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笑梟
(福州尤里卡通訊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福建 350001)
隨著信息技術快速發(fā)展,當前我們已經步入了互聯網信息時代,互聯網對新聞產生了深遠影響,使新聞傳播方式發(fā)生了根本性的轉變,同時也使得新聞傳播出現失范現象,因此加強網絡新聞失范研究具有重要現實意義。
新聞傳播失范主要是指在新聞信息傳播過程之中,由于缺乏規(guī)范導致新聞傳播秩序混亂,影響正常的新聞傳播秩序。目前,我國網絡新聞傳播失范表現形式主要有虛假新聞、色情新聞、報道角度異化、侵犯個人隱私、侵犯知識產權、文化滲透、新聞同質化現象、新聞語言暴力等等。一般而言,網絡新聞傳播失范具有以下幾方面特點。
第一,環(huán)境虛擬性。網絡新聞是在互聯網虛擬世界中所產生的,這與傳統社會新聞的產生環(huán)境并不相同,因此網絡新聞傳播失范也是在虛擬環(huán)境下發(fā)生,離開了互聯網虛擬環(huán)境就無法出現網絡新聞傳播失范現象。
第二,影響范圍的廣泛性。由于互聯網遍及世界各個角落,互聯網的使用人群數量非常龐大,將不同國家、不同民族、不同地區(qū)的人們聯系在一起,因此互聯網網絡失范影響極大,可以影響到世界任何一個角落。
第三,行為主體與危害結果之間具有隱藏性。由于互聯網具有虛擬性,人們并不愿意在網絡中暴露自身的真實身份,而且很多互聯網行為都相隔千里,人們可以隱藏在世界任何角落開展違法交易、散布虛假信息,因此互聯網新聞傳播失范現象具有隱蔽性。
第四,表現形式復雜性。互聯網新聞傳播失范是由多個不同原因所導致,因此互聯網網絡新聞失范現象的表現形式也是多種多樣,呈現出復雜多變的形態(tài)。
第一,缺乏完善的網絡技術規(guī)范。在互聯網信息時代,由于互聯網信息呈現出爆炸式增長模式,傳統人工篩選已經無法滿足互聯網信息篩選要求。目前,我國并沒有研發(fā)出一款智能型新聞信息篩選技術,容易導致網絡新聞失范現象發(fā)生。
第二,政府部門網絡媒體管控力度不足。雖然我國政府部門加強了網絡媒體管控,但是網絡新聞失范現象并沒有完全杜絕,這要求政府部門加強網絡媒體監(jiān)控,提升監(jiān)控力度。
第三,網絡新聞傳播法律法規(guī)建設不完善。目前,我國并沒有建立完善的網絡新聞法律法規(guī),很多網絡相關法律法規(guī)的規(guī)定都是原則性的,很多法律法規(guī)的可操作性并不強,因此會影響網絡新聞傳播質量。
第四,個別網絡新聞傳播主體道德敗壞。在互聯網環(huán)境之下,一些網絡新聞從業(yè)人員道德素質敗壞,在傳播過程之中存在權錢交易的現象,甚至有一些網絡新聞傳播主體水軍散布虛假信息,嚴重影響網絡信息傳播的正當性和有效性。
第五,網絡信息傳播內容與形式不完善。在網絡信息傳播中,一些傳播人員為了博得眼球故意標志虛假標題,傳播虛假內容,沒有分析受眾真實需求,導致出現很多網絡新聞傳播失范現象。
第六,網絡新聞傳播從業(yè)者素質不高。在互聯網環(huán)境之下,一些新聞傳播人員依舊采用傳統工作方式,沒有與互聯網信息技術結合在一起,沒有掌握最新新聞編輯技術,影響網絡信息傳播質量。
第一,不斷研發(fā)網絡安全新技術,積極推動網絡信息安全。為了減少網絡新聞失范現象,做好網絡新聞失范規(guī)制,我國需要積極研發(fā)網絡安全新技術,完善防火墻技術,提升加密技術,同時還需要不斷提高用戶識別技術。例如,通過設置生物學指紋,確保各項信息不會隨意丟失,因此防止個人信息機密隨意上網,減少網絡新聞失范現象。
第二,加快信息技術控制,有效防止信息污染。為了規(guī)制網絡新聞失范現象,我國需要完善反不良新聞信息技術。例如,我國可以研發(fā)新聞信息過濾技術,通過過濾新聞信息刪除網絡失范新聞言語,將正確新聞信息傳遞給公眾,減少錯誤信息的傳播范圍。與此同時,我國還可以積極研發(fā)反病毒技術。在網絡新聞傳播失范的各項表現中,侵犯個人隱私、侵犯知識產權等等都是由于網絡病毒所導致的。為此,我國可以不斷升級反病毒技術,及時查殺潛在病毒,確?;ヂ摼W信息系統安全,減少泄露個人隱私的可能,減少知識產權泄露,以保證良好的新聞環(huán)境。
第一,加強對網絡媒體的登記許可和備案。為了從源頭上把控網絡新聞失范現象,減少失范情形,政府部門可以通過登記許可從源頭上規(guī)制從業(yè)人員行為。任何個人或者機構要想步入到互聯網新聞行業(yè)都必須經過政府部門許可,對于從事該服務方面的人,政府需要事先審核,將不具備資質的個人或者機構排除在外,通過這種方式可以最大限度減少網絡新聞失范現象,以建立良好的網絡新聞環(huán)境。
第二,主管部門需要加強監(jiān)管監(jiān)督。為了打造良好的互聯網新聞環(huán)境,減少互聯網新聞失范的現象,有關部門需要加強網絡新聞監(jiān)督,及時監(jiān)控互聯網傳播的虛假信息或者其他違規(guī)違法信息,公安機關、新聞出版社、教育部門、工商行政管理部門等都可以在自身職權范圍之內依法依規(guī)做好互聯網新聞監(jiān)督管理工作,對于互聯網新聞失范的機構或個人及時予以處罰,堅決遏制互聯網失范內容的傳播。
第三,合理處罰措施。在發(fā)現互聯網新聞失范現象之后,各主管部門可以依法依規(guī)在職權范圍之內對相應的機構或者個人予以處罰,可以采用警告、責令整改、沒收違法所得、收繳營業(yè)執(zhí)照等各種不同的處罰措施,以加強法制威懾力,減少新聞信息傳播失范現象。
第一,不斷完善各項立法。為了減少互聯網新聞失范現象,減少失范內容的傳播,我國需要建立完善的法律法規(guī)。為此,我國可以從刑法、行政法規(guī)、部門規(guī)章等多個角度確立法律法規(guī),同時還需要提高法律法規(guī)的可操作性,不斷修繕法律法規(guī)中的陳舊內容,以便確保法律法規(guī)的合法性、合理性。
第二,完善網絡法律法規(guī)建設。為了有效規(guī)制網絡新聞失范現象,我國需要加強互聯網立法。在立法過程中,我國可以積極借鑒國外有益經驗,同時還需要結合我國國情創(chuàng)建具有彈性的法律法規(guī),以創(chuàng)建健康的網絡新聞傳播環(huán)境,堅決遏制任何網絡新聞失范內容傳播。
第一,將新聞真實性放在突出位置。在互聯網上,人們可以在論壇及聊天室發(fā)布信息,其中很多信息都是未經核實的虛假信息,一些博主為了博的眼球也會編織一些轟動性的內容,再加上互聯網的管理無序,導致互聯網上出現大量假新聞,使互聯網網絡新聞傳播秩序一片混亂。為此,新聞工作者必須堅持新聞真實性原則,禁止轉載其他未經考究的新聞信息,對于具有轟動性內容的新聞信息需要反復驗證,不宜輕信,以維持健康的互聯網新聞傳播環(huán)境,減少互聯網新聞傳播失范現象。
第二,拒絕報道色情或者暴力等不健康內容。在各種各樣失范互聯網新聞內容中,色情內容與暴力內容最為常見。互聯網新聞從業(yè)者的主要責任是豐富人民群眾的新聞資訊,及時報道國內外重大事件,并建立健康的咨詢環(huán)境。為此,互聯網新聞從業(yè)者應當主動拒絕報道任何色情或者暴力等不健康內容,取而代之的是高品質的新聞信息,以豐富民眾生活娛樂,提高民眾的新聞質量。
第三,尊重知識產權,增強產權保護意識。在互聯網信息傳播中,一些信息未經他人同意擅自傳播,侵犯了他人知識產權。為此,新聞傳播人員需要尊重知識產權,在報道或者轉發(fā)新聞時需要留意關注是否具有知識產權內容,只有取得權利所有人同意之后方可報道或者轉載,增強自身版權意識。
第一,及時了解受眾需求。在互聯網新聞報道之時,新聞工作者需要及時了解受眾需求,可以從受眾年齡、學歷、收入等角度分析受眾需求,以提升新聞傳播的針對性和有效性,將高質量新聞傳遞給受眾,維護健康的網絡新聞傳播環(huán)境。
第二,不斷豐富網絡傳播內容。在傳播互聯網新聞信息之時,新聞從業(yè)者需要豐富網絡傳播內容。例如,針對受眾所渴望的最新信息新聞,從業(yè)人員可以以求新和原創(chuàng)作為突破點,而對于一些文化程度較低的網民,新聞從業(yè)者需要把握好軟硬的尺度。
綜上所述,為了規(guī)制網絡新聞傳播,創(chuàng)建健康傳播環(huán)境,我國需要加強網絡新聞傳播技術控制運用行政手段管理網絡媒體,加強法律法規(guī)建設,提升傳播主體道德,完善傳播內容形式,提高傳播人員專業(yè)素質,以便減少網絡新聞傳播失范現象,為人民群眾提供高質量的新聞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