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芳雯
最近,有位朋友抱怨她兒子“廢話”太多。 她說只要孩子一放假,他們待在同一個空間里,兒子就會纏著她說個沒完沒了。 從“十萬個為什么”追溯到“恐龍的滅絕”,又到“宇宙起源”,說得她都懷疑人生了。
怎樣判斷一個孩子快不快樂? 看他“廢話”多不多就行了,基本上廢話越多越快樂。
心理研究顯示,如果一個人90%以上說的都是廢話, 那么這個人一定很快樂; 如果這個人廢話不足50%, 那么他大概過得不太開心。 這是因為人的語言中樞和大腦興奮神經(jīng)息息相關(guān),孩子說話越多越能刺激情緒的釋放,心情好了他就更愛表達(dá)。
著名心理學(xué)家戴爾·卡耐基說:“一個人的成功,約有15%取決于技術(shù)和知識,85%取決于語言表達(dá)?!睈壅f話的孩子,語言表達(dá)能力都很強, 他們能夠準(zhǔn)確地說出自己的想法, 讓別人了解自己的想法或需求, 獲取更多的資源。因此,他們的人際關(guān)系、情感交流大多比較順暢,做事的主動性和積極性也會隨之增強,情緒也就更積極。
朋友家孩子不僅話多,嘴巴還甜。 2歲時朋友帶他在小區(qū)玩,鄰居奶奶給了他一塊餅干,逗他說:“奶奶好不好呀? ” 他一臉開心地說:“好! ”從那以后,他每次看到那個奶奶都會喊:“好奶奶!好奶奶!”奶奶一聽樂開了花, 經(jīng)常給孩子帶好吃的,孩子自然也就快樂加倍了。
孩子身邊的家人如果多,他聽到的聲音就多,更容易多說話。而且,仔細(xì)觀察你會發(fā)現(xiàn),家人之間越是有愛,孩子越是話多。 如果你看到一個六七歲的孩子特別愛說話, 那么他在1~3歲期間的家庭氛圍和諧、融洽。
孩子放學(xué)一到家,就開始嘰嘰喳喳地說個不停,確實容易讓家長感到不耐煩,甚至想吼一句:“你能不能閉嘴! ”或者干脆左耳進(jìn)右耳出,不當(dāng)回事兒。 家長的打擊和敷衍,會讓孩子變得膽小、自卑,情緒越來越壓抑。 千萬不要打擊孩子的表達(dá)欲,多一點耐心,認(rèn)真傾聽孩子講話。 這樣也可以給孩子樹立一個好榜樣,他也會學(xué)著去傾聽別人。 最重要的是, 在那些看似不起眼、沒有用的“廢話”里,可能藏著很多重要信息。
作為父母,不妨靜下心來,多陪孩子說一說“廢話”,理解他們的喜怒哀樂,這樣親子關(guān)系會更融洽, 生活也會更有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