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文娟
新時代的素質教育,側重于對學生學科核心素養(yǎng)的培育。英語學科的核心素養(yǎng)涵蓋以下幾個方面的內容:學習能力、文化品格、思維品質和語言能力等。側重于單篇教學,是傳統(tǒng)英語教學主要采取的教學模式,主要是立足于教材內容循序漸進地進行教學設計[1]。盡管這種教學方法具有自身優(yōu)勢,但很難有效發(fā)展學生學科核心素養(yǎng),學生系統(tǒng)化的知識體系不容易形成。而單元整體教學強調從對某一個課時教學的關注,過渡為更大范圍的教學,引導學生立足于宏觀,通過教學內容的重構,學習更多的知識,進一步發(fā)展學生學科核心素養(yǎng)和語用能力。隨著穩(wěn)步推進的新課程改革,開展單元整體教學活動,能不斷提高英語課程質量和教學效率。但是由于該教學模式推行時間較短,在教學實踐中很難有序開展。為了解決這個問題,需要教師深入研究學生特點和教材內容,及時更新教學理念[2]。教師要完善教學方案的制定,引導學生對于英語課程的學習技巧靈活掌握,致力于學習規(guī)律的探索,這樣才能感受到英語學習的魅力,更好地培育英語核心素養(yǎng),夯實學習基礎。
作為一門應用型語言類學科的英語,需要教師在教學中營造真實的語境,強化學生的語言練習,促進學生語用能力的不斷提升,避免出現(xiàn)“高分低能”現(xiàn)象。而小學生在過去的學習中,“說英語”和“用英語”的機會很少,在英語課堂上更多是通過“刷題”的形式去學習英語知識,學生每天將大部分時間花費在做試卷和習題上,不具備較強的用英語知識解決現(xiàn)實問題的能力。而單元整體教學有機融合多種技能,如聽、說、讀、寫各項能力,豐富了學生的英語語用知識,促進學生交際能力和語言實踐能力的不斷提高[3]。
在傳統(tǒng)教學模式下,在有限的課堂時間里,教師主要是講授英語知識,這樣很容易使學生成了裝知識的“容器”,減少了學生的交流和思考。而通過單元整體教學,更注重學生課上學習體驗,引導學生自主思考,不斷提升學生自主學習知識的能力。在正式開始授課前,教師會主動向學生分享教學內容和教學目標,使學生能掌握更多的學習自主權。在課堂上,教師也會將更多的語言應用機會提供給學生,使學生在有限的時間里,能很好地掌握語法、句式和單詞,不斷提升語言運用素養(yǎng)和語言建構能力[4]。學生在單元整體學習的過程中,能對英語知識多層次接觸和認知,由此更好地發(fā)展思維能力,真正從教師的積極“教”,轉變?yōu)閷W生的主動“學”。
為了更好地落實單元整體教學措施,對教師的教學能力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首先,教師應深入了解學生,及時總結學科教學規(guī)律。其次,要對教學方式不斷優(yōu)化,對課程內容進行整合和豐富。在教學實踐中,教師要不斷更新教學理念,深入理解教材和新課程標準,密切聯(lián)系每一課時,立足于宏觀視角,做好英語知識的頂層架構設計。最后,要充分發(fā)揮教師的主觀能動性,以有效開展單元整體教學,真正實現(xiàn)教學相長,和學生共同成長和進步[5]。
目前,很多小學英語教師沒有深入了解核心素養(yǎng)和新課程標準,教學理念相對滯后,在教學過程中,更關心學生的英語成績,將傳授學生英語知識作為重心,不重視培養(yǎng)學生的綜合能力。在教學目標制定上,未能真正體現(xiàn)英語教學的育人功能,也無法真正滿足學生的學習需求。
在教學過程中,一些教師存在著形式主義,有著相對單一的教學模式。首先,教師未能深入探究單元主題意義,而是過于側重語言形式。在教學中,對于詞匯、語法等方面的知識進行重點講解,而未能對單元內容所蘊含的價值深入挖掘。其次,教師沒有深入了解單元整體內涵,也未能有效整合教學內容,使教學不具備更多的針對性。最后,教師缺乏整體設計能力,而對于單課時教學設計更加側重。
單元整體教學中,服務于單元整體目標,是每節(jié)單課的教學目標,但單課本身的作用也非常顯著。在整合單元的時候,一些教師存在有表面化現(xiàn)象,缺乏深入探究,為了使教學內容更加豐富,而引用大量篇幅。由于忽視質量而重視數(shù)量,使學生不能充分挖掘語篇中的內涵,在學生語用能力的培養(yǎng)方面,不能取得明顯的效果。
在小學英語單元整體教學設計中,教師須遵循語言的整體性。在傳統(tǒng)教學模式中,教師主要是帶領學生背誦單詞、掌握句式和短語,最后再閱讀和學習文本,完成對整篇課文的翻譯。這樣的教學方式,將各個層級知識之間的聯(lián)系人為地割裂,造成學生學過就忘,對單詞的用法也不能真正掌握。教學的整體性原則強調學生要保持語言學習的整體性,注重各個環(huán)節(jié)的理解、記憶和創(chuàng)新遷移。在完整的單元主題內容完成之后,真正提升學生的書面表達、口語能力和語言知識[6]。
小學英語單元教學設計的關鍵,就是創(chuàng)設語境,對于英語語言教學和語用教學同時兼顧。在小學英語課本中,多以故事對話的形式展示文本,在課本插圖中還不能描繪豐富的情景。為了幫助學生更好地表達和理解,教師可在一定的語境中融入語言學習。
以小學牛津英語教材《Do you like winter?》這一單元為例,“Do you like…? Yes/No”為核心句型,教師可通過用餐語境的創(chuàng)設,為學生提供更多對話練習的機會,使學生能很好地學習和掌握taste、smell 等單詞。
在小學英語學習中,直觀形象的知識,往往更能調動學生學習的興趣。教師在單元整體教學中,為了引導學生主動學習,應靈活運用多種教學方式,激發(fā)學生在整體學習活動中的創(chuàng)造力。例如,通過游戲比賽,帶領學生記憶單詞,培養(yǎng)學生良性競爭意識。在課文閱讀環(huán)節(jié),通過小組合作的形式,對學生語言思維能力進行強化。在課下,還可通過信息技術的有效運用,隨時隨地開展線上學習,真正讓英語走進學生的生活,達到學以致用的目的。
制訂單元整體教學方案,是小學英語教學活動首要的工作。通過思考整體單元布局,對單元整體教學目標和單節(jié)課的分目標進行確定[7]。為了使教學效果達到最佳,教師首先要對教材內容深入分析,明確每個單元學習中,學生需要掌握的知識,應該具備的能力,使教學任務有計劃、有目的地完成。
以5B Module 4 Unit 1《Museums》的教學為例,教師可以將教學內容劃分為四個話題,即“I know museums”“I visit the museum”“The louvre Museum”“I love museums”,然后對相應的教學目標進行設計。目標一:基于教材,學習固定搭配和單詞,與學生的需求相結合;目標二:對文本和語境進行創(chuàng)編,提高學生應用能力,能熟練運用單詞和詞組;目標三:詳細閱讀,回歸教材,對關鍵信息進行提煉,這樣才能對盧浮宮有整體的了解;目標四:通過語境的創(chuàng)設,對文本進行構建,學生能夠利用所學知識,對自己喜歡的博物館進行描述。
教師在單元整體教學中,要結合教學目標,整合教學資源,對教學內容進行確定。在此基礎上,將教學內容向不同的分主題進行劃分,使這些分主題能夠將整個單元的知識內容串聯(lián)起來。
以4B Module 4 Unit 2《Festivals in China》為例,可以將“Traditional Chinese festivals”作為單元整體主題,將“Learn about traditional festivals”作為第一個分主題設計,主要完成以下學習內容:
一是對中國的春節(jié)、中秋節(jié)、端午節(jié)、重陽節(jié)的英文表達方式進行學習;二是對于單詞和詞組during,visit relatives,eat rice dumplings等在語境中學習;三是對于When is…festival? How is the weather? What do people do at…?等句型進行學習和使用;四是對于我國傳統(tǒng)節(jié)日學會簡單描述,引導學生學習和了解傳統(tǒng)文化。
培養(yǎng)學生學以致用的能力,是小學英語教學的宗旨。為此,教師要為學生提供更多的平臺和機會,組織形式多樣的實踐活動,以此提升學生聽、說、讀、寫各項能力。
例如,在《My day》這一單元的學習中,教師可組織學生進行話劇表演、情景對話等實踐活動,給學生更多交流時間,結合這一單元的教學主題,引導學生自主編寫對話。教師可以引導學生根據(jù)“Dinner time”這一主題編寫情景劇,根據(jù)圖片教學的特點,使學生對于bread,rice,milk 等單詞準確掌握。為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教師還可利用多媒體的輔助手段播放動畫短片,打開學生創(chuàng)作思路。另外,還可督促學生在課間休息時間與其他同學展開對話。通過開展豐富多彩的教學活動,營造良好的課堂氛圍,提高學生學以致用的能力,真正實現(xiàn)培育核心素養(yǎng)的目標。
教師在完成單元整體教學后,還要和學生共同梳理單元知識,認真總結學習方法,幫助學生建構自身的框架和學習脈絡。例如,為了便于學生復習和鞏固,在整理知識脈絡的過程中,可借助于思維導圖的方式,遵循不同的單元主題,對重點學習內容進行展示,這樣才有更加清晰和直觀的知識脈絡[8]。另外,教師還要重視教學評價環(huán)節(jié),在結束單元教學后,要及時評價學生的學習表現(xiàn),對學生學習興趣給予充分的維護,將“以分數(shù)論高低”的片面思想徹底摒棄。同時,教師要構建多元化的評價標準,在學生的評價標準中,納入學生聽力和口語表達能力、上課回答問題次數(shù)、日常作業(yè)的正確率。要不斷放大學生身上的閃光點,真正落實素質教育的要求,培養(yǎng)學生學習英語的自信心,促進學生多元化發(fā)展。
作為一種全新的教學模式,單元整體教學對于小學英語教學質量和水平的提高具有重要的意義。在具體的教學活動中,教師要充分發(fā)揮這種教學模式的優(yōu)勢,結合小學生的認知水平和單元教學特點,制定完善的教學方案,選擇靈活的教學方法,同時為學生提供更多的語言交流的平臺,通過多樣化的實踐活動,真正開發(fā)學生學習潛能,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學科核心素養(yǎng),以此構建更加高效和優(yōu)質的課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