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免费av电影一区二区三区,日韩爱爱视频,51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91视频爱爱,日韩欧美在线播放视频,中文字幕少妇AV,亚洲电影中文字幕,久久久久亚洲av成人网址,久久综合视频网站,国产在线不卡免费播放

        ?

        奶山羊常見寄生蟲病的防治

        2022-12-30 09:22:59丁元增
        中國乳業(yè) 2022年5期
        關鍵詞:奶山羊絳蟲藥浴

        丁元增

        山東省沂水縣許家湖畜牧獸醫(yī)站,山東臨沂 276400

        0 引言

        寄生蟲病是奶山羊的常見病之一,多呈慢性經(jīng)過,隱蔽性強,容易造成羊群大范圍感染傳播。寄生在奶山羊體表的寄生蟲,螨蟲可啃咬表皮或皮下組織,造成羊只脫毛、皮癬、癢感和皮膚腐爛;蜱蟲可用口器刺入皮膚吸血,造成皮膚損傷,引發(fā)其他疾病感染;鼻蠅蛆可造成奶山羊的額竇炎和慢性鼻竇炎。寄生在奶山羊體內(nèi)器官或組織中的寄生蟲,如寄生在羔羊氣管、支氣管、細支氣管或肺實質(zhì)內(nèi)的小型肺絲蟲,可導致胸膜炎或肺炎;寄生在血液紅細胞內(nèi)的泰勒焦蟲,可導致羊體表淋巴結(jié)腫大、疼痛;寄生在羊膽管內(nèi)的片形吸蟲,可導致羊的慢性或急性肝炎和膽囊炎等。同時,寄生蟲從羊身上獲取營養(yǎng),降低飼料報酬和產(chǎn)奶量,嚴重時還會伴發(fā)病原微生物感染,導致羊只死亡,給奶山羊生產(chǎn)帶來重大損失。

        1 奶山羊體表寄生蟲病

        1.1 疥螨病

        寄生在羊身上的螨蟲有疥螨和癢螨兩種。奶山羊多感染疥螨,綿羊多感染癢螨。奶山羊疥螨病是由羊疥螨寄生在羊的皮膚并在皮下打洞、繁殖而引起的一種接觸性、寄生蟲性皮膚病。

        1.1.1 病原及流行特點

        本病的病原是羊疥螨,成蟲似龜,圓形,腹扁平、背隆起,腹面有4 對短而粗的足。其發(fā)育史包括卵、幼蟲、若蟲和成蟲4 個階段,屬不完全變態(tài)的節(jié)肢動物。疥螨成蟲在羊的皮下以螯肢和前跗爪挖掘隧道,并以隧道內(nèi)的角質(zhì)組織、淋巴液為食,隧道上每隔一定距離就在皮膚上有一個小的縱向通道孔與外界相通,隧道內(nèi)的疥螨幼蟲可通過這些小孔自由進出[1]。疥螨雌蟲在挖掘隧道的同時,在隧道內(nèi)產(chǎn)卵,孵出幼蟲后便離開原來隧道另辟新隧道,并在新隧道中繼續(xù)孵化蛻皮變?yōu)槿粝x,若蟲再次挖掘新的隧道,繼續(xù)孵化蛻皮變?yōu)槌上x。

        羊疥螨病在陰濕寒冷的冬季多發(fā),到了夏季,氣候溫暖,陽光充沛,空氣流通,疥螨蟲活動減弱,病勢減輕,但山羊仍是帶蟲者。

        1.1.2 臨床癥狀

        病羊以皮膚變厚、患部脫毛、劇癢和逐漸消瘦等為主要臨床特征。

        感染疥螨初期,多在羊的嘴唇、口角四周、眼圈、鼻邊及耳根部局部發(fā)癢、脫毛,皮屑增多,以后逐漸蔓延到頭、頸部的皮膚。病羊常在羊舍墻角、隔欄、飼槽、草架子等處磨蹭擦癢,或用后肢搔癢。隨著病情發(fā)展,患部皮膚增厚并有針頭大小的結(jié)節(jié),如有感染則會形成膿瘡或水泡,破潰后結(jié)成痂皮。嚴重者因劇癢不思飲食而營養(yǎng)不良,身體衰弱,產(chǎn)奶量下降。

        用外科手術刀背在患病皮膚和健康皮膚交界處深刮,待見血后,再刮取皮屑,置載玻片上,滴加少量甘油、水等量混合液或液狀石蠟,在低倍鏡下檢查,可發(fā)現(xiàn)活的疥螨;也可將刮取的皮屑置于試管中,滴加少量5%~10%的氫氧化鈉(或氫氧化鉀)溶液,浸泡2 h后離心沉淀,取沉渣鏡檢,低倍顯微鏡下看到蟲體,即可確診。

        1.1.3 預防

        羊群飼養(yǎng)密度要合理,不可過于密集;保持羊舍干燥、透光,通風良好,定期消毒。引進羊時應認真檢查有無隱性患羊存在,對引進羊用藥治療后,經(jīng)一段時間的隔離觀察飼養(yǎng),確認無螨病后再并群飼養(yǎng)。平時注意觀察,發(fā)現(xiàn)羊群中有發(fā)癢、掉毛的羊只,要及時挑出,查明原因,如果有病羊要及時隔離治療。

        定期進行藥物預防。群體藥浴,規(guī)模較大的奶山羊養(yǎng)殖場要設置專用藥浴池,規(guī)模較小或個體養(yǎng)羊戶可使用木桶、鐵鍋等,每年于5月、8月進行2 次定期藥浴。浴液可選用0.025%~0.030%林丹乳油水溶液,或0.05%蠅毒磷乳劑水溶液,或0.05%辛硫磷乳油水溶液,或0.5%~1.0%敵百蟲水溶液,把握好準確濃度、30 ℃左右溫度,在晴朗無風天氣的中午前后藥浴。藥浴前8 h停止喂料,飲足水,本著先小群或個體安全試驗、再大群集體藥浴,先健康羊、再皮膚病羊,患病羊、有外傷羊、妊娠期羊暫不藥浴的原則,讓藥浴羊魚貫而入,在浴液中停留不少于1 min,并盡量將頭部按入藥液1~2 次。藥浴結(jié)束,羊只走出藥浴池,趕到陰涼處休息并觀察,如無異常,則可正常飼喂。

        除可群體藥浴預防外,還可用噴霧法預防疥螨病。將按上法配制的藥液裝入噴霧器內(nèi),直接用噴頭向羊群噴霧。注意盡量不要直對著羊噴霧,將噴霧器噴頭稍微抬高,盡量向空中噴霧,最后噴一下腹部和腿的內(nèi)側(cè)。

        1.1.4 治療

        群體治療同預防。個體治療時,皮下注射1%伊維菌素注射液0.2 mg/kg體重,嚴重感染病羊間隔7~10 d后可重復注射1 次,個別羊需進行第3次注射;也可1次皮下注射20%碘硝酚注射液,注射量為0.05 mL/kg體重。同時,用煙葉1500 g、辣椒500 g,加水1 500~2 500 mL煮至500~1 000 mL,濾除藥渣,加溫到60~70 ℃在患處涂擦,1~2 次/天,連用7 d[2]。

        1.2 蜱蟲病

        本病是由節(jié)肢動物門硬蜱科的硬蜱(草爬子、狗豆子)寄生在奶山羊體表的一種外寄生蟲病。

        1.2.1 病原及流行特點

        本病的病原是羊蜱蟲,有多種種類,以硬蜱的發(fā)病率最高。硬蜱呈橢圓形,饑餓狀態(tài)時體積縮癟,吸血后迅速膨脹,體積可增加數(shù)倍,雌蟲更明顯。蜱蟲的生長發(fā)育屬不完全變態(tài),要經(jīng)過卵、幼蟲、若蟲和成蟲4 個階段,在一個到數(shù)個宿主上完成。雌蜱產(chǎn)卵于墻縫、亂石塊中或陰暗潮濕的地面上,經(jīng)2~3 周孵化變成幼蟲,幼蟲附著在牧草上,當宿主經(jīng)過時順勢爬到身上,經(jīng)2~7 d吸血后,在原宿主體或落到地上蛻變成若蟲,之后,若蟲在原宿主體上或再次爬到另外的宿主體上吸血蛻變,或落到地上蛻變?yōu)槌上x。潮濕、溫暖的氣候環(huán)境有利于蜱蟲繁殖,因此高溫高濕的夏季容易流行。

        1.2.2 臨床癥狀

        蜱蟲在羊體表上寄生,吸血時咬破皮膚,刺入口器,造成皮膚損傷和組織水腫[3],局部痛癢,磨蹭、啃咬,寢食難安;蜱蟲寄生過多時,病羊逐漸消瘦,貧血,產(chǎn)奶量下降,甚至出現(xiàn)神經(jīng)癥狀;啃咬傷口感染后,局部皮膚發(fā)炎、腫脹、化膿、結(jié)痂。檢查病羊體表,如發(fā)現(xiàn)毛根部位寄生大小、數(shù)量不一,色澤青褐的蜱蟲,剪開蟲體,有大量黑褐色血液從蜱蟲體內(nèi)流出,即可確診。

        1.2.3 預防

        在本病常發(fā)地區(qū)或流行季節(jié),每隔1~2 個月進行藥物驅(qū)蟲1 次,在蜱蟲容易藏身的地方噴灑敵敵畏或敵百蟲水溶液,羊體和羊舍噴灑溴氰菊酯[4]。舍飼的奶山羊場,要清除周邊雜草,封堵墻壁縫隙,清掃舍內(nèi)衛(wèi)生,保持地面干燥,集中收集羊糞,運離堆積發(fā)酵。不要到本病高發(fā)地區(qū)引種,引種時認真檢查羊只體表,拒絕引入有蜱蟲寄生的羊。

        1.2.4 治療

        (1)機械法滅蜱。發(fā)現(xiàn)羊身上有少量蜱蟲寄生時,可人工捉拿,直接用手垂直于奶山羊的皮膚向上拔下,傷口用5%碘伏消毒。

        (2)藥物滅蜱。皮下注射1%伊維菌素注射液0.2 mg/kg體重;也可用0.05%雙甲脒溶液,或0.20%~0.50%敵百蟲水溶液,或0.05%毒死蜱,噴灑羊體或直接藥浴,2 周1 次。

        1.3 鼻蠅蛆病

        本病是羊鼻蠅的幼蟲寄生在奶山羊的鼻腔和額竇內(nèi),并引起慢性鼻炎的一種寄生蟲病。

        1.3.1 病原及流行特點

        本病的病原是羊鼻蠅蛆。羊鼻蠅成蟲形似蜜蜂,比家蠅大,因口器退化,不會咬羊。在夏秋活躍季節(jié),雌蠅與雄蠅交配后先棲息在安靜處,天氣最熱時伺機在羊的鼻孔周圍產(chǎn)下幼蟲,待幼蟲發(fā)育后鉆進羊的鼻腔、鼻竇、額竇等處發(fā)育成第2期、第3期幼蟲,經(jīng)過9~10 個月的發(fā)育,由鼻腔深部重新爬出鼻孔,或者當羊打噴嚏、甩鼻時落到地上,鉆進土壤或羊糞堆中發(fā)育成蛹,經(jīng)1~2 個月即可羽化完成,破殼成蠅,即羊鼻蠅。

        1.3.2 臨床癥狀

        天氣最熱時,羊鼻蠅到處飛翔,追逐羊群,而羊群為了躲避羊鼻蠅的侵襲,只好四處逃跑或相互擁擠扎堆,把頭伸進其他羊的腹下躲避,因而可使羊群騷亂不安,影響放牧采食和正常休息,長此以往,羊只精神疲乏,逐漸消瘦,營養(yǎng)不良。

        羊鼻蠅第2期、第3期幼蟲在鼻腔、鼻竇、額竇深部移行或向鼻腔外爬行時,其小刺和口鉤機械性刺激這些部位的黏膜,引起慢性鼻炎或鼻竇炎。初期,病羊鼻流清涕,以后變?yōu)轲ば曰蚰撔员且?,甚至有時帶血,干涸后形成硬痂,堵塞氣道,影響呼吸。患羊不安,常打噴嚏,振鼻、甩鼻、磨鼻,空口磨牙[5]。如果有個別幼蟲移行鉆入顱腔,顱骨和腦膜受到幼蟲刺激受損,臨床上可表現(xiàn)頭部歪斜、運動失調(diào)且向一側(cè)旋轉(zhuǎn)等神經(jīng)癥狀,嚴重時死亡。

        1.3.3 預防

        每年夏秋季節(jié)要有計劃地進行預防性驅(qū)蟲,用敵百蟲配成1.0%~2.0%水溶液,向每側(cè)鼻孔內(nèi)注入5.0~10.0 mL。放牧的羊群,要早出晚歸,中午前后把羊群趕到陰涼處休息,以躲避羊鼻蠅的侵襲。根據(jù)羊鼻蠅的生活史,以消滅第一期幼蟲為重點,在不同階段選用不用方法,殺蟲滅蠅。成蟲產(chǎn)卵季節(jié),在羊鼻孔周圍涂抹松焦油,阻止成蠅停留產(chǎn)蚴,或用2.0%來蘇兒噴鼻,刺激幼蟲逃跑。

        夏秋季節(jié),圈舍經(jīng)常打掃,糞便集中,噴灑敵敵畏、敵百蟲等殺蟲劑,堆積發(fā)酵,殺死第2、3期幼蟲;冬春季節(jié),發(fā)現(xiàn)從羊鼻內(nèi)噴出的幼蟲,可人工捕捉,或集中收集消滅,同時,挖羊圈的墻角滅蛹。

        1.3.4 治療

        發(fā)現(xiàn)患有鼻蠅幼蟲病的羊要及時進行治療,并將噴出的幼蟲消滅。本病預防的重點是消滅第1期幼蟲。

        皮下注射1%伊維菌素注射液0.2 mg/kg體重;皮下或肌內(nèi)注射氯氰碘柳胺鈉注射液0.1~0.2 mL/kg體重。

        2 奶山羊體內(nèi)寄生蟲病

        2.1 小型肺蟲病

        小型肺蟲病是由小型肺絲蟲寄生在奶山羊的肺泡、細支氣管或肺實質(zhì)內(nèi)而引起的一種體內(nèi)寄生蟲病。

        2.1.1 病原及流行特點

        小型肺絲蟲蟲體纖細,體長12.0~28.0 mm,發(fā)育過程中需要中間宿主。

        2.1.2 臨床癥狀

        咳嗽,病初出現(xiàn)短的干咳,以后頻繁而劇烈的咳嗽,鼻孔流出黏稠的分泌物;氣喘,呼吸困難;食欲減退,逐漸消瘦、貧血,被毛粗亂;眼瞼、口唇、下頜、腹下、胸下及四肢下部水腫。

        2.1.3 預防

        本病流行地區(qū),每年在春秋兩季各進行1 次預防性驅(qū)蟲??捎梅余玎夯烊刖暳蟽?nèi)喂服,成年奶山羊1 g/次,羔羊0.5 g/次,隔天1 次,共喂3 次。驅(qū)蟲期間,羊糞集中堆積發(fā)酵。

        2.1.4 治療

        1%伊維菌素注射液0.2 mg/kg體重,1 次皮下注射;或阿苯達唑(抗蠕敏)10.0~15.0 mg/kg體重,口服;或用左旋咪唑,8.0~10.0 mg/kg體重,1 次口服。

        2.2 片形吸蟲病

        片形吸蟲病也叫肝蛭病,是由片形吸蟲寄生于奶山羊的肝臟、膽管內(nèi)而引起的一種寄生蟲病。

        2.2.1 病原及流行特點

        本病的發(fā)生與中間宿主椎實螺密切相關,經(jīng)常在低洼、沼澤地帶放牧,或使用水浸牧草的奶山羊多發(fā),多雨年份的夏季多發(fā)。

        2.2.2 臨床癥狀

        輕度感染的羊一般沒有明顯的臨床癥狀。大量幼蟲感染時,表現(xiàn)急性癥狀,突然發(fā)熱,離群呆立,偶有腹瀉;肝區(qū)叩診,濁音區(qū)擴大、壓痛明顯,可觸到增厚的肝臟邊緣;嚴重病例突然死亡。慢性病羊多見漸進性消瘦,貧血,黃疸;異嗜,喜食土塊、塑料、雞毛等異物;常見眼瞼、頜下、胸前、腹下等處水腫;便秘、腹瀉交替發(fā)生;產(chǎn)奶量明顯下降,乳汁稀??;孕羊流產(chǎn)。

        2.2.3 預防

        本病流行地區(qū),每年春秋兩季進行預防性驅(qū)蟲,可用硝氯酚4~6 mg/kg體重,1 次給羊口服。驅(qū)蟲后1 周內(nèi)的糞便集中堆積發(fā)酵;結(jié)合水土改良,用1∶50 000硫酸銅溶液噴殺消滅椎實螺;注意飼草、飲水清潔衛(wèi)生,放牧草地實行劃區(qū)輪牧,不到沼澤、低洼地帶放牧。

        2.2.4 治療

        用碘醚柳胺(重碘柳胺)7.5 mg/kg體重,1次灌服;或用三氯苯唑10.0 mg/kg體重,1 次口服;也可用溴酚磷12.0 mg/kg體重,1 次口服。阿苯達唑、硫雙二氯酚(別丁)、硝氯酚、氯氰碘柳胺鈉、丙硫苯咪唑等藥物對本病均有良好的治療效果。

        2.3 泰勒焦蟲病

        泰勒焦蟲病是由泰勒焦蟲寄生于奶山羊的紅細胞內(nèi)而引起的寄生孢子蟲病。一般6—8月多發(fā)。

        2.3.1 病原及流行特點

        引起羊泰勒焦蟲病的病原是羊泰勒焦蟲和綿羊泰勒焦蟲,可相互感染山羊和綿羊。羊在感染泰勒焦蟲時,先在網(wǎng)狀內(nèi)皮系統(tǒng)細胞里形成石榴體,而后進入紅細胞內(nèi)寄生。紅細胞內(nèi)的泰勒焦蟲蟲體為環(huán)形、橢圓形、逗點狀和桿狀等[6]。

        羊泰勒焦蟲病的傳播媒介是蜱,一般在每年蜱活動頻繁的6—8月發(fā)病最多。主要危害當年羔羊,以2~6月齡的羔羊為最多,3歲以上的成年羊幾乎不發(fā)病。

        2.3.2 臨床癥狀

        病初高熱稽留4~7 d,體溫可升高到39~41 ℃,同時食欲減退,精神沉郁;中后期,空口磨牙、流涎,異嗜土塊、塑料等異物,反芻減少或停止;鼠蹊、肩前等處的體表淋巴結(jié)腫脹、疼痛;尿黃、渾濁,出現(xiàn)血尿;肌肉顫抖,黃疸;后期頭頸彎曲,肢體僵硬,行走困難或臥地不起,食欲廢絕,呻吟而亡。

        剖檢,貧血消瘦,血液稀薄、血凝不良,皮下脂肪呈膠凍樣、有點狀出血;全身淋巴結(jié)不同程度腫脹,切面多汁,有時淋巴結(jié)表面可見顆粒狀突起;肝、脾及膽囊腫大,腎、肺充血水腫,膀胱黏膜有散在出血點[7]。

        2.3.3 預防

        藥物滅蜱,切斷傳播途徑。每年春秋兩季,把羊趕出圈舍,用0.1%敵殺死溶液徹底噴灑圈舍。本病流行地區(qū),在發(fā)病季節(jié)對當年羔羊應用注射用三氮脒(貝尼爾、血蟲凈)1~3 mg/kg體重,配成5.0%~7.0%溶液,肌內(nèi)注射,隔10~15 d再注射1 次[8]。

        2.3.4 治療

        注射用三氮脒3.0~5.0 mg/kg體重,配成5.0%~7.0%溶液,肌內(nèi)注射,1 次/天,連用3 d。

        2.4 絳蟲病

        本病是由一種或多種絳蟲的成蟲單獨或混合寄生于奶山羊的小腸中而引起的一種寄生蟲病。

        2.4.1 病原及流行特點

        本病的病原是莫尼茨絳蟲、無卵黃腺絳蟲、曲子宮絳蟲等多種絳蟲。其中,莫尼茨絳蟲主要感染1.5~8月齡羔羊,無卵黃腺絳蟲常感染成年羊,曲子宮絳蟲羔羊、成年羊都可感染。

        羊絳蟲的中間宿主是地螨。成蟲寄生于羊的小腸,其孕卵節(jié)片或蟲卵隨糞便排出,被中間宿主地螨吞食后六鉤蚴發(fā)育為似囊尾蚴,羊吞食了被地螨污染的飼料和飲水,地螨被消化,似囊尾蚴逸出,附著在小腸壁上發(fā)育為成蟲。發(fā)病始于開春,流行于夏季。

        2.4.2 臨床癥狀

        輕度感染時,沒有明顯的臨床癥狀;嚴重感染時,羔羊食欲不振,消化不良,貧血消瘦;常在糞球上發(fā)現(xiàn)成熟的絳蟲節(jié)片,有時可見肛門外吊掛一段蟲體節(jié)片;病羊抽搐或無目的的轉(zhuǎn)圈,或空口磨牙、口吐白沫;大量蟲體寄生時,可引起腸阻塞、腸套疊、腸扭轉(zhuǎn),甚至腸破裂[9]。

        2.4.3 預防

        地螨多在清晨活動,放牧飼養(yǎng)的奶山羊,夏、秋在太陽露出、露水消散后再出牧,冬、春地螨已鉆入土壤中越冬,可按常規(guī)時間放牧。同時,不去沼澤、低洼、積水地帶放牧,不在雨后、清晨、黃昏時段放牧,定期輪牧。本病流行地區(qū),流行前30 d禁食12 h,口服丙硫苯咪唑5.0~6.0 mg/kg體重,投藥后灌服或飲喂少量清水,驅(qū)蟲后留圈24 h以上,糞便集中收集,運離羊場堆積發(fā)酵[10]。舍飼的奶山羊,環(huán)境要定期消殺。

        2.4.4 治療

        丙硫苯咪唑,預防用量加倍,用法相同。吡喹酮、硫雙二氯酚、氯硝柳胺(滅絳靈)、甲苯咪唑等藥物均有效。

        2.5 消化道線蟲病

        奶山羊消化道線蟲病是由一種或多種線蟲寄生在羊的消化道內(nèi)而引起的一類消化道寄生蟲病的總稱。

        2.5.1 病原及流行特點

        羊消化道線蟲主要有毛圓線蟲、羊捻轉(zhuǎn)血矛線蟲、仰口線蟲(鉤蟲)、食道口線蟲(結(jié)節(jié)蟲)、毛首線蟲(鞭蟲)等。羊消化道線蟲屬土源性發(fā)育,其發(fā)育過程不需要中間宿主。蟲卵隨病羊或帶蟲羊的糞便排到外界,在適宜的環(huán)境條件下孵化為感染性蟲卵和感染性幼蟲,附著在土壤和牧草上,當羊吞食了被這些感染性蟲卵或幼蟲所污染的飼草、飼料、飲水,即可引發(fā)疾病。羊仰口線蟲病除了可經(jīng)口感染外,還能直接鉆入皮膚引發(fā)感染。

        2.5.2 臨床癥狀

        羊毛圓線蟲寄生于真胃和小腸,羊捻轉(zhuǎn)血矛線蟲寄生于真胃,仰口線蟲、食道口線蟲、毛首線蟲都寄生在羊的腸道中。消化道線蟲的成蟲,其前端刺入胃腸黏膜,引起不同程度的機械性損傷、炎癥和出血。嚴重感染時,病羊呈慢性消耗性貧血、消瘦,消化紊亂,間歇性下痢,便中帶有黏液或血液,有些病羊還會出現(xiàn)下頜、頸胸部水腫[11]。

        2.5.3 預防

        本病流行地區(qū),每年春秋兩季全群進行預防性驅(qū)蟲。放牧飼養(yǎng)的奶山羊,不去潮濕、低洼地帶放牧,劃區(qū)輪牧,適當控制草地載羊量;飲水點要清潔;合理補飼精料。

        2.5.4 治療

        鹽酸左旋咪唑片5.0~10.0 mg/kg體重,1 次混飼或混飲;或1%伊維菌素注射液0.2 mg/kg體重,1 次皮下注射。丙硫咪唑、甲苯咪唑、噻苯唑等藥物均有良效。

        猜你喜歡
        奶山羊絳蟲藥浴
        鯽成魚絳蟲病治療一例
        藥浴益身心
        羊絳蟲病的流行病學、臨床癥狀、診斷方法及其防治
        牛絳蟲病的診斷與防治
        苦夏藥浴正當時
        幸福(2017年18期)2018-01-03 06:34:48
        奶山羊的營養(yǎng)需要與干物質(zhì)采食量
        藏醫(yī)藥浴法治療關節(jié)炎88例
        EM發(fā)酵飼料中添加碳酸氫鈉飼喂奶山羊的效果試驗
        褪黑素膜受體MT1與MT2在妊娠期奶山羊卵巢中表達特點
        藏藥浴治療類風濕關節(jié)炎48例
        亚洲本色精品一区二区久久| 国产福利片无码区在线观看| 精品国产爱在线观看| 区一区二区三免费观看视频| 少妇夜夜春夜夜爽试看视频 | av日韩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三年片大全在线观看免费观看大全| 午夜亚洲www湿好大| 中日韩字幕中文字幕一区| 久久精品女同亚洲女同| 精品久久久久香蕉网| 国产人妻黑人一区二区三区| 青青草极品视频在线播放| 蜜桃视频一区二区三区四| 亚洲日韩av一区二区三区中文| 国产偷窥熟女精品视频| 婷婷成人亚洲综合国产| 中文字幕一区在线直播| 精品久久久久成人码免费动漫 | 国产成人av大片大片在线播放| 操出白浆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女同| 国产丝袜美腿精品91在线看| 无码精品日韩中文字幕| 2021国产最新无码视频| 精品国产色哟av一区二区三区 | 欧美日韩一区二区综合| 9久9久女女热精品视频免费观看 | 综合久久久久6亚洲综合| 深夜一区二区三区视频在线观看 | 精品人妻码一区二区三区红楼视频| 日本又色又爽又黄的a片18禁| 性夜影院爽黄a爽在线看香蕉| av在线网站手机播放|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特色视频| 艳妇臀荡乳欲伦交换在线播放| 国产精品美女黄色av| 国产av无毛无遮挡网站| 中文字幕乱码亚洲精品一区| 综合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四区五区| 一区二区三区四区国产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