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3 月份數(shù)據(jù)看,隨著豬肉、油價等影響通脹的主要擾動因素開始逐步退潮,甚至成為拖累,通縮趨勢正在快速顯性化,CPI 年內仍可能進一步大幅下降。
4月11 日,國家統(tǒng)計局公布了3月份通脹數(shù)據(jù)。CPI 同比增長0.7%,低于前值和預期的1%;PPI 同比增長-2.5%, 低于前值的-1.4% 和預期的-2.3%。CPI與PPI 均出現(xiàn)超預期回落,表明經(jīng)濟通縮的信號越來越明顯了。實際上,我們在去年年底,便提示了內生性通縮的風險,《接下來,該重視內生性通縮風險了》,上個月我們也撰文強調:通縮從未遠去,它在卷土重來。從3 月份數(shù)據(jù)看,隨著豬肉、油價等影響通脹的主要擾動因素開始逐步退潮,甚至成為拖累,通縮趨勢正在快速顯性化,CPI 年內仍可能進一步大幅下降。
3 月通脹顯著回落,通縮信號愈發(fā)明顯
3 月,CPI 同比和環(huán)比增速均繼續(xù)回落,通縮信號更加明顯。3 月,CPI 同比增速0.7%,較上月回落0.3 個百分點,弱于市場預期1% 的增速。自1 月份2.1% 的高點,迅速回落。CPI 環(huán)比也下滑0.3%,連續(xù)第二個月回落(圖1)。
CPI 同比與環(huán)比持續(xù)大幅超預期回落,顯示出當前宏觀經(jīng)濟運行,確實面臨了較大的通縮風險。
3 月份CPI 同比下行,主要受能源及汽車價格回落影響。從CPI分項看,食品和非食品CPI 同比增速分別為2.4% 和0.3%,分別較上月回落0.2 和0.3 個百分點(圖2)。
其中,食品通脹回落主要受鮮菜價格周期性回落影響。3 月,鮮菜價格同比下滑11.1%,降幅較上月擴大7.3 個百分點,主要是受季節(jié)性因素影響,出現(xiàn)周期性回落。受去年低基數(shù)效應影響,豬肉價格在3 月則成為通脹拉動項,同比上漲9.6%,增速反而較上月提升5.7 個百分點。
非食品通脹回落,主要受汽車、原油價格回落影響。年初,特斯拉等一眾電車車企降價潮仍未結束,3 月份,上汽通用、一汽奧迪、廣汽本田等傳統(tǒng)燃油車品牌也紛紛推出購車補貼 ,東風系車型在湖北武漢的優(yōu)惠甚至高達9 萬元。這導致3 月CPI 的交通工具分項同比降幅,由2 月份的1.8%擴大至3 月份的3.3%,創(chuàng)下了近20 年來的新低。
同時在3 月份,受硅谷銀行、瑞信等事件的沖擊,市場對經(jīng)濟預期一度十分悲觀,相應的原油價格也出現(xiàn)大幅回落,期間最大降幅高達16%。這也拖累了3 月份國內汽油、燃油價格,CPI 燃料分項同比增速大幅回落,由上月的0.5%轉為-6.4%。
服務價格則受益于國內消費的復蘇,3 月上漲0.8%,漲幅較上月擴大0.2 個百分點,其中飛機票、賓館住宿、交通工具租賃費、旅游價格分別上漲37.0%、6.1%、5.9% 和5.3%,漲幅均有所擴大。
去年兩大因素擾動,掩蓋了通縮的嚴峻程度
去年以來,通縮形勢惡化。2022 年初,核心CPI 同比增速還在1.2%。但由于經(jīng)濟的持續(xù)低迷,其增速持續(xù)回落,同年9 月跌至0.6% 的水平,內生性通縮已十分嚴重(圖3)。
但豬周期和俄烏沖突下的能源擾動,掩蓋當時已較為嚴重的通縮問題。受2021 年生豬去產能影響,業(yè)界十分悲觀,推動2021 年下半年以來生豬存欄和能繁母豬過度去化,導致2022 年上半年國內豬肉價格持續(xù)大幅上行。豬肉平均批發(fā)價由2022 年3 月,18 元/公斤的低位一度接近翻倍,最高漲至近36 元/ 公斤,同比漲幅最高超90%。
同時,由于俄烏沖突影響,國際能源去年價格大幅上行。布倫特原油價格由2022 年2 月95 美元/ 桶的價格,最高漲至近140 美元/ 桶,并且全年大部分時間都維持在95 美元/ 桶以上的高位,同比漲幅最高接近70%。兩大擾動因素相互疊加,導致我國CPI 同比增速由年初0.9% 的低位,持續(xù)上行,最高漲至9 月份的2.8%。而同期核心CPI 為0.6%,處于當年最低點。
而去年年末以來,豬肉價格以及原油價格迅速反轉,使整體通脹迅速向核心通脹“收斂”。首先,從豬肉價格看,生豬出欄量持續(xù)恢復以及需求相對較弱不及預期,去年11 月以來,豬肉平均批發(fā)價格便由高位迅速回落,至20 元/ 公斤左右,同比漲幅也大幅回落至10% 左右。
從原油價格看,去年6 月后,俄烏沖突對國際原油價格影響逐步消退,加上主要國家經(jīng)濟開始放緩,原油價格也由高位回落。年初以來,維持在80 美元/ 桶左右附近,回到俄烏沖突之前的水平。3 月份,油價同比增速已為-30%。
在這種反轉下,我國通脹也受到拖累,CPI 同比增速由去年2.8% 的高點,回落至今年3 月份的0.7%。然而,我們看到,核心通脹幾乎沒有變化,3 月為0.7%,與去年CPI 高點時的0.6%,基本持平(圖4)。
擾動因素反轉,未來通縮壓力將快速顯性化
未來,豬肉價格以及國際能源價格大概率維持呈震蕩走勢,基數(shù)效應下,其對CPI 的影響將由拉動變?yōu)橥侠?,從而推動CPI 進一步走低,通縮形勢將更加表面化、顯性化。同樣,先從豬肉價格看,據(jù)能繁母豬數(shù)量推測,若無重大沖擊,未來生豬供給仍將有小幅提升,對豬肉價格形成一定的壓制,大概率在20-30 元/ 公斤左右的價格區(qū)間內震蕩。
需要注意的是,生豬價格自去年3 月到10 月持續(xù)走高,若今年豬肉無明顯波動,其對通脹的貢獻將迅速在未來6 個月轉為負值,甚至加速擴大至-40%,而去年CPI 豬肉分項同比增幅最高達到+50%,一正一負將大幅拖累整體通脹。
對于油價而言,未來,雖然由于需求減弱是大概率事件,但在供給端,OPEC 有動力也有能力將原油價格維持在相對高位。近期,OPEC+ 多國,如沙特、伊拉克、俄羅斯等宣布實施自愿石油減產便是例證。因此,今年油價也大概率將在70-90 美元/ 桶左右的區(qū)間內震蕩運行。
同樣由于原油去年1-6 月持續(xù)高漲的基數(shù),未來原油價格同比增速也會在-30% 左右震蕩,今年,至少是上半年,輸入性通縮壓力或將持續(xù)。
在此雙重壓力下,上半年CPI同比增速或將未來幾個月出現(xiàn)負值。不過對于可能出現(xiàn)的CPI 負增長,我們也應理性看待。這主要是由于豬肉以及原油價格周期性波動的結果。實際上,豬肉價格以及原油價格的回落對我們來說并不是壞事,這不僅降低了生活成本,又能為貨幣政策打開空間。
當前我們更需要關注的是,核心通脹的長期低迷,它顯示的是我們內需恢復并沒有想象中那么強勁,這才是通縮的本質。想要盡快擺脫內生性通縮的惡性循環(huán),需要我們繼續(xù)維持穩(wěn)增長政策的強度,進一步發(fā)揮政策托底的作用,積極引導預期,讓居民敢消費,讓企業(yè)敢投資,最終實現(xiàn)內需的有力擴張。
我們之前反復強調,通縮猶如牛皮癬,一旦沾上,極難清除,而其危害甚大,不應坐視不管。否則,通貨緊縮與人口負增長共振疊加,將會對我國長期經(jīng)濟的發(fā)展和安全構成“致命”挑戰(zhàn)。所以應該務必重視,拿出實質措施解決這一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