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立紅
高階思維下小學英語閱讀教學提問設計
張立紅
(南京市北京東路小學棠城分校,江蘇南京211599)
課堂提問是加強師生互動的最佳途徑,也是活躍課堂氣氛的有效手段。特別是在小學英語教學中,有效的提問能激發(fā)學生的興趣,使學生全神貫注,引導學生深入思考,有效地提高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進而培養(yǎng)學生的超前思維能力。本文通過對高階維度理論的闡述,探討了小學英語閱讀教學的問題設計策略,為提高小學生英語閱讀能力提供了有益的參考。
高階思維;閱讀教學;提問設計
隨著信息時代的到來,各種各樣的知識信息充斥在人們的生活當中。在這個時代信息量對于一個人來說并不是非常重要,重要的是如何使用掌握的信息進行問題的解決。隨著當前,社會分工越來越精細,學科之間的聯(lián)系越來越緊密,為了能夠使問題得到快速地解決,就必須要重視將各個學科的知識進行有效的結(jié)合,然后充分地應用。這一社會變化也讓當前的人才培養(yǎng)體系發(fā)生了明顯的改變。目前的人才培養(yǎng)不僅要培養(yǎng)良好的知識積累,還要重視人才的知識進行系統(tǒng)整合,同時,在這個過程當中,還要培養(yǎng)人才良好的思維方式。近幾年來,國內(nèi)外對于高階思維能力熱點問題的研究越來越多,如何能夠培養(yǎng)出具有高層次思維的人才已經(jīng)成了一個新的研究內(nèi)容。
高階思維具有相當豐富的內(nèi)涵,但目前學術界對于高階思維的界定還沒有形成一致的認識。當前普遍接受的理論有“能力說”“活動說”等。高階思維是指在更高的認知層面上進行的一種心理活動和認知能力。相對于低級思維,其主要體現(xiàn)在知識分析、評價、總結(jié)、創(chuàng)造等方面,它是建立在人的較高認識基礎上的一種綜合能力。高階思維在小學英語閱讀教學中的運用,就是在教學中運用高級思維的方法,按照高級思維的原理,精心設計教學計劃,從而提高學生的高級思維水平。
與國外相比,我國對思維能力培養(yǎng)的研究相對滯后。自古以來,中國的教育一直深受封建專制文化的影響,教師一直處于主導地位。教師是整個教學活動的主體,教學主要圍繞教師的教學進行。但是思維培養(yǎng)的主體是學生,如果教師沒有重視進行思維過程的評價,就會導致學生們對于思維過程的重視度越來越低,只關注這些問題的具體結(jié)果。這一現(xiàn)象就會直接導致學生們在知識學習的過程中不能夠培養(yǎng)自身良好的思維能力,對于知識的學習也沒有辦法更加深入,使學生們體會不到深入學習的樂趣,從而在進行問題的解決過程當中也會更加呆板。所以,在教學的過程當中,教師不僅要重視學生高階思維的培養(yǎng),讓學生們對知識點有一個深刻的印象,同時還要讓學生們學會使用低水平的思維方式,從而為其高階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奠定良好的基礎。
高階思維與英語教學有著密切的聯(lián)系,在英語閱讀教學中,師生之間的交流是以提問為基礎的,是對課本的合理解釋,特別是對提高學生的思維水平具有重要意義。在閱讀教學中,問題設計延伸到不同的思維層次。學生可以積極參加先進的思維活動,以獲得建設性的、靈活的、針對具體情況的和個性化的知識。它還培養(yǎng)學生從多種角度分析問題,并創(chuàng)造性地和批判性地解決問題,為他們的可持續(xù)發(fā)展鋪平道路。
在以往的課堂教學中提問被誤解為一種正式的語言問題。一方面,課后學生們?nèi)匀挥泻芏嗟膯栴}。另一方面,諸如對與錯之類的低價值問題使課堂顯得枯燥、無聊,但實際上它是一種無效的對話,或者是一種注重記憶和回憶知識的對話,缺乏學生可以思考和探討的問題。在研究中發(fā)現(xiàn),教師在課堂上提出的問題中,有74.3%與記憶力有關,21.0%與推理有關,很難在課堂當中提出的問題可以使學生們的高水平思考得到激發(fā)。對于學生的思維發(fā)展來說,問題有著非常重要的影響,可以說教師提出的問題是學生們高水平思考的源泉,同時也是提高學生們思維發(fā)展的一個重要方向,對于學生們思維的深度有著非常重要的影響。教師只有提出高水平的問題,才能夠推動學生們進行高水平的思維發(fā)展。在目前的閱讀教學當中,不僅是教師忽視了提出高水平的問題,促進學生的思維發(fā)展,同時也因為這一狀況阻礙了學生們的思維升級與發(fā)展。因此,為了進一步推動高階思維的發(fā)展,教師就必須要進行一個良好的問題設計。這就要求教師在教學的過程當中,不僅要正式提出問題,還要重視提出高質(zhì)量的問題,而不是在課堂上密集地提出一些低水平的問題。只有保障問題的高質(zhì)量,才可以讓學生們進行更深層次思考,培養(yǎng)學生們的高水平思維。同時,教師在教學中要注意問題的設計能夠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促使學生積極地參與問題解答中,進而提高他們對知識的掌握和思考的能力。
因此,教師要能夠認識到問題質(zhì)量的重要性,推動學生們高層次的思維活動,培養(yǎng)學生高層次的思維。
小學英語閱讀教學設計應遵循以下原則:第一,遵循標準,切入實際地進行提問;第二,英語閱讀教學提問是學生、教師和文本之間對話和交流的過程,教學活動應以存在的問題為基礎。此外,在問題規(guī)劃過程中,教學目標應是方向,情境應是實施方式,實踐應以學生的實際實踐為基礎,課堂提問應具有啟發(fā)性、適宜性、層次性和開放性等。教師在進行問題設計的時候要遵循四項原則,即針對性原則、開放性原則、相關性原則、漸進性原則。小學英語閱讀教學中問題設計原則是在不肢解課文、讓學生學習課文內(nèi)容的基礎上,提出不同類型的問題,使整個課堂教學成為一個整體。只有高質(zhì)量的問題,才能引導學生們更加明確課文的具體內(nèi)容,讓學生們的思維活躍度得到有效的調(diào)動。所以,教師在進行問題的設計過程當中,必須要以課文的內(nèi)容為基礎。這就要求教師必須要深入地掌握課文的具體內(nèi)容,從而提出一些高質(zhì)量問題,激發(fā)學生們進行頭腦風暴,對問題不斷地進行深入地探索。長此以往,就會進一步促進學生學習習慣的養(yǎng)成,讓學生們逐漸習慣自主學習,保證教學質(zhì)量。
在進行小學的英語閱讀教學過程當中,教師必須要重視提問方案的強烈性,通過提問方案的應用,使學生們的積極性得到有效的調(diào)動,從而使學生們能夠更加踴躍地回答相關問題。
比如,My New Teachers介紹了三個新教師的性格特征和學生們對教師的評價,這是一篇描寫文。為了更好地了解和掌握下列單詞,教師可以提出下列問題:①三個教師的特征用哪些詞語形容?②在第二段里,你能不能用別的詞語替代“欣賞”?在這堂課程當中,第一要求學生們在閱讀完成之后將這節(jié)課當中的生僻單詞以及沒有辦法理解的句子標注出來;第二就是要從文章中找到當時作者的寫作背景,從而使學生們能夠更加深刻地理解課文知識;第三則是要對文章進行反復閱讀,能夠更加深刻地理解課文表達的思想感情,體會這篇文章的句式特點,從而進一步感受作者在這篇文章當中寄托的思想感情;第四則是要求學生們在閱讀完成之后,在文中將最動人的句子標注出來,并且闡述為什么覺得這句話最動人。為了能夠解決這些問題,教師首先可以讓學生們對這篇課文進行反復的誦讀,使學生們能夠初步了解這篇課文當中內(nèi)容,然后將學生平均分為幾個小組,在小組內(nèi)對這些課文的內(nèi)容進行交流與討論。在此過程中,教師要充分發(fā)揮自身的指導作用,并對其進行恰當?shù)妮o助。與傳統(tǒng)的教學相比,這些問題更多地側(cè)重于對詞義的理解、使用和搭配。舉例來說,問題①、②會讓學生在課文中注意到形容詞、副詞的運用,在上下文中進行語言知識的理解與對比,不但可以讓學生更好地記住單詞,而且可以幫助他們更好地理解和分析詞匯的運用,形成良好的思維能力。
在進行小學英語閱讀教學過程當中,教師必須要以循序漸進為主要的教學原則,使學生們能夠受到啟發(fā),從多個角度對文章的內(nèi)涵進行理解,從而掌握文章背后蘊含的深層次含義,使學生的學習潛力能夠得到進一步的激發(fā)。當然很多時候?qū)τ谖恼碌睦斫鈨H僅是從教師的角度進行的,這就會導致學生沒有辦法了解教師的想法,同時也沒有辦法獲得共鳴。所以教師必須要重視采用合理提問的方式引導學生們進行開放性的思考,以課文內(nèi)容為基礎,靈活地設計多種多樣的開放式問題,或者設計出真正能激發(fā)學生們思考的相關問題內(nèi)容,使學生的想象力能夠得到全面地發(fā)揮,使學生的思維潛能得到有效的挖掘。
所以,在閱讀教學中,教師要引導學生學會總結(jié)自己的觀點,分析自己的態(tài)度,欣賞自己的作品。①本文有何意義?②作者是不是很欣賞自己的老師?為什么?③第1段的主旨是什么?④為第2段所述觀點提供了哪些實例?⑤第二段的末句是什么意思?⑥作者對陳女士最深印象的是哪一點?⑦作者對這位新教師有什么看法?⑧作者對故事的發(fā)展采用了哪些方式?⑨本文還可以用哪些的其他題目,并說明原因。這些問題的思維發(fā)展方向很清晰,需要學生總結(jié)、思考、評價文章的觀點和觀點。舉例來說,第①、第③個問題讓學生用自己的語言概括論文或段落的題目;問題②、⑤、⑥讓學生作出推理和評價;問題④、⑧、⑨讓學生注意他們所寫的東西,特別是他們所說的話。這些問題不但可以幫助學生建立以評判為基礎的閱讀方式,而且還可以促進學生的思考,啟發(fā)他們對英語作文進行觀察,從而增強他們的語言表達。
小學階段的學生,對于很多的新鮮事物都有著非常強烈的好奇心。所以,在英語閱讀教學中,教師要把握學生的好奇心,充分利用學生們的好奇心,根據(jù)學生們的學習需求以及相關的心理特點進行問題的設計,并且要盡可能拋棄以往傳統(tǒng)的問題方式,要采用新穎創(chuàng)新的提問方式,使學生們的興趣得到有效的激發(fā),從而使學生的自我學習意識得到良好的培養(yǎng)。在這一過程當中教師必須要重視提問題的層次性,以及在提問時運用的技巧和方法,從而保證問題能夠合理、恰當。教師同時還要重視問題,內(nèi)容要符合學生的心理作用,采用由淺入深的原則,使提出的問題能夠引發(fā)學生們更加深入地思考,調(diào)動學生們的探究積極性。
因此,在閱讀時,教師要注重對語篇進行深度思考,并在教學中引導學生了解語篇的特點,了解主題、情景中的概念、事實等。為此,教師設計了幾個創(chuàng)造性的教學提問:①作者談論了多少位教師?他們是誰?②作者對李女士的第一印象是什么?③李老師教什么科目?
在進行英語閱讀教學的過程當中教師必須要意識到問題設計的最終目的是讓學生們的高階思維得到培養(yǎng)。本文對基于高階思維的英語閱讀教學進行了進一步的研究分析,對于在閱讀教學當中的課程設計、教學方法以及教學思路等方面進行了進一步的研究。教師應以不同風格的高階思維訓練問題為基礎進行不同教學設計案例的設計,從而推動學生們的高階思維培養(yǎng)。當然,思維的培養(yǎng)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夠形成的,學生高階思維培養(yǎng)教師應該精心設計,整合到小學英語課堂教學各個階段。
[1] 楊娟玉,沈書凝.讓思維可視——閱讀教學中落實思維發(fā)展的實踐探索[J].基礎教育課程,2020(1):34-38.
[2] 李瑩.小學英語閱讀教學中的思維培養(yǎng)策略研究[J].英語建設,2021(2):46-48.
[3] 朱自強.論小學英語閱讀教學的“深入閱讀”模式[J].課程·教材·教法,2020(3):10-15.
[4] 賈亞東.指向核心素養(yǎng)的小學英語閱讀目標分析[J].教學與管理,2021(5):45-47.
[5] 張?zhí)K媛,張水.人工智能(AI)支持下的小學英語分級閱讀教學策略探究[J].教育理論與實踐,2021,41(5):52-55.
[6] 吉桂鳳.思維導圖與小學英語教學[J].教育科學出版社,2015(02):33-44.
[7] 許妙霞.思維導圖在小學高年級英語閱讀教學中的運用[J].基礎教育參考,2019(16):54-55.
[8] 王道梅.思維導圖在小學高年級英語教學中的運用[J].課程教育研究,2020(04):123.
[9] 李萍.思維導圖在小學高年級英語語篇教學中的有效應用[J].內(nèi)蒙古教育,2017(20):81-82.
[10] 郝姍.思維導圖在小學英語教學中的運用[J].課程教育研究,2020(06):108.
G622
A
1002-7661(2022)29-006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