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道澤│文
安徽蕪湖市弋江區(qū)江岸明珠東苑1-1-401室
我國地域廣大,各地蜜源和氣候存在差異,且養(yǎng)蜂人的管理方式也不盡相同,放王沒有統(tǒng)一的時間表。沿江江南一般在小寒至大寒之間(1月初)放王開繁,為什么選擇在全年最寒冷時放王?一是考慮在第一個蜜源到來前完成新老交替,培育出大量采集蜂。選擇油菜開花前40~50天放王產卵,油菜一開花,已是滿箱蜂,一般是準備加繼箱或已經加繼箱,呈下8上4態(tài)勢,不低于七八脾足蜂,由新蜂擔任采集重任。放王遲了,不會有足夠的采集蜂;二是春繁和秋繁不同,秋繁是氣溫從高向低,蜜源從有到無,而春繁氣溫由低向高,蜜源由無到有。從蜜蜂繁殖的角度來說,這種變化有利于繁殖,因為氣溫由多變而漸漸地趨向于穩(wěn)定,蜂群有能力適應變化,盡管氣溫低,但蜜蜂能夠調節(jié)巢溫,加之人工保溫,完全可以度過低溫期。我地一般都選擇在1月初放王,提前開繁,關鍵是飼料儲備,越提前,消耗的飼料越多,成本越高,就這么簡單。
可不可以將放王時間再提前?完全可以。有的養(yǎng)蜂人12月初放王開產,只要管理到位,備足飼料,沒有任何問題。再就需要考慮蜜源因素,放王時寒潮正好過去,外界有春桂花開放,天氣回暖,蜜蜂出巢采集,攜帶桂花(柃木)花粉進巢,有蜜粉的刺激,蜂王特別興奮,更加積極產卵。不過,選擇在最寒冷的時候放王,外界氣溫不穩(wěn)定,要注意天氣變化,既要防寒保暖,又要注意飼喂,否則一旦巢內飼料不足,很容易功虧一簣。當然,推遲放王,飼料消耗少,但群勢發(fā)展慢,難以采到油菜蜜;提早放王,飼料消耗大,繁殖成本高,也不可取。因此,油菜開花前40天放王最合適。
有人說越冬蜂是新老交替的“中堅力量”,它們要是受到傷害或死亡實在可惜,開繁時治螨不可取。可巢內有螨怎么辦,春天一只螨,以后會繁殖無數(shù)只。其實,此時是斷子治螨的最佳時間,將越冬留下的螨“打”下來,將螨治徹底,消除全年螨害。蜂王剛開始產卵或還未產卵,外界溫度適宜,完全可以用藥物治螨。有人認為秋季徹底治螨最劃算,春季治螨困難重重,外界氣溫低影響治螨效果,還有春季蜂螨繁殖緩慢,不像夏秋兩季繁殖迅猛,治不治對蜂群影響不大,且治螨對成年蜂有傷害,能不治就不治。有蜂友根據(jù)自己養(yǎng)蜂20多年的經驗,抓住蜂王產卵后6天“黃金時間”治螨,也就是“3天卵”“3天小幼蟲”,利用這六天時間,每隔2天投藥1次(從蜂王產卵開始),可投3次藥,并且3次的藥物不相同,若第一次使用水劑,第二次則用粉劑,第三次用煙霧熏劑。注意配制劑量,不可超量用藥,過量容易傷蜂。
放王開繁時間選擇在全年最寒冷的時候,僅靠蜜蜂自身調節(jié)溫度是不夠的,需要加強保溫,通過蜜蜂的調節(jié)與采取一定的保溫措施的共同作用,使巢內溫度達到32℃~35℃,確保幼蟲正常生長發(fā)育。也就是說,越冬時要冷一點,而春繁需要暖一些。越冬期間無需包裝,溫度過高導致空飛;春繁則需要包裝,防止寒潮來襲,保證巢內幼蟲生長發(fā)育所需要的正常溫度。因此,本地越冬一定不要包裝,而春繁一開始就必須包裝,各地氣溫不一樣,應因地制宜。
春繁期間,除了給蜂群喂蜂蜜(或糖漿),喂花粉,還要喂水。有的人認為制作人工飲水器比較麻煩,繁殖需要水,蜜蜂自己去采,哪個蜂場周邊沒有水源。不愿為蜂群喂水是錯誤的,蜜蜂難以區(qū)分純凈水和被污染的水,要是蜂場周邊有被污染的水源,蜜蜂無意將其采回,勢必影響幼蟲發(fā)育。再有,蜜蜂出巢采水,水源離蜂巢有一段距離,會消耗蜜蜂體力。因此,在蜂場設飲水裝置非常必要,不可忽視。一般開水涼晾飼喂即可,水中加少許鹽以補充蜜蜂對鹽的需求,按0.5%~1%左右的比例配制。
放王春繁,檢查發(fā)現(xiàn)蜂數(shù)少了,應及時將多余的巢脾抽出,這叫“緊脾”。蜂多于脾有利于哺育,否則蜂不護脾,對繁殖不利。至于何時向蜂巢添加巢脾,在外界氣溫日漸穩(wěn)定,巢內出現(xiàn)贅脾,顯得很擁擠,這時可以加空巢脾,給蜂王更多的產卵空間。一個將巢脾抽出來,一個要將空巢脾加進去,要是不抽出來不就省去后面的添加,這是錯誤的。繁殖期蜂不護脾,必須抽出多余巢脾,確保蜂多于脾,千萬不可為了省事而不抽。而當蜜蜂感覺擁擠、需要擴巢時,就要添加巢脾,這樣可以快速繁殖,迅速擴大群勢。關鍵是看準時間,什么時候添加恰當。不見贅脾不加脾,蜜蜂造贅脾,說明巢內空間“緊張”,巢內擁擠,需要擴大空間。
總之,春繁是一年養(yǎng)蜂生產的開始,要想創(chuàng)造“開門紅”,以滿箱蜂迎接春天第一個大蜜源,養(yǎng)蜂人都要嚴肅對待,認真準備,精心操作,讓蜂群快速恢復,培育更多的“搬運工”,爭取油菜花期獲得高產、穩(wěn)產。