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免费av电影一区二区三区,日韩爱爱视频,51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91视频爱爱,日韩欧美在线播放视频,中文字幕少妇AV,亚洲电影中文字幕,久久久久亚洲av成人网址,久久综合视频网站,国产在线不卡免费播放

        ?

        至今思項羽
        ——霸王祠詩詞的當代思考

        2022-12-28 07:31:00斌,徐
        渭南師范學院學報 2022年4期
        關鍵詞:詩云項王烏江

        徐 斌,徐 漫

        (安徽和縣文化研究會,安徽 和縣 238200)

        霸王祠位于安徽省和縣烏江鎮(zhèn)鳳凰山上。兩千多年前,項羽垓下突圍,渡過淮河,越陰陵山,“乃欲東渡烏江。烏江亭長艤船待……乃自刎而死”[1]189,至此,楚漢戰(zhàn)爭硝煙消弭,塵埃落定。烏江百姓敬其勇氣,憐其殞命,收其衣冠,建廟祭祀。唐時建祠,李陽冰為之題匾額曰“西楚霸王靈祠”,李德裕作《項王亭賦并序文》,據(jù)說鼎盛時期,廳廂殿室達99間半之盛。

        今霸王祠分為祠內(nèi)和祠外兩大部分,設有多個景點,占地面積108畝。享殿及碑廊留有100多首歷代名人詠項羽、霸王祠等詩詞,皆為當代書法家書寫,引得眾多參觀者、旅游者駐足觀賞、思考??芍^項羽雖死,影響未止。

        一、項羽為什么失?。?/h2>

        (一)胸無大志說

        項羽雖然說過“彼可取而代之”[1]171,他也有可能實現(xiàn)這個目標,但是他的真實心理,只是割據(jù)一方做霸王而已。項羽的志向只是眼前。項羽攻占咸陽后,有人勸他于此定都,可是他說:“富貴不歸故鄉(xiāng),如衣錦夜行,誰知之者!”[1]181隨后東歸,定都彭城。

        對此決策,很多詩人予以批評。如宋代李新《項羽廟》詩云:“空使秦人笑沐猴,錦衣東去更何求。何憐了了重瞳子,不見山河紅雍州。”[2]170宋代徐鈞《項羽》詩云:“猴冠不肯王關中,衣錦思歸意氣雄。一曲虞歌數(shù)行淚,懸知無面見江東。”[2]174金人李俊民《讀項羽傳》詩云:“鴻溝時暫割山河,楚國山河一半多。欲去故鄉(xiāng)夸富貴,不知沛有大風歌。”[3]117清代汪繹《項羽》詩云:“一炬咸陽火未殘,楚人真是沐猴冠。英雄豈學書生算,也作還鄉(xiāng)晝錦看。”[4]621清代鄭板橋《詠史》詩云:“云里關門六扇開,天邊太華鳥飛回。漢家安受秦家業(yè),項羽東歸只廢才。已背齊盟強自雄,便應割據(jù)守關中。如何宴罷鴻門去,卻覓彭城小附庸?!盵5]193

        這些詩詞都批評項羽只想衣錦榮歸,愛慕虛榮,無大理想。有此想法,自然不能打敗劉邦一統(tǒng)天下。況且,秦朝實行郡縣制是種進步,他卻分封諸侯,開歷史倒車,妄想割據(jù)稱王,更難成功。

        (二)剛愎自用說

        持此觀點的人頗多。唐代孟郊《和令狐侍郎、郭郎中題項羽廟》詩云:“碧草凌古廟,清塵鎖秋窗。當時獨宰割,猛志誰能降?!盵2]158唐代胡曾《鴻門》詩云:“項籍鷹揚六合晨,鴻門開宴賀亡秦。樽前若取謀臣計,豈作陰陵失路人?!盵2]162宋代陳洎《過項羽廟》詩云:“八千子弟已投戈,夜帳猶聞怨楚歌。學敵萬人成底事,不思一個范增多?!盵2]166宋代陸游《項羽》詩云:“八尺將軍千里騅,拔山扛鼎不妨奇。范增力盡無施處,路到烏江君自知?!盵2]168宋代林景熙《項羽里》:“計疏白璧孤臣去,淚落烏江后騎追。遺廟荒林人酹酒,至今春草舞虞姬?!盵2]172元代艾性夫《項羽廟》詩云:“容心絕少忌心多,背楚疑增自倒戈。羞渡烏江依故老,竟乘烏騅泣嬌娥?!盵2]174清代嚴遂成《烏江項羽廟題壁》詩云:“范增一去無謀主,韓信原來是逐臣。江上楚歌最哀怨,招魂不獨為靈均?!盵2]185

        這些詩歌,都說明項羽獨斷專行,剛愎自用。獨斷專行,師心自用,去范增,失韓信、陳平,留著項伯在跟前,卻無異于包養(yǎng)內(nèi)奸,焉能不敗?

        范增對于項羽的意義,可謂天賜貴人。他善于透過現(xiàn)象看本質,而且看得長遠。初入軍營,就出謀劃策,項羽叔侄言聽計從,因而所向披靡。劉邦入關以后,立下“約法三章”,以籠絡天下人心。范增看出劉邦的心思,主張殺掉劉邦,消除禍患,未被采納。他砸玉斗,大罵項羽:“豎子不足與謀,奪項王天下者,必沛公也,吾屬今為之虜矣。”[1]181一語成讖。最后居然因劉邦陣營離間而被疏遠,以致出走病死。他的死亡預示著項羽的最終失敗。當然,他即使不死,也難以改變項羽失敗的結局。

        也有人認為他錯用范增。宋代王安石《范增》詩云:“中原秦鹿待新羈,力戰(zhàn)紛紛此一時。有道吊民天即助,不知何用牧羊兒?!盵2]166意思是說,項羽不該聽從范增的話,尊楚國王室后裔、正在放羊的孩子熊心為楚懷王。劉邦西征入關之后,“牧羊兒”熊心又被楚霸王項羽立為義帝,這當然不是項羽的本意,沒多久項羽就暗中派人殺了他。這義帝簡直就是項羽成事的絆腳石。義帝偏袒劉邦,對項羽不公,讓他打章邯,啃硬骨頭,又拒絕項羽稱王的意圖,堅持讓劉邦做漢中王。其被殺又使項羽授人以柄。不僅如此,義帝還是項羽與范增分道揚鏣的導火索。從項羽殺義帝任命的宋義時起,項范之間隔閡已生。

        (三)放虎歸山說

        有人說,項羽最大的失誤,就是在鴻門宴上未聽從謀士范增之言殺掉劉邦,以至放虎歸山,招致最后的失敗。

        唐代許渾《過鴻溝》詩云:“虎倦龍疲白刃秋,兩分天下指鴻溝。項王不覺英雄挫,欲向彭門醉玉樓?!盵2]158宋代王禹偁《鴻溝懷楚》詩云:“侯公緩頰太公歸,項籍何曾會戰(zhàn)機。只見鴻溝分兩處,不知垓下有重圍。”[2]164宋代徐競《項亭》詩云:“圖秦爭漢兩無成,霸勢先隨玉斗傾。惟有烏江夜深浪,至今猶作楚歌聲?!盵2]170元代黃庚《項羽臺》詩云:“失計鴻門根未消,一生霸業(yè)亦徒勞。當時漫筑臺千尺,爭似歌風地步高。”[6]1640

        平心而論,鴻門宴項羽不殺劉邦,從政治軍事上言,無疑是幼稚的,“項籍何曾會戰(zhàn)機”就明確指出他不能把握良機。劉邦逃回霸上,才有以后的楚河漢界、垓下被圍、烏江自刎。但是殺了劉邦,項羽未必就能勝出。他真正的失誤不在于沒殺劉邦,而在于自身性格弱點。他殺了一個劉邦,以后定會涌出更多的劉邦。

        (四)不修仁德說

        古代強調實施仁政,愛民如子。陳勝、吳廣之所以“斬木為兵,揭竿為旗,天下云集而響應”[8]230,秦朝之所以“一人作難而七廟隳”[8]231,是因為秦始皇實行暴政,株連九族,“天下苦秦久矣”[1]783。

        項羽失敗也是因為不施仁政。唐代汪遵《項亭》詩云:“不修仁德合文明,天道如何擬力爭。隔岸故鄉(xiāng)歸不得,十年空負拔山名。”[2]162宋代張耒《項羽》:“沛公百萬保咸陽,自古柔仁伏暴強??犊杈鸷?,拔山蓋世故應亡。”[2]167

        項羽不修仁德而強暴的事例在《史記》中俯拾即是。在新安,章邯率部歸降,項羽竟因害怕降卒不服而“于是楚軍夜擊坑秦卒二十余萬人新安城南”[1]176。

        張大可先生認為:“項羽在反秦斗爭中的這種復仇主義,雖是痛快一時,卻大失人心,這是導致他成為悲劇英雄的一個重要大原因?!盵9]298入關后,項羽“引兵西屠咸陽,殺秦降王子嬰,燒秦宮室,火三月不滅;收其貨寶婦女而東”[1]181,令秦人大失所望。有人因勸說項羽留守關中以霸天下而不被采納,抱怨說:“人言楚人沐猴而冠耳,果然!項羽聞之,烹說者?!盵1]181漢二年冬,因封侯不當,田榮起兵反叛。項羽平叛后,“皆坑田榮降卒,系虜其老弱婦女,徇齊至北海,多所殘滅”[1]185。至于“外黃不下。數(shù)日,已降,項王怒,悉令男子年十五已上詣城東,欲坑之”,后聽“外黃令舍人兒年十三”之言,“乃赦外黃當坑者”[1]187,并非仁慈,只是怕引來更多怨恨而已。

        (五)天命難違說

        項羽最終飲劍烏江,為自己的生命畫上不完美的句號。項羽至死都將失敗的原因歸之為時運不濟。很多人竟也認同此觀點。

        唐代孟遲《烏江》詩云:“中分豈是無遺策,百戰(zhàn)空勞不逝騅。大業(yè)固非人事及,烏江亭長又何知。”[2]162元代周權《鴻門宴》詩云:“豈知天命非人謀,玉玦三提事何益。興亡楚漢兩干將,開辟乾坤雙白璧。喑嗚漫說萬人敵,隆準天人竟誰識。玉斗聲中霸業(yè)空,烏江江水還流東。”[2]176

        明代莊昶《題項羽廟》詩云:“一從天命舍歌謳,龍戰(zhàn)中原苦未休。天地我能悲楚漢,古今誰敢罪商周。英雄可廟人千古,赤子何辜血九州。惟有長江知我意,對人無語只東流?!盵10]242

        清代張玉書《謁項王廟》詩云:“英雄坎壈識天意,失路東歸亦何濟?萬戶輕身贈故人,一死何顏見義帝?”[11]109

        然而,真的只是時運不濟使然?時運之說自古就有,當下似有抬頭之勢,其意就是命該如此。在筆者看來,此說不過是某些人的故弄玄虛或者自我開脫而已。所以連陳勝、吳廣都不相信,謂“王侯將相寧有種乎”[1]784。當下人的智慧是倒退,還是無力?筆者認同歐陽修“嗚呼!盛衰之理,雖曰天命,豈非人事哉!”[8]209之言。所謂天時、地利、人和,很多時候是“人事”的結果。

        (六)貪戀女色說

        試圖以“色”為線索尋找項羽失敗原因者,不管論者本意如何,文字半吐半掩也罷,但都給人或多或少的“色禍”暗示。

        唐代張碧《鴻溝》詩云:“項籍骨輕迷精魂,沛公仰面爭乾坤。須臾垓下賊星起,歌聲繚繞凄人耳。吳娃捧酒橫秋波,霜天月照空城壘。力拔山兮忽到此,騅嘶懶渡烏江水。”[2]158宋代王安石《過虞美人墓》詩云:“虞美人,態(tài)濃意遠淑且真。同輦隨君侍君側,六宮粉黛無顏色。楚歌四面起,形勢反蒼黃。”[12]102將英雄的失敗歸咎于紅顏禍水,古已有之,但是項羽、虞姬非屬此類。

        元代王惲《虞美人》詩云:“重瞳鮮情人,鐘愛獨虞美。五年有天下,寵幸想無比?!盵7]123

        所謂項羽好色,實是對于虞姬專情。劉邦才是好色,而且拋棄妻子,喜新厭舊,最不能專情,故不能以“色禍”論成敗。

        (七)有勇無謀說

        也有一些詩人認為項羽實為武夫,缺乏謀略。

        宋代吳龍翰《烏江項羽廟》詩云:“蓋世英雄只恁休,千年遺恨大江流。漢提義帝作張本,當日君輸?shù)谝换I?!盵2]174宋代胡宏《項王》詩云:“快戰(zhàn)馬知霸術疏,烏江亭上獨唏噓。萬人三尺俱無用,可惜當年不讀書?!盵2]172宋代袁說友《霸王廟》詩云:“志大無遺策,天亡有愧心。威棱空炯炯,祠殿獨陰陰?!盵11]88宋代陳普《項羽》詩云:“倚強恃力卻誣天,一樣人心萬萬年。廣武十條逃得過,烏江政自不須船?!盵11]110明代陸光祖《彭城》詩云:“鐵騎八千冰乍合,咸陽三月火猶紅。英雄轉斗無完策,四面悲歌入帳中?!盵13]47

        無遺策、無完策,即失策。而失策原因就是項羽不愛讀書。這大概是讀書人強調讀書的重要性吧!

        二、項羽該不該過江?

        項羽該不該過江,歷來就有兩種意見,各以唐人杜牧與唐人胡曾為代表。

        (一)杜牧一派認為應該過江

        唐代杜牧《烏江亭》詩云:“勝敗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辱是男兒。江東弟子多才俊,卷土重來未可知?!盵2]158唐代周曇《秦門項籍》詩云:“九垓垂定棄謀臣,一陣無功便殺身。壯士誠知輕性命,不思辜負八千人?!盵2]160唐代李山甫《項羽廟》詩云:“為虜為王盡偶然,有何羞見漢江船。停分天下猶嫌少,可要行人贈紙錢。”[2]163

        宋代李清照《絕句(其二)》詩云:“霸氣震神州,凌云志未酬。烏江夜若渡,兩漢不姓劉?!盵2]167宋代賀鑄《題項羽廟》詩云:“楚都陳跡久灰埃,一曲虞兮尚寄哀。不作偷生渡江計,可須千里更西來?!盵2]171宋代李新《項羽廟》詩云:“一夕楚歌四面起,伯圖未就人懷邦。自古功業(yè)有再舉,何不隱忍過烏江?!盵2]171

        宋代林景熙《項羽廟》詩云:“夜半追兵入楚營,鴻門玉碎卯金興。江東父老猶羞見,地下如何見范增?!盵14]89

        明代林弼《虞姬怨》詩云:“江東地雖小,星火亦可燃。愿身化孤燕,隨渡烏江船?!盵2]181清代吳偉業(yè)《項王廟》詩云:“戰(zhàn)馬臺前拜魯公,興亡何必定關中。故人子弟多豪杰,弗及封侯呂馬童?!盵2]184清代龔鼎孳《烏江懷古》詩云:“蕭蕭碧樹隱紅墻,古廟春沙客斷腸。真霸假王誰勝負?淮陰高冢亦斜陽?!盵2]187清代閻爾梅《烏江浦》詩云:“陰陵道左困英雄,騅馬長嘶萬里風。成敗何妨爭面目,不隨亭長渡江東?!盵2]188清代何士颙《項羽》詩云:“忍辱從來事可成,英雄蓋世枉傷神。但知父老羞重見,不記淮陰胯下人。”[2]195清代王蘇《烏江》詩云:“事功不成死未晚,仆者復起誠難量。鴻門一誤烏江再,杜默何緣涕泗滂。”[2]195

        在后來不少人看來,越王勾踐能臥薪嘗膽十年,終于滅吳雪恨;項王如果能夠回到江東,誰能說不會東山再起?于是,謁西楚霸王靈祠,奉“大丈夫能伸能屈”,“君子忍胯下之辱”為信條者,每每惋惜幾聲或搖頭而去。

        (二)胡曾一派認為不應該過江

        唐代胡曾《詠史詩》詩云:“爭帝圖王勢已傾,八千兵散楚歌聲。烏江不是無船渡,恥向東吳再起兵?!盵2]162據(jù)筆者資料檢索,這是最早提出項羽不該過江觀點的詩作。唐代竇?!俄椡压拧吩娫疲骸傲θ≌\多難,天亡路亦窮。有心裁帳下,無面到江東。命厄留騅處,年銷逐鹿中。漢家神器在,須廢拔山功?!盵2]161唐代于季子《詠項羽》詩云:“北伐雖全趙,東歸不王秦??崭璋紊搅?,羞作渡江人?!盵2]160唐代汪遵《烏江》詩云:“兵散弓殘挫虎威,單槍匹馬突重圍。英雄去盡羞容在,看卻江東不得歸?!盵2]163唐代馮待征《虞姬怨》詩云:“拔山意氣都已無,渡江面目今何在。終天隔地與君辭,恨似流波無息時?!盵2]165唐代釋歸仁《題楚廟》詩云:“容難更返江東,誰問從來百戰(zhàn)功。天地有心歸道德,山河無力為英雄。蘆花尚認霜戈白,海日猶思火陣紅。也是男兒成敗事,不須惆悵對西風。”[2]165

        宋代王安石《題烏江項王廟》詩云:“百戰(zhàn)疲勞壯士矣,中原一敗事難回。江東弟子今猶在,肯為君王卷土來?!盵15]181宋代陸游《湖山》:“逐鹿心雖壯,乘騅勢已窮。終全蓋世氣,絕意走江東?!盵16]120其《秋晚雜興》:“江東誰復識重瞳,遺廟欹斜草棘中。若比咿嚶念如意,烏江戰(zhàn)死尚英雄?!盵17]122元代尹廷高《項羽》:“多疑難逞拔山雄,失道陰陵計已窮。更恐艤舟人見紿,不緣無面見江東?!盵14]91

        戰(zhàn)爭的勝負關鍵在于人心向背。百姓思定,寧作太平犬,不作亂世人。況且項羽有過全軍覆沒的慘痛教訓。即使過了江,也不會招到兵馬。陸游認為形勢發(fā)生了變化,英雄在“勢已窮”時選擇自刎,不僅是豪邁氣概之壯舉,也是他面對現(xiàn)實理性之思考,可使“蓋世氣”,得以善終,得以保全,得以使人生更壯烈、更完美,永世長存,萬古流芳。

        范文瀾《中國通史》評曰:“劉邦屢戰(zhàn)屢敗,身受重傷十二次,最后垓下一戰(zhàn),取得全勝?!椉畱?zhàn)敗,不敢回彭城,也不敢渡江回會稽,因為他知道沒有民心可靠的根據(jù)地?!盵9]516認為項羽大勢已去,渡江無益。

        三、為什么紀念項羽?

        霸王祠廟自項羽自刎即已存在,至今兩千多年,游人不絕。人們來此,自然是紀念項羽。那么,紀念項羽什么呢?

        唐代李賀《馬詩(其二十三首)》:“催榜渡烏江,神騅泣向風。君王今解劍,何處逐英雄?”[18]323在馬的心目中,項羽就是英雄;在李賀心目中,當然也是。

        宋代李冠《六州歌頭·項羽廟》詩云:“念花無主,凝愁苦,揮雪刃,掩泉扃。時不利,騅不逝,困陰陵,叱追兵。嗚咽摧天地,望歸路,忍偷生!功蓋世,何處見遺靈?江靜水寒煙冷,波紋細、古木凋零。遣行人到此,追念益?zhèn)?。勝負難憑?!盵2]166宋代辛棄疾《浪淘沙·賦虞美人草》詩云:“兒女此情同。往事朦朧,湘娥竹上淚痕濃。舜蓋重瞳堪痛恨,羽又重瞳。”[2]167宋代陳淳《西楚霸王廟》詩云:“氣壓關河力拔山,絕人武勇更無前。若于今代當戎寄,子弟何須用八千?!薄稗H亂旗靡繞舊畿,烽煙起處羽書馳。思君一劍為平蕩,蓋世英魂知不知。”[2]172

        明代徐渭《過項羽故宮》詩云:“獨破秦師無一人,親將隆準放鴻門,英雄絕世無等倫。牧羊之子一豎耳,誰遣黃袍擁在身,一為放弒蒙惡名?!盵2]179

        項羽故事婦孺皆知,項羽精神影響深遠。王增文先生把這種精神歸納為五個方面:一是拔山蓋世的英雄氣概,二是光明磊落的率真品格,三是重情重義的俠義精神,四是生死與共的凄美愛情,五是悲壯豪邁的剛烈性格。[9]334這些從以上詩詞中均可看出。霸王祠享殿中的兩副對聯(lián),“漫云天竟興劉,四百載江河而今安在?到處人多說項,數(shù)千年香火振古如斯”,“彼可取而代也,白眼視秦皇,一時氣蓋人間世;漢皆已得楚乎?烏騅嗟不逝,千古悲風垓下歌”,也能表達出人們對項羽的敬重。

        四、對項羽的反思

        項羽自刎、楚漢戰(zhàn)爭終結兩千二百余年以來,項羽其人已經(jīng)成為一個話題、一種現(xiàn)象。對項羽失敗原因的分析總體趨于一致,只是各有側重;對項羽的紀念更多地反映出后人對于人的完美人格的追求;其中涉及對劉邦的重新評價,其實既是對項羽人格缺陷的糾正,也是對于現(xiàn)實的反思與回響。

        (一)項羽的失敗是多種因素綜合作用的結果

        項羽沒有一統(tǒng)天下的理想,時常表現(xiàn)出淺嘗輒止的心理。他缺乏政治遠見,缺少文韜武略,不懂得“一招不慎滿盤皆輸”的道理,所以時常表現(xiàn)出被動,他是戰(zhàn)場上的拼命三郎,以勇氣冠于諸侯。有論者認為,鴻門宴會,項羽不殺劉邦,是因為當時的主要任務是保住自己的霸主地位,再利用霸主地位去謀求自己最大政治利益。項羽說出曹無傷名字,不是天真無邪,而是為了推卸責任。鴻門宴實際上是項羽兵不血刃,不費吹灰之力奪得關中,既降伏劉邦,又維護自己反秦盟主的地位的杰作。這實在是高看項羽了。

        項羽的性格悲劇還表現(xiàn)在他的剛愎自用,唯我獨尊。韓信始在他麾下,“言不聽,畫不用,故倍楚而歸漢”[1]1278;陳平效力于項王,“累諫不受,乃封其金與印,仗劍亡,歸漢于武”[1]867。此二人均有經(jīng)國之志,濟世之才,然而卻不為項羽所用。亞父范增,盡心盡力,鞠躬盡瘁,亦未免被猜忌。最后,明修棧道、暗度陳倉的是韓信;七出奇計,困項王于垓下的是陳平。他很殘暴,殺人如麻,使人害怕,也因此失去民心,他在和縣陰陵山紅草湖圩問路被騙,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

        至于說到命運不濟、重色誤事,筆者并不認同。張大可先生認為《項羽本紀》深透地揭示了項羽失敗的原因,主要有四個方面:一是兵法不精,以力斗智;二是用人唯親,賢才遭忌;三是殘暴不仁,失去民心;四是政治幼稚,封王失計。[4]305這種說法非常準確。在筆者看來,項羽應該放棄過江,否則很可能自取其辱。他已失去人心,未必能夠招到人馬,即便招到人馬,最后也是失敗。

        (二)對項羽的紀念是對其人格優(yōu)點的肯定

        項羽畢竟是員猛將,暴虎馮河,有勇無謀,而不知后退為何物。但他還算光明磊落,在鴻門宴上,項羽因為道義和信用,沒有殺死他后來最大的敵人劉邦。他有一點愛民之心,他悲憫百姓所受戰(zhàn)爭之苦,所以想要早點結束戰(zhàn)爭,還天下一個朗朗乾坤,在鴻溝要與劉邦決戰(zhàn)。

        宋代李清照《絕句(一)》詩曰:“生當作人杰,死亦為鬼雄。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盵2]167人杰即是人中豪杰。漢高祖曾稱贊開國功臣張良、蕭何、韓信是“人杰”。鬼雄即是鬼中英雄。李清照把兵敗自殺,不肯退回江東的項羽視作“人杰”“鬼雄”,點明人們懷念項羽的原因。此詩借古諷今,抒發(fā)悲憤,豪氣干云,氣勢磅礴。詩的前兩句,語出驚人,直抒胸臆,提出人“生當作人杰”,為國建功立業(yè),報效朝廷;“死”也應該作“鬼雄”,方才不愧于頂天立地的好男兒。最后兩句,詩人通過歌頌項羽的悲壯之舉來諷刺南宋當權者不思進取、茍且偷生的無恥行徑。全詩只有短短的二十個字,可謂字字珠璣,字里行間透出一股正氣。在筆者看來,項羽被人紀念,最大的原因是他有一顆勇于認錯的羞恥之心。

        至于有論者認為他的種種不成熟行為,源自他高貴的貴族身份,似有宣揚血統(tǒng)論嫌疑,這是一種理論上的倒退,不值一駁。

        (三)對于劉邦的重新認識可以看出人的發(fā)展的可能性

        應該關注劉邦的變化,不能重唱門第論的老調。劉邦出生卑微,有很多缺點,狡黠、油滑,愛吹牛皮,酷似流氓;但不能因此把人看死,而要看到他的成長。雖然起初表現(xiàn)平平,但他善于在追求目標的過程中,不斷以高標準來要求和完善自己,彌補先天不足,培植優(yōu)秀品質。他的成功不是偶然的,絕不只是靠運氣得來的。人們紀念項羽,也從項羽對手劉邦身上看到人的發(fā)展的可能性。人們紀念項羽,更多在他的身上分析失敗,而劉邦作為項羽的宿命之敵,人們在他身上更多則是總結成功。

        猜你喜歡
        詩云項王烏江
        基于雙極性耦合磁場調控的高抗偏移偏轉無線電能傳輸系統(tǒng)
        又見烏江
        散文詩世界(2022年9期)2022-11-01 01:43:33
        Thinking on the Treatment of Lung Cancer by Regulating Lung-Intestinal Axis Microecology by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浣花箋上月下柳
        ——徐詩云素描
        自刎烏江(二)
        自刎烏江(一)
        《史記·項羽本紀》(節(jié)選)
        四面楚歌
        烏江,烏江
        詩林(2016年5期)2016-10-25 06:00:21
        自勉
        參花(下)(2014年3期)2014-12-12 06:43:56
        十四以下岁毛片带血a级| 亚洲va在线∨a天堂va欧美va| 精品国产网红福利在线观看| bbbbbxxxxx欧美性| 国产丝袜美腿在线播放| 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av天堂| 99久久精品费精品国产一区二| 中国国语毛片免费观看视频| 天堂中文资源在线地址| 精品日本一区二区视频| 性感的小蜜桃在线观看| 国产99久久久国产精品~~牛| 香蕉视频在线精品视频| 99久久久无码国产aaa精品| 色综合久久综合欧美综合图片| 美女黄网站永久免费观看网站|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不卡在线观看 | 一本色道久久综合亚洲精品不卡| 成人天堂资源www在线| 狠狠色丁香婷婷久久综合2021| 亚洲国产国语对白在线观看| 久久精品中文闷骚内射| 婷婷开心深爱五月天播播| 中文字幕亚洲精品码专区| 少妇我被躁爽到高潮在线影片| 亚洲综合网国产精品一区| 久久人人玩人妻潮喷内射人人|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国产盗摄| 国产内射一级一片内射高清视频1| 狠狠噜狠狠狠狠丁香五月 | 日韩在线精品免费观看| 人妻丰满熟av无码区hd| 久久人人97超碰超国产| 亚洲中文字幕有码av| 久久人妻一区二区三区免费| 爽爽精品dvd蜜桃成熟时电影院| 在线观看网址你懂的| 国产精品女丝袜白丝袜美腿| 国产亚av手机在线观看| 中文字幕人妻av一区二区 | 精品亚洲麻豆1区2区3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