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通華
“語文課標”明確提出初中每學年寫作目標“不少于14 次”的要求,還強調(diào)“其他練筆不少于1 萬字”。“雙減”政策背景下,如何落實這些學段寫作目標呢?初中寫作教學要讓雙減在課堂落地,必須為學生的寫作搭建起“腳手架”,提升作文訓練的質(zhì)量。
統(tǒng)編初中語文構建寫作體系的目標是為學生搭建起“腳手架”,讓學生“向課文學寫作”“向課文學方法”,在“文”“質(zhì)”兼?zhèn)涞摹袄印敝辛暤脤懽鞣椒?。“雙減”下初中寫作訓練設計“重質(zhì)”“輕量”,巧搭“腳手架”,讓學生高效完成學段寫作目標。
1.巧搭思維“腳手架”,打通“例子”與寫作之間的壁壘。寫作訓練是語文作業(yè)的重要組成部分。教師要設計出高質(zhì)量的作文作業(yè),先要搭好“腳手架”,用課文“例子”打通與寫作之間的壁壘。
課文作為寫作的“例子”到學生的動手寫作還有一段路要走。如何打通“例子”與寫作之間的壁壘呢?通過巧搭思維導圖“腳手架”,讓學生在思維導圖的助力下習得“例子”的寫作方法。
統(tǒng)編語文七年級上冊《寫作·發(fā)揮聯(lián)想和想象》,教材設計了兩張思維導圖:一是圖關注課內(nèi)的《天上的街市》,二是關注課外的《傘》。但這兩張思維導圖設計過于簡單,沒有發(fā)揮“導”聯(lián)想和想象的作用。對這兩張思維導圖升級改造,為學生習得“聯(lián)想和想象”搭建起“腳手架”。升級改造后的兩張思維導圖如圖1 和圖2。
圖1 《天上的街市》思維導圖升級改造
圖2 《傘》思維導圖升級改造
《天上的街市》思維導圖升級改造的重點是聯(lián)想和想象的相同點和不同點,用課文的“例子”讓學生習得聯(lián)想和想象的寫作方法。根據(jù)升級后的導圖,再設計幾道問題勾連課外題《傘》?!秱恪匪季S導圖升級改造重點是把聯(lián)想與想象兩個元素揉進導圖,讓學生從“傘”的外形圖片、字體、演化、字義等展開聯(lián)想與想象。將“傘”字的演化過程作為聯(lián)想與想象的出發(fā)點,讓學生填寫思維導圖,寫出聯(lián)想和想象的內(nèi)容,并寫出依據(jù)。這兩個升級改造的思維導圖為學生習得這一寫作方法搭建了高質(zhì)量的“腳手架”。課內(nèi)習得《天上的街市》的寫作方法,勾連課外的《傘》,讓學生在課外運用聯(lián)想和想象的寫作方法。這樣,升級改造的思維導圖就順利打通了“例子”與寫作之間的壁壘。
2.巧搭項目“腳手架”,驅(qū)動學生主動完成寫作任務。初中語文“不少于1 萬字”的練筆訓練可以設計與之相配套的項目學習單,讓學生在項目式學習中利用“腳手架”高效完成寫作任務。
如統(tǒng)編語文七年級上冊《寫作·如何突出中心》,可以設計項目學習單,以項目驅(qū)動學生主動完成寫作任務??梢愿鶕?jù)作業(yè)的完成時間分為前置項目作業(yè)、課堂項目作業(yè)、課后項目作業(yè)。
前置項目作業(yè)主要發(fā)揮“導”學功能。以回顧本單元學過的課文寫法為主,將學生引導到“突出中心”目標上來。通過設計項目式學習任務,搭建“突出中心”主題訓練的“腳手架”。
項目學習任務一:請回顧本單元課文是“如何突出中心”的,自讀課本108 頁,完成下面表格。
這一項目學習任務關注“例子”的引領作用,如表格引導學生回顧《貓》的中心,寫三只貓時所用的方法(主次詳略),最后舉例運用。如一位同學寫《我的書包》,分別寫所購買的三個書包,第一、二個略寫,第三個詳寫,因為第三個書包蘊含著濃厚的深情,正是本文要表現(xiàn)的中心。
學生在完成項目學習任務中學得“突出中心”的方法,并遷移運用。這樣課文就發(fā)揮出“例子”的引領作用,學生通過目學習任務“腳手架”習得方法,為后續(xù)的作文訓練打好堅實的基礎。
雙減政策倡導設計實踐性、探究性、綜合性的作業(yè)。初中寫作訓練要搭建生活情境“腳手架”,向生活要寫作素材、向生活學寫作,高質(zhì)量完成“不少于1 萬字”的練筆作業(yè)。
1.設計實踐性作文練筆作業(yè),搭建情境“腳手架”。實踐性作文練筆旨在搭建情境“腳手架”,讓學生通過實踐“觀察生活”和“發(fā)現(xiàn)生活”,在實踐中有質(zhì)量地完成練筆作業(yè)。
如統(tǒng)編語文七年級上冊《寫作·如何突出中心》寫作實踐,可以設計“我的書包”實踐性作文練筆作業(yè):①請回憶你最近三個書包的來歷,說一說它們的外形特點,與同學分享購買書包的經(jīng)歷;②如果你是書包設計師,請設計一個既實用又美觀的書包,說一說設計理念;③課外閱讀秦文君《紅書包》,本文的“中心是什么”“如何突出這一中心”的;④你使用或購買或設計的書包蘊含著哪些情感?請從中挑選一個作為寫作的中心。
“我的書包”實踐性作文練筆由“說”書包到“做”書包,再讀“書包”,最后寫“書包”。“說”“做”“讀”“寫”四個環(huán)節(jié)構成實踐性作文練筆,搭建起生活情境“腳手架”,讓學生“觀察生活”和“發(fā)現(xiàn)生活”,尋找適合的寫作素材,運用相應的寫作手法完成作文的練筆作業(yè)。
2.設計探究性作文練筆,搭建情境“腳手架”。搭建探究活動情境“腳手架”,通過生活探究,獲得練筆的真實感悟和體驗。探究性作文練筆重在探究中觀察和發(fā)現(xiàn),在探究中感悟和體驗。
如統(tǒng)編語文七年級上冊片斷作文訓練——九月的變化,可以設計如下探究性作文練筆:①請在課外搜集描寫夏天和描寫九月的古詩詞,探究這些詩詞中所描寫景物的不同特征,并與同學分享你的探究成果;②請你于周六、周日前往公園尋找“九月的變化”,收集相關“證據(jù)”,與同學或父母共同探究“九月的變化”,并把你的發(fā)現(xiàn)寫下來。③請你用本單元所學到的景物“五覺”的寫法,寫下你對“九月的變化”探究的過程及感受。
這兩個探究性作文練筆按照學生的層次來布置。第一項“探究古詩詞”由A 和B 組完成,C 組選做,D 組不做;第二項公園尋“九月的變化”探究活動A、B、C、D 組必做。
為提升雙減下學生寫作質(zhì)量,初中寫作要立足課文,巧搭思維項目“腳手架”,打通“例子”與寫作之間的壁壘,驅(qū)動學生主動完成寫作任務,要貼近生活,設計實踐性和探究性作文練筆,搭建情境“腳手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