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莉莉
2014年6月16日,巴西世界杯小組賽G組,德國對陣葡萄牙,德國總理默克爾現(xiàn)身觀戰(zhàn)
“你好嗎?”
“你心情怎樣?”
“我覺得你還是留下吧。”
以上對話出現(xiàn)在法國總統(tǒng)馬克龍和法國球星姆巴佩之間。從2021年的12月至2022年4月,5個月里馬克龍每個月都給姆巴佩打電話,核心的話題就是“希望你留在法國和巴黎踢球”。
一國元首隔三岔五給體育明星打電話,還不分晝夜地請求球星留隊,這種“騷操作”讓路人看呆,讓球迷“懵圈兒”,也成為現(xiàn)代社會政治人物涉足體育圈的一個經典樣本。
根據(jù)姆巴佩11月接受《體育畫報》專訪時的說法,馬克龍稱“理解你想去皇家馬德里踢球的想法,但你對法國和巴黎來說同樣重要”。
不僅僅是現(xiàn)任總統(tǒng)馬克龍,法國前總統(tǒng)薩科齊和奧朗德,都出面挽留姆巴佩,希望這位23歲的法國球星不要出國踢球。今年初做客法國媒體TF1時,姆巴佩就談到過自己在決定未來時的猶豫和艱難?!八_科齊和馬克龍總統(tǒng)都和我聊過很多次,他們認為我能在巴黎書寫新的歷史。決定肯定是我來做,我想我已經心里有數(shù)了?!?/p>
現(xiàn)在回看姆巴佩在今年5月的這出“轉會大戲”,很難說清“心里有數(shù)”的姆巴佩到底有沒有受到總統(tǒng)級別人物的影響,但有一點是肯定的,那就是法國的這些政壇人物通過和姆巴佩這個法國體育大IP發(fā)生聯(lián)系,在媒體上賺足了流量和關注度。
自詡“歐洲中心”的巴黎,和自詡“法國中心”的馬賽,向來都是不對付的一組城市。
所以,當法媒頭條紛紛打出“總統(tǒng)馬克龍,不想讓你走”這樣的黑體加粗大標題時,也就不難理解,今年5月初,姆巴佩的態(tài)度突然“180度轉彎”,從決心實現(xiàn)自己的“兒皇夢”(兒時希望加盟皇馬的夢想),到頂薪和巴黎完成續(xù)約,繼續(xù)在法國踢球。
那些看起來只是足球界的大新聞,其實遠遠不只是競技體育這么簡單。
2021年5月19日,法國總統(tǒng)馬克龍與姆巴佩慶祝巴黎圣日耳曼隊贏得法國杯冠軍
1998年出生的姆巴佩,讓馬克龍“違背了初心”。
眾所周知,“70后”馬克龍是馬賽球迷,上世紀90年代,也就是馬克龍的青少年時期,馬賽是法國成績最好的職業(yè)足球俱樂部,也難怪當時的“法蘭西文青”馬克龍會癡迷這個位于普羅旺斯大區(qū)的俱樂部。
所以,當姆巴佩以巴黎圣日耳曼頭牌的角色出現(xiàn)在公眾視野時,馬克龍的內心是復雜的:一個國家最有人氣和希望的年輕球員,竟然加入了自己最支持球隊的死敵陣營。
巴黎圣日耳曼和馬賽是法國足壇的死對頭。雙方俱樂部的敵對情緒不僅在球迷群體里蔓延,而且上升到了法蘭西城市文化的范疇—自詡“歐洲中心”的巴黎,和自詡“法國中心”的馬賽,向來都是不對付的一組城市。
和講究都市化、城市化和國際化的巴黎相比,偏安南法海邊一隅的馬賽,對外宣稱的一直都是自己是最具“法蘭西基因”的城市,沒有之一。
馬賽的鐵桿粉絲馬克龍,甚至在2020年時公開“策反”姆巴佩。在法國的一檔真人秀節(jié)目中,主持人和馬克龍玩起了“猜猜真假話”的游戲,馬克龍說一件事,主持人判斷是真還是假。馬克龍當時說的一件事是:巴黎球星姆巴佩很快就會轉會馬賽。主持人不信,于是法國總統(tǒng)現(xiàn)場掏出手機,撥通了姆巴佩的電話。
當然事實就是:綜藝天賦拉滿的馬克龍當然在瞎說,不過他在節(jié)目中不僅表明了自己馬賽死忠的身份,比如他勸姆巴佩轉會馬賽被拒后,故意“恐嚇”姆巴佩“你小子別演得太過了啊”,還“凡爾賽”式地傳達了一個信號:我和姆巴佩關系很好哦,我們親密無間,互通電話這件事更是稀松平常。
拉近和知名體育明星之間的距離,這一招法國總統(tǒng)其實經常用,尤其是在選舉年。法國蒙特卡洛電臺的民調顯示,超過67%的受訪者認為,喜歡體育尤其是足球這個在法國國民度極高的運動的總統(tǒng)候選人,確實能帶來“耳目一新的感覺”。而事實也勝于雄辯:那些球迷基數(shù)大的票倉,馬克龍基本都拿下了。
人人都知道女總理喜歡看球,但更重要的是,女總理想讓人們看到自己在看球。
所以,大家下次看見外國政要在采訪中大談特談自己的體育情結,或者聊起自己和某位球星的交情時一臉陶醉,要知道這背后的原因和各種考慮,很可能已經超越了競技體育這個層面。
另一個經典案例就是馬克龍的前前任,也就是前總統(tǒng)薩科齊。由于在任期內適逢巴黎圣日耳曼被卡塔爾國家基金收購,而巧的是自己也是土生土長的巴黎人+巴黎球迷,薩科齊便大打足球牌,逢人便說自己又去了巴黎主場—王子公園球場看球,而Canal+這些轉播平臺也識趣地在每個周末的主場看臺上,把鏡頭推向總統(tǒng)和偶爾也現(xiàn)身一下的第一夫人布呂尼。
2022年11月13日,法甲聯(lián)賽巴佩巴黎圣日耳曼對陣歐塞爾,姆巴佩攻入球隊的首粒進球
不過更多時候,坐在薩科齊身邊的,不是法國職業(yè)足球聯(lián)盟的官員,就是卡塔爾派駐巴黎負責日常運營的俱樂部高管。鏡頭推近,相互耳語的薩科齊和卡塔爾人總會露齒一笑,法國和卡塔爾這兩個原本八竿子打不著的國家,就這樣在綠茵場的看臺上,發(fā)生了關于足球,也不僅限于足球領域的某種交集。
和法國一樣,德國的政要也擁有極有深厚的足球情結,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德國前總理安吉拉·默克爾。
在德國,女總理默克爾喜愛足球已是人盡皆知的足壇花絮。2010年南非世界杯期間,每當?shù)聡犨M球,默克爾在看臺上歡呼雀躍的照片很快就會通過手機短信和推特廣為流傳。德國選民認為默克爾真情流露,進球后略顯笨拙的張手慶祝,又直觀地體現(xiàn)出了她對足球這項運動的認可和喜愛—甚至有些時候,德國人認為他們這個愛去現(xiàn)場看球的女總理“蠻可愛的”。
四年之后,默克爾如外界所期待的那樣,出席了2014年巴西世界杯開幕式,并觀看了德國隊在當屆賽事的多場比賽。德國《世界報》這樣評價默克爾坐在球場看臺的行為:“人人都知道女總理喜歡看球,但更重要的是,女總理想讓人們看到自己在看球?!?/p>
雖然在綠茵場曝光率極高,但默克爾此前因為和足球走得過近而被德國足協(xié)和外界痛批過。這是怎么一回事呢?
原來,在2010年10月歐洲杯預選賽,德國隊VS土耳其隊的比賽賽后,默克爾走進了德國隊的更衣室,“親密”接見了剛剛在球場上激戰(zhàn)完的德國隊全體球員。
2014年7月13日,巴西世界杯決賽后,德國總理默克爾和德國總統(tǒng)高克與德國隊一起慶祝奪冠
根據(jù)德國最權威的《圖片報》的說法,在柏林奧林匹克球場的更衣室內,本來一直在現(xiàn)場觀戰(zhàn)的默克爾突然決定造訪德國隊更衣室,和德國國腳們一一握手,對他們主場獲勝表示祝賀。而不少德國媒體當時都拍下了更衣室內的照片。
這組照片被媒體曝光后,不光德國人,全世界都看見了身著綠色西裝的默克爾,在當天賽后“親密”接見了那些在更衣室里赤裸上身的德國國腳。
德國不少媒體痛批默克爾“不知禮節(jié)”:“德國球員不自在也就罷了,最尬的是看照片的我們掉了一地雞皮疙瘩。”
而這,或許只是默克爾被批的一個開端。德國足協(xié)時任主席茨旺齊格得知了這件事后,對默克爾擅闖德國隊更衣室的行為表示憤怒:“這(種行為)絕對不可接受。凡事得講規(guī)矩,反正我是沒聽過總理要造訪我們的更衣室這回事。更遠點說,她這么做,肯定有政治目的?!?/p>
此言一出,眾皆嘩然。有德國媒體猜測,默克爾此舉的目的,是想在公眾面前展現(xiàn)自己親民的一面,以此謀求更多選票方面的支持。不過,默克爾也有自己辯解的理由。默克爾的解釋是:我的確沒有和足協(xié)主席打招呼,但我收到了德國隊領隊比埃爾霍夫的邀請,所以就直接去更衣室看望球員了。
這件事在德國國內引發(fā)的輿論風暴,可以說是前無古人。政府首腦獨闖球員更衣室這件事,到底有沒有侵犯到球員個體和球隊團隊的利益?德國媒體一度就此開設了專欄進行辯論。支持默克爾的人認為,總理會見球員天經地義,既是表示政府首腦對國家隊的支持,也在向公眾傳遞政界對足球運動的肯定,一舉兩得,不存在什么利益沖突。
但關于這件事,《圖片報》專門開出了三期專欄,批評默克爾不尊重足協(xié)規(guī)定,擅自闖入更衣室?!耙恢?zhàn)術嚴明的球隊,不管在場上還是場外都應該始終如一,那些規(guī)矩不是白定的,那些規(guī)則需要每個人去遵守,不管你是誰,都應該尊重這些規(guī)定。”
當然,相信馬克龍、薩科齊如果進入了法國隊的更衣室,法國媒體一定不會驚慌失措地準備頭條報道,因為他倆肯定沒有默克爾“擅闖”更衣室有流量!
責任編輯何任遠 hry@nfcma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