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免费av电影一区二区三区,日韩爱爱视频,51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91视频爱爱,日韩欧美在线播放视频,中文字幕少妇AV,亚洲电影中文字幕,久久久久亚洲av成人网址,久久综合视频网站,国产在线不卡免费播放

        ?

        公元前8—7世紀(jì)腓力斯丁城邦戰(zhàn)略地位研究

        2023-01-16 02:13:58馬一舟
        外國問題研究 2022年4期
        關(guān)鍵詞:城邦猶太帝國

        馬一舟

        (廈門大學(xué) 歷史與文化遺產(chǎn)學(xué)院,福建 廈門 361005)

        公元前13世紀(jì)以后,東地中海世界開始動蕩不安,尤其是海上民族的入侵給埃及和近東地區(qū)其他國家?guī)砭薮蟮挠绊憽K麄儙淼牟粌H僅是破壞與毀滅,也帶來了新的政治勢力,其中腓力斯丁人就是海上民族遷徙到巴勒斯坦南部地區(qū)的一支新興力量。數(shù)百年后,他們?nèi)〈税屠账固鼓喜康貐^(qū)的原住民,建立了腓力斯丁人城邦,逐漸成長為這一地區(qū)重要的政治勢力與經(jīng)濟實體。腓力斯丁人集中居住的五個重要城邦——阿什克倫(Ashkelon)、阿什杜德(Ashdod)、以革倫(Ekron)、加沙(Gaza)和迦特(Gath),憑借巴勒斯坦南部地區(qū)優(yōu)越的地理條件,建立貿(mào)易中轉(zhuǎn)站;同時依靠這一地區(qū)良好的自然環(huán)境使之成為葡萄酒和橄欖油的重要產(chǎn)地。經(jīng)過腓力斯丁人上百年的建設(shè)與發(fā)展,這一地區(qū)成為東地中海世界重要的經(jīng)濟貿(mào)易中心。由于腓力斯丁城邦所處的地理位置是溝通埃及與兩河流域重要的貿(mào)易與軍事通道,公元前8世紀(jì)后,腓力斯丁城邦成為近東國家爭奪的對象。

        至公元前8世紀(jì),新亞述帝國、埃及以及猶太王國都參與了對腓力斯丁人城邦的爭奪。關(guān)于這一過程,目前保留了較為豐富的文獻資料以及考古遺存。根據(jù)這些史料,學(xué)者們展開了多個層面的研究。國外學(xué)者或從考古資料出發(fā)研究腓力斯丁人的來源與發(fā)展,或以文獻著手研究腓力斯丁人城邦與其他國家與地區(qū)的交往。(1)國外學(xué)者的代表性研究成果有:特魯?shù)隆ざ嗌闹鳌峨枇λ苟∪艘约八麄兊奈镔|(zhì)生活》(Trude Dothan, The Philistines and Their Material, Jerusalem: Israel Exploration Society, 1982)從考古資料入手詳細(xì)介紹了腓力斯丁人的由來以及特征;瑞德福德的《古代埃及,迦南以及以色列》(D. B. Redford, Egypt, Canaan, and Israel in Ancient Times, Princeton: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92)是研究埃及與迦南地區(qū)交往的重要著作,作者使用了大量的考古以及文獻資料探討了公元前8—7世紀(jì)埃及與迦南地區(qū)的交往;塔德摩爾的文章《亞述統(tǒng)治下的腓力斯丁人》(Hayim Tadmor, “Philistia under Assyria Rule,” The Biblical Archaeologist, Vol.29, 1966, pp.86-102)詳細(xì)考察了亞述帝國對腓力斯丁人城邦的征服與統(tǒng)治,這是研究兩者關(guān)系的代表性成果。亞伯拉罕·福斯特和埃胡德·維斯合寫的文章《猶太、腓力斯丁以及地中海世界:重建公元前7世紀(jì)的經(jīng)濟體系》(Avraham Faust, Ehud Weiss, “Judah, Philistia, and the Mediterranean World: Reconstructing the Economic System of the Seventh Century B. C. E.,” Bulletin of the American Schools of Oriental Research, No.338, 2005, pp.71-92)一文通過分析猶太王國和腓力斯丁城邦的經(jīng)濟模式重構(gòu)了公元前7世紀(jì)的地中海經(jīng)濟模式,這是研究這一時期經(jīng)濟的代表性文章。相較而言,國內(nèi)學(xué)者較多關(guān)注腓力斯丁人的早期歷史,甚少關(guān)注腓力斯丁人定居在巴勒斯坦地區(qū)后與近東世界交往的歷史。(2)國內(nèi)學(xué)者對腓力斯丁人早期歷史的研究成果有郭丹彤教授的論文《論海上民族對埃及的移民及其對近東世界的影響》(《社會科學(xué)戰(zhàn)線》2009年第8期)探討了海上民族的入侵對近東世界的影響,其中談及了早期腓力斯丁人來到巴勒斯坦地區(qū)并建立城邦。

        為此,本文充分運用原始材料與考古資料,梳理腓力斯丁人及其城邦的建立過程,探究腓力斯丁人城邦與近東世界的交往,重點探討圍繞腓力斯丁城邦所展開的戰(zhàn)爭,分析這些爭奪發(fā)生的根本原因,從而揭示出腓力斯丁城邦的戰(zhàn)略地位。

        一、腓力斯丁人的起源與發(fā)展

        大約在公元前13世紀(jì)后半期腓力斯丁人跟隨海上民族遷徙來到敘利亞-巴勒斯坦地區(qū),并于公元前12世紀(jì)在巴勒斯坦地區(qū)南部定居下來。(3)學(xué)者們對于腓力斯丁人何時來到巴勒斯坦地區(qū),何時定居下來有著諸多爭議。最新討論參見:Israel Finkelstein, “Philistine Chronology: An Update,” Israel Exploration Journal, Vol.68, No.2, 2018, pp.221-231。

        現(xiàn)在學(xué)者們通常認(rèn)為腓力斯丁人是古代海上民族的一支,來自希臘的邁錫尼地區(qū)。(4)對腓力斯丁人最初的認(rèn)識源自希臘地區(qū)的考古發(fā)掘和埃及拉美西斯三世麥地納哈神廟的壁畫。具體參見:Trude Dothan, The Philistines and Their Material, Jerusalem: Israel Exploration Society, 1982, pp.21-22.

        古代埃及文獻有較多關(guān)于海上民族以及腓力斯丁人的記錄,第151號阿瑪爾納信件就提及了海上民族中的登也尼人,(5)Anson F. Rainey, The El-Amarna Correspondence: A New Edition of the Cuneiform Letters from the Site of El-Amarna Based on Collations of All Extant Tablets, Vol.I, Leiden & Boston: Brill, 2015, pp.764-765.第81號信件、第122號信件以及第123號信件都提及了海上民族中的舍爾登人,(6)Anson F. Rainey, The El-Amarna Correspondence: A New Edition of the Cuneiform Letters from the Site of El-Amarna Based on Collations of All Extant Tablets, Vol.I, pp.482-483;642-643; pp.644-645.拉美西斯二世(前1279—前1213年)和美塄普塔(前1213—前1203年)也都留下了關(guān)于海上民族的記載,他們不僅提及了舍爾登人,還提及了盧卡人、艾克維什人等。

        首次提及腓力斯丁人的文獻出現(xiàn)于第二十王朝的國王拉美西斯三世(前1184—前1153年)統(tǒng)治時期,拉美西斯三世擊敗了入侵埃及的海上民族和利比亞人,并將這一功績刻寫于麥地納哈布祭廟的墻壁上。銘文中提及了海上民族中的一支皮勒賽特人(prstyw),即腓力斯丁人:“北方各國都在瑟瑟發(fā)抖,如腓力斯丁人和柴可如人將他們(北方國家)趕出他們的土地。……他們是陸地上的武士,也是海上的戰(zhàn)士。”(7)K. A. Kitchen, Ramesside Inscription, Historical and Biographical, Vol.V, Oxford: Blackwell, 1977, p.22; 郭丹彤:《古代埃及象形文字文獻譯注》上卷,長春:東北師范大學(xué)出版社,2015年,第312頁。根據(jù)銘文的記載能夠看出,跟隨海上民族入侵巴勒斯坦地區(qū)的腓力斯丁人和柴可如人襲擊了巴勒斯坦地區(qū)的國家,并驅(qū)逐了當(dāng)?shù)鼐用瘛U鞣屠账固沟貐^(qū)后,海上民族開始向埃及進攻:“沒人能抵抗他們的進攻,赫塔、孔德、迦基米什、阿爾瓦德和阿拉薩都被荒廢了。他們在阿莫爾建立了基地?!麄儙е鹧媲巴<埃麄兊闹饕С终呤请枇λ苟∪恕⒑湛死杖?、舍克勒什人以及登也尼人?!?8)J. H. Breasted, Ancient Record of Egypt, Vol.IV, Chicago: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06, p.38.拉美西斯三世最終擊敗了海上民族的入侵:“凡為自己強取榮耀的,我必將懲治他們,他們就是腓力斯丁人、達(dá)努那人和沙庫魯沙人?!?9)K. A. Kitchen, Ramesside Inscription, Historical and Biographical, Vol.V, Oxford: Blackwell, 1977, p.31.腓力斯丁人失敗之后,他們向拉美西斯三世臣服:“腓力斯丁人對我說,哦,阿蒙神的兒子,偉大的國王,請您賜予我們呼吸吧。”(10)K. A. Kitchen, Ramesside Inscription, Historical and Biographical, Vol.V, p.31.這段銘文描述了拉美西斯三世擊敗了海上民族,同時也擊敗了腓力斯丁人,沒有讓他們成功入侵埃及。

        除了拉美西斯三世的銘文之外,公元前11世紀(jì)早期成文的《阿蒙霍普的專有名詞》也記載了駐留在巴勒斯坦的腓力斯丁人,文中記載了3支海上民族即舍爾登人、提杰克爾人以及腓力斯丁人,還提及阿什克倫、阿什杜德以及加沙這三座城市都在腓力斯丁人的控制之下。(11)Alan Gardiner, Ancient Egyptian Onomastica I, London: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47, pp.194-200.

        此外,《圣經(jīng)》不僅提及了腓力斯丁人的來源,還記載了腓力斯丁人與以色列人、埃及人的關(guān)系?!妒ソ?jīng)》中腓力斯丁人最早出現(xiàn)在《創(chuàng)世記》10:14中:“帕斯魯細(xì)人、迦斯路希人、迦斐托人、從迦斐托出來的有非利士人?!?12)《圣經(jīng)·創(chuàng)世記》,13:14。《創(chuàng)世記》認(rèn)為腓力斯丁人源自埃及,這一認(rèn)知可能與拉美西斯三世對海上民族的戰(zhàn)爭相關(guān)。而《阿摩司書》和《耶利米書》則提及腓力斯丁人與克里特人關(guān)系密切,腓力斯丁人來源于克里特地區(qū)即來自希臘。(13)《圣經(jīng)·阿莫斯書》9:7;《圣經(jīng)·耶利米書》47:4?!妒ソ?jīng)》雖然沒有直接說明腓力斯丁人的來歷,但是提及了腓力斯丁人與希臘和埃及之間的密切聯(lián)系?!妒繋熡洝泛汀度瞿付洝范啻翁峒傲艘陨腥伺c腓力斯丁人之間的交往與戰(zhàn)爭,雙方密切的交往以及戰(zhàn)爭則可以證實以色列的士師時代腓力斯丁人就已經(jīng)來到巴勒斯坦地區(qū),并且定居于此。

        除了歷史文獻之外,腓力斯丁人留下的大量考古遺址為他們的存在提供了直接證據(jù)。進入20世紀(jì)之后,學(xué)者們對腓力斯丁人的遺址進行了長時間大規(guī)模的考古工作,進一步確定了腓力斯丁人的來源、生活時間與范圍,同時為我們研究腓力斯丁人的政治、經(jīng)濟模式以及文化形式提供重要史料支撐,其中施塔格、多森以及吉提尼對阿什克倫、阿什杜德和以革倫的考古工作對于研究腓力斯丁城邦起到了關(guān)鍵性的作用。(14)關(guān)于這一地區(qū)的考古報告非常豐富,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有:L. E. Stager, Ashkelon Discovered: From Canaanites and Philistines to Romans and Moslems, Washington, D.C.:Biblical Archaeology Society,1991; L. E. Stager, J. D. Schloen, and D. M. Master, eds., Ashkelon 1: Introduction and Overview(1985—2006), Winona Lake:Biblical Archaeology Society, 2008; M. Dothan, Ashdod II—III: The Second and Third Season of Excavations 1963, 1965, Sounding in 1961: Text and Plates (‘Atiqot 9—10), Jerusalem Department of Antiquities and Museums in the Ministry of Education and Culture, 1971; T. Dothan and S. Gitin, “Notes and News: Tel Miqne(Ekron),” Israel Exploration Journal, Vol.32, 1982, pp. 150-153; Vol.33, 1983, pp.127-129; Vol.35, 1985, pp.67-71; Vol.36, 1986, pp.104-107; Vol.37, 1989, pp.63-68.他們在考古中發(fā)現(xiàn)的陶器形制,地層的分層,能夠證實腓力斯丁人的陶器繼承了邁錫尼文化的特征;通過對陶器碳14的測定也可以進一步確定腓力斯丁人大概于公元前12世紀(jì)來到巴勒斯坦地區(qū)的南部,并定居下來。(15)Israel Finkelstein, “Philistine Chronology: An Update,” Israel Exploration Journal, Vol.68, No.2, 2018.

        總體而言,腓力斯丁人應(yīng)該是來自希臘地區(qū)的居民,海上民族遷徙時,他們隨之來到巴勒斯坦南部并最終定居下來。他們居住在地中海東岸,南部接近埃及,東部與以色列王國毗鄰,北方靠近古老的腓尼基人城市,該地區(qū)成為連接敘利亞至埃及的重要貿(mào)易與軍事通道。腓力斯丁人聚居的阿什克倫、阿什杜德、以革倫、加沙以及迦特成為其重要的政治與經(jīng)濟中心。他們借助巴勒斯坦南部地區(qū)的農(nóng)業(yè)基礎(chǔ)發(fā)展種植業(yè),發(fā)展對外貿(mào)易,他們的城市成為東地中海地區(qū)重要的貿(mào)易港口與經(jīng)濟中心。

        二、爭奪腓力斯丁城邦控制權(quán)的戰(zhàn)爭

        公元前9世紀(jì),兩河流域的新亞述帝國興起,開始逐步向外擴張。國王沙拉曼薩爾三世(前858—前824年)統(tǒng)治時期,亞述向敘利亞地區(qū)發(fā)起進攻。他率領(lǐng)軍隊穿越幼發(fā)拉底河,擊敗了敘利亞地區(qū)的城邦國家,迦基米什、庫姆赫烏、比特·阿古斯、梅里迪亞、薩馬勒、帕提努和古拉古努等城邦向新亞述帝國臣服,并向新亞述帝國繳納賦稅。(16)J. B. Pritchard, Ancient Neat Eastern Text Relating to the Old Testament, Princeton: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50, pp.278-288.至提格拉特帕拉沙爾三世(前744—前727年)統(tǒng)治時期,新亞述帝國已經(jīng)基本征服了敘利亞地區(qū),在向巴勒斯坦地區(qū)發(fā)動進攻時,試圖控制腓力斯丁人的城邦。

        相較于新興的亞述帝國,古老的埃及顯得力不從心。自新王國結(jié)束后,埃及逐步退出了敘利亞-巴勒斯坦地區(qū),由于國內(nèi)強勁的宗教勢力,埃及國家出現(xiàn)了分裂,國力衰退。但是巴勒斯坦地區(qū)在埃及的經(jīng)濟發(fā)展中有著至關(guān)重要的地位,他們需要保持與巴勒斯坦地區(qū)以及敘利亞地區(qū)的貿(mào)易來獲得自己所需的物資,因此埃及希望腓力斯丁城邦至少保持其獨立性,以此保證貿(mào)易通道的順暢。

        除了新亞述帝國與埃及外,公元前10世紀(jì)興起的猶太王國也有著對外擴張的意愿,趁埃及勢力退出巴勒斯坦地區(qū)之機介入這一地區(qū)事務(wù),并且控制了部分巴勒斯坦地區(qū)。公元前8世紀(jì),猶太王國分裂成了北方的以色列王國與南方的猶太王國,雖然所羅門王統(tǒng)治時期的強盛早已不再,但是它們依舊希望能在巴勒斯坦地區(qū)占有一席之地,這樣不僅僅可以保護自身領(lǐng)土安全,同時也能夠保證經(jīng)濟貿(mào)易的順利發(fā)展。

        新亞述帝國的興起、埃及勢力的減退以及猶太王國的發(fā)展,導(dǎo)致公元前8—7世紀(jì)近東世界格局發(fā)生了巨大的變化。新亞述帝國、埃及以及猶太王國三者對巴勒斯坦地區(qū)有著不同的政治利益訴求,腓力斯丁城邦則成為三方爭奪的焦點。為此,三方圍繞腓力斯丁人城邦展開了長時期的政治與軍事斗爭。

        新亞述帝國與埃及圍繞腓力斯丁城邦的首次交鋒發(fā)生在提格拉特帕拉沙爾三世統(tǒng)治時期。公元前734年,提格拉特帕拉沙爾三世向巴勒斯坦地區(qū)發(fā)動進攻,卡拉胡地區(qū)出土的一塊泥板記載了這一事件:“加沙城的城主哈努努懼怕我強有力的武器,逃往埃及。我征服了他的王城——加沙。我?guī)ё吡恕?30)塔蘭特的黃金,800塔蘭特的白銀,加沙的人民,以及他們的財產(chǎn)。同時我還帶走了哈努努的妻子、孩子、女兒,他的財富和他的神?!?17)D. J. Wiseman, “Two Historical Inscriptions from Nimrud,” Iraq, Vol.13, 1961, p.23; Haim Tadmor and Shigeo Yamada, The Royal Inscriptions of Tiglath-pileser III, King of Assyria 744-727 BC and Shalmaneser V 726-722 BC, Kings of Assyria, Winona Lake: Eisenbrauns, 2011, pp.126-127.加沙的國王哈努努不想屈服于新亞述帝國的統(tǒng)治,逃往埃及,尋求埃及的幫助。

        但是逃往埃及的哈努努并沒有獲得埃及的幫助:“他像一只小鳥從埃及飛回來?!易屗匦碌巧贤跷?。我認(rèn)為他……如同新亞述帝國的貿(mào)易市場。我在名為‘埃及之河’的城市樹立了有我的王室形象的石碑,這座城市建立在河床……”(18)J. B. Pritchard, Ancient Neat Eastern Text Relating to the Old Testament, Princeton: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50, pp.283-284; Haim Tadmor and Shigeo Yamada, The Royal Inscriptions of Tiglath-pileser III, King of Assyria 744-727 BC and Shalmaneser V 726-722 BC, Kings of Assyria, Winona Lake: Eisenbrauns, 2011, p.127.埃及與敘巴地區(qū)城市之間交往由來已久,新王國時期,埃及的勢力范圍達(dá)到了敘巴地區(qū),并承諾給予大部分?jǐn)偷貐^(qū)的城邦國家庇護。至公元前8世紀(jì),埃及對敘巴地區(qū)的影響力逐漸下降,但是在遇到外敵入侵之時,敘巴地區(qū)的城邦依然希望得到埃及的幫助。

        對此,瑞德福德認(rèn)為,新亞述帝國文獻記載哈努努像一只小鳥飛回來,說明此時的埃及無法給哈努努提供相應(yīng)的保護。這一時期的埃及由于國家分裂,國家整體實力下降。埃及南部的庫什王國正虎視眈眈地企圖奪取整個埃及的統(tǒng)治權(quán),新亞述帝國軍事實力強勁,埃及國王根本無力同時對抗南北兩方面的力量,因而主動向新亞述帝國示好,將哈努努遣返。(19)D. B. Redford, Egypt, Canaan, and Israel in Ancient Times, Princeton: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92, p.343.

        哈努努返回加沙后,提格拉特帕拉沙爾三世不僅沒有處死他,反而讓他繼續(xù)擔(dān)任加沙國王。但是因為新亞述帝國軍隊屠殺了加沙人民,并帶走了哈努努的家人,因此哈努努并未感恩戴德,相反,哈努努仍舊想推翻新亞述帝國的統(tǒng)治。公元前721年,趁新亞述帝國內(nèi)部政局不穩(wěn),哈努努加入了由哈馬斯的亞尼·比迪組成的反新亞述帝國同盟。(20)Hayim Tadmor, “Philistia under Assyria Rule,” The Biblical Archaeologist, Vol.29, 1966, p.91.次年,反新亞述帝國同盟在哈馬斯的亞尼·比迪的領(lǐng)導(dǎo)下在卡爾卡拉與薩爾貢二世(前721—前705年)展開了戰(zhàn)斗,慘遭失敗。(21)W. W. Hallo, ed., The Context of Scripture, Volume Two: Monumental Inscription from the Biblical World, Leiden and Boston: Brill, 2003, p.296.

        從新亞述帝國的記載中可以看出,埃及對待加沙的態(tài)度是在逐步發(fā)生改變的。哈努努第一次向埃及求助時,埃及不僅沒有援助加沙,相反將哈努努作為謀求和平的籌碼遣返給了新亞述帝國。當(dāng)哈努努再次反叛新亞述帝國統(tǒng)治時,埃及則派軍參與了這次戰(zhàn)爭。由于新亞述帝國與埃及在對待腓力斯丁城邦有著不同的利益目標(biāo),雙方必然就這一地區(qū)展開斗爭。新亞述帝國對加沙的入侵是其對腓力斯丁城邦征服的開始,并且在這一過程中沒有受到太大的阻礙,這大大增強了新亞述帝國進一步征服腓力斯丁城邦的信心。埃及的態(tài)度則是隨著埃及國家統(tǒng)治者的變化而逐步改變。哈努努第一次求助時,埃及并沒有感覺到外界的壓力,隨著新亞述帝國加大擴張步伐后,埃及感到了自身安全受到了威脅,埃及國王也決定出兵幫助加沙。這一舉措不僅僅是為了緩解加沙的危機,同時也是為了維護自身安全。雖然這次出兵并沒有獲得勝利,但是埃及也對新亞述帝國的實力有了認(rèn)知。

        薩爾貢二世在位期間進一步對腓力斯丁城邦發(fā)動進攻,征服了阿什杜德,此時的埃及對新亞述帝國的入侵再次保持了沉默。至辛那赫里布(前704—前681年)統(tǒng)治時期,新亞述帝國實際上已經(jīng)控制了大部分腓力斯丁人的城邦,但是腓力斯丁人并不希望受控于亞述,他們依然謀求獲得獨立。

        公元前701年,一直臣服于新亞述帝國的腓力斯丁城邦以革倫突然發(fā)生了反叛。新亞述帝國于公元前720年左右征服了以革倫,扶植帕蒂成為新的統(tǒng)治者。以革倫的居民對這位傀儡國王并不滿意,而他們更加不滿的是新亞述帝國對以革倫的控制。公元前701年,以革倫的官員和貴族聯(lián)手將國王帕蒂推翻,并將帕蒂交給了猶太王國的國王希西家(前715—前686年),同時聯(lián)手埃及向新亞述帝國發(fā)動了戰(zhàn)爭。

        辛納赫里布年鑒詳細(xì)地記載了這一事件:“以革倫的部分官員、貴族和人民拋棄了他們的國王帕蒂,以革倫違背與新亞述帝國締結(jié)的條約和誓言,他們將他(帕蒂)帶上鐵制的腳鐐,并且將他移交給了猶太王國的國王希西家,他將以革倫的國王囚禁起來。他們害怕他們的這一邪惡的行為暴露,于是他們聯(lián)合埃及的君主們,以及麥魯哈國王,他們帶來了援助,帶來了不計其數(shù)的弓箭手、戰(zhàn)車以及戰(zhàn)馬?!?25)A. Kirk Grayson and Jamie Novotny, The Royal Inscriptions of Sennacherib, King of Assyria (704-681 BC), Part 1, Winona Lake: Eisenbrauns, 2012, p.64.戰(zhàn)爭很快就開始了,“在伊利提基城的附近,他們在我面前擺好陣勢,亮出他們的武器。在我的主人,阿舒爾神的幫助下,我同他們作戰(zhàn),并且打敗了他們。在混亂的戰(zhàn)場上,我活捉了戰(zhàn)車馭手,埃及國王的兒子以及麥魯哈之地國王的戰(zhàn)車馭手”。(26)A. Kirk Grayson and Jamie Novotny, The Royal Inscriptions of Sennacherib, King of Assyria (704-681 BC), Part 1, p.64.

        辛納赫里布年鑒雖然簡短,但是留下了較為豐富的信息,文獻不僅提及了新亞述帝國對以革倫叛亂的處理,同時還提及了猶太王國和埃及都參與了這場戰(zhàn)爭。首先對于新亞述帝國而言,以革倫已經(jīng)臣服于新亞述帝國的統(tǒng)治,但是他們卻推翻了新亞述帝國安排的統(tǒng)治者帕蒂,并且將他交給了猶太王國的希西家,同時還請求埃及人的軍隊到伊利提基城參與了對新亞述帝國的戰(zhàn)爭,這些行動無疑是對新亞述帝國統(tǒng)治權(quán)的挑戰(zhàn),是不能容忍的。因此辛那赫里布毫不留情地?fù)魯×伺衍?,并且在?zhèn)壓叛亂后還發(fā)動了對猶太王國的首都耶路撒冷的進攻。

        希西家是在公元前715年繼承王位,開始掌管猶太王國的。(27)John Bright, A History of Israel, Philadelphia: The Westminster Press, 1974, p.277.關(guān)于以色列歷史上國王順序可以參考:Edwin Thiele, The Mysterious Numbers of the Hebrew Kings, 3rd ed., Grand Rapids: Zondervan, 1983.希西家并不希望自己統(tǒng)治的猶太王國也淪為新亞述帝國的屬國,因而希望保持猶太王國的獨立與安全。新亞述帝國進攻以革倫的前一年,埃及第二十五王朝的統(tǒng)治者沙巴卡(前716—前702年)去世,沙布提庫(前702—前690年)繼承了王位。沙布提庫在繼承埃及王位后,改變了沙巴卡統(tǒng)治時期和平的對外策略,試圖再次向外擴張。(28)James K. Hoffmeier, “Egypt’s Role in the Events of 701B.C.: A Rejoinder to J. J. M. Roberts,” in Andrew G. Vaughn and Ann E. Killebrew, eds., Jerusalem in Bible and Archaeology: The First Temple Period, Birll: Leiden and Boston, 2003, p.230;László T?r?k, The Kingdom of Kush: handbook of the Napatan-Meroitic civilization, Leiden, New York and K?ln: Brill, 1997, pp.169-170.此時的以色列與埃及都有共同抵御新亞述帝國的意愿,雙方也有相應(yīng)的實力與新亞述帝國對抗。

        在這種情況下,以色列與埃及達(dá)成了協(xié)議,結(jié)成了共同對抗新亞述帝國的同盟。對此,加拉赫爾認(rèn)為,敘巴地區(qū)的城市國家在公元前701年前后發(fā)生叛亂,其背后一定有相應(yīng)的支持者,因為巴勒斯坦地區(qū)每一座城市國家都沒有能力單獨對抗強大的新亞述帝國。(29)William R. Gallagher, Sennacherib’s Campaign to Judah: New Study, Leiden, New York and K?ln: Brill, 1999, pp.125-127.加拉赫爾則認(rèn)為,公元前701年戰(zhàn)爭之前,以革倫已經(jīng)和埃及結(jié)成了同盟,同時他還認(rèn)為腓力斯丁城邦阿什克倫也和猶太王國以及埃及結(jié)成了同盟,準(zhǔn)備共同抵抗新亞述帝國。

        雖然埃及,猶太王國以及以革倫結(jié)成了同盟抵抗新亞述帝國的入侵,但他們在伊利提基城的戰(zhàn)爭仍是以失敗告終。隨后新亞述帝國準(zhǔn)備繼續(xù)入侵耶路撒冷,這次入侵卻并沒有獲得成功,最為重要的原因在于埃及努比亞王朝的軍隊及時趕到了耶路撒冷,使新亞述帝國無功而返。從這一角度來看,埃及努比亞王朝與以色列的聯(lián)盟的確幫助希西家逃過了新亞述帝國的入侵,成功保住猶太王國的獨立。(30)關(guān)于辛那赫里布對耶路撒冷的入侵的記錄來自辛那赫里布的銘文以及《圣經(jīng)·列王紀(jì)下》,但二者對這一戰(zhàn)爭的記錄存在一定的差異,因此學(xué)者們對耶路撒冷是否發(fā)生戰(zhàn)爭,埃及是否有參與戰(zhàn)爭等問題有著較大的分歧。本文認(rèn)為,新亞述帝國與以色列和埃及在耶路撒冷沒有發(fā)生戰(zhàn)爭,因為國內(nèi)叛亂以及埃及的參戰(zhàn)等諸多原因,辛那赫里布返回尼尼微。

        圍繞以革倫、猶太王國、埃及以及腓力斯丁城邦結(jié)成了同盟,腓力斯丁城邦希望借助外力擺脫新亞述帝國的統(tǒng)治;猶太王國國王希西家希望通過聯(lián)合埃及對抗新亞述帝國,維護自身的安全;埃及國王沙布提庫則是希望通過聯(lián)合以色列防御新亞述帝國的入侵,同時也是為了重新奪回對巴勒斯坦地區(qū)的控制權(quán)。三方有著不同的目的,但是也有共同的目標(biāo)就是阻止新亞述帝國的進一步擴張,維護自身的獨立與完整。

        根據(jù)埃塞爾哈東(前681—前669年)入侵埃及銘文記載,他召集了巴勒斯坦地區(qū)的多位國王前往尼尼微,其中有“加沙的國王斯勒·貝勒,阿什克倫的國王米提尼提,以革倫的國王伊卡烏蘇?!?31)Erle Leichty, The Royal Inscriptions of Esarhaddon, King of Assyria, Winona Lake: Eisenbrauns, 2011, p.23.從這一記載中看出,新亞述國王控制了腓力斯丁城邦的國王,即新亞述帝國控制了腓力斯丁的城邦。新亞述帝國最終戰(zhàn)勝了埃及、猶太王國和腓力斯丁城邦,獲得了最終的勝利。

        三、爭奪腓力斯丁城邦的動因

        圍繞腓力斯丁城邦,新亞述帝國、埃及和猶太王國進行了數(shù)百年的爭斗,雖然新亞述帝國占據(jù)優(yōu)勢,但是腓力斯丁城邦一直也沒有放棄擺脫新亞述帝國統(tǒng)治的斗爭,同時埃及與猶太王國也不希望新亞述帝國完全控制腓力斯丁城邦。所有的勢力都看重這一地區(qū),都想獲得對其控制權(quán),或者說都不希望外來勢力介入這一地區(qū)。那么腓力斯丁城邦的重要性何在呢?

        首先,腓力斯丁城邦位于巴勒斯坦地區(qū)的南部,西臨地中海,城邦往東走可通往以色列,北上可抵達(dá)腓尼基人的城市,往南方可通往埃及。腓力斯丁城邦處于一個四通八達(dá)的位置上,有著重要的軍事戰(zhàn)略意義。(32)Hayim Tadmor, “Philistine under Assyria Rule,” The Biblical Archaeologist, Vol.29, No.3, 1966, p.86.新亞述帝國在擴張過程中,需要控制這樣一個既可以保障他們退回兩河流域的重要通道,同時也是他們通往北非埃及的重要物資供應(yīng)地。同樣對于埃及而言,腓力斯丁城邦是埃及抵擋來自北部國家入侵的屏障,至少能夠減少將戰(zhàn)爭擴散至埃及境內(nèi)的風(fēng)險。對于猶太王國來說也需要這樣一個地區(qū)作為屏障,幫助他們抵御來自新亞述帝國以及埃及的進攻,保障國家的領(lǐng)土安全。據(jù)此,腓力斯丁城邦是多方勢力在軍事上的一個緩沖帶,控制腓力斯丁城邦就可以向北擴張或者向南進攻。

        其次,腓力斯丁城邦具有重要的經(jīng)濟意義。位于地中海沿岸的阿什克倫是腓尼基與埃及貿(mào)易的中轉(zhuǎn)站,兩地的葡萄酒、雪松等貿(mào)易幾乎全部通過這一城邦中轉(zhuǎn);(33)Daniel M. Master, “Trade and Politics: Ashkelon’s Balancing Act in the Seventh Century B.C.E.,” Bulletin of the American Schools of Oriental Research, No.330, 2003, p.47.以革倫是重要的橄欖油生產(chǎn)中心;(34)Avraham Faust, “The Interests of the Assyrian Empire in the West: Oliver Oil Production as a Test-Case,” Journal of the Economic and Social History of the Orient, Vol.54, No.1, 2011, pp.63-64.阿什杜德則是重要的陶器生產(chǎn)中心。(35)S. Gitin, “The Neo-Assyrian Empire and Its Western Periphery: The Levant, with a Focus on Philistine Ekron,” in S. Parpola and R. M. Whiting, eds., Assyria 1995: Proceedings of the 10th Anniversary Symposium of the Neo-Assyrian Text Corpus Project, Helsinke: University of Helsinki, 1997, p.84.據(jù)此,獲得對腓力斯丁城邦的控制權(quán)意味著控制了通往地中海、腓尼基人城市、埃及的貿(mào)易通道;控制了葡萄、橄欖油等重要的經(jīng)濟作物的生產(chǎn)地,就能夠獲得最大的經(jīng)濟利益。因此,各大勢力都不肯輕易放棄對腓力斯丁城邦的爭奪。

        新亞述、埃及以及猶太王國都垂涎腓力斯丁城邦豐富的資源、四通八達(dá)的貿(mào)易路線。提格拉特帕拉沙爾三世首先征服并控制了腓力斯丁人重要的城市加沙,這一城市位于通往埃及與巴勒斯坦地區(qū)的交通樞紐上。通過加沙往北可抵達(dá)猶太王國和以色列王國,往南可抵達(dá)西奈半島以及可以繼續(xù)前往埃及三角洲地區(qū),自古以來,加沙作為重要的貿(mào)易中轉(zhuǎn)站,溝通了埃及與敘巴地區(qū)的貿(mào)易往來。

        控制加沙后,提格拉特帕拉沙爾三世沿埃及與加沙邊境,利用干涸河道建立了一條可以直達(dá)西奈半島的通道,該通道被稱為“埃及之河”,正如銘文中提及的“我在‘埃及之河’的城市樹立了有我的王室形象的石碑,這座城市建立在河床……”(36)Haim Tadmor and Shigeo Yamada, The Royal Inscriptions of Tiglath-pileser III, King of Assyria 744-727 BC and Shalmaneser V 726-722 BC, Kings of Assyria, Winona Lake: Eisenbrauns, 2011, p.127.“埃及之河”位于現(xiàn)代以色列南部沙漠地區(qū)被稱作那哈爾比索爾的地方,是內(nèi)蓋夫地區(qū)的一條干涸河道。(37)Silvie Zamazalova, “Before the Assyrian Conquest in 671 B.C.E.: Relations between Egypt, Kush and Assyria,” p.302.將“埃及之河”建立在埃及的邊境地區(qū),對于新亞述帝國而言等于將軍隊駐扎在了埃及東部地區(qū),為進攻埃及或者防御埃及向敘巴地區(qū)進攻設(shè)置了屏障。同時,加沙和“埃及之河”還成為新亞述帝國繼續(xù)入侵埃及以及阿拉伯半島重要的物資補給中心。

        腓力斯丁城邦對于埃及人而言也非常重要。新王國后期文學(xué)作品《威納蒙歷險記》提及阿蒙神神廟的祭司威納蒙前往比布魯斯購買雪松,一路遭遇各種艱難險阻,雖然故事缺失結(jié)尾部分,但是依然可以看出新王國后期以及第三中間期初期,埃及從敘利亞、黎巴嫩地區(qū)購置物資充滿了困難。(38)郭丹彤:《古代埃及象形文字文獻譯注》下卷,長春:東北師范大學(xué)出版社,2015年,第1030—1044頁;A. H. Gardiner, Late-Egyptian Stories, Bibliotheca Aegyptiaca I, Bruxelles, 1981, pp.61-75; M. Lichtheim, Ancient Egyptian Literature, Vol.II, Los Angeles: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1976, pp.224-230。埃及第二十五王朝時期,特別是沙布提庫與塔哈爾卡(前1690—前1664年)在位期間,埃及改變了之前妥協(xié)的外交政策,轉(zhuǎn)向?qū)ν庹鲬?zhàn)。埃及改變政策的原因除了政治與軍事訴求之外,其實也有經(jīng)濟上的考量。塔哈爾卡統(tǒng)治時期,他在埃及和努比亞大興土木,對阿蒙神神廟進行了擴建和修復(fù)。塔哈爾卡留下了大量的關(guān)于修復(fù)工作的銘文,銘文提及使用了“各種類型的木材,有雪松、杜松、金合歡樹,還有來自亞洲的銅。”(39)M. F. Laming Macadam, Temples of Kawa, I. The Inscriptions, Text,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49, p.9.塔哈爾卡使用來自黎巴嫩雪松的記載不僅出現(xiàn)于卡瓦神廟的銘文之中,底比斯的官員蒙泰蒙赫特在他的自傳體銘文中也有所記載:“我為阿蒙神制作了80肘尺長的圣船,用雪松做了最好的平臺”。(40)J. H. Breasted, Ancient Record of Egypt, Vol.IV, Chicago: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06, p.460.在姆特神廟的修復(fù)工作中也提及“我用石頭為她修建神廟……,大門用的是新的雪松和科德特木,上面裝飾了來自亞洲的銅,雕像上使用了金銀,門閂和結(jié)扣……鑲嵌了黃金和價值連城的寶石”。(41)J. H. Breasted, Ancient Record of Egypt, Vol.IV, Chicago: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06, p.462.這段描述中出現(xiàn)了幾種生長在敘利亞,特別是黎巴嫩地區(qū)的木材雪松。自文明開啟以來,埃及就從黎巴嫩進口雪松,但是在提格拉特帕拉沙爾三世統(tǒng)治時期,他曾下令不允許腓尼基人將木材賣給腓力斯丁人以及埃及人。(42)H. W. F. Saggs, “The Nimrud Letters, 1952: Part II,” Iraq, Vol.17, 1955, p.128.此時埃及人再次提及使用雪松作為建筑材料,可見埃及人與腓力斯丁人重新掌握了與敘利亞地區(qū)的通商渠道,恢復(fù)了同敘巴地區(qū)的貿(mào)易往來。埃及不僅獲得了雪松等木材,塔哈爾卡還從敘巴地區(qū)雇用了優(yōu)秀的花匠來幫助他照料花園。(43)M. F. Laming Macadam, Temples of Kawa, I. The Inscriptions, Text,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49, p.36.根據(jù)塔哈爾卡的記載能夠看出,雖然埃及人在對新亞述帝國的戰(zhàn)爭中沒有能夠獲得勝利,但是埃及人不僅保持了同腓力斯丁人的貿(mào)易聯(lián)系,甚至重新恢復(fù)了同敘利亞地區(qū)的貿(mào)易聯(lián)系。新亞述帝國衰落之后,第二十六王朝國王普薩美提克一世(前664—前610年)再次控制了阿什杜德,與腓尼基人建立起緊密的貿(mào)易聯(lián)系,埃及的經(jīng)濟再次得到了發(fā)展。(44)Avraham Faust, Ehud Weiss, “Judah, Philistia, and the Mediterranean World: Reconstructing the Economic System of the Seventh Century B. C. E.,” Bulletin of the American Schools of Oriental Research, No.338, 2005, p.85.

        新亞述帝國與埃及在經(jīng)濟上都對腓力斯丁城邦有一定的依賴,也有較大的需求,這不僅表現(xiàn)在原材料上,也表現(xiàn)在貿(mào)易活動上。兩國的經(jīng)濟需求進一步凸顯出了腓力斯丁城邦在經(jīng)濟上的重要作用,為此,新亞述帝國和埃及都沒有限制腓力斯丁城邦的發(fā)展,相反他們都鼓勵腓力斯丁城邦大力發(fā)展經(jīng)濟,發(fā)展種植業(yè),腓力斯丁城邦在新亞述控制時期繼續(xù)繁盛。(45)Avraham Faust, Ehud Weiss, “Judah, Philistia, and the Mediterranean World: Reconstructing the Economic System of the Seventh Century B. C. E.,” p.72.這種繁榮同樣也給新亞述帝國、埃及以及周邊的國家?guī)砹司薮蟮慕?jīng)濟利益。

        結(jié) 論

        公元前12世紀(jì),腓力斯丁人來到巴勒斯坦南部地區(qū),經(jīng)歷了上百年的發(fā)展,他們所建立的城邦成了東地中海世界重要的貿(mào)易中心,并因其所處戰(zhàn)略地位而成為新亞述帝國與埃及爭奪的重要區(qū)域。新亞述帝國對腓力斯丁城邦的控制影響了埃及的對外策略,減少了埃及對腓力斯丁城邦的干涉,限制了埃及的對外貿(mào)易。埃及則參與腓力斯丁人與新亞述帝國的戰(zhàn)爭,試圖將新亞述帝國的勢力趕出腓力斯丁城邦。他們在不停地嘗試打破新亞述帝國的貿(mào)易壟斷與限制,恢復(fù)埃及與巴勒斯坦以及敘利亞的貿(mào)易。相較于新亞述帝國與埃及之間的斗爭,猶太王國的處境與腓力斯丁城邦有相同之處,但有較大的自主性與獨立性。猶太國王周旋在新亞述與埃及之間,對外政策更為圓滑,既依賴腓力斯丁城邦的物產(chǎn),也需要通過腓力斯丁城邦進行商貿(mào)活動。

        新亞述帝國、埃及以及周邊的國家將自身的政治訴求、經(jīng)濟訴求都投射在了腓力斯丁城邦上,它們圍繞這一地區(qū)的政治權(quán)利歸屬、經(jīng)濟利益分配進行了激烈的斗爭。身處其中的腓力斯丁城邦為了自身的國家主權(quán),試圖擺脫亞述和埃及等國政治控制與經(jīng)濟剝削,推翻無法給他們帶來安全的國王,尋求盟友抗擊敵人。多方力量圍繞腓力斯丁城邦進行角逐也正好說明腓力斯丁城邦本身具有重要的軍事、經(jīng)濟戰(zhàn)略價值。

        公元前612年,尼尼微淪陷,新巴比倫王國成為近東世界新的霸主。接著,新巴比倫王國橫掃了整個敘利亞-巴勒斯坦地區(qū),對腓力斯丁城邦造成了毀滅性的打擊,曾經(jīng)繁榮的腓力斯丁城邦自此不復(fù)存在。

        猜你喜歡
        城邦猶太帝國
        美國猶太作家的以色列書寫
        恐龍帝國(6)
        恐龍帝國(5)
        恐龍帝國(4)
        美國猶太文學(xué)“第三代”現(xiàn)象研究——猶太敘事中的民族身份建構(gòu)
        《浪子回頭》和《猶太新娘》:兩幅神作看懂晚年倫勃朗
        亞里士多德的城邦治理思想及其現(xiàn)實啟示
        19世紀(jì)的法國大歌?。喊⑷R雅維的《猶太女》
        歌劇(2017年6期)2017-07-06 12:50:21
        雅典城邦的民眾失去政治熱情了嗎?——從2016年高考全國卷Ⅱ文綜第32題談起
        不可復(fù)制的城市情感——從雅典城邦到世界容器
        亚洲国产中文字幕一区| 男人的天堂在线无码视频| 国产成人久久蜜一区二区| 亚洲国产精品美女久久久| 午夜视频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99久久免费视频色老|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aaaa| 开心婷婷五月激情综合社区| 丰满熟妇人妻无码区| 色佬易精品视频免费在线观看|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成人文字| 国产精品国产三级国产专播| 国产成人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 国产成人免费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天堂av社区久久| 成人做爰黄片视频蘑菇视频| 精品无码国产自产在线观看水浒传| 日本午夜精品理论片a级app发布| 国产成人无码aⅴ片在线观看| 福利一区二区三区视频在线| 亚洲天堂av黄色在线观看| 脱了老师内裤猛烈进入| 乱人伦中文无码视频在线观看| 国产男女插插一级| 韩国女主播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 亚洲色婷婷综合开心网| 日本人妻高清免费v片| 四虎影在永久在线观看| 亚洲avav天堂av在线网爱情| av无码天一区二区一三区| 亚洲黄色一插一抽动态图在线看| 日韩一区二区三区精品视频| 国产精品毛片一区二区三区| 综合三区后入内射国产馆| 免费在线观看蜜桃视频| 婷婷丁香开心五月综合| 少妇性俱乐部纵欲狂欢电影| 欧美 国产 日产 韩国 在线| 国产黄片一区视频在线观看| 91九色播放在线观看| 免费a级毛片无码a∨中文字幕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