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太生
牙齒對一個人來說,是顏面。顏面,顏值與門面。在人們的想象中,大師的牙齒潔白而整齊,尤其是人文大儒,演說或者講學(xué),嘴皮開合之間,閃爍著健康、智慧的光澤。
在人才濟濟的唐宋時期,韓愈可以說是大師中的大師,但他牙齒不好,甚至可以說很糟糕,45歲就掉得差不多了。他曾寫詩《落齒》 :“去年落一牙,今年落一齒。俄然落六七,落勢殊未已……”
在《贈劉師服》中,老韓羨慕朋友有一口好牙:“羨君齒牙牢且潔,大肉硬餅如刀截?!迸笥寻?,你的牙齒怎么這么好呢?肥美而帶韌勁的牛羊肉,堅脆卻味美的硬餅子,在嘴中如有刀片切割。
看來,韓愈做一個唐朝的吃貨根本不行,只能為文寫詩。韓愈的牙齒,是唐宋的“文學(xué)之牙”“詩歌之牙”。
我也想念我丟落的牙齒。人到中年以后,我發(fā)現(xiàn),我的牙齒日漸稀少,左上頜少兩顆,右下頜缺三顆。我都不知道,平時我的那些牙齒是在哪兒丟的。
大約在六個月大的時候,嬰兒下頜開始爆出一粒米粒大的小牙。那些堅硬的鈣,支持著牙的生長,為日后漫長歲月里,一個男人或女人消磨那些或精致或粗糙的食物,維持生命的進食機能。
大約在六歲,乳牙換恒牙。有一次,我的一顆上牙松動了,吃東西不方便,松動的牙齒,在嘴里“浮”了好幾天,終于在一天晚上,乳牙從口腔里噗然脫落。外祖母看到了,叮囑把掉下的牙扔到屋頂上——不知道是祈望它重新生長,還是為一顆牙齒送行。
恒牙脫落,記得是在二十歲時,在離某個縣城不遠處公路旁的小飯店。那次,一個做生意的人提出來要請我吃飯,在那家小飯店,我們邊吃邊聊,一不小心,嘎巴一聲,掉了一顆牙。
他鄉(xiāng)的水,也能脫落我的牙齒。我到一個地方去,喝異鄉(xiāng)的水,感覺牙齒有些被侵蝕——我的牙齒又不是石灰?guī)r,遇到含有不同礦物質(zhì)的水怎么會被侵蝕呢?只是平時牙口不好,用外婆的話說,是小時候糖吃多了。在他鄉(xiāng),我掉落了一顆牙齒,算是我去過那地方留下的紀念。
一個女人對男人的了解,從一顆牙齒開始。以前,我認識的一個人,年少時性剛烈,喜歡打斗。談戀愛時,女友夸他牙齒長得潔白整齊,沒有抽煙男人在牙縫留下的討厭的黑褐色煙漬。婚后,他漂亮的媳婦有一次早晨起床洗漱,發(fā)現(xiàn)盥洗臺上有個怪異的東西,拿到手里一看,驚得嗷嗷大叫。哇,是一副烤瓷假牙!
幸存下來的牙齒,不應(yīng)該像挑食的林妹妹,這也不吃,那也不吃,應(yīng)該努力咀嚼生活的原味。
我在乎的牙齒,別人卻并不一定在乎。但關(guān)鍵的是,它們將在我今后的生命歲月中,咀嚼或磨礪世間許多美妙的東西。
我的牙齒怎么丟的?記不清了。大概是在快樂的時光里丟的,只有在快樂的時候,對許多事情的印象才變得模糊。但我清楚地記得,那些已經(jīng)掉落的牙齒,從前是那樣堅硬,我曾用柔軟的舌尖,在柔軟的時光中去舔它們?,F(xiàn)在,堅硬的牙齒掉落了,但舌頭還在。
好胃口,要有好牙齒。牙齒不好的人,經(jīng)常喝粥,清心寡欲。
牙齒也有情感流露與表達的功能,愛得牙癢癢,恨得咬牙切齒。
大師與普通人的牙齒,都在28至32顆,丟了,沒有誰會幫你在歲月中找回。而無論是大師還是普通人,對物質(zhì)和精神滿足感的追求,都是無止境的。在愿望沒有實現(xiàn)、灰心懊惱時,或許會安慰自己:你的胃口有多大?你又不比別人多幾顆牙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