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后東
(陜西師范大學 馬克思主義學院,陜西 西安 710119)
中國共產黨百年發(fā)展的歷史經驗充分證明,“什么時候黨中央有權威,黨就有力量;如果黨中央沒有權威,黨的理論和路線方針政策可以隨意不執(zhí)行,黨就會變成一盤散沙”①中共中央宣傳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學習綱要[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9:73.。延安時期,中國共產黨為更好地組織和領導各階級階層的力量完成民族和民主革命的雙重革命任務,在強力推進黨的建設偉大工程的過程中不斷維護黨中央權威。延安整風作為黨的建設偉大工程的創(chuàng)造性實踐,對維護黨中央權威的意義重大。
1941年5月至1945年4月,延安整風運動堅持“三個結合”,有領導、有準備、有計劃、有深度地肅清了以“三股歪風”為主要表現形式的教條主義殘余,前所未有地實現了全黨范圍的思想解放,筑牢了維護黨中央權威的思想根基。
1.堅持思想與實際相結合,確立維護黨中央權威的思想遵循。延安整風的首要和核心任務是反對主觀主義,堅持實事求是。1941年,毛澤東將其關于實事求是的哲學思考用于分析中國革命實踐,從哲學的高度回答了當時中國革命斗爭之所以屢遭挫折,在很大程度上是因為不少黨員干部,特別是一些高級干部和領導人由于思想方法不科學對中國革命的普遍規(guī)律和特殊規(guī)律知之不多。通過整風,全黨的思想得到解放,實事求是的觀念深入人心。更為關鍵的是,高級干部普遍認識到思想與實際相結合的重要性,逐漸打破了生搬硬套馬克思主義經典以及把共產國際決議和蘇聯(lián)經驗神圣化等“唯書”“唯上”的思維模式,切實認清了黨的歷史和路線是非問題,自覺地在工作中堅持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集中彰顯了黨中央的集體智慧和集體力量。延安整風對于廣大黨員干部認清是非、堅持思想與實際相結合的意義如此重大而深遠,以至于劉少奇在1956年9月中國共產黨第八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的政治報告中還回顧和強調:通過延安整風運動,“大批干部認識了同實際脫節(jié)的教條主義的錯誤,也認識了同理論脫節(jié)的經驗主義的錯誤,養(yǎng)成了聯(lián)系群眾、調查研究和實事求是的作風”①劉少奇.劉少奇選集(下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268.。隨著實事求是思想路線的確立,大批黨員干部在黨內外所從事的各項工作就變得比較符合客觀實際了,工作中的重大錯誤自然就減少了,成效也就越來越顯著。而且,更為重要的是,廣大黨員干部在實事求是的基礎上真正實現了“同心同德”,這不僅為維護黨中央權威提供了科學的思想方法,也從更深層次上為其奠定了堅實的思想、政治和組織基礎。
2.堅持教育與自覺相結合,增強維護黨中央權威的思想自覺。黨內存在的理論水平不高的問題是中共中央在整個延安時期都一直強調并極力解決的問題。直到1948年9月,毛澤東在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上的報告和結論中還在警惕全黨:“我黨的理論水平,必須承認還是低的,必須提高一步。”②毛澤東.毛澤東文集(第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6:137.也正是有著這樣的政治清醒和理論自覺,毛澤東才堅持把在黨內開展廣泛而深入的馬克思列寧主義的思想教育,切實提高全黨的馬克思主義理論水平作為延安整風運動的重要目標。而且,在以毛澤東為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看來,思想問題的解決必須依靠教育與自覺的結合,“決不能靠強制的手段,必須使人真正從思想上想通,并且從實際生活中大量成功和失敗的事實中得到證明,才能切實奏效”③逢先知,金沖及.毛澤東傳(1893—1949)(下)[M].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1996:624.。強制與壓服的辦法不但不能使人思想上想通,打心里信服,反而會傷害同志,損害團結。因此,黨中央不僅針對性地編輯出版了相關中央文件和馬列著作合集,還及時發(fā)布了一系列學習中央文件、閱讀經典著作的目標和要求,還通過建立學習組織、制定各種規(guī)章制度等進一步對馬克思列寧主義的學習教育進行組織和規(guī)范。而且,整風期間,黨中央一直堅持發(fā)揚民主、開門整風的基本精神。經過這些工作,全體黨員慢慢有了覺悟和決心,都自愿而積極地接受馬克思列寧主義教育,真正實現了對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的認知自覺、思想認同和行動踐行。
3.堅持階級性與黨性相結合,明確維護黨中央權威的思想本質。早在井岡山斗爭時期,毛澤東就意識到農民成分黨員居多的情況下,“無產階級思想領導的問題,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問題”①毛澤東.毛澤東選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77.。為了適應抗日戰(zhàn)爭形勢,中共中央于1938年3月15日作出了《關于大量發(fā)展黨員的決議》。黨員數量的急劇增加,為中國共產黨及時、有效地應對嚴峻的抗戰(zhàn)形勢提供了必要的力量基礎和組織支撐。但這也對教育新老黨員、克服非無產階級思想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隨著黨員數量的劇增,一些黨員不僅深受農民思想的影響,還受小資產階級思想的影響。延安整風運動過程中,毛澤東不僅進一步指出“掌握思想領導是掌握一切領導的第一位”②毛澤東.毛澤東文集(第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6:435.,還以延安文藝界和干部教育為典型,深刻揭露和批判了小資產階級思想對無產階級思想產生消極影響的表現、危害和應對舉措以及整風運動的本質目的,指出:“各種非無產階級思想中,主要的是小資產階級思想,例如個人主義、自由主義、散漫性、自發(fā)性這樣一些東西。……整頓三風,接受路線教育和馬列主義教育,這是無產階級同小資產階級及其他階級在思想上爭奪領導權。”③毛澤東.毛澤東文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6:56-57.1941年5月,毛澤東在《改造我們的學習》中從世界觀和方法論的高度闡述了延安整風的主要內容和黨員黨性修養(yǎng)之間的內在關系,指出:主觀主義“是黨性不純的一種表現”④毛澤東.毛澤東選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800.,“沒有科學的態(tài)度,即沒有馬克思列寧主義的理論和實踐統(tǒng)一的態(tài)度,就叫做沒有黨性,或叫做黨性不完全”⑤毛澤東.毛澤東選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800.。因此,“只有打倒了主觀主義,馬克思列寧主義的真理才會抬頭,黨性才會鞏固,革命才會勝利”⑥毛澤東.毛澤東選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800.。也就是說,加強黨性修養(yǎng),就是要用無產階級的思想去同各種非無產階級思想進行斗爭,用共產主義世界觀去改造各種各樣的非共產主義世界觀。為此,延安整風一方面給黨員干部創(chuàng)造學習條件、列出必讀書目、提出學習要求以加強他們對中央文件、馬克思列寧主義經典著作的學習;另一方面號召全黨特別是高級干部積極地將學到的科學理論和火熱的革命斗爭聯(lián)系起來,在實踐中進行修養(yǎng)和鍛煉??梢?,延安整風的本質要求就是克服非無產階級思想,牢牢掌握無產階級思想領導權。而掌握無產階級思想領導權又是維護黨中央權威的思想本質。
實踐證明,中國共產黨在新民主主義革命的每一次運動中都需要正確的政治路線去吸引和吸收新的力量,并保證能夠在后續(xù)更加艱難復雜的運動中運用組織起來的權力進行革命斗爭。正如毛澤東所說,革命取得勝利最終要“依靠自己政治路線的正確和組織上的鞏固”⑦毛澤東.毛澤東著作選讀(上冊)[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142.。因此,弄清黨的路線是非問題,是貫穿整風運動準備、高級干部整風、全黨普遍整風、高級干部總結歷史經驗各階段的核心任務。
1.整風運動準備階段路線是非問題的歷史緣起,彰顯了維護黨中央權威的政治意義。眾所周知,遵義會議結束了王明“左”傾教條主義錯誤在黨中央的統(tǒng)治,確立了以毛澤東為代表的正確軍事路線和組織路線的堅強領導。雖然這是中國共產黨第一次獨立自主地解決黨的路線、方針和政策問題,但這次會議并沒有充分討論和徹底解決黨的政治路線和思想路線問題。此后,相當長一段時間,中共中央對遵義會議之前的政治路線基本都持肯定的評價。一直到1940年12月,毛澤東在中央政治局會議上的發(fā)言中開始真正涉及黨的歷史上特別是第三次“左”傾路線統(tǒng)治時期的錯誤,他指出:“遵義會議決議只說是軍事上錯誤,沒有說是路線上的錯誤,實際上是路線上的錯誤,所以遵義會議決議須有些修改。在蘇維埃后期土地革命潮流低落了,但民族革命潮流高漲起來。在過去這兩個時期的‘聯(lián)合一切’‘打倒一切’的東西,的確不是馬列主義,當時主持的人認為是馬列主義,實際上這都是絕對主義。”①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毛澤東年譜(1893—1949)(修訂本)(中卷)[M].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2011:237.
可見,弄清路線是非問題是延安時期黨內政治生活的大事,關系重大。如果政治路線不正確,黨中央不僅無法建構和確立新的權威,原有的權威也會得到消解。因此,從更深層次審視黨的歷史上的路線是非,維護黨中央權威,關乎抗戰(zhàn)形勢發(fā)展的大局,是當時中國共產黨亟需解決的重要問題。
2.高級干部整風和全黨普遍整風階段路線是非問題的深層探討,明確了維護黨中央權威的政治要求。1941年5月,毛澤東在《改造我們的學習》中深刻而生動地分析了黨內產生路線分歧的思想根源。在此基礎上,他不僅明確提出了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還提出了改造全黨學習的基本原則、具體方法以及克服主觀主義的主要措施。7月,中央發(fā)出《設立調查研究局的通知》,由毛澤東親自擔任主任,任弼時為副主任。此外,中央還成立了思想方法學習小組,由毛澤東任組長。同時,中央發(fā)布《關于增強黨性的決定》。8月,中共中央又發(fā)布《關于調查研究的決定》和《關于實施調查研究的決定》。隨后,中共中央編印了《六大以來》供高級干部閱讀。該階段,黨中央堅持以研究中國革命實際問題為中心,采取了擺事實、講道理,深入實踐、調查研究等一系列切合實際的思想和工作方法,特別是通過編輯《六大以來》等歷史文獻,讓高級干部在正反兩方面的事實對比中加深了對黨的六大以來黨史的了解,自覺地把握正確的政治路線。1943年10月,毛澤東在政治局會議上指出:“抗戰(zhàn)初期的右傾投降主義,六屆六中全會在政治路線上是克服了,但未作結論,組織問題也沒有說,目的是希望犯錯誤的同志慢慢覺悟。到了1941年5月,我作《改造我們的學習》的報告,毫無影響。6月后編了黨書(即《六大以來》),黨書一出,許多同志解除武裝,才可能開1941年9月會議,大家才承認十年內戰(zhàn)后期中央領導的錯誤是路線錯誤。”②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毛澤東年譜(1893—1949)(修訂本)(中卷)[M].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2011:469.由此,在“九月會議”上,相關領導就土地革命戰(zhàn)爭后期的領導路線問題進行了重點檢討,進一步使高級干部在反對主觀主義和宗派主義這個根本問題上統(tǒng)一了思想。1942年2月,整風運動進入全黨普遍整風階段。期間,毛澤東先后作了《整頓學風黨風文風》和《反對黨八股》的報告,全面闡述了全黨普遍整風的方針和基本任務等重大問題,從真假馬克思主義的理論高度和無產階級與非無產階級的政治高度,進一步分析和批判了黨的路線錯誤的深層次根源。
可見,隨著路線是非問題在全黨范圍內的深層次探討,該問題的層次性、復雜性以及解決該問題的系統(tǒng)性、價值性都逐漸顯現。在此過程中,維護黨中央權威的政治要求進一步彰顯:黨中央權威的建構是以正確政治路線的確立為基礎和前提的。要想切實而長久地維護它,必須緊密結合中國革命的實際問題,始終聚焦推動革命發(fā)展的中心任務,運用正確的思想方法,遵循科學的理論指南,秉持積極的精神引領,堅持扎實的作風保障。
3.高級干部總結歷史經驗階段路線是非問題的蓋棺定論,樹立了維護黨中央權威的政治規(guī)范。經過從高級干部到全黨范圍的會議討論和理論探討,全黨對王明“左”傾錯誤的認識已經比較深刻,但由于王明在整風運動中的個人表現,他所代表的路線錯誤一直沒有得到最終解決。因此,1943年9月,中央政治局決定根據1941年九月會議的經驗繼續(xù)召開政治局擴大會議,進一步討論黨的路線問題。1943年9月7日至10月6日、11月13日至27日,在中共中央政治局及其擴大會議上,毛澤東、朱德、劉少奇、博古、林伯渠、葉劍英等都對王明在十年內戰(zhàn)期間的“左”傾機會主義錯誤和抗戰(zhàn)初期的右傾機會主義錯誤開展了集中批評,高度肯定了以毛澤東為代表的正確路線。11月29日,政治局會議對王明的錯誤性質達成了一致意見。后來,中央以正式文件的形式,向全黨披露了對王明的批判和對他的錯誤的定性,并以中央總學委的名義領導和組織對《反對統(tǒng)一戰(zhàn)線中的機會主義》《關于研究王明、博古宗派機會主義錯誤的指示》等文件的專題學習。1944年2月24日,中央書記處會議討論七大的準備工作和黨的歷史問題。3月3日至4日,周恩來到延安中央黨校連續(xù)作了兩次《關于黨的“六大”的研究》報告,對六大的歷史功過做出了科學的評價。3月5日,毛澤東在政治局擴大會議上闡述了書記處會議精神,對黨內黨外問題、合法與非法問題、思想弄清與結論寬大的問題、“不要反對一切”、對六大的估計以及“二十八個半布爾什維克的派別是否還存在”等問題進行了闡釋,并對政治局整風會議上關于黨的歷史問題的討論作了明確總結。4月12日,毛澤東在延安高級干部會議上作了《學習與時局》報告,再次總結了高級干部學習兩條路線問題的結論。5月21日,黨的六屆七中全會通過的《關于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對黨的歷史上歷時最久、對革命危害最大的“左”的錯誤進行了徹底清算,指出:“二十四年來中國革命的實踐證明了,并且還在證明著,毛澤東同志所代表的我們黨和全國人民的奮斗方向是完全正確的。今天我黨在抗日戰(zhàn)爭中已經取得的偉大勝利及其所起的決定作用,就是這條正確路線的生動的證明。”①毛澤東.毛澤東選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998.
隨著路線是非問題的蓋棺定論,全黨在以毛澤東為代表的正確路線基礎上實現了政治上的大統(tǒng)一、大團結。正確政治路線的確立,其實就是黨內政治生活規(guī)范的確立,政治上的大統(tǒng)一和大團結也就意味著全體黨員干部對這種規(guī)范的思想認同和自覺遵從。
總體看來,延安整風與延安時期黨的組織建設是緊密聯(lián)系、相互促進的:一方面,毛澤東領導地位的確立是延安整風能夠順利開展的重要組織基礎和條件。特別是黨的六屆六中全會上王稼祥傳達共產國際關于以毛澤東為首解決中國問題的指示后,以毛澤東為核心的黨中央領導集體比以前更有組織權威去領導全黨范圍、更高層面的思想解放、思想教育和思想改造運動。另一方面,延安整風作為全黨一次普遍的馬克思列寧主義教育運動和規(guī)模宏大、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的干部教育運動,不僅造就了一大批用馬克思主義理論武裝起來的優(yōu)秀骨干,還推動完善了黨的組織原則和架構,規(guī)范了黨中央權力的運用。延安整風與黨的組織建設的這種雙向互動,進一步強化了維護黨中央權威的組織保障。
1.造就了維護黨中央權威的“關鍵少數”。早在1938年10月,毛澤東就指出:“如果我們黨有一百個至二百個系統(tǒng)地而不是零碎地、實際地而不是空洞地學會了馬克思列寧主義的同志,就會大大地提高我們黨的戰(zhàn)斗力量,并加速我們戰(zhàn)勝日本帝國主義的工作?!雹倜珴蓶|.毛澤東選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533.后來的實踐證明,親歷延安整風的許多黨員干部都有了“脫胎換骨”的變化,這場運動所帶來的實際成效遠遠超出了毛澤東的期望。延安整風通過廣泛而深入的馬克思列寧主義教育,不僅使一些黨員干部摒除了個人主義、英雄主義、獨立主義、分散主義等非無產階級思想,真正實現了“思想上入黨”,還使一大批黨員干部的馬克思主義理論水平、政治覺悟、工作方法和領導能力等都得到了很大提高。正如鄧力群后來回憶的那樣:“延安整風對我的影響和教育,終生受益。那歷歷如在眼前的事情,一直激勵著我為黨努力工作,而不知老之將至。我們這一代共產黨人,改造世界(包括改造人的思想在內)的許多本領,是在那個時候造就的?!雹卩嚵θ?回憶延安整風[J].黨的文獻,1992(02).無獨有偶,楊尚昆、鄧小平等老一輩革命家也在回憶中高度評價延安整風對他們成長的重要影響。特別是領導過北方局整風的鄧小平更是從黨的建設偉大工程的高度予以評價,他指出:“正是因為毛澤東同志在延安整風中建立了完整的建黨學說,并且用這個學說來教育我們全黨、全軍和人民,使我們建立了這么一個好的黨,所以才取得抗日戰(zhàn)爭、解放戰(zhàn)爭的徹底勝利。建國以后,黨內生氣勃勃、生動活潑?!雹坂囆∑?鄧小平文選(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44.可見,這些經過延安整風洗禮的黨政骨干,無論是馬克思列寧主義的思想覺悟,還是從事具體工作的業(yè)務能力,都有了質的提升。這就使得他們維護黨中央權威的思想自覺、政治自覺和行動自覺顯著增強,在維護黨中央權威的具體實踐中發(fā)揮了“關鍵少數”的作用,堪稱維護黨中央權威的模范。
2.建構了維護黨中央權威的組織和制度規(guī)范。堅決反對和抵制山頭主義、小團體主義、鬧獨立性、鬧不團結等宗派主義傾向是延安整風的主要任務之一。通過整風運動,廣大黨員干部對黨內宗派主義和路線是非問題的認識更加深刻、思想上更加統(tǒng)一。這都為調整中央領導機構、規(guī)范黨中央權力,進一步建構黨中央權威奠定了良好的心理認同基礎。1941年7月1日,在中國共產黨成立20周年之際,中共中央政治局通過了黨的歷史上第一個以增強黨性為主題的決定——《中央關于增強黨性的決定》。該決定針對當時黨內存在的政治上自由行動、組織上自成系統(tǒng)、思想意識上個人主義盛行等黨性缺失的傾向,提出了糾正這些傾向的六種辦法。這些辦法“更加強調全黨的統(tǒng)一性、集中性和服從中央領導的重要性”④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建黨以來重要文獻選編(1921—1949)(第18冊)[G].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2011:445.,其最終目標也在維護黨中央權威。正如一年后,任弼時在中共中央黨校作的關于增強黨性的報告中指出的那樣:“這決定的中心思想是強調黨的統(tǒng)一性、集中性和全黨服從中央領導的重要性,強調政治上、組織上、思想上都應服從黨的中央?!雹葜泄仓醒胛墨I研究室.建黨以來重要文獻選編(1921—1949)(第19冊)[G].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2011:369.7月30日,中央政治局會議對書記處工作提出要求,即書記處應有一種人數不多的會議來集體地處理日常工作。8月27日,中央政治局會議就決定在七大召開之前,中央書記處的組織不變,由在延安的政治局委員毛澤東、任弼時、王稼祥、王明、張聞天、陳云、凱豐組成中央書記處工作會議,并暫定每周開會兩次。而中央書記處和中央政治局會議的議程由秘書長負責提出。這樣,中央書記處工作會議就成為中央日常性最高辦公會議。但時日一長,這種工作方式的弊端就顯現出來,中央書記處失去了領導性質,更像個松散的議事機構。為進一步明確中央書記處的職能,中央書記處工作會議于9月26日通過《中央書記處的任務和組織條例》規(guī)定:中央書記處的職責是秉承中央政治局的決定,辦理中央委員會的組織性質和執(zhí)行性質的日常工作。9月28日,《中共中央書記處關于任弼時兼任中央秘書長決定的通知》進一步明確了內部機構設置、領導及分工:“以任弼時同志兼任中央秘書長,李富春同志為副秘書長,王首道同志為中央秘書處長,組織中央書記處辦公廳,執(zhí)行書記處的日常工作。原中央秘書長王若飛同志,另調任中央黨務研究室根據地組副組長。”①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建黨以來重要文獻選編(1921—1949)(第18冊)[G].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2011:625.此后,經過一年多的改革與調整,并經1943年3月16日、3月20日政治局兩次討論后,通過了《關于中央機構調整及精簡的決定》。該決定對中央政治局和書記處進行了調整和精簡:一是在中央政治局及書記處之下設立宣傳委員會與組織委員會,進一步增強中央政治局和書記處的輔助。二是廓清和確立書記處成員及其與政治局的隸屬關系,進一步明確中央政治局和書記處的職能。三是通過加強各抗日根據地的一元化領導,進一步加強中央政治局和書記處的集權。此次中央機構的改革和調整對維護黨中央權威,意義重大而深遠,不僅實現了中央政治局和書記處對全黨工作的一元化領導,還正式從組織上確立了毛澤東在全黨的領袖地位,黨中央的集體權威和毛澤東個人的領袖權威都得到鞏固。
延安時期,中國共產黨維護黨中央權威的理論創(chuàng)新和實踐探索都是在局部執(zhí)政的條件下進行的,其實現既不是靠鋪天蓋地的宣傳,也不是靠一黨執(zhí)政的權力“加持”。而且,中國共產黨作為與國民黨意識形態(tài)對立的非執(zhí)政黨,黨中央權威還時刻要面對國民黨各方面的“正統(tǒng)”消解。正是在這樣的條件下,延安整風運動使全黨在思想上政治上組織上實現了高度統(tǒng)一,對維護黨中央權威提供了極為重要的條件和保障?;仡櫻影舱L,有助于理解和把握新時代維護黨中央權威的時代要求。
1.牢固樹立“四個意識”是新時代維護黨中央權威的思想要求。如上所述,在思想領先原則指導下,延安整風堪稱一場偉大的思想解放、思想教育和思想改造運動。思想解放、思想教育和思想改造,三者相互聯(lián)系、相互促進,思想解放是思想教育和思想改造的基礎和前提,思想教育是實現思想解放和思想改造的中間路徑和實踐載體,而思想改造是思想解放和思想教育的落腳點。延安整風是這三者關系的生動實踐,筑牢了維護黨中央權威的思想根基。而且,在很大程度上,馬克思主義政黨有沒有維護黨中央權威就是思想上和政治上是否保持自覺的問題,即有沒有意識的問題。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緊緊圍繞黨內存在的“知而不覺,對維護黨中央權威問題的極端重要性缺乏清醒認識”,“明知故犯,公然挑戰(zhàn)黨中央權威”,“隨意發(fā)揮,破壞維護黨中央權威的嚴肅性”②齊衛(wèi)平.習近平關于維護黨中央權威重要論述的思想邏輯[J].黨政研究,2020(04).等實際問題,明確提出“全黨要牢固樹立政治意識、大局意識、核心意識、看齊意識,把維護黨中央權威和集中統(tǒng)一領導作為最高政治原則和根本政治規(guī)矩來執(zhí)行”①中共中央政治局召開民主生活會 中共中央總書記習近平主持會議并發(fā)表重要講話[N].人民日報,2016-12-28.?!罢我庾R”主要是指維護黨中央權威的政治自覺,是“四個意識”的根本統(tǒng)領;“大局意識”主要是指正確認識和處理黨內利益關系以維護黨中央權威的價值自覺,是“四個意識”的價值導向;“核心意識”主要是指正確認識和處理領導核心和領導權威關系的思想自覺,是“四個意識”的直接評判;“看齊意識”主要是指貫徹落實黨中央決策部署和黨的路線方針政策的行動自覺,是“四個意識”的行動取向?!八膫€意識”是新時代維護黨中央權威的最新要求,它們相輔相成、缺一不可。
2.旗幟鮮明講政治是新時代維護黨中央權威的政治要求。怎樣看待黨的歷史上的路線是非和抗戰(zhàn)時期的政治路線問題,是延安時期中國共產黨所有重大理論創(chuàng)新和革命實踐的樞紐。延安整風從這個樞紐出發(fā),牢牢抓住高級干部這個“關鍵少數”,在黨史教育和馬克思列寧主義教育的有機互動中使廣大黨員干部認識到以毛澤東為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所制定的路線、方針、政策的正確性,歷史性地結束了民主革命時期黨的政治路線長期“左”右搖擺的局面,營造了“旗幟鮮明講政治”的良好政治生態(tài),為維護黨中央權威,推進黨的事業(yè)發(fā)展提供了堅強的政治保證。
黨的十八來以來黨和國家事業(yè)發(fā)展的實踐再次證明,“旗幟鮮明講政治是我們黨作為馬克思主義政黨的根本要求”②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中國共產黨第十九次全國代表大會文件匯編[G].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2016:81.,也是全面從嚴治黨理論創(chuàng)新和實踐探索的鮮明特征。2018年1月,習近平總書記在新進中央委員會的委員、候補委員和省部級主要領導干部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十九大精神研討班上的講話中強調:“講政治最根本就是要講黨性,在思想政治上講政治立場、政治方向、政治原則、政治道路,在行動實踐上講維護黨中央權威、執(zhí)行黨的政治路線、嚴格遵守黨的政治紀律和政治規(guī)矩?!雹哿暯?論堅持黨對一切工作的領導[M].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2019:219.可見,“講政治”是習近平總書記論述“維護黨中央權威”的一個基本語境,而維護黨中央權威則是“講政治”的首要實踐要求?;诳倳泴o產階級政黨政治屬性的科學把握,黨的十九大報告不僅提出將黨的政治建設擺在首位,還提出將維護黨中央權威和集中統(tǒng)一領導作為黨的政治建設的首要任務。也就是說,深入推進新時代黨的建設偉大工程,維護黨中央權威是首要之要。
3.堅決維護習近平總書記黨中央的核心、全黨的核心地位是新時代維護黨中央權威的組織要求?!包h中央權威既有組織化的特點,又有人格化的特征;既體現為特定的體制機制,又體現為具有崇高魅力的領袖個人;既表現為強制性的權力,也表現為自愿性的服從和認同?!雹芊綕?新中國70年來維護黨中央權威的歷史邏輯與實踐啟示[J].重慶社會科學,2019(11).因此,延安整風對黨的組織建設的深刻影響,不僅外在體現于造就了一代人才骨干,推動了中央領導機構的調整和權力規(guī)范,也內在體現于以毛澤東為代表的第一代中央領導人的領導風范以及廣大黨員干部和革命民眾對黨的政治活動的自愿服從和真正認同。從這個意義上講,延安整風對維護黨中央權威的組織影響和價值意義是深層次的、全方位的。而這又是以毛澤東在黨中央、在全黨的核心地位的確立為基本前提和基礎的。
2016年10月,黨的十八屆六中全會不僅正式提出“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還進一步強調了層層遞進、環(huán)環(huán)相扣的“四個關鍵”,即辦好中國的事情關鍵在黨,關鍵在黨要管黨、從嚴治黨,管黨治黨的關鍵在黨中央,黨中央的關鍵在領導核心。也就是說,黨中央是領導核心中的核心,黨中央權威體現的就是領導核心的領導權威。2021年11月,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黨的百年奮斗重大成就和歷史經驗的決議》更是深刻指出:“黨確立習近平同志黨中央的核心、全黨的核心地位,確立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指導地位,反映了全黨全軍全國各族人民共同心愿,對新時代黨和國家事業(yè)發(fā)展、對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歷史進程具有決定性意義?!雹僦泄仓醒腙P于黨的百年奮斗重大成就和歷史經驗的決議[G].北京:人民出版社,2021:26.“兩個確立”是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們黨堅決維護黨中央權威和集中統(tǒng)一領導的最重要的政治成果,是走好新的趕考之路、奪取更大勝利的根本組織保證。也正是基于此,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明確指出“堅決維護習近平同志黨中央的核心、全黨的核心地位,堅決維護黨中央權威和集中統(tǒng)一領導”②中共中央關于黨的百年奮斗重大成就和歷史經驗的決議[G].北京:人民出版社,2021:2.是總結黨的百年奮斗重大成就和歷史經驗的重要緣由之一。從這個意義上說,維護習近平總書記黨中央的核心、全黨的核心地位就是維護黨中央權威;維護黨中央權威,首先要維護習近平總書記黨中央的核心、全黨的核心地位。這就是“兩個維護”的內在統(tǒng)一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