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房傳松
隨著體育運動的不斷發(fā)展,各類體育運動項目逐漸被重視起來。背越式跳高作為體育運動項目中的一種,當前在世界各地的流傳的越來越廣,是一項群眾喜聞樂見的體育運動,同時也是一項影響力很大的田徑比賽項目[1]。隨著長期不斷的發(fā)展,背越式跳高運動作為田徑課程中的必修課程,其動作的技術難度和其它的跳躍方式來講更為復雜一些,所以想要更好的掌握關于背越式跳高運動的技術以有效的提升學習成績,需要對背越式跳高這項運動進行反復的練習與了解,但是關于背越式跳高的起跳爆發(fā)力等方面由于受到傳統(tǒng)跳高理論的影響[2-3],使得當前這方面的研究還并不是很多,所以本文對負重半蹲訓練作為背越式跳高起跳瞬間爆發(fā)的一種訓練方法進行研究[4-6],并通過實驗得出負重半蹲訓練對背越式跳高成績影響,為今后能夠有效的提升跳高訓練和教學質量提供相應的理論依據(jù)[7]。本文通過實驗法以及邏輯分析法等專門針對淄博市張店區(qū)鐵山學校田徑隊中十名運動員訓練現(xiàn)狀進行研究,主要目的既能為跳高運動員有效提升下肢以及穩(wěn)定核心力量的實驗提供一定的理論依據(jù),又能對運動員今后更好的訓練打下基礎。
本文以負重半蹲訓練對背越式跳高成績影響為研究對象。
1.2.1 文獻資料法
通過查閱中國知網(wǎng)、淄博市圖書館等數(shù)據(jù)庫,圍繞“負重半蹲”“背越式跳高”等關鍵詞進行相關搜索,篩選出核心期刊、CSSCI及優(yōu)秀碩士學位論文中與本研究相關的內容,為本論文提供了堅實的理論基礎。
1.2.2 實驗法
選取淄博市張店區(qū)鐵山學校田徑隊中十名運動員作為本研究的測試對象,進行為期三個月的實驗,利用軟件WPSS.20對測出的實驗數(shù)據(jù)進行實驗前與實驗后的對比分析,得出實驗結果。
1.2.3 邏輯分析法
對收集的相關信息進行運用邏輯學方法進行分析,并根據(jù)淄博市張店區(qū)鐵山學校隨機選取的10名男運動員進行負重半蹲訓練對背越式跳高成績的影響進行分析,同時給出相應的對策與建議。
2.1.1 學生對背越式跳高的了解途徑
從表1中能夠看出學生了解背越式跳高運動的主要途徑還是以學校為主,主要的原因在于作為運動員所以在平時訓練中需要在學校中進行訓練,所以主要的方式還是以學校為主,從中也能夠看出學生了解背越式跳高運動的途徑較為的單一性。
表1 學生對背越式跳高的了解途徑統(tǒng)計表 N=10(多選)
2.1.2 學生對背越式跳高的了解情況
從表2中能夠看出大多數(shù)的學生表示了解背越式跳高運動,但是還是有少數(shù)的學生表示不怎么了解這項運動,主要因素在于這些學生在體育運動方面,只對自己感興趣的項目進行大方面的了解,對于背越式跳高運動只是了解到一方面而已。
表2 學生對背越式跳高的了解情況統(tǒng)計表 N=10
2.2.1 實驗前對學生的身體素質進行檢測
通過表3能夠看出學生的平均身高為175.50±4.69cm,平均體重值為70.65±7.55kg,腿長為1.02±0.32cm;通過表4能夠看出學生的立定跳遠平均成績?yōu)?.462±0.125m,后拋鉛球的測試平均成績?yōu)?0.112±0.331m,30米加速跑的平均成績?yōu)?.322±0.144s,助跑摸高的平均成績?yōu)?.652±4.233m。
表3 實驗前學生的身高、體重以及腿長進行測量統(tǒng)計表 N=10
表4 實驗前對學生的身體素質統(tǒng)計表 N=10
2.2.2 實驗前對學生的跳高測試成績情況
從表5中能看出實驗前學生的平均跳高平均成績?yōu)?.523±0.214,為本文接下來的研究提供相應的數(shù)據(jù)。
表5 實驗前對學生的跳高測試成績情況統(tǒng)計表 N=10
表6 實驗期間學生的訓練情況統(tǒng)計表
2.4.1 實驗前后對學生的身體素質檢測
從表7中能夠看出實驗三個月后學生的身高、體重以及腿長方面都有了一定的變化,但就差異性來講,實驗后學生的身高、體重以及腿長等各個方面和實驗之前并沒有較大的差異,其P值>0.05,表示不存在顯著性差異。可看出對于學生進行負重半蹲的訓練內容與學生的身高、體重以及腿長等各方面的影響并不大[8]。
表7 實驗前后學生的身高、體重以及腿長測量統(tǒng)計表 N=10
從表8中能夠看出在實驗前后學生的身體素質等情況,其中實驗后學生的立定跳遠成績提升到2.932±0.225m,后拋鉛球的成績提升到10.985±0.521m,30米加速跑成績提升到4.002±0.023s,助跑摸高成績也提升到2.952±4.152m。最終經(jīng)過檢驗得出P<0.05,表示存在顯著性差異,從中能夠看出在實驗后學生的身體素質都得到了有效的提升。
表8 實驗前后學生的身體素質測量統(tǒng)計表 N=10
2.4.2 實驗前后對學生的跳高測試成績情況
從表9能夠看出實驗前后學生的跳高測試成績情況,在實驗后學生的跳高測試成績?yōu)?.5902±0.156,再和實驗前的成績進行對比得知,經(jīng)過三個月訓練以后,學生的跳高成績具有明顯性的變化,其測試成績提升了很多,經(jīng)過T值檢驗,得知P<0.05,所以表示存在顯著性差異。因此,經(jīng)過一定時間的負重半蹲訓練能夠有效的提升學生的跳高成績[9]。
表9 實驗前后對學生的跳高測試成績情況統(tǒng)計表 N=10
2.5.1 實驗后學生對于負重半蹲訓練效果的態(tài)度
從表10中能夠看出通過負重半蹲訓練能夠達到訓練效果,滿足學生的訓練需要,故今后應該進一步加大對負重半蹲訓練的重視程度,并且對訓練內容不斷進行完善和補充,從而有效提升運動員的訓練成績。
表10 實驗后學生對于負重半蹲訓練效果的態(tài)度統(tǒng)計表 N=10
2.5.2 實驗后的效果總結
通過本次實驗得知,進行負重半蹲訓練能夠在一定的程度上促進學生身體素質的提升,另外對其跳高測試成績也有著很大的促進作用,由此可以看出負重半蹲訓練對學生成績的重要性。就負重半蹲訓練來講,自身屬于自由抗阻式的訓練內容,在訓練的過程中能夠有效的調動學生自身相關肌肉群的參與,所以通過一定時期的訓練能夠有效的調節(jié)大肌群的協(xié)調能力,提升爆發(fā)力[10]。另外還能刺激到深層穩(wěn)定肌群,控制軀體的更加穩(wěn)定,從而提升跳高運動員的彈跳水平。
(1)從調查中了解到,學生了解背越式跳高運動的主要途徑還是以學校為主,從中也能夠看出學生了解背越式跳高運動的途徑較為的單一。另外還能夠看出大多數(shù)的學生表示了解背越式跳高運動,但是還是有少數(shù)的學生表示不怎么了解這項運動,這對于今后背越式跳高的訓練以及成績的提升有著一定的影響。
(2)通過實驗得知,在實驗三個月后學生的學生身高、體重以及腿長等各個方面都有了一定的變化,但是就差異性來講,經(jīng)過P值檢驗,實驗后的學生身高、體重以及腿長等各個方面和實驗之前并沒有較大的差異,其P值>0.05,表示不存在顯著性差異。
(3)從實驗結果中可看出,在實驗后學生的跳高測試成績?yōu)?.5902±0.156,與實驗前的成績進行對比得知,在實驗后三個月,學生的跳高成績具有明顯性的變化,經(jīng)過T值檢驗,得知P<0.05,所以表示存在顯著性差異。
(4)從調查中得知,受訓后的學生通過負重半蹲的訓練能夠基本滿足學生訓練的效果,能夠得到大多數(shù)學生訓練的滿意態(tài)度,并且對于學生自身的訓練成績有著積極的影響,故今后應進一步提高負重半蹲訓練的重視程度。
(1)負重半蹲訓練對背越式跳高運動員以及受訓者成績提升方面有著積極的影響,故今后應該進一步的加深對于負重半蹲訓練的重視程度,并不斷豐富其內容,對運動員進行定期的負重半蹲的訓練,以有效的提高下肢的爆發(fā)力,促進跳高成績的提高。
(2)在對跳高運動員進行負重半蹲訓練之前需要提前做好相關的拉伸運動,以防運動員訓練過程中出現(xiàn)運動損傷,使訓練內容更加合理性和科學性。
(3)進一步提升學生對負重半蹲訓練內容的了解,在訓練的過程中要對學生進行理論方面的教學,讓學生學習有關背越式跳高運動的特點以及訓練重點,并不斷的拓寬背越式跳高運動的相關知識,為今后的學習以及實踐提供相應的理論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