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圖 平如恒
大航海時代來臨,使得歐洲和東方的溝通之路得以打通,這件鸚鵡杯既有東方的紋飾,又有西方的造型,中西合壁,真是非常奇特而有趣的組合。
李白曾自恃酒量,作詩《襄陽歌》說:“鸕鶿杓,鸚鵡杯,百年三萬六千日,一日須傾三百杯?!庇纱丝芍?,鸚鵡杯是一種酒器。但是,那卻并不是普通的杯子。據(jù)傳言,鸚鵡杯中的酒如何飲也飲不盡,古人們就常用這種酒杯祝壽,寓意福壽綿長。
那么,倒入鸚鵡杯的酒為什么飲之不絕呢?
鸚鵡杯由體積碩大的盤旋狀貝殼——鸚鵡螺做成,內部有許多腔室,各腔室之間有隔膜隔開,只有一根室管從中穿過隔膜,將各腔室串通。由于鸚鵡螺的內腔近乎封閉,飲完了主腔室的美酒,一會兒,酒又從其他腔室流出,自動注滿主腔,綿綿不絕,沒辦法一飲而盡。
早在三國時期,對鸚鵡杯就有了文字記載。從考古成果來看,江蘇省邳州市煎藥廟西晉墓地出土過兩件鸚鵡杯,江蘇省南京市東晉王興之夫婦墓中也出土了一件鸚鵡杯。盡管發(fā)現(xiàn)時間早,史料也豐富,但其實鸚鵡螺非常罕見珍貴,鸚鵡杯亦然。南宋周密在《武林舊事》中記載皇室奢侈之況道:“太上(宋高宗趙構)宣索翡翠鸚鵡杯,官里(宋孝宗趙昚)與皇后親捧杯進酒。太上曰: ‘此是宣和間外國進到,可以屑金?!鸵詾橘n?!?/p>
到了明代,人們已經(jīng)不滿足于直接使用鸚鵡杯,而是在鸚鵡螺上雕刻花紋,鑲金鍍銀,制作杯足。明代曹昭《格古要論》中說:“鸚鵡杯即海螺盞,出廣海,土人琢磨,或用銀或用金鑲足?!?這種鸚鵡杯憑借著奇特的外形,華麗的裝飾,成了宴會上的明星。隨著大航海時代來臨,中國的貝雕流入歐洲,鸚鵡杯逐漸成為巴洛克時期歐洲貴族的新寵。他們從東方進口大量鸚鵡螺,并制作出符合歐洲人品位的華麗夸張的鸚鵡杯。
現(xiàn)在,大英博物館內還保存有一件大航海時代的鸚鵡杯,是那個奢華年代的見證。鸚鵡螺正面雕刻著飛龍祥云紋,側面則是仙鶴、花卉,毫無疑問出自中國工匠之手,據(jù)資料顯示,這些花紋由明代廣州作坊進行雕刻制作。而鍍金鍍銀器座則充滿了西方情調,貝殼背部的金飾是騎著海怪的古希臘英雄赫拉克勒斯,貝殼兩端的金帶是海妖刻托,正面是怪誕面具,底部的器足制作成了鷹爪的形狀。據(jù)記載,器座的制作時間是16世紀,即大航海時期,因此該器座后來極可能在意大利或德國的金工作坊中加工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