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媳婦,就是他的親生女子一樣的。
寇良樹是阿壩州金川縣河西鄉(xiāng)馬道村村民。2006年,她的前夫楊坤貴因車禍不幸去世,她毅然肩負起了照顧前夫的父親袁孝康的責任。雖然生活更苦了,擔子更重了,壓力更大了,但善良的寇良樹17年不離不棄,哪怕再婚后,依然對前公公進行精心的照料,譜寫了新時代孝媳婦的感人事跡。
家庭變故,獨自扛起家庭重擔
33年前,寇良樹嫁入馬道村二社的一個普通農(nóng)戶家,過著平凡的生活,她勤勞賢惠,相夫教子,孝敬父母,與鄰為善。一家人其樂融融,都在為更加幸福美好的生活而努力奮斗著。
天有不測風云,2006年的一場車禍無情地奪走了寇良樹前夫楊坤貴的生命,原本幸福美滿的家,瞬間便天塌了——年幼的孩子正在讀初中,正值學業(yè)的關鍵期,年邁的父親(寇良樹的公公)已年近70歲,身患糖尿病、高血壓、風濕、痛風等多種疾病,生病住院是常態(tài)。失去了主心骨,生活的重擔瞬間全部壓在寇良樹一個人的身上。
親戚朋友鄰居來勸她把公公交給他的其他子女贍養(yǎng),以便減輕負擔,她卻固執(zhí)地說:“我是媳婦,就是他的親生女子一樣的,不能因為他(楊坤貴)走了就不管他的爸爸了?!睅缀跛械娜硕颊J為寇良樹最多能堅持一兩年,但誰也沒想到這一堅持轉眼已是17年,而且還將繼續(xù)堅持下去。
丈夫去世后,一向積極樂觀的寇良樹變得少言寡語了,短時間內瘦了很多,悲痛迷茫一段時間后,意志堅定的她清楚知道自己不能倒下——孩子需要她撫育,公公需要她照顧,家的這片天需要她獨自撐起來。很快,寇良樹化悲痛為力量,重新投入勞累的生產(chǎn)生活中。柴米油鹽需要錢,孩子讀書需要錢,公公看病需要錢,因家中土地有限,光靠種地無法滿足日常的開銷,她想方設法尋找務工機會。
因公公體弱多病身邊不能離開人,她無法出遠門務工,周圍務工機會少且基本都是體力活,但只要有錢掙,她什么重活累活都干。有的工作不招女性,她就說:“我一定不比男的差!”積極為自己爭取工作機會。就這樣,在她的辛勤付出下,家又回歸了正軌,煥發(fā)出了勃勃生機。
精心照料,待公公如親生父親
一段時間后,寇良樹再婚,現(xiàn)在的丈夫剛開始也有把袁孝康交給他的其他子女贍養(yǎng)的想法,多次告訴寇良樹說:“我們兩個都和他(袁孝康)沒有任何的血緣關系,也沒有義務贍養(yǎng),還無端增加許多工作量和開支?!泵恳淮味急豢芰紭鋽嗳痪芙^,久而久之現(xiàn)在的丈夫也不再提起,而是與她一道像對待自己的親生父母一樣精心照料著袁孝康。
公公經(jīng)常需要住院治療,而袁孝康不習慣住在醫(yī)院,每次住院都是寇良樹早上包車將袁孝康送到醫(yī)院,陪護一天后,晚上又包車將其接到家里住,連續(xù)超過一兩個星期。
公公的風濕、痛風一年發(fā)作很多次,每次發(fā)作后就相當于癱瘓,有的時候一次長達幾個月的時間臥床,出門必須依靠輪椅。上廁所、洗澡等成為最大的問題,每次上廁所都是寇良樹連扶帶抱到廁所里。久坐或長期躺床上最怕長褥瘡,每天多次的擦拭身體是必不可少的,起初她的公公還不好意思,久而久之公公也就不再不好意思了。
2019年一次長達半年多的臥床,加上公公當時已經(jīng)81歲高齡了,所有人都認為袁孝康從此完全癱瘓了,但在寇良樹的精心照料下,如今袁孝康又能拄著拐杖慢慢地自己走了。鄰居們都說:全靠寇良樹照顧得好,不然肯定就起不來了。
體貼盡孝,老人安心享受晚年
因為公公身患多種慢性病,在吃飯方面不能吃得特別多,而且年歲高了牙齒也不好,寇良樹做飯時就只以老人為重——只要不是醫(yī)生說不能吃的,公公想吃什么就做什么。
時間一長,一家人的口味都將就公公的口味。
現(xiàn)在的袁孝康耳朵也背了,經(jīng)常是答非所問,你說東,他說西,有時候一句話要反復在耳邊說很多遍他才能聽清,但每次寇良樹都不厭其煩地給他說幾遍,直到他聽清楚為止。
如今的公公已經(jīng)85歲高齡了,雖然腿腳不便,但看起來精神抖擻,紅光滿面。身上穿的衣服隨時都是干干凈凈的,沒有一點異味。有時親朋好友或鄰居們都拿袁孝康開玩笑,說:“你穿得像大城市來的(人)一樣。”
很多次,公公的子女都要接他到自己家里去住,這位隨再婚的兒媳一起生活的老人總是說:“我哪里都不去,我就在這兒習慣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