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嵩嵐
(信豐縣婦幼保健院兒科,江西 信豐 341600)
小兒肺炎(infantile pneumonia)是兒科常疾病之一,具有發(fā)病急、進展快、死亡率高等特點[1],若未及時就診治療,后期會對兒童生長發(fā)育造成不良影響。臨床上針對小兒肺炎的治療以殺滅病原菌、鎮(zhèn)咳、止痰、消炎等為主要原則[2]。頭孢他啶是一種抗生素,具有殺滅病原菌的作用,但是起效較慢,且長期使用單一藥物會使得機體產生耐藥性,不利于治療[3,4]。布地奈德是一種糖皮質激素藥物,具有消炎抗炎作用,通常采用霧化吸入的方式進行臨床治療,其作用機體可緩解平滑肌收縮反應,減少支氣管收縮物質的合成與釋放[5]。本研究主要探討頭孢他啶聯(lián)合布地奈德對肺炎患兒的臨床治療效果及對實驗室檢測指標、血清檢測指標的影響,以期為后續(xù)肺炎患兒的方案優(yōu)化提供一定的參考依據(jù),現(xiàn)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9 年6 月-2021 年6 月信豐縣婦幼保健院收治的肺炎患兒76 例,采用隨機數(shù)字表法分為試驗組和對照組,每組38 例。試驗組男20 例,女18 例;年齡2~8 歲,平均年齡(2.43±0.81)歲;病程3~7 d,平均病程(5.44±0.32)d。對照組男21 例,女17 例;年齡2~7 歲,平均年齡(2.72±0.44)歲;病程2~8 d,平均病程(5.06±0.63)d。兩組性別、年齡、病程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患者家屬均知情同意并簽署知情同意書。
1.2 納入與排除標準 納入標準:①患兒家屬無認知功能障礙;②患兒伴有肺部啰音、氣促、咳嗽、發(fā)熱等臨床癥狀;③經過病原菌檢查、影像學檢查以及臨床癥狀確診為肺炎。排除標準:①對本次研究藥物過敏者;②合并嚴重肺部感染者;③伴有嚴重呼吸系統(tǒng)疾病者;④治療前7 d 使用過糖皮質激素、抗生素類者。
1.3 方法
1.3.1 對照組 采用布地奈德(魯南貝特制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030987,規(guī)格:0.1 mg×200 撳/瓶)治療,采用霧化吸入方式進行治療,2 次/d,1 mg/次,治療周期為1 周。
1.3.2 試驗組 采用頭孢他啶(廣東金城金素制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44021363,規(guī)格:0.5 g/瓶)聯(lián)合布地奈德治療。在布地奈德霧化吸入治療的基礎上,將1 g 頭孢他啶置于100 ml 的生理鹽水中,混合均勻后對患兒進行靜滴治療,2 次/d,治療周期為1 周。
1.4 觀察指標 觀察比較兩組臨床治療效果、實驗室指標、血清學指標及不良反應發(fā)生率。
1.4.1 臨床療效 顯效指患兒咳嗽、發(fā)熱等臨床癥狀完全消失,生化指標恢復正常;有效指患兒咳嗽、發(fā)熱等臨床癥狀得到明顯緩解,生化指標有所恢復;無效指患兒咳嗽、發(fā)熱等臨床癥狀以及生化指標均無明顯改善??傆行?(顯效+有效)/總例數(shù)×100%。
1.4.2 實驗室指標 比較兩組治療前后C 反應蛋白(CRP)和白細胞計數(shù)(WBC)的變化情況,CRP 采用免疫散射比濁法檢測,WBC 采用全自動血細胞分析技術檢測。
1.4.3 血清學指標 比較兩組治療前后腫瘤壞死因子(TNF-α)、白介素-8(IL-8)、白介素-6(IL-6)、可溶性細胞間黏附分子-1(sICAM-1)的變化情況,采用酶聯(lián)免疫吸附法檢測相關血清指標。
1.4.4 不良反應發(fā)生率 記錄兩組惡心嘔吐、腹瀉、皮疹的出現(xiàn)情況,計算不良反應發(fā)生率。
1.5 統(tǒng)計學方法 運用SPSS 22.0 統(tǒng)計學軟件對本研究數(shù)據(jù)進行分析,計數(shù)資料以[n(%)]表示,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計量資料以(±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以P<0.05 表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兩組臨床療效比較 試驗組治療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1。
表1 兩組臨床療效比較[n(%)]
2.2 兩組實驗室指標變化情況比較 兩組治療后CRP、WBC 水平低于治療前,且試驗組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2。
表2 兩組實驗室指標變化情況比較(±s)
表2 兩組實驗室指標變化情況比較(±s)
注:與同組治療前比較,*P<0.05;#與對照組比較,P<0.05
2.3 兩組血清學指標變化情況比較 兩組治療后TNF-α、IL-8、IL-6、sICAM-1 水平均低于治療前,且試驗組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3。
表3 兩組血清學指標變化情況比較(±s,pg/ml)
表3 兩組血清學指標變化情況比較(±s,pg/ml)
注:與同組治療前比較,*P<0.05;#與對照組比較,P<0.05
2.4 兩組不良反應發(fā)生率比較 試驗組不良反應發(fā)生率略低于對照組,但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4。
表4 兩組不良反應發(fā)生率比較[n(%)]
肺炎是由于肺炎支原體感染所導致的,表現(xiàn)為黏膿性痰、刺激性咳嗽、發(fā)熱等[6]。肺炎支原體是可自主生活的、無細胞壁的最小微生物[7]。小兒肺炎是常見兒科疾病,時常發(fā)生在氣候驟變的春冬季節(jié)[8],其臨床癥狀主要包括咳嗽、發(fā)熱、氣促等,嚴重者可能出現(xiàn)呼吸困難、心衰等[9]。因此,需要及時治療,避免并發(fā)休克、心衰等嚴重心理疾病,影響小兒生長發(fā)育。臨床上主要以殺菌止咳、消炎化痰為目的進行快速治療[10]。阿爽等[11]研究顯示,復方甘草酸苷聯(lián)合阿奇霉素治療小兒肺炎支原體肺炎能有效提高機體免疫力,降低炎性水平并改善其肺功能,癥狀改善明顯。小兒肺炎中常見的病原菌有病毒、細菌[12],治療主要以抗生素藥物為主。頭孢他啶、哌拉西林均是常見的臨床治療藥物[13-15]。有研究顯示頭孢他啶鈉聯(lián)合阿奇霉素治療小兒肺炎支原體肺炎的治療效果更佳,能夠有效控制患兒病情,改善患兒臨床癥狀,降低用藥不良反應[14]。于季紅等[15]研究表明,耐藥銅綠假單胞菌感染在老年重癥肺炎患者中占有較高比例,與單獨采用單一抗生素治療相比,聯(lián)用阿米卡星和哌拉西林他唑巴坦鈉可以獲得更好的治療效果并可有效降低不良反應和副作用。
本研究結果顯示,試驗組治療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P<0.05);兩組治療后CRP、WBC 水平低于治療前,且試驗組低于對照組(P<0.05);兩組治療后TNF-α、IL-8、IL-6、sICAM-1 水平均低于治療前,且試驗組低于對照組(P<0.05);試驗組不良反應發(fā)生率略低于對照組,但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說明頭孢他啶聯(lián)合布地奈德治療肺炎患兒的臨床療效明顯優(yōu)于單純的布地奈德治療,可有效改善血清學指標中TNF-α、IL-8、IL-6、sICAM-1 的表達水平以及CRP、WBC 的表達水平,且不增加不良反應。白細胞能通過激活作用增強患者機體免疫抵抗力,是重要的免疫細胞。CRP 是人體肝臟分泌的急性時相蛋白,在發(fā)生創(chuàng)傷、感染、炎癥后迅速升高,是臨床上常見的驗證指標之一。在炎癥反應的發(fā)生及免疫反應中,TNF-α扮演著重要的角色,是促炎性細胞類因子。sICAM-1存在于淋巴細胞、白細胞、血管內皮細胞、上皮細胞等表面,是一種細胞表面跨膜糖蛋白抗原,在病理狀態(tài)下會呈現(xiàn)偏高趨勢。IL-8、IL-6 因子具有激活、趨化粒細胞的功能,正常狀態(tài)下對于免疫應答具有重要的促進作用,當受體受到炎癥反應時,機體抵抗力降低,因子表達水平呈現(xiàn)增高趨勢。
糖皮質激素吸入治療是抗炎有效藥物之一[16],其中,布地奈德是唯一能夠霧化吸入的糖皮質激素,因其有較高的糖皮質醇受體結合力,所以具有抗炎、減輕高敏反應、緩解哮喘等作用[17]。霧化吸入給藥促使溶膠微粒的形成,直接作用于支氣管表面,肺部能夠保持較高的血藥濃度,充分發(fā)揮局部抗感染的作用的同時,提高了患兒的依從性,減少了不良反應的發(fā)生,具有更高的安全性[18]。研究表明,將布地奈德霧化吸入與其他藥物聯(lián)合應用于治療小兒支氣管肺炎可有效改善臨床癥狀和通氣功能,改善臨床指標,促進患兒康復[19-21]。
綜上所述,頭孢他啶聯(lián)合布地奈德對肺炎患兒的治療效果良好,能夠有效緩解肺炎患兒的臨床癥狀,改善血清學指標和實驗室指標,具有較好的安全性,值得臨床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