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驥才/文
治牙的華大夫,醫(yī)術(shù)可謂頂天了。您朝他一張嘴,不用說哪顆牙疼,哪顆牙酸,哪顆牙活動,他只要往里瞅一眼,全知道。他能把真牙修理得賽假牙一樣漂亮,也能把假牙做得賽真牙一樣耐用。他哪來的這么大的能耐,費解!
華大夫人善、正派、規(guī)矩,可有個毛病,便是記性差,記不住人,見過就忘,忘得干干凈凈。您昨天剛?cè)ミ^他的診所瞧蟲子牙,今兒在街頭碰上,一打招呼,他不認得您了。您惱不惱?要說他眼神差,他從不戴眼鏡,可為嘛記性這么差?也是費解!
后來,華大夫出了一件事,把這兩個費解的問題全解開了。
一天下晌,巡捕房來了兩位便衣巡捕,進門就問,今兒上午有沒有一個黑臉漢子到診所來?長相是絡(luò)腮胡子,腫眼泡兒,挨著右嘴角一顆大黑痣。
華大夫搖搖頭說:“記不得了!”
巡捕問:“您一上午看了幾號病人?”
華大夫回答:“半天只看了六號?!?/p>
巡捕說:“這就奇了!總共一上午才六個人,怎么會記不???再說,這人的長相,就是在大街上掃一眼,保管也會記一年。明白告訴你吧,這人上個月在估衣街持槍搶了一家首飾店,是通緝的要犯,您不說,難道跟他有瓜葛?”
華大夫平時沒脾氣,一聽這話登時火起,“啪!”一拍桌子,拔牙的鉗子在桌面上蹦得老高。
他說:“我華家三代行醫(yī),治病救人,從不做違背良心的事。記不得就是記不得!我也明白告訴你們,那禍害人的家伙要是讓我瞧見,甭說你們來找我,我找你們?nèi)?!?/p>
兩位巡捕見牙醫(yī)動怒,齜著白牙,露著牙花,不像裝假。他們遲疑片刻,扭身走了。
天冷了的一天,華大夫真的急急慌慌跑到巡捕房來,跑得太急,大褂都裂了。他說那搶首飾店的家伙正在開封道上的“一壺春”酒樓喝酒呢!巡捕聞知馬上趕去,居然把這黑臉劫匪捉拿歸案了。
巡捕說:“華大夫,您怎么認出他來的?”
華大夫說:“當(dāng)時我也在‘一壺春’吃飯,看見這家伙正跟人喝酒。我先認出他嘴角那顆黑痣,這長相是你們告訴我的,可我還不敢斷定就是他,天下不會只有一個嘴角長痣的,萬萬不能弄錯!但等到他咧嘴一笑,露出那顆虎牙,這牙我給他看過,記得,沒錯!我便趕緊報信來了!”
巡捕說:“我還是不明白。怎么一看牙就認出來了呢?”
華大夫哈哈大笑,說:“我是治牙的呀,我不認識人,可認識牙呀!”
巡捕聽罷,驚奇不已。
這事傳出去,人們對他那費解的事就全明白了。他記不住人,不是毛病,因為他不記人,記牙。治牙的,把全部心思都使在牙上,醫(yī)術(shù)還能不高?
(選自《俗世奇人》,有刪改)
名師點評
在馮驥才先生創(chuàng)作的《俗世奇人》一書里,小說主人公都是看似普通,實則或身懷絕技,或經(jīng)歷特殊的“奇人”。《認牙》中的華大夫也是這樣一個津門奇人。在這篇小說里,作者用詼諧幽默、揮灑自如的語言將華大夫?qū)懙没铎`活現(xiàn),一個醫(yī)術(shù)精湛的“認牙不認人”的牙醫(yī)形象躍然紙上。華大夫所有的注意力都聚焦在一個人的牙齒上,這就為我們解開了文章開頭提到的兩個疑問。一個人一輩子都把精力投入到牙齒上,他沒有理由不達到醫(yī)術(shù)頂天的地步。
(張 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