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騰波 石 光
雷云在辦公室
2022年10月,第三十一屆孫越崎能源科學技術獎獲獎名單公布,雷云的名字赫然在列,他獲得了孫越崎青年科技獎。
孫越崎科技教育基金成立于1992年,旨在支持和資助能源科技教育活動,獎勵有突出貢獻的科技人員,以激勵其在促進我國煤炭領域科技進步與創(chuàng)新中發(fā)揮的重要作用。目前,孫越崎科技教育基金會已成為能源領域頗有影響力的科技基金組織。
作為一名一直奮戰(zhàn)在煤炭行業(yè)一線的青年科研工作者,雷云自加入中煤科工集團沈陽研究院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沈陽研究院”)工作以來,先后主持或參與了30余項科研項目的研究,其中完成國家、省部級以上科研項目6項,橫向(煤業(yè)集團)、院自立科研項目20余項。這些科研成果已在我國眾多高瓦斯礦井推廣應用,為我國煤礦瓦斯防治技術發(fā)展作出了突出貢獻。
未來,雷云將繼續(xù)貫徹集團公司總體發(fā)展思路,做好沈陽研究院山西分院的各項工作,大力實施創(chuàng)新驅動發(fā)展戰(zhàn)略,持續(xù)加大科技投入,強化關鍵核心技術攻關,為我國智能化礦山建設轉型升級,實現高質量發(fā)展注入強勁動能,向更高的目標前進。
2010年,雷云從遼寧工程技術大學考入煤炭科學研究總院(以下簡稱“煤科總院”)攻讀碩士研究生,就此與煤礦瓦斯結下不可分割的緣分。煤科總院成立于1957年,隸屬于中國煤炭科工集團,是原煤炭工業(yè)部直屬科研事業(yè)單位,是煤炭行業(yè)唯一的綜合性科學研究機構和煤炭行業(yè)技術創(chuàng)新基地。這里也是許多煤炭行業(yè)人員的夢想之地。
在完成新生入職培訓后的第二天,雷云就被派到瓦斯研究分院襄垣辦事處開展高瓦斯礦井的瓦斯治理技術服務與指導工作,這份工作對于一個剛走出大學校門的學生來說絕對是“壓力山大”?!稗k事處一般配置5個人,正式的技術服務人員3個,還配有2個行業(yè)專家。我們主要開展的工作是對全縣約10座高瓦斯礦井開展技術指導、技術服務,發(fā)現隱患及時排查并提出相應的整改措施,同時開展煤層瓦斯相關的參數測定,這也是給礦井提供技術支撐。”對雷云來說,這是一場有著非凡意義的鍛煉和考驗,盡管面臨著許多的壓力,但壓力就是動力,他絲毫沒有怯場。
“我在本科階段就跟著我的導師參加了很多科研項目,包括開展防滅火材料研究、通風阻力研究等,在本科期間發(fā)表了3篇論文,這在當時是很少見的?!庇辛诉@些經驗的積累,雷云做好了充足的準備,他的第一次出差長達95天,下井超50余次。在工作中,雷云絕不放過任何一次下井的機會,見縫插針地跟隨老專家和老員工下井,積極在井下進行實地的請教與學習?!爱敃r初來乍到,我肯定有很多東西不明白,一天要去好幾個礦,大家都很辛苦。但只要有下井的機會,我都會下井,不下井肯定是學不到東西的,就如同看別人游泳一樣,你不進入水里,就不可能學會游泳?!焙翢o疑問,這樣的經歷帶來的收獲是巨大的,雷云很快成長了起來。
碩士畢業(yè)后,雷云進入沈陽研究院工作,他參與到沈陽研究院下屬瓦斯研究分院的重大項目中,并積極投入新技術、新裝備的研發(fā)工作,長期深入我國高瓦斯礦區(qū)開展瓦斯防治利用技術指導與服務,堅持在采掘生產一線探究發(fā)現瓦斯安全問題,立志解決關鍵性技術難題。
2015年9月,雷云考入西南石油大學攻讀博士學位,此時他的研究方向側重于非常規(guī)天然氣的開發(fā)與利用?!拔髂鲜痛髮W的特色研究方向主要是與石油氣相關的一些研究方向,我研究的非常規(guī)天然氣包括液化氣和煤層氣,相當于是在我原有的瓦斯防治研究方向上,增加了一個新的方向——煤層氣的開發(fā)與利用?!崩自埔庾R到自己是一個煤炭人,缺乏石油方向的研究背景,為此他經常出入學校的各個實驗室、學術交流會議,主動與石油方向的老教授深入探討研究問題。
在這個過程中,雷云有了新的發(fā)現,他了解到西南石油大學石油石化領域著名專家羅平亞院士一直從事石油工程和油田應用化學領域教學、科研工作?!拔野l(fā)現羅院士主要是用化學試劑提高油氣的采收率。所以,我就想我們煤礦是不是也可以使用化學試劑對瓦斯進行處理,更加安全地采煤?!崩自七€主動學習了羅院士在石油采收率方面的技術,經過相應的測試,發(fā)現化學試劑是可以應用于煤炭開采的?!拔以诓┦科陂g就開始了相關的化學試劑研究,博士畢業(yè)后我回到沈陽研究院,帶領我的團隊開展了關于低滲透煤層原位改性增滲材料的研究,歷經大量試驗研究與分析,花了將近兩年的時間,研發(fā)出了國內首款專用于煤體增透的化學增滲產品——環(huán)保型EGF煤層增滲劑。”雷云頗為自豪地說道。
在我國,煤層氣開采主要采用地面抽采和井下抽采兩種方式,其中井下抽采量約占煤層氣開采總量的70%左右,但由于我國大部分礦區(qū)煤層普遍存在低滲透、強吸附的特點,嚴重制約了煤層氣的開采利用。針對這一難題,雷云研發(fā)的環(huán)保型EGF煤層增滲劑主要應用于低滲高瓦斯煤層提高本煤層抽采效率,通過配套壓裂裝備將EGF增滲劑壓入煤體內發(fā)生化學反應去除原始煤體內的灰分礦物質,從而快速提高水力增透煤體的滲透性。不僅如此,現場的工業(yè)試驗也證明EGF煤層增滲劑可提高煤體孔隙-裂隙結構發(fā)育程度,進而提升礦井瓦斯抽采效率,成功解決了低滲透煤層普遍存在的“有氣難出”的行業(yè)技術難題。
在如此優(yōu)良的效果之下,EGF煤層增滲劑還有著四大技術優(yōu)點:一是煤礦井下增滲減少鉆孔工程資金投入;二是縮短瓦斯預抽采時間和降低瓦斯災害風險;三是井下使用簡易,礦方已有相關設備可直接使用;四是綠色環(huán)保型溶液對作業(yè)環(huán)境和設備無任何污染和腐蝕。
2020年7月,EGF煤層增滲劑在晉能控股集團三元煤礦首次進行了示范工程應用,3號煤層經改性增滲后鉆孔瓦斯有效抽采影響范圍達到5m以上,單孔瓦斯抽采濃度由普通鉆孔的3%提升至35%,單孔瓦斯抽采流量由普通鉆孔的0.05m3/min提升至0.6m3/min。產品在焦煤集團下屬屯蘭煤礦、東曲煤礦均進行了現場試驗,其效果得到了一致好評?!癊GF煤層增滲劑具有很好的推廣應用前景。接下來我們將繼續(xù)提高產品的性能,進一步完善產品的推廣和使用?!崩自迫缡钦f道。
另一方面,為了讓井下的礦工更加安全,保障煤礦安全生產和人民群眾生命健康,雷云開發(fā)了液態(tài)二氧化碳相變致裂技術裝備,并實現工程應用示范。“我們知道,礦山行業(yè)爆破領域使用炸藥的安全隱患一直存在,而氣相致裂是一種極具潛力取代傳統(tǒng)炸藥的方法,其本質安全的特質具有極廣的應用前景?!币虼耍自仆ㄟ^國家科技重大專項資助研制了百米級可控液態(tài)二氧化碳相變致裂技術及配套裝備,爆破壓力達到300MPa,能夠實現百米以上可控爆破,煤層致裂增滲有效半徑3m以上。此技術已在煤炭行業(yè)用于煤層增透工程和采空區(qū)強制放頂、非煤領域的金屬礦山采礦和采石場建筑石材開采的工程應用。
除此之外,雷云在瓦斯災害預警系統(tǒng)技術與應用方面也頗有建樹。他建立的瓦斯突出預警及瓦斯超限預警的信息化可以做到主動預警,把瓦斯災害消滅在萌芽狀態(tài)。通過對工作面瓦斯?jié)舛茸兓?guī)律考察,結合現有安全監(jiān)控系統(tǒng)當前運行狀況,對井下數據進行深層次挖掘和利用,建立煤礦瓦斯超限及突出預警系統(tǒng),實現對瓦斯涌出過程實時監(jiān)控和達到異常精準預警的目的。此技術已在晉能控股集團、華陽新材料集團、中煤集團和陜煤集團等國內多個高突礦井應用推廣。
多年來,憑借一項又一項的突出成果,雷云逐漸在行業(yè)中嶄露頭角,先后被陜西省、山西省等省聘為安全生產專家。而他則始終銘記母校訓誡:三年不翅,將以長羽翼;不飛不鳴,將以觀民則。雖無飛,飛必沖天;雖無鳴,鳴必驚人。
在從事科研工作的同時,雷云還積極參與市場經營與技術推廣工作,秉持科研動力源泉來自市場,研發(fā)的技術與產品最終也應回歸到市場檢驗的基本原則,不斷將科研成果與煤礦需求相結合,使自己成為科研型營銷人員。
2022年4月,雷云升任沈陽研究院山西分院院長,帶領山西分院全體人員急煤礦之所急,將科研成果與工程施工相結合,開啟了煤礦瓦斯治理總承包新模式(即小回溝模式),為煤礦安全生產保駕護航。在科技成果轉化方面,他通過與煤炭企業(yè)合作,簽訂相應的成果轉化合同,3年來累計金額近6億元。憑借如此喜人的成果,雷云獲得2019年中國煤炭科工集團優(yōu)秀營銷人員、中央企業(yè)青年崗位能手、2022年遼寧省勞動模范和先進工作者等榮譽稱號,為沈陽研究院獲得了可觀的經濟效益。
“我的團隊目前分為7個研究所和1個支持中心,每個研究所就是一個小團隊,一個小團隊有20多人。比如說我們承接的科研項目,哪個團隊在瓦斯防治、露天煤礦治理或者應急救援方面有優(yōu)勢,我會組織相關的團隊,重新形成一個攻關團隊再去攻關相應的科研項目。”雷云說他的團隊之間氣氛非常和諧,他會把科研團隊里有一技之長的成員放在合適的崗位上,讓他們在這個過程中更快地成長起來。
雷云(右三)在印度丹巴德開展瓦斯治理研究
如今的雷云是沈陽研究院下屬分院中最年輕的院長,回想起過往十多年的科研歷程,他有很多要感謝的人,特別是他的碩士生導師王魁軍,博士生導師張哨楠、劉建軍,博士后導師雷煌、李成武,他們在雷云科研歷程的不同階段給予過他重要的指導,指引著雷云解決不同的難題,開展相關的科研經營指導,讓他成為一個在煤炭行業(yè)閃閃發(fā)光的人。
展望未來,雷云有全面而宏大的計劃。他作為沈陽研究院山西分院院長要認真完成好自己的本職工作,“在經營方面,未來3~5年努力提高我們的經濟效益,并且再上一個臺階。此外,針對山西的煤礦,我要把研究院的經營理念和經營的技術、產品都應用到這些礦井中,不僅要提高礦井的安全生產,也要提高山西分院的影響力。最終我們要在山西建立一個具有很高影響力的區(qū)域中心實驗室,使得我們山西的煤礦安全更加可控,降低每年的煤礦傷亡率,為山西的煤礦安全事業(yè)作出自己的貢獻”。
在職務之外,雷云也是一個研究型的學者。在升任沈陽研究院山西分院院長后,他十分注重研究院學科專業(yè)的融合發(fā)展,不僅要有瓦斯防治、通風滅火、應急救援、露天煤礦治理等方向,還要有數字礦山、水害防治等新的方向?!斑@是關于團隊建設方面的構想,我想打造一個專業(yè)水平高、梯隊建設合理、研究方向多樣的全面型團隊。”而在個人方面,雷云希望在1~2年內出版一本專著——《山西煤礦典型礦區(qū)災害防治技術示范》,開展定向鉆孔的壓裂增滲技術和先進技術裝備研發(fā),全面推進智能化礦山建設轉型升級,為煤炭行業(yè)實現高質量發(fā)展注入強勁動能。
雷云說:“這是我力所能及的事情,我會繼續(xù)發(fā)光發(fā)熱,帶領團隊在中國的智慧礦山建設中做出漂亮的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