(4.33)
基于POI 大數據的珠海二手房價格空間分布與
影響因素實證研究
張秀鵬,張志翱(4.38)
黃河流域河南段體育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空間分布
特征及影響因素研究
閆樹人,郝美麗(4.44)
一類性質沒有Hermitian矩陣優(yōu)但比一般矩陣良的
矩陣
田詠梅,劉慧娟,王 超(6.18)
微元法求旋轉體體積的幾何研究
賀慧霞,李婭,馬 健(6.22)
南陽地區(qū)食蚜蠅科昆蟲名錄及區(qū)系分析
李 楨,馬 娜(6.25)
碳鋼表面電化學沉積氧化鋅層的腐蝕防護性能
研究
張椿英,趙浩峰,陳鴻飛,等(6.33)
1550 nm高功率窄線寬光纖放大器的特性研究
吳 洋,王燕檔,林兆培,等(6.37)
基于Google Earth Engine的國內外研究進展
田洪陣,魏娜,李 歡,等(6.41)
□政治研究
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內在要求、現(xiàn)實指向與構建理路
楊 宇,羅理章(2.1)
家政服務人員崗位勝任力模型初探
趙依然,李 杰(2.8)
中國共產黨精神譜系凝練問題研究
焦金波,郭 珂(5.4)
紅色文化鑄就時代青年“精神鈣質”:作用機理、
基本內涵和實踐路徑
孫路亮,楊立志(5.10)
□法律研究
作為刑罰附隨的生態(tài)修復責任研究
黃 擎,劉期湘(2.14)
全面依法治國視閾下儒家法律思想的現(xiàn)代意義
詮釋
李小峰,劉國強,胡曉濤(2.21)
物業(yè)服務企業(yè)高空拋墜物侵權責任承擔的實證
研究
田國興,于佳欣(5.15)
新時代基層行政執(zhí)法的風險防控
曹 延,柳 溪(5.22)
□詞學論壇
近現(xiàn)代詞集評點的發(fā)展歷程
周 翔(2.27)
《水龍吟》聲情考論
吳 瓊(2.34)
新發(fā)現(xiàn)孫人和《詞學通論》及其價值
和希林(2.40)
北宋初期詞學的傳承與流變
岳淑珍(5.27)
鄭文焯與鄧濂詞學交游考
賈光奔,杜慶英(5.38)
隱藏在廣告中的詞學批評——以《詞學季刊》刊登的文學廣告為例
張寒濤(5.46)
□語言學研究
論藏緬語由形態(tài)型向分析型轉型的趨勢
戴慶廈,楊曉燕(2.46)
唐河方言本字例釋
袁善來,方向旻(2.52)
論國學熱背景下漢字的繼承與弘揚
高艷利(2.58)
□思想政治理論課研究
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三進”教學
模式研究——以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概論課程為例
牛田盛(2.63)
□課程思政專題研究
計算機網絡課程思政元素及教學方法探索
劉金江,劉天陽,李 賀(4.65)
混凝土結構設計原理課程思政切入點及融入途徑
研究
陳佩圓(4.70)
財政學課程思政改革的路徑研究
賈云赟(4.73)
□編輯學研究
學術期刊編輯規(guī)范化及常見問題分析
張今歌(5.68)
守正與創(chuàng)新:高校學報的可持續(xù)發(fā)展——以社科學報編輯的視角
張?zhí)炀?5.72)
□教育教學研究
大地測量坐標系轉換的MATLAB教學軟件平臺
開發(fā)
高春春,呂子豪,張 朋,等(1.63)
“水質工程學”課程思政的切入點及融入途徑研究
趙東升,張怡文,徐 俊,等(1.68)
網絡教學平臺在“旅游地理學”教學中的應用與
研究——以超星學習通為例
趙菲菲 ,薛紅勤 ,張 朋,等(1.72)
立足學生本位 凝練生命之思——以《創(chuàng)業(yè)史》為例分析當代文學教學內容
的優(yōu)化
鄭 新(2.68)
從文化視角探討大學英語教學改革
李順姬(2.73)
專業(yè)學位研究生實踐創(chuàng)新與科技服務平臺建設的
思考
——以現(xiàn)代園藝“薔-微庭院”科技服務平臺
為例
丁傳雨,崔 艷,杜 麗,等(3.56)
基于校企協(xié)同育人模式的數據結構課程教學研究
王曉燕 ,董 昊(3.60)
成果導向BOPPPS教學模式的應用研究——以數控技術課程為例
李耀輝,師路歡(3.64)
線上線下混合模式個性化系統(tǒng)教學設計探索與
實踐——以工業(yè)機器人編程技術課程為例
張艷霞,王登峰(3.68)
基于“雨課堂”的人力資源管理課程教學模式探析
莊二平(3.73)
基于OBE理念的現(xiàn)代教育技術課程教學改革與
創(chuàng)新
林青松,馬黎明(4.51)
基于成果導向教育理念(OBE)普通植物病理學
課程教學過程設計
陶愛麗,李玉英,石建州,丁傳雨(4.56)
化工實訓校內實踐教育基地建設及教學開展探究
王 琳,湯玉峰,劉光印,等(4.60)
新文科建設背景下師范院校中文專業(yè)卓越教師
培養(yǎng)策略研究
王春陽(5.51)
認證視域下地方師范院校發(fā)展的機遇、轉向與路徑
田小楓(5.56)
“雙減”背景下師范院校圖書館服務地方基礎教育
探討
項 艷(5.62)
齊次線性方程組解的結構及求解的混合式教學
設計
譚 冰,王 婷,高景利,等(6.52)
操作系統(tǒng)課程中的思政教育探索與實踐
蘭義華,崔 蕊,張麗娜(6.58)
啟發(fā)式教學和傳統(tǒng)式教學效果的比較分析——以“人體組織學與解剖學實驗”為例
杜瑞卿,劉瑩娟,夏 敏(6.63)
專業(yè)認證背景下師范專業(yè)教育實踐共同體構建
研究——以南陽師范學院生物科學專業(yè)為例
張乃群,楊莉萍,楊柯金(6.67)
多媒體輔助下的教學板書設計
張 錚(6.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