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洪福
(煙臺市煙臺山醫(yī)院呼吸與危重癥醫(yī)學科,山東 煙臺 264001)
慢性支氣管炎在老年患者中的發(fā)病率較高,可對患者的呼吸系統(tǒng)及整體健康狀態(tài)造成極為不良的影響。臨床中對慢性支氣管炎治療的研究顯示,本類患者的咳嗽、咳痰及喘息等癥狀體征相對突出[1-2],是治療過程中的重點控制方面,同時,本類患者的生活質(zhì)量受機體狀態(tài)及疾病不適感等多方面的影響,處于相對較差的狀態(tài),且生活質(zhì)量狀態(tài)可較為全面地反映患者的綜合狀態(tài)[3],臨床對各類患者生活質(zhì)量的重視程度也日益提升,因此生活質(zhì)量已成為評估臨床患者生存狀態(tài)的重要指標,而對于機體功能及狀態(tài)相對較差的老年患者,其評估與改善的需求相對更高。白葡奈氏菌片作為近年來在呼吸系統(tǒng)疾病中應用率不斷提升的一類藥物[4-5],其在支氣管炎中的研究仍相對不足,且針對老年慢性支氣管炎患者的作用研究更為少見。因此,本研究現(xiàn)探究白葡奈氏菌片對老年慢性支氣管炎患者癥狀體征及生活質(zhì)量的影響,以為老年慢性支氣管炎患者治療措施的制定提供參考依據(jù),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將2019年12月至2021年12月的80例老年慢性支氣管炎患者按照隨機數(shù)字表法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每組各40例。對照組中男性女性比例為22∶18,年齡為60~83歲,平均年齡為(67.60±5.90)歲,病程為3.5~35.5年,平均病程為(19.10±3.90)年,嚴重程度:輕中度者15例,重度者25例;其中合并高血壓者6例,合并冠心病者5例,合并糖尿病者5例。觀察組中男性女性比例為23∶17,年齡為60~82歲,平均年齡為(67.90±6.00)歲,病程為3.2~36.0年,平均病程為(19.20±3.80)年,嚴重程度:輕中度者13例,重度者27例;其中合并高血壓者6例,合并冠心病者6例,合并糖尿病者5例。兩組老年慢性支氣管炎患者的性別、年齡、病程、嚴重程度與合并癥等方面比較,P>0.05,具有均衡性。本次研究經(jīng)醫(yī)院醫(yī)學倫理學委員會批準?;颊叩呐R床資料完整,在知情同意書上簽字,所有調(diào)查對象的臨床資料遞交倫理委員會審核并獲得批準。
1.2 納入及排除標準
納入標準:60歲及以上者;于本院進行診治的慢性支氣管炎患者;知情同意本研究,簽署同意書及臨床資料完整者。排除標準:合并其他呼吸系統(tǒng)疾病者;入院前1周接受相關(guān)治療者;1年內(nèi)手術(shù)史或創(chuàng)傷史者;精神病史、認知障礙和(或)理解、溝通障礙者。
1.3 方法 對照組進行常規(guī)慢性支氣管炎治療,主要給予患者抗感染、祛痰及支氣管擴張劑等進行治療。觀察組則在對照組治療措施的基礎(chǔ)上加用白葡奈氏菌片進行治療,每次服用4片白葡奈氏菌片,每日服用3次。兩組均治療3個月。
1.4 觀察指標及評價標準 統(tǒng)計及比較兩組的慢性支氣管炎治療總有效率、不良反應發(fā)生率、治療前后的血氣分析指標(PaO2、PaCO2及SaO2)、肺功能指標(FVC、FEV1及PEF)、癥狀體征(咳嗽、咳痰及喘息)積分及生活質(zhì)量狀態(tài)(WHOQOL-100量表)。①慢性支氣管炎治療效果:患者治療后的咳嗽、咳痰及喘息等癥狀體征消失,X線檢查正常為顯效;患者治療后的咳嗽、咳痰及喘息等癥狀體征、X線檢查結(jié)果顯著改善為有效;治療后的咳嗽、咳痰及喘息等癥狀體征、X線檢查結(jié)果未見改善或加重為無效[6]。慢性支氣管炎治療總有效率=(顯效例數(shù)+有效例數(shù))/總例數(shù)×100%。②不良反應發(fā)生率:統(tǒng)計兩組患者的不良反應發(fā)生情況,包括惡心、嘔吐、皮疹等情況。③血氣分析指標:于治療前及治療1個月、3個月后分別檢測兩組的血氣分析指標,包括PaO2、PaCO2及SaO2,采用血氣分析儀進行檢測。④肺功能指標:于治療前及治療1個月、3個月后分別檢測兩組的肺功能指標,包括FVC、FEV1及PEF,采用肺功能檢測儀進行檢測。⑤癥狀體征積分:于治療前及治療1、3個月后分別對兩組的癥狀體征進行評估,根據(jù)《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進行評估,評估方面包括咳嗽、咳痰及喘息,每個方面的評分范圍均為0~3分,其中0分為無咳嗽、咳痰及喘息,1~3分分別為輕度、中度及重度咳嗽、咳痰及喘息[7]。⑥生活質(zhì)量:于治療前及治療1、3個月后分別采用WHOQOL-100量表對兩組的生活質(zhì)量進行評估,其包括生理、心理、獨立性、環(huán)境影響、精神及社會關(guān)系等領(lǐng)域,每個領(lǐng)域均換算為百分制,以得分越高表示生活質(zhì)量越高[8]。
1.5 統(tǒng)計學檢驗 本研究中的數(shù)據(jù)檢驗軟件選用SPSS23.0,計數(shù)資料的表示方式為[n(%)],進行χ2檢驗處理,計量資料的表示方式為均數(shù)±標準差,進行t檢驗處理,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兩組的慢性支氣管炎治療總有效率比較 觀察組的慢性支氣管炎治療總有效率為97.50%(39/40),顯著高于對照組[80.00%(32/40)](P<0.05)。見表1。
表1 兩組的慢性支氣管炎治療總有效率比較[n(%)]
2.2 兩組的不良反應發(fā)生率比較 觀察組的不良反應發(fā)生率為0,顯著低于對照組[10.00%(4/40)](P<0.05)。見表2。
表2 兩組的不良反應發(fā)生率比較[n(%)]
2.3 兩組治療前后的血氣分析指標比較 治療前兩組的血氣分析指標比較無差異(P>0.05);治療1個月、3個月后兩組的血氣分析指標均顯著優(yōu)于治療前,且觀察組的上述指標均顯著優(yōu)于對照組(P<0.05)。見表3。
表3 兩組治療前后的血氣分析指標比較()
表3 兩組治療前后的血氣分析指標比較()
注:與本組治療前比較,aP<0.05。
2.4 兩組治療前后的肺功能指標比較 治療前兩組的肺功能指標比較無差異(P>0.05),治療1個月、3個月后兩組的肺功能指標均顯著優(yōu)于治療前,且觀察組的上述指標均顯著優(yōu)于對照組(P<0.05)。見表4。
表4 兩組治療前后的肺功能指標比較()
表4 兩組治療前后的肺功能指標比較()
注:與本組治療前比較,aP<0.05。
2.5 兩組治療前后的癥狀體征積分比較 治療前兩組的癥狀體征積分比較無差異(P>0.05),治療1個月、3個月后兩組的癥狀體征積分均顯著優(yōu)于治療前,且觀察組的上述指標均顯著優(yōu)于對照組(P<0.05)。見表5。
表5 兩組治療前后的癥狀體征積分比較(分,)
表5 兩組治療前后的癥狀體征積分比較(分,)
注:與本組治療前比較,aP<0.05。
2.6 兩組治療前后的WHOQOL-100量表評分比較 治療前兩組的WHOQOL-100量表評分比較無差異(P>0.05),治療1個月、3個月后兩組的WHOQOL-100量表評分均顯著優(yōu)于治療前,且觀察組的上述指標均顯著優(yōu)于對照組(P<0.05)。見表6。
表6 兩組治療前后的WHOQOL-100量表評分比較(分,)
表6 兩組治療前后的WHOQOL-100量表評分比較(分,)
注:與本組治療前比較,aP<0.05。
慢性支氣管炎在老年患者中相對多見,而其對老年患者的危害不僅僅體現(xiàn)在呼吸系統(tǒng)方面。本病還可表現(xiàn)出免疫低下及其他系統(tǒng)器官受影響的情況,因此對老年慢性支氣管炎患者進行治療的過程中,多方面的評估與干預意義及需求均較高[9-10]。生活質(zhì)量作為綜合反應患者生存狀態(tài)的重要方面,在臨床的應用率日益提升,而受多方面因素影響,臨床、患者及家屬對患者生活質(zhì)量的重視程度也日益提升。再者,對于本病的治療中,除咳嗽、咳痰及喘息等癥狀體征可有效反應患者的疾病狀態(tài)外,血氣分析指標及肺功能指標等可有效反應機體呼吸功能及酸堿平衡狀態(tài)的指標[11-12],也是慢性支氣管炎患者亟待改善的問題,可作為慢性支氣管炎治療的重要評估指標。
臨床中近年來關(guān)于慢性呼吸系統(tǒng)疾病相關(guān)的研究不斷增多,而對本類患者進行機體免疫方面的調(diào)控日益受到重視。較多研究認為,對老年慢性支氣管炎患者進行免疫狀態(tài)的提升,更有助于改善呼吸系統(tǒng)癥狀體征及改善相關(guān)呼吸道狀態(tài)[13-15]。白葡奈氏菌片作為近年來在呼吸系統(tǒng)疾病治療中的常用藥物,其對于多類呼吸系統(tǒng)疾病具有防控與治療的作用,但是其對老年慢性支氣管炎患者癥狀體征及生活質(zhì)量的針對性干預研究仍相對不足。
本研究探究白葡奈氏菌片對老年慢性支氣管炎患者癥狀體征及生活質(zhì)量的影響,結(jié)果顯示,加用白葡奈氏菌片治療的觀察組治療總有效率較對照組更高,不良反應發(fā)生率較對照組更低(P<0.05),說明白葡奈氏菌片的應用效果較好,且安全性也值得肯定;同時,加用白葡奈氏菌片可更為有效地改善患者的上述血氣分析指標、肺功能指標、癥狀體征積分及WHOQOL-100量表評分(P<0.05),進一步肯定了白葡奈氏菌片的臨床應用價值。分析原因可能是,白葡奈氏菌片作為微生物免疫抗原,其可有效地提升患者的機體免疫狀態(tài),尤其對于呼吸道黏膜的局部免疫調(diào)節(jié)具有積極的作用,同時,其中的卡他球菌細胞壁上的脂多糖成分對干擾素的生成具有較強的誘導作用,對補體C3具有較好的激活作用[16-18],更有助于提升白細胞的吞噬功能,且白色葡糖球菌和枯草桿菌細胞壁上的胞壁酸對于延腦的咳嗽中心具有一定的影響作用,因此在止咳方面效果較好[19-23],故對本病的癥狀體征具有改善作用。
綜上所述,我們認為白葡奈氏菌片在老年慢性支氣管炎患者中的療效較好,可顯著改善患者的癥狀體征及生活質(zhì)量,在老年慢性支氣管炎患者中的應用價值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