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張玉霞
文本細讀是源自于20 世紀的西方文論的重要流派,即語義學,其作為文學最基礎的批評方式與手段,是近些年語文教學的主要方法。但是,在具體教學當中,文本細讀更多地被用作為逐字逐句的進行課文意思理解與剖析,注重基礎知識及考點在文中的落實,以此來達到使學生更好地應對考試做足充分的準備。課文《林黛玉進賈府》選自古典長篇名著《紅樓夢》,主要描寫了林黛玉在父親亡故之后,初次到賈府時的見聞,立足于林黛玉的觀察視線角度作為出發(fā)點,引導讀者初步感知賈府。表面看,《林黛玉進賈府》只是引出書本中的重要人物,引導讀者跟隨黛玉的步伐,感知賈府,通過對空間布局的觀察。如果能對文本內容實施細致品讀,對文章中的關鍵細節(jié)進行捕捉,實施深入的理解與品析,就能使閱讀理解的進入更深層次,而這就需要從不同視角,依據(jù)作者描寫的隱喻與伏筆,窺見文本中隱含的深意與內涵,從而實現(xiàn)高效閱讀。
首先,小說體裁的篇幅通常都比較長,導致教師無法準確而高效地把控課堂的教學時間。長期以來,語文教師更注重語文知識的學習,注重對課文優(yōu)美文段的誦讀,這是學好文章的前提條件。但小說體裁的文章篇幅都比較長,內容相對豐富,情節(jié)也較為完整。如《林黛玉進賈府》的教學中,如果想要認真細讀,一節(jié)課通常是講解不完全部內容的,單純的誦讀一遍都很困難,更不用說進行較長時間的細讀了。因此,小說文本誦讀的困惑就是教師無法準確的把控好課堂教學時間。
其次,小說體裁的文本通常有著豐富的內容和豐富場景、手法、情節(jié)、人物內心世界等,不易被師生把握。以《林黛玉進賈府》為例,依據(jù)林黛玉剛進賈府時的見聞,描寫出賈府人員的衣著錦簇、人員繁多、關系復雜、語言精彩,且房屋建筑的精巧且布局精妙。同時,人物與環(huán)境的描寫也交錯實施,配合的相得益彰且自然,整篇文本的思想深邃、構思巧妙,再加上文化背景以及風俗習慣,給人目不暇接。語文教師在課堂教學時,想要真正實現(xiàn)面面俱到,就會顯得力不從心。
最后,小說通常有深刻的內涵,無法有效把握思想。能夠選入到語文教材當中的小說,都是歷經(jīng)時間考驗中的經(jīng)典,既蘊含著豐富思想,又包含了重要的故事情節(jié)。學生通過文本閱讀獲得什么收獲,使語文教師開展教學時必須研究的話題。以《林黛玉進賈府》為例,王熙鳳的人未到而笑聲來,她雖然行為放誕,但卻突顯出王熙鳳在賈府的地位。我們可以用心去體味賈母、王夫人與王熙鳳對對話的言語中。許多學生在讀到該內容時,無法準確、有效的理解其內涵,并單純的認識是對王熙鳳出場時得到的隆重介紹,尤其是語言與服飾的描寫,主要明確了人物在小說描寫過程中的角色。
《紅樓夢》描寫的作者曹雪芹通常是從小就出生于官宦世家,其然后后期家道中落,但在年少的時候,居住環(huán)境以及自身見識都保存于自己的記憶中,成為其后期描寫賈府生活實際過程的主要依據(jù)。根據(jù)《清史稿》中所記載的康熙帝六次下江南時,有四次都是曹寅進行接駕的,并住于曹家。而在《紅樓夢》的描述中,則是通過賈府呈現(xiàn)出曹家的影子,所以,在具體創(chuàng)作時,曹雪芹所描寫出的賈府的家具、飾物以及陳設的物品都不是閑來之筆,而不是通過豪華的家具來展示賈府的顯赫。以《林黛玉進賈府》為例,其中對于家具布置進行了描述,更多是對賈政以及王夫人的居住場所進行了描寫,即“青綠古銅鼎…”“大紫檀雕螭案……”“赤金九龍青地大匾……”,在傳統(tǒng)的教學中,語文教師通常會忽視了器物陳列的描寫,更多是對人物的的對話以及情節(jié)發(fā)展的具體演變實施分析。而通過文本細讀的運用,教師則需注意到細節(jié)描寫處對于賈府權貴具備的渲染作用。其中的彝、鼎等相關禮器都是夏、商、周時期傳承的,屬于權利代表;另外,榮禧堂掛出的匾、彝等相關器物大都是經(jīng)過純金打造的,螭案也用到了極其珍貴的紫檀,依據(jù)該細節(jié),也能表現(xiàn)出賈府的富貴之處。依據(jù)文本描寫出的榮禧堂的大廳以及院落,再描寫到王夫人所住的正室及小正房,通常能觀看到不同情形,也就是“靠東壁面西設著半舊的青緞背引枕。王夫人卻坐在西邊下首,亦是半舊的青緞靠背坐褥……”這個地方所描述的王夫人的居住與布置,都用到了“半舊”一詞,和榮禧堂正廳的華貴就構成了明顯對比。經(jīng)過待客地方的華貴以及主人居住場所的半舊物件,就能充分體現(xiàn)出賈府的外表是光鮮亮麗,而內在卻已經(jīng)逐漸頹廢以及空洞。由此可知,經(jīng)過文本細讀,就能通過賈府的家具以及飾物的描寫,了解到賈府外只是外表上看權勢隆重,而實質上其威望以及富貴早已是名存實亡。
《紅樓夢》作為一部小說,人物屬于其重要元素,因此,人物分析在小說描寫中的比重是非常大的。作者對小說細節(jié)的描寫也是十分重視的,由人物的動作、語言、服裝等各個方面開展了細細描寫,對文本進行細讀,就能由作者對人物描寫的細節(jié),充分呈現(xiàn)出小說中人物的性格、心理等相關情感因素。比如《林黛玉進賈府》,通過對王熙鳳的語言和動作進行細讀,看她是如何出場的,曹雪芹是如何刻畫她的,即“只聽后院中有人笑聲,說:‘我來遲了,不曾迎接遠客!’”未見其人先聞其聲,為王熙鳳的出場做鋪墊,以此來呈現(xiàn)出她的與眾不同。通過“我來遲了,不曾迎接遠客”這句看似道歉,實則是對自己的地位進行展示。然后稱贊了林黛玉,完美的呈現(xiàn)出王熙鳳表現(xiàn)出的語言藝術以及行為藝術。另外,我們還可以從王熙鳳的:“天下真有這樣標致的人物,我今兒才算見了!況且這通身的氣派,竟不像老祖宗的外孫女兒,竟是個嫡親的孫女,怨不得老祖宗天天口頭心頭一時不忘?!边@幾句話,足見其心機深,足見其八面玲瓏,幾句夸獎的話讓我三方五人聽了都舒服,她的話“言東而實擊西”,呈現(xiàn)出自身的地位與圓滑世故。說黛玉通身的氣派像是個老祖宗,暗夸了老祖宗,接著的不像外孫女,像嫡親孫女,對惜春、探春、迎春三個姐妹進行了夸贊,而從整句話來看,又像是對林黛玉進行夸贊,通過這番表現(xiàn),既促使老祖宗更好的關注到她,又在委婉的表達自己是每天都陪著老祖宗的,了解老祖宗所有的言行。緊接著,王熙鳳又表述了“只可憐我這妹妹這樣命苦,怎么姑媽偏就去世了”,并用自己的手帕擦拭眼淚,當老祖宗笑著表示“休提前話”的時候,就“忙轉悲為喜”,其中的“忙”字表現(xiàn)的形象生動,極具畫面感,這一顰一笑都不是發(fā)自內心,更多是逢場作戲,將老祖宗作為中心,奉承了賈府掌權者。然后,王熙鳳又將其目光都轉向為林黛玉,并提出系列的問題,看似是關心林黛玉,但卻沒有給林黛玉絲毫回答問題的時間,只是顧著發(fā)問。這一系列的描述,主要是呈現(xiàn)出自己位于賈府的的地位。在細讀過程中,還需注意到,本來王夫人應該給林黛玉兩匹緞子,讓其做新衣服,此時,王熙鳳卻接話:“這是我先料到了,知道妹妹不過這兩日到的,我已預備下了,等太太回去過了目好送來?!钡趯嶋H上,王熙鳳有沒有提前備好了緞子給林黛玉卻是不知道的,即便是沒有提前準備,立即準備上兩匹緞子送給老夫人也可以,但是,在明面上,卻要說是自己已經(jīng)準備好了,以此呈現(xiàn)出自己未雨綢繆以及處事周全。經(jīng)過上述的分析可知,作者對人物進行描述與刻畫的時候,通常隱藏于細微的地方,在捕捉的時候,就能深刻的了解到人物形象,從而深化對文章內涵的體會。
話語轉換主要指通過語用學對人物會話實施分析。在許多人物開展對話的時候,必然有個話題的主導者,并且在會話當中,說話與聽話的人在角色上會出現(xiàn)互換,或者是說話者通過在具體會話當中以沉默的形式放棄其話語權等等,這些都能呈現(xiàn)出人物自身的身份地位。例如,在《林黛玉進賈府》的對話中,出現(xiàn)了多次的話語轉換,如賈母通過兩次的自我選擇,獲取到發(fā)言權,并在暗中選擇進行下個發(fā)言者選擇。賈母在介紹的時候,趁機調侃了王熙鳳,由此可見其幽默開朗且倚老賣老,并阻止再次提到林黛玉家里的喪事,并呈現(xiàn)出賈母對于王熙鳳做出的點撥以及對于林黛玉的寵溺與偏愛,由此可知賈母位于賈府中的地位是崇高無上的。而林黛玉則是在被動選擇時,才出聲呼喚了一聲“嫂子”,其他的就再也沒有發(fā)言以及答話,并映射出林黛玉處于賈府的從屬地位以及寄人籬下的處境。而依據(jù)賈寶玉與林黛玉相見時進行的對話,就會發(fā)現(xiàn),賈寶玉是本段會話當中最積極的人,其有六次機會選擇發(fā)言權,例如,賈寶玉主動問詢林黛玉的姓名、是否有玉、表字等;而后三次反駁賈母;兩次回答,并對探春所提的問題進行反駁,其充分體現(xiàn)出賈寶玉在賈府的地位,并體現(xiàn)出賈寶玉的逆反個性以及能言善辯。除此之外,賈寶玉還勇于反駁賈母的話,并凸顯出賈寶玉在賈府的尊貴地位,及其備受長輩寵愛的實際情況。
高中語文的文本細讀中,有人質疑文本細讀會使語文教學落入到眼界狹隘以及關注細節(jié)的境地,其實并不是。學生通過細讀文本,則能貫通全書,實現(xiàn)整本書內容的前后勾連,進行文本細讀雖然能夠著眼于小處,但需放眼于全局。因此,語文教師在課堂教學中,需明確的告知給學生,文本細讀既是立足于細微的地方進行深入剖析,又需見微知著,形成全局意識。就《林黛玉進賈府》的教學而言,整本書描寫的兩大悲劇都是從這里啟發(fā)的,即家庭悲劇與愛情悲劇。第一,家庭悲劇。依據(jù)林黛玉進入賈府的具體路線、形式及林黛玉的所見所聞,可以看出賈家的等級森嚴以及生活奢靡。這種華貴奢靡,屬于興盛的表相,而不是衰頹的表征。而家庭悲劇則是從此入手。第二,愛情悲劇。賈寶玉與林黛玉二人初次見面,彼此認為好像相識已久,已經(jīng)締結前緣,二人在不自覺當中已傾心于對方。當賈寶玉知道林黛玉沒有玉的時候,就瞬時發(fā)作,摘下了自己的玉狠狠的摔了下去,且滿面是淚,說到:“家里姐姐妹妹都沒有,單我有,我說沒趣;如今來了這么個神仙似的妹妹也沒有,可知這不是個好東西。”這里是賈寶玉與林黛玉二人情緣的起始,也是二人愛情的悲劇。通過文本細讀,就能充分激發(fā)學生對于小說的閱讀興趣。學生經(jīng)過文本細讀就能發(fā)現(xiàn)有探究性的關注點,既渴望明確其究竟是什么,從何處來,與什么由關聯(lián),又能明確文本表達的深意,對于整本書閱讀的作用。在完成《林黛玉進賈府》的細讀后,學生就會自覺的拿起原著閱讀,文本細讀的教學作用也就得到了充分發(fā)揮。同時,語文教師需經(jīng)過有條理、生動形象的建各級的方式,將學生帶入至文本細讀的思維方法中,從而使學生充分理解與掌握文本內涵。
綜上所述,高中語文的小說體裁文本教學當中,語文教師需依據(jù)小說體裁具備的特點,立足于《林黛玉進賈府》,借助賈府的家具飾物、細微描寫、話語轉換、微小細節(jié),與文本主題相結合,抓住重點,注重知識延伸,通過可用資源,促使學生形成形象思維,從而使高中語文的課堂教學效率得到顯著提高。
鄉(xiāng)村教育高質量發(fā)展怎樣實現(xiàn)
一是針對農村教育數(shù)字基礎設施建設薄弱問題,推動農村地區(qū)數(shù)字校園、數(shù)字化社區(qū)等教育環(huán)境建設,持續(xù)改善農村地區(qū)網(wǎng)絡教育環(huán)境。二是針對教育資源配置不均衡問題,充分利用國家智慧教育公共服務平臺,助力農村地區(qū)學校師生共享優(yōu)質教育資源。三是針對學生學習支持服務不足等問題,建立“云上學?!?,整合各類數(shù)字化學習資源及優(yōu)秀教師、音體美團體等智力資源,通過在線直播和遠程輔導等方式為鄉(xiāng)村中小學生提供優(yōu)質教學服務和課后輔導服務,加快提升農村教育質量,縮小城鄉(xiāng)教育差距。四是針對鄉(xiāng)村教師發(fā)展困境,構建“互聯(lián)網(wǎng)+”條件下的鄉(xiāng)村教師專業(yè)能力提升路徑、服務體系,提高教師信息化教學能力和信息素養(yǎng)。五是針對農業(yè)技能培訓問題,面向農村重點群體開發(fā)涉農數(shù)字學習資源,開展各類涉農信息技術、農村電商、信息產(chǎn)品使用、勞務品牌等專題培訓,提供技術咨詢服務,促進農村勞動者就業(yè)創(chuàng)業(yè)。六是針對數(shù)字素養(yǎng)與技能提升問題,充分考慮鄉(xiāng)村新的數(shù)字化現(xiàn)象,構建農民數(shù)字素養(yǎng)框架、測評標準,開展相關數(shù)字技能培訓,改善數(shù)字生活參與的廣度和深度。
——郭紹青,《光明日報》2022 年04 月05 日06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