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財金剛
在廣西的邊境線上走一圈,很難說能聽到多少次鵝叫。鐵鍋不一定是大鵝的最佳歸宿,它們還經(jīng)常在邊防關卡周圍游蕩,沉穩(wěn)的步伐里藏著一絲警覺,老練的姿態(tài)提醒所有路過的生物:不要亂套近乎,它正在上班。
廣西崇左市龍州縣的鵝是其中的先驅(qū),它們很懂得為人民服務的奉獻精神,沒打算領工資,上下班時間未知,這導致不少熬夜搞偷渡的人都被鵝給逮住了。在當?shù)胤揽厝藛T心中,鵝是紀律嚴明的戰(zhàn)友,不會放過任何風吹草動,比監(jiān)控還管用。它們永遠對周圍保持警惕,堪稱生物警報器,并且叫聲穿透力極強,附帶無差別攻擊,不用說陌生人,主人過來也得嚎幾聲。幾乎沒人能從它們犀利的目光中溜走,哪怕是在百米外的草地里穿著迷彩服匍匐前進。
坊間傳言“一鵝戰(zhàn)三虎,三鵝沉航母,五鵝滅天地,十鵝創(chuàng)世紀”,而廣西在崇左市533公里的邊境線上安排了500多只鵝。這是新時代的全能部隊,海陸空三棲作戰(zhàn)還自帶雷達功能,同時配合400多條狗,是精銳中的精銳。
在很多人心里,鵝就是戰(zhàn)斗力的測量標準之一,有人曾表示被鵝追后嚇得發(fā)了高燒。對于他們來說,如果有什么東西比一只鵝更恐怖,那就是一群鵝。有人透露,自從有了鵝,狗就下了崗,家里連黃鼠狼都不敢來。不止廣西,其他很多地方也有這些鵝軍的身影,比如,云南西雙版納和騰沖的一些邊境。早在2013年,新疆的民警還依靠它們抓過賊。如今,廣西一個邊防關卡擁有兩只鵝已經(jīng)成為標配。它們在餐桌上守護人們的胃口,上了邊境就能守國門。
兜兜//摘自不相及研究所微信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