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永利,喬二浪,馬世榮,喬林艷
(1.陜西榆能化學材料有限公司,陜西 榆林 719000;2.國家能源鄂爾多斯煤制油分公司,內蒙古 鄂爾多斯 017209)
HT-L 粉煤加壓氣化技術由航天長征化工有限公司開發(fā),在中國擁有自主知識產權[1]。氣化過程主要包括磨煤和干燥、煤粉加壓和給煤、氣化和合成氣凈化、爐渣和灰水處理。HT-L 粉煤氣化技術的關鍵設備是航天爐。氣化過程為旋流床氣化,反應原料煤粉通過高壓二氧化碳(或高壓氮氣)輸送至獨特的煤粉天然氣燃燒器,然后快速注入爐膛,氣化爐用氣化劑(氧氣和少量蒸汽)在高溫下氣化。反應轉化為以CO 和H2為主要成分的粗合成氣,經清洗除灰后送入轉化模塊。氣化過程中產生的中壓飽和蒸汽,使動能的利用最大化,并將其回收利用。
1)以干燥煤粉為原料,高壓二氧化碳(或高壓氮氣)送入氣化爐,碳轉化率高(高達99.2%),冷煤氣效率可達80%~85%;
2)該工藝對煤的粒度分布、揮發(fā)分、黏聚力、含水量、含硫量、含氧量和灰分組成等特性不敏感;
3)氣化爐為再熱器結構,可在高溫下氣化煤粉,有效提高轉化率;
4)除渣采用水浴方式,同時冷卻合成氣,合成氣中的汽氣比較高;
5)一次性投資小,運行維護成本低。
氣化爐由上部再熱器輻射源燃燒反應室和下部激冷室組成。在反應室內,氧氣/蒸汽和煤粉通過煤粉燒嘴進入氣化爐。煤粉與氧氣/蒸汽充分混合,在高溫下(約1 380 ℃,4.0 MPa)進行氣化反應。反應室為盤管式水冷壁熱交換結構,并覆蓋耐火材料和隔熱材料。水冷壁與氣化爐外殼之間的間隙腔體內連續(xù)通入保護氣體(高壓二氧化碳/高壓氮氣),使氣化爐殼體溫度始終保持在200 ℃左右。通過將冷卻循環(huán)水引入水夾套保護,冷卻循環(huán)水在水夾套內連續(xù)循環(huán)系統(tǒng)流動性,燒嘴冷卻循環(huán)水溫度控制在145 ℃~150 ℃之間。為了保護氣化爐壓力容器和水冷壁盤管,通過循環(huán)泵維持強制水循環(huán)系統(tǒng)。冷卻循環(huán)水總量為600 t/h。管道中的流動水吸收爐中氧化還原反應產生的部分熱值,并產生氣化蒸汽。盤管鍋爐水通過泵強制循環(huán),不僅可以回收煤粉部分氧化還原反應產生的部分熱值,還可以將其轉化為高壓蒸汽(約4.5 MPa飽和蒸汽),可有效降低外殼受壓時的溫度。氣化爐再熱器產生的中壓飽和蒸汽調壓后送至蒸汽管網。爐渣通過激冷環(huán)和下降管被冷卻水冷卻后,沿著下降管被進入激冷室的水浴中。爐渣迅速淬裂,合成氣被水飽和。來自氣化爐的合成氣經過文丘里清潔器、旋風分離罐,進入合成氣濕洗塔進行清洗,去除殘余灰,然后輸送至后工段。激冷后的爐渣為玻璃狀顆粒,大部分通過渣鎖斗系統(tǒng)排入撈渣機[2]。
在水冷壁面上涂一薄層耐火隔熱材料,用電焊焊接銷釘。在生產運行過程中,由于耐火材料和金屬銷釘具有良好的傳熱效果,靠近邊界層的爐渣熱值被膜式水冷壁迅速吸收熱量,溫度降至灰熔點以下,固化黏附;避開邊界層的渣層太厚,導熱摩擦阻力較大,溫度高于灰熔點,且保持流動性。這樣,爐渣有效地保護再熱器免受腐蝕、高溫燃燒和爐渣損壞,并提高使用壽命,稱為抗渣性。
HT-L 粉煤氣化工藝的進料要選取質量有保證的干煤粉,并且水含量不能超過2%。從氣化爐的角度來說,如果客觀上出現特殊情況,煤粉水分含量可能要比2%低一些或者高一些,但是得在合理的范圍之內,不然,煤粉就會結塊,彼此間產生不同程度的粘連,進而導致輸送上的“堵塞”。但當前的實際情況是,水分含量一般都在2%以上,超過的部分要以磨煤干燥等方式去除掉。
4.2.1 煤灰含量的影響
煤灰是煤中含有的惰性物質,在它形成和發(fā)展的過程中不會對氣化反應產生實質性的影響。但是,氣化反應期間,高灰含量煤炭會不斷累積煤灰,其潛熱和顯熱會隨著煤灰數量的降低而減少,熱效率也持續(xù)降低。與此同時,如果存在數量較大的煤灰,原料的運輸成本必然會增加,煤炭消耗量和氧消耗量也會提高,導致灰處理系統(tǒng)需要承擔比以往更大的負荷,氣化爐也無法有效正常運行。煤灰當中的一些成分含量會抑制煤灰固有的熔化特性,爐渣排放會受到很大的影響,渣閥也將遭到阻塞。HT-L 氣化爐一般采用到的結構都是水冷壁。同時,如果氣化爐中原有的熱負荷出現了上下波動,那么在水冷壁周圍的固態(tài)渣層就會被熔化掉,渣層就會不斷累積,為爐壁形成了一道天然屏障。假如煤炭中的灰分沒有達到一定含量,那么固態(tài)渣層就難以形成,氣化爐的熱量就會源源不斷的損失,冷氣體的效率也會大不如前,不能為爐壁形成一道天然屏障,氣化爐也達不到原有的服務年限[3]。其實,HT-L 煤氣化工藝對于煤灰的含量沒有做具體要求,從運行經驗來看,其含量(質量分數)在12%~17%之間為宜,如果這一數值太小,那么蒸汽含量就會變大,水冷壁固體保護渣層得不到有效的形成。如這一數值太大,工況也將得不到保證,爐溫會變得更高,氣化爐運行壽命將會變得很短。
4.2.2 煤灰熔點和爐渣黏度的影響
煤炭中的灰分在形成和發(fā)展的過程中不會對煤氣化反應產生實質性的影響,但要能夠保證煤炭渣流得到充分供應。為了讓氣化爐爐渣按照預先設定好流程排出,在氣化操作溫度環(huán)節(jié)要保證在灰熔點以上100 ℃~150 ℃之間。如果熔點高于這一數值,那么氣化溫度要進行動態(tài)的調高,氣化爐的運行經濟會受到很大的影響,對于爐渣的有效排放起不到任何作用。所以,如果煤具有較高的灰熔點,需要在助熔劑的幫助下靈活調整煤灰中的堿比,改變煤固有的熔融特性,讓氣化爐按照原先計劃好的“路線圖”進行。在一番對比研究后發(fā)現,如果煤具有低灰熔化溫度和較低操作溫度就會有更加優(yōu)質的流動性液態(tài)渣能。
煤灰包含石英、黏稠劑等多個礦物組成?;抑械拿總€元素含量都是不固定的,這就導致得到的產物具有不盡相同的熔點,氣化爐的運行溫度、爐渣掛渣的情況也就出現不同程度差異。如果灰中沒有SiO2時,其軟化溫度就變得非常高,但是當其含量直線上升時,其軟化溫度就變得比較低。出現這一情況的原因是,CaO 等元素會在加熱過程中“自動生成”。同時,隨著CaO 含量持續(xù)增加,軟化溫度就會越來越高。當Na化合物的熔點比正常低時,非常容易跟灰內的氧化物反應生成低熔點共晶,并且Na+的電位不是很高,會在一定程度上損壞灰中的聚合物,熔融溫度也會因此下降,很多時候將其當作助熔劑使用[4]。
如果空氣條件是與外界隔離的狀態(tài),同時煤炭樣品加熱到相應的溫度以后,煤炭中加熱分解的有機物就會出現一定程度的揮發(fā)。這里所說的揮發(fā)性物質跟水是不一樣的,它不存在于煤炭當中,而是在進行加熱以后,煤炭揮發(fā)的有機物及其分解產物,它的含量取決于加熱條件的優(yōu)劣。從當前情況來看,物質的揮發(fā)性能越好,煤炭化程度就會越淺,煤炭質量也不很很重,反應活性就越好,氣化反應就越理想。但是,航天氣化需要進行必要的高溫氣化,所以停留時間不能過長,氣體和固體之間的擴散反應對有效控制碳轉換的重要抓手。因此,需要質量較高的微粒作為堅實保證,但對揮發(fā)性物質和反應活性不能做過高的要求。
煤粉鎖斗沒有流暢下料,因此在加工過程中,非常容易在設備內部形成架橋,HT-L 氣化工藝在應用過程中使用高壓二氧化碳加壓的方式進行煤粉輸送,很容易導致煤粉在輸送過程中形成實物,由于在整個流程中,煤粉鎖斗工作頻繁,導致閥門內漏、充氣錐破損等問題,對整個流程都是不利的,因此在煤粉的工作過程中,必須保證整條煤線的穩(wěn)定性。
控制爐溫的重要參數包括二氧化碳、蒸汽等,因為在運行過程中工況波動,無法采用儀器實現精確測量,因此必須制定恰當的參數控制灰熔點問題,另一方面減少二氧化碳、蒸汽等重要參數對溫度的影響,結合爐渣的形狀確定當前爐溫。爐渣中含有少量細礦渣粉和針狀爐渣時,對排渣基本沒有影響[5]。
HT-L 煤氣化工藝和其他工藝相比,有非常顯著的優(yōu)點,主要表現在該工藝耗氧量較低,另外有著較高的氣化效率等,從HT-L 煤氣化工藝整體運行效果來看,HT-L 煤氣化工藝的設計是完全符合新經濟發(fā)展理念的,HT-L 煤氣化工藝不僅能耗較低,而且有著非常高的產能,另外從設計來看,它的各項指標均是符合標準的,符合可持續(xù)發(fā)展理念,目前HT-L 煤氣化工藝在煤化工企業(yè)領域有著非常廣泛的應用,但是在環(huán)保等方面有些不足,因此HT-L 煤氣化工藝使用發(fā)展空間和發(fā)展?jié)摿O大,本文針對HT-L 煤氣化工藝結合理論知識研究HT-L 煤氣化工藝的應用情況,總結而言和實際其他公司的實際運行還存在很多差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