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國輝
(北京城市副中心工程建設管理辦公室,北京 101118)
北京某住宅項目總建筑面積30384m2,其中地上建筑面積21894m2,地下建筑面積8490m2;建筑結構形式為框剪結構,安全等級為二級,設計使用年限為50 年,抗震設防烈度為8 度;建筑層數、高度:地上7 層,地下2 層,建筑高度30m。主要由地上餐飲、辦公部分及地下汽車庫組成。暖通專業(yè)工作內容包括:地上、地下工程的空調水、風系統(tǒng)、防排煙系統(tǒng)等內容。
該項目不僅重視房屋建設的品質,更為重視使用舒適度的需求,由此,暖通空調工程施工在該項目建設中顯得尤為重要,為了更好的表現高品質的施工水準。作為設備專業(yè)施工方技術負責人,在熟悉設計意圖和使用功能的前提下,與各方進行深入溝通后,優(yōu)化改進了施工方案,尤其在空調水系統(tǒng)施工階段,提前策劃空調水系統(tǒng)安裝施工技術的應用,滿足各項設計規(guī)范和標準要求,確保了通風空調工程的質量,得到了各方的肯定。
(1)空調冷水系統(tǒng)設計為一次泵定流量、末端變流量運行系統(tǒng),通過設在直燃機房內分集水器之間的壓差調節(jié)閥調節(jié)末端水量。
(2)新風加風機盤管系統(tǒng)均采用二管制系統(tǒng)(冬季送熱水、夏季送冷水),新風機組和風機盤管系統(tǒng)均單獨從空調分集水器引回路。
(3)空調水系統(tǒng)采用水平及豎向異程式,各主分支處設動態(tài)平衡閥,調節(jié)各環(huán)路之間水力平衡。
(4)空調系統(tǒng)設補水定壓機組,同時設置一個軟化水箱,水箱為開式水箱。采用一套膨脹水定壓罐定壓,定壓罐設在直燃機房內,控制定壓補水系統(tǒng)補水泵啟停。
(5)空調水系統(tǒng)工作壓力:0.73MPa。試驗壓力:1.1MPa。
(6)冬季新風系統(tǒng)加濕均采用濕膜式加濕,新風機組、新風熱回收機組需設置加濕段。以保證冬季室內的相對濕度要求。
(7)空調凝結水排至各層公共衛(wèi)生間的拖布池內、或空調機房地漏。
根據房間大小、功能及用途,本工程辦公、餐飲用房均采用風機盤管加新風系統(tǒng)(新風采用熱回收)。空調機房根據各層防火分區(qū)和功能分區(qū)設置,新風機組設在空調機房內,對新風進行處理后送入各個房間。1F、2F 為餐飲區(qū)域,共有4個區(qū)域,且上下層相互對應。為4個區(qū)域分別設置各自獨立的空調系統(tǒng)。新風采用熱回收形式,兼顧廚房事故補風,具體為:X(S)-1F-1 ~4。3F ~7F 為辦公區(qū),每層有2個防火分區(qū),分別設置各自獨立的空調系統(tǒng)。新風采用熱回收形式。具體為:3F ~7F 辦公西側均設置一套新風系統(tǒng),系統(tǒng)編號(XH-3F ~7F-1),熱回收形式為輪式熱回收、氣流組織上送上回;3F ~7F 辦公東側均設置一套新風系統(tǒng),系統(tǒng)編號(XH-3F ~7F-2),熱回收形式為輪式熱回收、氣流組織上送上回;通過室內溫度傳感器控制空調水回水上的電動閥;通過溫控面板手動控制風機盤管風量。
重點描述地下管線排布難點、超高空間管道支架排布安裝難點、風機盤管設備與裝修相關配合難點。
為了提高建筑使用面積,在民用建筑圖紙設計時,為提高建筑使用率,往往壓縮管井、公共區(qū)走道和設備機房等的空間,而管井、走道和設備機房中管道相對集中、種類繁多、規(guī)格不一、材質多樣,增大了安裝專業(yè)的施工難度。管道井、走道、設備機房等部位管道綜合排布的合理性直接影響施工工期、施工成本及系統(tǒng)效果,因此,在施工前要做好管道的綜合排布尤為重要。
在對管道井、走廊等平面尺寸、結構和裝飾做法等基本信息了解的基礎上,綜合考慮管道井管道的材質、種類、型號、長度、維修等各方面因素的影響和要求,對管道進行初步定位排布,然后,通過對管道外徑、管道保溫層厚度、管道中的附件、法蘭及管件的尺寸、操作及檢修的最小空間要求等細部因素的充分考慮,再對管道進行精確定位,最后,根據管道的綜合排布及管道的安全、功能、規(guī)范等要求對管道井管道設計出合理的綜合支架。完成管井初步排布后,下一道工藝流程是對管道的細部策劃,細部策劃主要考慮如下因素:
(1)管道外徑與管道附件:依據施工圖、圖集,依據管道外徑與保溫層厚度,考慮閥門、法蘭、補償器等部件外形尺寸,考慮管道及部件的檢修要求,準確定位。
(2)管道間距:通常情況下,管道的布置應靠墻、靠柱、靠內側布置,盡可能留出較多的檢修空間,管道與管道井墻面、柱面的最小距離應滿足。
在施工前,要重視施工安裝方案的編制,方案中對系統(tǒng)管道的路由進行深化,基本原則是沿墻布置,并明確管線的坡度、變徑、甩口、補償器設定位置,明確穿墻及樓板套管、管道支架、保溫以及調試等具體做法。
安裝空調的水系統(tǒng):我選擇套管大小滿足管道外徑+保溫外徑厚度能夠穿越尺寸,并保持管道置于套管中心部位,設置在管井及有水房間內的穿樓板套管長度高出地面完成面50mm,穿越墻體及頂板下處長度與裝飾面平齊;無水房間穿樓板套管長度高出地面完成面20mm。
該工程空調水系統(tǒng)安裝構件較多,安裝工序較為繁雜,在安裝過程中結合工程實際情況,并考慮安裝中可能發(fā)生故障的情況,做好安裝風險防范措施,保證空調水系統(tǒng)安裝質量和效率。
在空調水系統(tǒng)安裝中,水管支吊架是最為重要的安裝工序,其安裝效果直接影響其性能及運行效果,加強水管支吊架安裝質量管理,提高空調水系統(tǒng)安裝的穩(wěn)固性。為了避免水管安裝位移問題,按照設計及規(guī)范要求設置支吊架,同時針對不同的位移現象采用合理的固定方法,若水管垂直位移較小,使用可活動支架進行固定。安裝滑動支架或者滾動支架,防止因管道摩擦力過大。同時還要控制好支吊架安裝間距、位置和高度,在開展安裝工作前,設計了合理、可行的支吊架安裝方案,方案中明確先安裝固定支架,增強支架安裝的牢固性,再安裝活動支架,并根據管道直徑、類型以及使用性能確定了支架使用數量和排列位置,適當調整支架和吊架安裝高度,保證支架安裝距離及安裝高度符合水系統(tǒng)水管安裝要求。
固定支架的安裝,位置、形式應滿足設計要求;支架與樓板固定方式應牢固,支架自身應能承載管道運行時伸縮力要求;當碳素焊接管道安裝固定支架時,為增大管道受力面,管道外表面焊制敷鐵與支架固定,且在管道與支架間增加防腐枕木,避免出現冷橋現象。
空調水系統(tǒng)安裝施工過程中,管道連接方式正確與否,直接影響著運行性能的高低。嚴格按照設計說明要求,不同管徑尺寸選用正確連接方式;穿墻套管內無管道的焊口和接頭;管道的對接焊縫、縱向焊縫位置,與分支管錯開設置。管道的法蘭、焊縫等接頭部位,距支架位置要大于100mm。
空調水系統(tǒng)施工安裝完成后,應按照規(guī)范和設計要求對管道系統(tǒng)進行強度嚴密性試驗,保證空調水系統(tǒng)在日后運行和使用過程中不發(fā)生跑冒滴漏,減小系統(tǒng)運行安全隱患。管道的試壓包括了隱蔽驗收前的局部水壓試驗,也包括了整個水系統(tǒng)的水壓試驗。通過水壓試驗,能驗證系統(tǒng)的強度和嚴密性,確保各個連接件、焊縫等接口處的嚴密性、機械性能強度。整個水系統(tǒng)的水壓試驗,是在管道以及設備全部安裝完成之后進行,而局部水壓試驗則主要是在保溫等進行下一道工序之前進行。針對一些高樓層建筑垂直位差較大的冷卻水,以及采暖管道和冷媒水管道系統(tǒng),我們采用分區(qū)試壓以及分層試壓等方式進行,以確保能夠有效的將具體情況進行反映。最后,管道得以完全安裝且水壓試驗也未能發(fā)現問題后,才進行管道保溫。
試驗時,檢查管道安裝、支架及附屬部件后,在最高點設置排氣閥,最低點安裝泄水閥。連接臨水水管,灌水過程中同時有人在最高點排氣,當水灌滿后用電動泵進行加壓,壓力升至工作壓力0.73MPa 后,在進行排氣,反復幾次,確認將氣體排除干凈。再次將試驗壓力升至1.1MPa 后,穩(wěn)壓10min,壓力下降不得大于0.20MPa,再將系統(tǒng)壓力降至工作壓力,外觀檢查不滲不漏為合格。
本工程中的空調水管(≤60℃)均保溫。保溫材料采用B1 級難燃型橡塑海綿管殼。保溫厚度為:≤DN20保溫厚度:25mm,管徑DN25 ~DN40 的為:28mm,管徑DN50 ~DN125 的為:32mm,管徑DN125 ~DN400 的為:36mm,管徑>DN450 的為:40mm。但保溫材料進場后及時找監(jiān)理工程師進行驗收,并根據節(jié)能規(guī)范要求對保溫材料的密度、導熱系數、吸水率進行取樣復試,待復試合格后方可使用。
管道水壓試驗合格后,下一道工序為管道保溫工作,為確保管道的施工質量,提高管道的使用壽命,管道保溫施工是在水壓試驗合格、防腐處理完成后進行。保溫材料多種多樣,對室內水管進行保溫處理,通常采用的保溫材料是橡塑保溫殼。根據設計要求選擇絕熱層厚度。在管道絕熱層之外,還設置一層保護層,在分析其結構應用處理效果時,為保證應用措施以及處理機制的完整性,(保溫材質按照設計的材質和規(guī)格施工)將絕熱層外用的保護材料設定為玻璃布保護層。施工環(huán)節(jié)加強質量管控,并做到穿越墻體的套管內,保溫不出現拼接及接頭,保溫管殼的縫隙不出現通縫現象。
穿越墻體及樓板封堵嚴密至關重要,封堵不到位,會產生冷熱空氣流動,對系統(tǒng)房間運行的冷熱量分配產生失衡,并對系統(tǒng)及傳聲產生不利影響,我們應在施工中做到了封堵到位。
空調水施工完成后,在使用前做好管道沖洗和調試工作十分重要,這是保證空調水系統(tǒng)正常運行的必要保障。
水沖洗試驗:管道投入使用前,必須沖洗,且應利用設備的旁通閥與設備隔斷進行沖洗,防止雜物沉積堵塞設備。沖洗時以系統(tǒng)能達到的最大壓力和流量(不小于2.0m/s)進行,直到出水口水色和透明度與入水口目測一致為合格。沖洗時應將沖洗水排入集水坑外排,防止對建筑物造成水害。且應分區(qū)段、分系統(tǒng),分干管、分立支管進行了沖洗,尤其是對大于DN100 管道拐彎、分支及變徑處,應進行振搗,達到全系統(tǒng)沖洗干凈目的。沖洗時將系統(tǒng)內各種設備隔離,關閉和設備相連的閥門,直接連接供回水管,只針對水系統(tǒng)管路進行沖洗。
供、回水管全部水壓試驗完畢符合標準;管道上的閥門、過濾器、水表經檢查確認安裝的方向和位置均正確,閥門啟閉靈活;水泵進出口壓力表、溫度計安裝完畢。
系統(tǒng)調試:熱源引進到冷凍機房經過板式換熱器后由系統(tǒng)循環(huán)水泵向系統(tǒng)管網供水。調試階段系統(tǒng)供熱溫度起始溫度為常溫25 ~30℃范圍內運行24h,然后緩慢提升,每24h 提升不超過5℃,在38℃恒定一段時間,隨著室外溫度不斷降低再逐步升溫,直至達到設計水溫,并調節(jié)每一通路水溫達到正常范圍。
綜上所述,空調水系統(tǒng)的正確安裝與否會直接決定著空調系統(tǒng)的性能發(fā)揮,所以在實際施工過程中要嚴格的控制施工參數、選擇適宜的套管,并且對施工過程實施了全面監(jiān)控,如在施工的過程中發(fā)現質量問題存在,第一時間進行解決,并且做好相關的防水以及防腐等措施,進而確保了水系統(tǒng)的長久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