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 輝
(天津市捷威動力工業(yè)有限公司 天津 300380)
目前,我國依然為全球制造大國,制造型企業(yè)的未來發(fā)展尤為重要,制造成本依然面臨巨大挑戰(zhàn),能耗成本的管控依托于能源管理體系的落地執(zhí)行。針對能源管理體系的重要環(huán)節(jié)的具體實施細節(jié)進行論述總結,有效保證能源管理體系的落地執(zhí)行,改善能源績效,包括能源利用率的提升和能源消耗的下降。通過重要環(huán)節(jié)的把控,降低能耗成本、減少溫室氣體排放及其他影響環(huán)境的因素。
我們應該找到企業(yè)所在地出臺的有關本行業(yè)能源目標的相關文件,涉及單位產品能耗限額強制性地方標準,比如天津市鋰離子電池單位產量綜合能耗標準為:不大于365 千克(標準煤)/萬安時[1]。
我們要搜集近3 年相關數據,即能耗數據、產量數據、設備改造數據等等,因為各個企業(yè)的廠房建設、設備、生產工序均有差異,所以歷史數據即為我們的能源基準,針對各企業(yè)擁有唯一性。
1.3.1 能源目標初步規(guī)劃
依據上述單位產品能耗限額強制性標準,我們初步即可確定我公司單位產品綜合能耗應為不大于365 千克(標準煤)/萬安時,但這365 千克(標準煤)/萬安時并不是我們最終的年度目標。
為響應國家節(jié)能降耗的號召,持續(xù)降低我公司單位產品綜合能耗,我們的能源目標要在一定程度上低于地方單位產品能耗限額強制性標準365 千克(標準煤)/萬安時。
1.3.2 能耗量的預測
我們把能耗數據分為兩部分,分別為車間直接生產設備的能耗量和能源公輔設備的能耗量。
(1)車間直接生產設備能耗量預測
關于車間直接生產設備的能耗量,由于我們的制造車間一定是按照工序、設備種類等分為了幾個甚至更多的小車間,我們各小車間所生產產品的形態(tài)各有不同,再加上各小車間的生產周期會有差異,所以我們需要結合各小車間的產量數據找到線性規(guī)律并畫出線形圖表,最終找到線性公式。然后我們利用線性公式帶入排產計劃即可核算出相對應的車間直接生產設備的預測能耗量。
(2)能源公輔設備能耗量預測
關于能源公輔設備的能耗量,制冷設備與季節(jié)性相關性極高,所以直接應用同期歷史數據作為基準進行能耗量的預測;空壓、鍋爐設備,要依據線性公式結合車間排產計劃確定用壓縮空氣、蒸汽的量,此耗能工質即為空壓、鍋爐設備的產出量,依據產出量同樣結合線性公式預測空壓、鍋爐的能耗量。
能耗量預測=車間直接生產設備預測能耗量+能源公輔設備預測能耗量
1.3.3 能源目標確定
計劃管理部門在拿到年度產量需求時,應該會有不同的幾種排產方案,此時需要分別作各自排產方案的能耗預算,最終結合能耗預算選擇并執(zhí)行能耗量最低的排產方案,既保證產量滿足需求又使能源利用率達到現階段最優(yōu)水平。
如果我們本年度相對歷史數據未有設備變化,即不存在能耗量的差異,上述 預測能耗量/計劃產量即為本年度能源目標。
如果本年度存在新購設備或設備改造等影響能耗量的情況,我們需要依據設備功率在以上能耗量中進行增加或者剔除后作為我們最終預測能耗量,再用 最終預測能耗量/計劃產量 才是我們本年度的能源目標。
1.4.1 能耗分攤規(guī)則的建立
由于能源公輔設備產生耗能工質,供應給直接生產設備用于生產產品,最終服務于生產,建議最好是依據公司整體的組織結構劃分將能源公輔設備能耗量分攤至各使用部門,包括但不限于生產車間。這樣可以提升使用部門的節(jié)能意識,為節(jié)能降耗的推動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
我們的制造車間一定是按照工序、設備種類等分為了幾個甚至更多的小車間,在做車間直接生產設備能耗量預測時,一定是各小車間(甚至是各主要用能設備)分別進行能耗量的預測,各自均考慮了新購設備或設備改造等影響能耗量的情況。
能耗分攤規(guī)則一:直接依據各車間直接生產設備實際能耗量來分攤能源公輔設備的能耗量。
能耗分攤規(guī)則二:依據空調機組開啟班次將能源公輔設備能耗量分攤至各生產車間,分攤能耗量=能源公輔設備分攤至各車間的能耗量+各車間直接生產設備能耗量,依據能源公輔設備分攤至本車間的能耗量+本車間直接生產設備能耗量所占分攤能耗量的比例將公司總能耗量分攤至各生產車間(包括但不限于)。
由于公輔設備的單位時間能耗量一般較大,且為集中供應長時間處于開啟狀態(tài),建議與車間直接生產電量進行區(qū)分,依據能耗分攤規(guī)則二進行能耗分攤。
1.4.2 能源指標分解
分攤后的各車間能耗量/各車間計劃產量 折合標煤后即形成各車間單位產品綜合能耗指標,可依據此指標分別進行各車間的績效考核。
一般情況下能源管理無需單獨設立組織結構,我們只需在公司組織架構的基礎上選擇與能源管理相關的部門參與到能源管理活動中,這樣更為簡單易操作。
2.1.1 最高管理者
總經理/總裁應針對支持能源管理體系進行承諾,并不斷改善能源管理體系的有效落地執(zhí)行,具體可通過以下工作內容予以落地[2]:
(1)確立適合本公司的能源方針,并保證能源方針的實施及保持;
(2)任命副總經理或能源主管部門負責人擔任管理者代表并同意建立能源管理團隊;
(3)為達到能源績效的目標,提供公司能源管理體系的創(chuàng)建、實行、保持和持續(xù)改善所需要的資源(注:包括人力支持、專業(yè)技能、技術及資金資源等);
(4)確定本公司能源管理體系的范疇及邊界;
(5)在公司內宣傳能源管理的重要性;
(6)確保能源目標、指標的有效建立;
(7)保證能源績效參數的適用性;
(8)將能源績效問題考慮到公司的長期規(guī)劃中;
(9)能源管理體系運行半年需開展內部審核,并匯報能源管理的結果;
(10)內審完成后實施內部管理評審,并形成管理評審報告。
2.1.2 管理者代表
最高管理者應指定副總或能源主管部門負責人(或其他具有相應技術和能力的人)擔任管理者代表,無論其職責和權限是否包含其他方面,能源管理體系中管理者代表的職責權限應包含[2]:
(1)保證按照能源管理體系的標準要求創(chuàng)建、實行、保持和持續(xù)改善本公司能源管理體系;
(2)能源主管部門指定能源管理負責人,各能源使用車間/部門、人力、行政、財務等分別指定能源管理對接人,并分別由各部門負責人授權,共同開展能源管理活動;
(3)向總經理/總裁匯報公司整體能源績效指標;
(4)向總經理/總裁匯報能源管理體系的績效指標具體內容;
(5)制定能源管理方案,并確保能源管理活動的有效執(zhí)行,以落實本公司能源方針;
(6)能源管理相關的職責和權限在公司內部進行明確規(guī)定和傳達,從而保證能源管理活動的有效推動;
(7)為確保能源管理體系有效控制和運行,制定相關的準則與方法;
(8)改善本公司所有員工對能源方針和能源目標的認知度。
由管理者代表指定能源管理負責人依據分解后各部門的能源指標,對各車間能源指標實際達成情況進行月度、年度的績效考核,有效實施績效指標達成結果的激勵,以支撐公司整體能源目標的達成。
2.2.1 各車間績效指標考核
基于我們的能耗量預測方法及能耗分攤規(guī)則,績效指標實際達成的達成情況取決于實際的產量及實際的能源需求班次,所以在進行績效指標評價時,一定要結合實際的產量及實際的公輔設備開啟班次在進行一次理論值的核算。
首先將實際產量代入線性公式核算出車間直接生產電量的理論值,與車間實際消耗量進行對比。
由于線性公式來源于歷史數據,歷史數據在線性關系上下浮動,我們要篩除較大偏差的數據,確定理論的浮動范圍(如:±5%)。
針對車間直接生產電量相對理論值的差異,如果在浮動范圍內屬于正常,暫不做考核,超出浮動范圍的正偏差進行負激勵,超出浮動范圍的負偏差進行正激勵,超出浮動范圍的實際能耗量均需要進行原因分析,找到差異的根本原因,如存在改善空間需制定改善措施并實施及進行效果驗證。
其次車間的實際能源需求班次,我們要針對單位時間的實際產出量進行評價,低于標準產能的能源需求時間均為低效運行時間(其中有可能包含無效運行時間:有能源消耗,但無產品產出),針對低效運行時間需進行原因分析并制定改善措施,切實實施,再防發(fā)生。如確有無效運行時間的發(fā)生需進行負激勵。
綜上,針對依據運行班次分攤給各車間的能源公輔設備的能耗,計劃內的依據班次核算出的占比將實際能源公輔設備能耗分攤至車間;計劃外的能源需求時間,依據此時間段能源公輔設備的實際能耗結合存在計劃外各車間形成的占比分攤至各車間。(各車間計劃內能耗+計劃外能耗)/實際產出所得數值為實際各車間的績效指標達成。
2.2.2 能源公輔設備績效指標考核
與季節(jié)性相關性極高的制冷設備能耗,要與同期同季節(jié)歷史數據進行對比,針對差異需進行原因分析,如存在改善空間需制定改善措施并實施及進行效果驗證。
針對存在線性公式的空壓機、鍋爐等設備,同樣需要將耗能工質實際的產出量代入線性公式核算出能耗量的理論值。
以上實際能耗量相對歷史數據或理論值的差異,如果在浮動范圍內屬于正常,暫不做考核,超出浮動范圍的正偏差進行負激勵,超出浮動范圍的負偏差進行正激勵,超出浮動范圍的實際能耗量均需要進行原因分析,找到差異的根本原因,如存在改善空間需制定改善措施并實施及進行效果驗證。
2.2.3 過程指標監(jiān)控
由于以月度為單位進行績效指標的考核,故我們應該以周為單位進行過程指標的監(jiān)控。
由能源管理負責人每周組織各車間/部門的能源管理對接人進行能耗數據的統(tǒng)計,即能源計量表數的抄錄。每周進行能源計量表數的抄錄工作量確實較大,精力投入相對較多,所以在公司條件允許的情況下,我們盡量安裝能耗在線監(jiān)測系統(tǒng),利用信息化產品導出能耗數據更為快捷方便,可大大減少投入。
能源計量表數抄錄完成后將表數及各車間的產出數據一并反饋至能源管理負責人處,由能源管理負責人進行各能源計量區(qū)域能耗量的核算,并依據制定好的能耗分攤規(guī)則進行周能耗分攤。
周能耗分攤完成后結合各車間實際的周產出數據,即可核算出各車間/部門實際的能耗指標達成情況。核算完成后及時進行公布,使各部門/車間及時獲取本部門/車間每周能耗指標實際的達成信息,實現能耗指標的實時監(jiān)控。
各車間/部門針對周能耗指標未達成情況需進行原因分析并制定切實可行的改進措施,針對原因分析的準確性能源主管部門予以確認,改進措施能源主管部門予以支持,必要時進行指導;針對改進措施的執(zhí)行情況能源主管部門予以監(jiān)督,并進行評價。從而為月度績效指標的達成提供有力支撐。
如確實由于客觀因素導致周能源績效指標達成不理想,且預判月度指標不具備達成條件,此時由車間/部門提出修改能源績效指標的申請,經管理者代表審批后,由能源管理負責人進行指標的修正。并依據修正后的能源指標進行績效考核。
歷史數據即為我們的能源基準,針對各企業(yè)擁有唯一性。我們的能源目標要由于地方單位產品能耗限額強制性標準,即在一定程度上低于地方單位產品能耗限額強制性標準365 千克(標準煤)/萬安時。能耗量的預測要分為車間直接生產設備能耗量預測和能源公輔設備能耗量預測兩部分分別同時進行。利用線性公式進行車間直接生產設備能耗量的預測。季節(jié)性相關性極高的能源公輔設備,直接應用同期歷史數據作為基準進行能耗量的預測。依據公司整體的組織結構劃分將能源公輔設備能耗量分攤至各使用部門,包括但不限于生產車間。這樣可以提升使用部門的節(jié)能意識,為節(jié)能降耗的推動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能源指標要應用于各車間績效考核,有效實施績效指標達成結果的激勵,最終支撐能源目標的達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